來說說你認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尤其是傳統手工藝正在不斷消失的主要原因。?
01-21
本世紀以來的三大發展趨勢對傳統手工藝發展的影響。
城鎮化:(非遺賴以生存的文化空間喪生)
現代化:(機器代替手工,生產模式的大變革,對傳統手工藝生產關係造成重創)
全球化:(藝術品的審美取向逐漸走向單一,藝術品商業化,傳統手工藝品被邊緣化,傳統手工藝人的話語權被轉移與剝奪)傳統手工藝品首先具備實用功能,具備商品交換價值(可能是顯性,也可能是隱性),而現代化的大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對效率與速度至上追求,讓傳統手工藝品生產模式處於劣態,喪失市場競爭力。
每次和這個相關的問題,都讓我回想起設計史中的「工藝美術運動」。付出的時間人力與收入是否成正比,這種人力物力時間的付出是否被大眾所需要?
前面許多前輩提到的工業化,流水線,快節奏。當今大多數人要的是花少的錢得到最相似的成品。講究和不講究的問題了,舉個栗子,傳統國畫顏料手工製造,用料講究,價格昂貴;而普通錫管顏料較之價廉,用料為化工原料。兩者的區別對於不講究的人其實沒多大差別,但是如果學過國畫且兩者都用過的,一下子就可以體會到不同,手工造和化工造從質感,顏色,保存程度都是質的不同。然而話又說回來,三十塊錢一小瓶單色顏料和三十塊錢一大盒各色顏料,一般你會選哪種? 傳統工藝流程相對枯燥,雖然成品是很美的工藝,但是其中過程不適合大多數年輕人。每天重複重複重複,天天月月年年,又少人耐得住?現代社會對傳統手工藝文化的宣傳相對狹隘,多數人知道的傳統手工藝已經不算小眾,大家熟知的例如四大名綉,已經走上國際,因為有了很高的國際社會知名度所以在傳承和發展上做到相對很好。能賺到很錢,又能與潮流相融合,還怕傳承不下去嗎?而真正小眾的傳統手工藝,如果一直得不到好的宣傳,不為大眾所了解,註定會走向消亡。
許多傳統的手工藝在多年以前其實是作為生活或者某個行業所必備而存在的,到現在絕大多數手工藝變成了活化石,成為了旅遊景點或者博物館展覽,成為拉動地方旅遊經濟的一個賣點,說實話這是時代的選擇,我們能做到只有多多關注那些老手工藝人和他們堅持了一輩子的老工藝。
很多人拿日本的傳統文化跟中國做對比,本人在蘇州博物館實習過一段時間,做的就是乾隆時期蘇作的手工藝品展覽前期準備,單單蘇州一個城市擁有的非遺項目就有厚厚一大本子,何況整個中國。如果有時間感嘆我們自己不如別人重視,不如多花些時間真的關注一下,轉發一下,了解一下。
粗陋鄙見,噴我我也不會管,哼Σ(-?_-??)個人覺得傳統手藝難以發揚的重要原因,除了傳統技藝的慢工細活的心境被當今快速消費文化抹殺,更在於沒有優秀的產品設計和合理的市場引導而顯得日益不合時節。
假設你現在會吹糖人 讓你吹一輩子 你干不?
我認為主要是工業化,規模生產,大眾化,機械化生產,流水線生產,提高了效率,但是忽視缺少個性化,特殊化。
主要是現今機械化高度發展。
打個比方現在文玩市場大熱,大家喜歡收藏但大多數消費者無法區別純手工製作跟機械化生產出來的區別。導致機械生產的東西商家當成手工的賣給消費者。傳統工藝的物品因為價格比商家所謂的「手工」商品高一些,就被消費者所遺棄。久而久之傳統手工藝者都會去選擇機械化生產來取代大部分的步驟,甚至放棄一些傳統流程。我是90後,我家也有一門傳統手藝,從清朝流傳下來的。我現在在準備幫我父親申請北京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是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下,我不確定自己以後是否會選擇傳承這門手藝。甚至說我已經在動搖,因為現在市場上大多數商家或者其他手藝人做的這種工藝品都僅僅是號稱的「手工」,相比之下我家的因為保留了所有百年工藝,所有步驟純手工。所以工期長,出貨量微乎其微,在價格上因為市場作用也不會比「手工」的高多少。並且不得不承認的一點是,因為機械化生產,做出來的東西看著更細緻,外形更加規整。畢竟手工的東西多少在尺寸外形等方面無法保證完全一致。也是歷史的更替的必然現象。更替是自然現象,但保護以及輔助傳播力度跟不上就是人自身的問題了
推薦閱讀:
※當品牌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的時候,如何來實現傳統手工藝的產品傳承以及創新?
※如何挑選紅木傢具?
TAG:傳統手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