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為什麼講求布施?布施背後的支持法則是什麼?
我個人的理解是
1:布施的人內心都足夠富足,所以能吸引來財富?(頻率一致)2:還有種說法是宇宙一體化?你付出的一切,別人(宇宙)會以別的方式回饋予你?佛學初學者,誠心的希望有人能詳盡的講解下布施的原理及意義,我的問題是從因果論角度提的,書上總說善因結善果,那布施的果報是怎麼形成的?最好的能舉個例子,十分感謝!PS:很多富豪和大企業家都學佛也強調布施,像李嘉誠,稻盛和夫這種,這又是為什麼呢?他們應該還沒達到無我的境界吧?但是無一例外格外偏好布施
謝邀。
我來說一下南傳佛教對於布施的看法。
用世俗的語言來概括:只要還在輪迴,那麼布施就是一種卓有成效的生命投資,雖然今生的「名利」生不帶來死不帶走,可是能如法布施的話,等到善業成熟,會有福報。
南傳佛教要求在布施之後的迴向中,要把布施帶來的功德導向諸漏盡,要讓它成為證悟涅槃的助緣。謝謝邀請,古語講舍一得萬報,是真實不虛的。但不要帶著有回報的目的布施,不求回報的布施功德才更殊勝。布施概括性有三種,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這句話可以涵蓋了所有的布施」。佛教的福慧雙修,在布施一法中最為徹底,直接,但是人往往害怕丟失,害怕吃虧。豈不知奉獻多少就會得到多少,因果絲毫不會錯。有舍才有得,有得必有失。
最便利的就是財布施。財布施也不是要成為世界首富才布施,布施要養成一種習慣性,布施就是付出,奉獻,給予。如同吃飯睡覺一樣平常的做。這個時代每個家庭,每個月布施一百元都不成問題,持久的做下去,三十年五十年,再回頭看看自己堅持做的布施,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非常值得回味的事情。布施的不是多少錢,是護持三寶的那份心。甚至可以規定為自己家族的一種傳統美德,代代相傳。
財布施得富貴果,法布施得智慧果,無畏布施得長壽果。布施要達到佛法講的三輪體空,沒有能布施的我,沒有所布施的對方,中間沒有布施的財。通俗講就是不求回報,沒有目的的布施,自然而然的在布施。這樣的布施功德利益才會更究竟,更圓滿。複次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能住如是勝功德中。有十二種布施妙行。能大利益疾到菩提。菩薩應行檀波羅蜜。何等十二。
一者布施。 能速增長無上菩提功德利故。 菩薩應行檀波羅蜜。
二者布施。 生處富足手中常出無盡寶故。 菩薩應行檀波羅蜜。三者布施。 隨願得生釋梵天王諸大家故。 菩薩應行檀波羅蜜。
四者布施。 能離一切慳貪心過。棄捨諸有不生願樂故。 菩薩應行檀波羅蜜。五者布施。 能舍世間貪染縛故。 菩薩應行檀波羅蜜。六者布施。 出餓鬼門離諸惡趣故。 菩薩應行檀波羅蜜。七者布施。 離諸世間多人共物。能得菩提不共物故。 菩薩應行檀波羅蜜。八者布施。 能稱眾生歡喜心故。 菩薩應行檀波羅蜜。九者布施。 能舍內外行佛行故。 菩薩應行檀波羅蜜。十者布施。 於諸一切所愛事中。能離縛著垢害心故。 菩薩應行檀波羅蜜。十一者布施。 行能滿足無上檀波羅蜜故。 菩薩應行檀波羅蜜。十二者布施。 行能隨如來教所願成就故。 菩薩應行檀波羅蜜。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十二種修行檀波羅蜜得大利益。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世尊。即以偈頌讚嘆檀波羅蜜。重說偈言
欲求無上道 修行諸功德破於慳貪心 布施最第一佛子行舍心 見來乞求者能生歡喜心 一切無吝惜國城及妻子 乃至天王位身肉及手足 頭目諸髓腦清凈無垢眼 施已心歡喜如是行舍心 名檀波羅蜜一切諸如來 滿足諸功德
具勝涅槃道 皆由布施故是故諸佛子 欲求無上道常當修舍心 行檀波羅蜜施能得菩提 不住於世間是故諸菩薩 常當行舍心施能斷貧窮 富足七凈財慳嫉妒心盡 清凈佛菩提布施能滿足 成就十自在是故諸如來 讚歎行施福菩薩見是利 為成波羅蜜
是故修舍心 常施一切物布施是對治貪心所。
貪,會使我們喪失理性。布施也分為,財布施,和法布施,無畏布施。在普賢行願品中,普賢菩薩所發的十大願中,三者廣修供養,也有分類,其中就有財布施和法布施所獲得的功德差別。引入原文
複次,善男子!言廣修供養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繞。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現前知見,悉以上妙諸供養具而為供養。所謂華雲、鬘雲、天音樂雲、天傘蓋雲、天衣服雲、天種種香、塗香、燒香、末香,如是等雲,一一量如須彌山王。然種種燈,酥燈、油燈,諸香油燈,一一燈柱如須彌山,一一燈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諸供養具,常為供養。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舍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比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分、喻分、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此廣大最勝供養,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供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不可盡故,我此供養亦無有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感謝指正!讀阿含經的故事, 看到佛講布施這個事情, 覺得自己的回答還是太淺薄了, 所以刪掉原來的答案, 貼上這兩個故事, 布施的作用, 如何布施才對最終的解脫有用, 佛已經都說了: (也感謝 @暗香浮動月黃昏的討論)
金縷衣的布施
有一次,佛陀來到故鄉迦毘羅衛城游化,住在城南的尼拘律園精舍中。 一天,佛陀的姨媽摩訶波闍波提,拿一件親手縫製的嶄新金縷黃色衣,要布施給佛陀。 佛陀告訴她說: 「瞿曇女!這件衣服應該布施給僧眾。布施給僧眾,便是供養了我,也供養了僧眾。」 但是,摩訶波闍波提再三地執意要佛陀收下,佛陀也再三地要她布施給僧眾。 這時,站在佛陀後面,執扇搧佛的尊者阿難說: 「世尊!請您收下吧。世尊!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女照顧您很多,既是您的姨媽,又是您的奶媽與養母,世尊在生母過世後,就是由她哺乳養育您長大的啊。」「是啊,阿難!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女確實照顧我很多,在我母親過世後,養育我長大。 阿難!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女也因為我的緣故,歸依了佛、法、僧眾,不疑三寶,不疑苦、集、滅、道,離殺、盜、淫、妄、酒,成就了信、戒、施、聞、慧。如果一個人想要以終身禮敬與供養生活所需用品的方式,來報答讓自己歸依佛、法、僧眾的恩人之恩澤,那是報答不了的。
再者,阿難!能布施十四種個別眾生,有大功德,大福報。這十四種是:如來、辟支佛、阿羅漢、向阿羅漢、阿那含、向阿那含、斯陀含、向斯陀含、須陀洹、向須陀洹、離欲外道、精進的修行人、一般人、畜生。阿難!如果布施給畜生,可得到的福報大小為一百,那麼,布施一般人為一千,布施精進的修行人為十萬,布施離欲外道為十萬億,布施向須陀洹到阿羅漢的聖者,則為無量,布施辟支佛也是無量,更何況是布施如來了。
阿難!布施給任何特定的個人,所得的功德與果報,再怎樣也不會大於布施給僧眾的。 再者,阿難!有四種布施:一、由行善法的清凈施者,布施給行惡法的邪惡受者。此類布施,因施者而清凈。二、由行惡法的邪惡施者,布施給行善法的清凈受者,此類布施,因受者而清凈。三、由行惡法的邪惡施者,布施給行惡法的邪惡受者,此類布施,施者、受者都不清凈。四、由行善法的清凈施者,布施給也行善法的清凈受者,此類布施,施者、受者都清凈。」 作福不嫌多,但用於解脫 有一次,佛陀來到憍薩羅國首都舍衛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天,憍薩羅國波斯匿王盛裝前往禮見佛陀,請求佛陀及僧團能在舍衛城住上三個月,接受他的供養。 佛陀默許了。 波斯匿王就在王宮外面,搭建了一座大講堂,並要求朝中的大臣們,也一起發歡喜心供養。 在一次飲食供養後,波斯匿王對佛陀說:
「世尊!我曾經聽世尊說:布施給畜生,可以得到以百計的福報,布施犯戒人為千,布施持戒人為萬,布施離欲外道為億,布施向須陀洹則難以計算,更何況是須陀洹以上的聖者了。我今天供養了世尊及眾比丘僧,因此,所獲得的福報與功德,應當是難以計算的。今天,我已經算是功德圓滿了。」
地主大王在太子成佛後,迎請燈光如來入宮親自供養,並且發願終身供養如來及八十億眾的阿羅漢,獲得了燈光如來的默許。 地主大王充分供養了燈光如來七萬年。 燈光如來入滅後,地主大王又建了許多寺廟、寶塔,持續供養其它阿羅漢,直到他們一一入滅,並且也為這些阿羅漢的遺骨建塔廟供養,這樣又過了七萬年,直到燈光如來所傳的佛法消失了,才去世。
大王!那位地主大王不是別人,就是我的前身。那時,我七萬年供養如來,七萬年供養舍利,只想以此所作的功德,在生死中得到福報享用,而不曾修道求解脫。大王!你知道嗎?當時所作的福德,到現在已經全部耗盡了,連毛髮般大小的福德也沒留下來。怎麼會這樣呢?正是因為,生死輪迴長遠得難以計算,以致在那麼長的時間中,再多的福報都會被耗盡,不留一絲一毫。
所以,大王!不要說:今天我作福已經功德圓滿,你應當說:今天我所有身、口、意的所作所為,都要趣向解脫,我不求在生死中享用福報,但求能得到長遠無量的安樂。」 波斯匿王聽了佛陀這番教說,不由得毛骨悚然地害怕起來。一陣悲傷哭泣後,以手抹掉眼淚,向佛陀頂禮,承認自己的過失。他說:
「世尊!我真是太愚笨了,請世尊接受我的懺悔!我以五體投地之禮,表示我改過的心意。以後,我不會再那樣說了,請世尊接受我的懺悔。」
「太好了,大王!你能懺悔改過。我接受你的懺悔,以後不要再那樣說了。」 這時,在大眾中,有一位名叫迦旃延的比丘尼,起來讚歎佛陀對波斯匿王的勸勉,並且以自己的前世為例,印證應當趣向於解脫,而不是求在生死中享用福報的教說。她說,三十一劫前她的前世,是一位名叫「純黑」的差使,他在野馬城供養當時的式詰如來,供養後,發願要以這樣的功德不墮三惡道,來世見佛聞法而得解脫。她就是以這樣的因緣,今世得遇釋迦佛,從而修道得解脫的。佛陀讚歎她是聲聞弟子中,信解脫第一的比丘尼。
您以這個角度提問布施的問題太棒了!如果世人都懂得布施的因果,並且能夠依照因果正理而行,那麼世上就沒有貧窮的人了!
末學最近正在學習《菩薩正行》講座視頻的資料,這個視頻是由正覺同修會數十位明心以上的親教師所講授,他們依照《菩薩優婆塞戒經》以及參照平實導師所 著《菩薩優婆塞戒經講記》來進行講解。
在講記裡面是這樣介紹這部經文以及講記的:
優婆塞戒經講記
詳解在家菩薩戒法,細說布施之功德及布施得福之因果原理,
詳述自作自受、異作異受、無作無受之第一義諦真諦,
兼述三乘菩提法義與精神之異同;讀此能知福慧雙修之真實義,
可以助益大乘學佛者之證道。
平實 導師述著
在《優婆塞戒經講記》自序部分,有這樣開示布施的重要性:
布施與成就佛道之因果與關聯,屬於因果之了知,其中原理並非等覺菩薩所能全部了知,故說因果之深細廣大,唯佛與佛方能究竟了知。而菩薩盡未來際之修行,恆以施為上首,若不先行了知施因與未來受果之關聯者,即不能了知布施與異熟果報間之關係;若不知者,欲求諸菩薩盡未來際行施而成就佛果,殆無可能;由是緣故,佛為菩薩弟子四眾宣演此經,令得知悉行施與果報間之因果關係。於此部戒經中,佛為菩薩四眾細說「布施與菩薩世世不斷之可愛異熟果間之因果關係」,解說極為深入;若能了知其義者,即可不退於菩薩六度,是故選取此經而為菩薩四眾詳解之,欲助當代、後代菩薩四眾。
至於布施背後因果的酬償是如何運作的?這就一定要講到根本心第八識如來藏的正理了。因為正因為有第八識如來藏如實收藏一切善惡業種,所以才能使得因果不漏失而能夠如實酬償。自序中這樣說:
此經亦詳說第一義諦之真義,故於業行之說明中,宣示異作異受即是自作自受之真義;如是正義,於一般經典中難得一見。若能確實了知其義.則於行施之際,既可不執著於未來世必將獲得之菩薩可愛異熟果報,亦可繼續行施,修集廣大福德,亦不致因此而壞世間法,導致家屬及世人之側目,令菩薩修施易得成功,道業因此而得助益;緣是,故選此經而為眾人宣講,冀能助益菩薩四眾,同得見道而證菩提。
自 序全篇奉上
宣講菩薩戒的經典,有《梵網經、地持經、菩薩瓔珞本業經、優婆塞戒經》以及《瑜伽師地論》,此書所宣講之經典是其中一部經典,全名為《菩薩優婆塞戒經》。
此經專為在家菩薩宣示菩薩戒的精神,詳細的說明:在家菩薩修學佛法以布施為第一要務。佛陀如是開示之目的.實因佛菩提道之修證,必須先修集見道、修道、入地、成佛所必須具備之福德;若福德不具足者,即無可能進入大乘見道位中;欲求修道實證及成佛者,即無可能;是故菩薩以修施為首,次及持戒、安忍、精進、禪定,然後始能證悟而發起般若智慧,進入大乘見道位中。p5
非唯見道必須有福德為助,乃至見道後修學相見道位觀行所得之智慧,亦須具備福德作為進修之資糧;如是次第進修諸地,莫不如是;乃至即將成佛之前的等覺位中,尚須百劫專修布施,頭、目、腦、髓、舍宅、妻、子,無一不可布施,都無貪著;以如是百劫難施能施所得福德,方能成就佛地三十二大人相及無量隨形好,具足如是廣大福德之後始能成佛。由是緣故,佛說菩薩六度乃至諸地所修十度波羅蜜,都以行施為首要。
然而布施與成就佛道之因果與關聯,屬於因果之了知,其中原理並非等覺菩薩所能全部了知,故說因果之深細廣大,唯佛與佛方能究竟了知。而菩薩盡未來際之修行,恆以施為上首,若不先行了知施因與未來受果之關聯者,即不能了知布施與異熟果報間之關係;若不知者,欲求諸菩薩盡未來際行施而成就佛果,殆無可能;由是緣故,佛為菩薩弟子四眾宣演此經,令得知悉行施與果報間之因果關係。於此部戒經中,佛為菩薩四眾細說「布施與菩薩世世不斷之可愛異熟果間之因果關係」,解說極為深入;若能了知其義者,即可不退於菩薩六度,是故選取此經而為菩薩四眾詳解之,欲助當代、後代菩薩四眾。p6
複次,此經亦詳說第一義諦之真義,故於業行之說明中,宣示異作異受即是自作自受之真義;如是正義,於一般經典中難得一見。若能確實了知其義.則於行施之際,既可不執著於未來世必將獲得之菩薩可愛異熟果報,亦可繼續行施,修集廣大福德,亦不致因此而壞世間法,導致家屬及世人之側目,令菩薩修施易得成功,道業因此而得助益;緣是,故選此經而為眾人宣講,冀能助益菩薩四眾,同得見道而證菩提。
此外,初機學人樂種福田,然而大多不知福田與毒田差別所在;往往正當種福田時,所種卻是破壞正法之毒田。如是求福反成助惡之因由,端在不知三乘菩提差異所致,是故聞說深不可測之如來藏妙法時,即因名師誤導之故,即等視如來藏妙法同於外道神我,由是而極力護持否定如來藏之邪師,產生了力助破法者之愚行,以冀如來藏妙法消失不傳。由是緣故,欲藉此經中佛所宣演三乘菩提異同所在之正法智慧力,令諸學人悉得了知真實福田與假名福田——毒田——之差異所在,由是而令修學菩薩行者所作布施,悉皆正得廣大福德。今此戒經之中,對於三乘菩提之差異所在,有極為詳盡之剖析;學人讀已,即能深入了知同異所在,以後修學佛道之時,庶幾有眼能判、功不唐捐。p7
又:戒為修行之基本,未有不持清凈戒而能證得見道、修道功德者。此經中對於菩薩戒戒相施設之精神,以及戒之犯重與犯輕、性罪與戒罪,都有極為詳盡之開示;了知戒相及佛設戒之精神者,即可把握持戒之精神,以戒法之智慧來持戒,不被戒相所系縛而得身心自在、自不犯戒;如是生起戒體而自然不犯,庶能進道,是故選取此經而說之。
又如十善業道與十惡業道,其中之因緣果報正理,亦有詳細說明。並且特別說明:有人行於少施而得解脫分,有人行於大施而不得解脫分,悉皆各有其原因。若人能細讀此經,並且深解其義趣者,則求二乘解脫之道,輕易可得;然後進求大乘菩提,易得入道,未來成佛之道歷然於心,終無疑惑。如是眾理,於此戒經悉有開示。今將講記發行於世,願我佛門四眾弟子證解 佛旨,悉蒙法益。即以為序。
菩薩戒子 平實 敬識
於公元二○○五年中秋
末學現在也正是在聽到布施度這個階段,所以您問到布施的因果,末學將視頻裡面相關的一系列講座標題羅列於此,供有緣人品嘗法樂!這些視頻的收聽收看網址為:http://www.hymzw.net/m/tv/jz9/index.htm
⊙第020集 布施法的五種相貌
⊙第021集 如法財施的果報
⊙第022集 菩薩修行財、法二施的目的
⊙第023集 布施又可分為法施、無畏施、財施三類
⊙第024集 如何除去布施法的障礙及「一切施」之相貌?
⊙第025集 智者布施的心態(一)
⊙第026集 智者布施的心態(二)
⊙第027集 智者布施的心態(三)
⊙第028集 智者布施的心態(四)
⊙第029集 智者布施的心態(五)
⊙第030集 智者布施的心態(六)
⊙第031集 智者布施的心態(七)
⊙第032集 智者布施的心態(八)
⊙第033集 作者與受者的關係(一)
⊙第034集 作者與受者的關係(二)
⊙第035集 作者與受者的關係(三)
⊙第036集 作者與受者的關係(四)
⊙第037集 作者與受者的關係(五)
⊙第038集 作者與受者的關係(六)
⊙第039集 作者與受者的關係(七)
⊙第040集 作者與受者的關係(八)
⊙第041集 作者與受者的關係(九)
⊙第042集 法施勝於財施
⊙第043集 應如何為亡者追福?
⊙第044集 祀祠之理、一切施及不思議施
⊙第045集 布施三根本及果報較量
⊙第046集 如何歡喜布施而不生悔心?
⊙第047集 先教後施,名大施主
⊙第048集 無財之施及瞻養治病之布施
⊙第049集 提供行人交通方便之布施
⊙第050集 生活起居之布施及供養
劉洙源先生的《佛法要領》中解釋如下:(1)為什麼布施?對治六道,出三界輪迴故。立施度,對治餓鬼道。立戒度,對治地獄道。立忍度,對治畜生道。立精進度,對治修羅道。立禪定度,對治人及六欲天。立般若度,對治色無色界天。(2)背後支持的法則六度入理,隨順法性故。法性體無慳貪,立施度。法性離五欲,立戒度。法性離瞋惱,立忍度。法性離懈怠,立精進度。法性常定,立禪定度。法性離無明,立般若度。
布施為的是舍,舍是無所得,因地的無所得,引致果地的無所得。所謂因地發心,與果地相同。
欲菩提者應捨身 何況一切身外物
是故不望報異熟 布施便是佛子行
修行者如果想得最究竟的解脫菩提果,則應該捨棄自己的身體,連身體既然都應該捨棄,則一切身外之物更是應該上供下施。
而供施時不能有所求的不清凈心,有求的布施將是有漏之福報,得不到究竟的菩提果,最如理如法的是以三輪體空來布施,不希求未來得異熟果,這種以無緣之發心必得無相之佛果。
另一方面布施是為了對治貪吝心,對身體,財物等不生貪執。
布施是六度萬行的首位,開悟之前他是必須積累的福德資糧,學佛人應該明白資糧位圓滿才能開悟明心。開悟後,照見五蘊皆空,斷了我見,我執,布施更成了順理成章
從形式上分,布施分:【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 三者。
從對象上分,又可分為:【住相布施】與【不住相布施】兩者。其實佛陀在經典中說過,【住相布施】者的功德非常有限,而且也只是體現在世間。
原因是什麼呢?因為你為一個人行善法時,你的善業是有限的,如果你為十個人而去行善法,你的力量會增強,但是如果你能為了虛空未盡之前的無盡眾生去行善法的話,那你的力量真是可以強大到無可思議。因為【不住相布施】者所布施的對象不可思議,沒有數量,因果絲毫不爽的緣故,所以他的果報也是不可思議的。但是從相對究竟的意義上來說,雖然從表象上看每個眾生的功德都有差別,但從體性出發,功德也是空性,不實在。換句話說,眾生眼中,眾生的功德有所不同,會有區別。但佛眼境界中,根本沒有所謂的眾生的差別,既然沒有了眾生,那功德所依處也消失了。
所以功德也只是方便說,是佛陀為了引導眾生而善巧的宣說。雖然佛陀在多處經典中教授我們需要【不住相布施】,但不要把這個理解成一種刻意的,做作的行為,原因很簡單,【不住相布施】本身是不是相? 【不住相布施】能思議,能言說,能分別,既然能思議,能言說,能分別,當然也是相。所以如果刻意的去追求一個所謂的【不住相布施】,同樣還是落入到【住相布施】的層次中,因為【不住相布施】本身就是相
再來說說題主的理解,其實我剛剛開始接觸佛教的時候,也和題主一樣,認為佛教徒的布施好像是一種交換,一種買賣。用今世的施捨和放棄,來換取來世的圓滿(具體可以看看我以前的提問)其實佛教的布施也好,修行也罷,目的不是為了獲得什麼,恰恰相反,而是為了捨棄,在布施的同時,慢慢的把」我「的概念 慢慢的捨棄。把」我執「一點點的消除。這應該是才是目的。而不是為了獲得什麼世間利益。想成就阿私陀仙人那樣的功績姑且要拋棄所有外物,何況是成就佛果呢。
現行熏種子
南無佛法僧
這是一個好問題。拋開佛教教義,我也曾試圖以世間法的角度來理解布施得福的深層原理。這樣的思索是很有意思的,也能夠從現實層面上堅定對教義的信心。一般認為,「布施得福」是一種獎勵機制,這麼說也不錯。但容易被外界誤解,似乎專門有這樣一個部門,來根據人的慷慨或慳吝給予獎賞和懲罰。至於這套獎勵機制的背後依據,則推諉為上天制訂的法案,end of story。我個人提供這樣一種思路,不代表佛教的立場,只是自己的看法。世間的通則之一,是鼓勵流通和交換。無論錢財、資源也好,信息、知識也罷,倡導的是變動不居。整個世界也正是這樣一個各單位相互生合變化的有機系統。慳吝的本質,即是人為地將自己從系統中脫離出來,孤立開來,阻礙這套流通機制的順暢運轉,自身亦難免僵化枯槁。而布施則相反,乃主動要求連接系統,參與流通。彷彿養魚,能勤換水,吐故而納新,則不難長葆健康。納而不吐,則不免水質腐壞,日益混濁了。
印光大師開示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
又施有三種。
一財施,即以錢財,及衣,食,住,給濟貧窮困苦者。
二法施,其人不知善惡邪正,及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並了生脫死切要法門,方便善巧而為宣說。或以佛,菩薩,祖師,善知識,所說契理契機之書,印送流通。俾見聞者生正信心,漸次深入,以至了生脫死,超凡入聖者,皆名法施。
三無畏施,一切眾生,好生惡死,普勸同人,戒殺護生。並人有怖畏,或弭其禍,或啟其衷,是小無畏施。一切眾生,終難免死,死而復生,生而復死,永劫長懷此之怖畏。令彼信願念佛,求生西方,漸次進修,至成佛道,是名大無畏施。此三種施,財施只在現生,後二直盡未來。凡欲利人以期圓成自己福慧者,宜隨己力而實行之。則人民幸甚,國家幸甚。
選於印光法師文鈔續編卷下
《江蘇水災義賑會駐揚辦賑經歷報告書序(民二十年)》
請把每一點的後半句都去掉。布施者得到的是心靈上的滿足感,講求回報那叫投資。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投資形式的教義,純粹是為了拉攏勞苦大眾來信教。真要講內心升華趕緊把這些都丟掉。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布施,是趨入菩提心的路途中的一個拐棍。這個拐棍是為了幫助實現菩提心。背後的法則就是,舍可以樂。不舍可以繼續煩惱和輪迴。與菩提心相反,就會無盡輪迴。與菩提心相近乃至相同,就會逐漸獲得快樂智慧離開煩惱痛苦。
布施是為了對治堅(吝嗇)貪(貪慾)。但是不可避免的(除非布施完後悔),會帶來發財(各種各樣的)這個副作用。
菩薩的修行,共有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雖然以最後一個,般若,為最終目標,但是,這個目標的目標,更是為了普度眾生,本質上這就是一種極大的布施,把自己給與眾生,因此,布施反而成為了統攝其他五度的關鍵所在
種福田,種悲田,斷我執。
以我粗淺的理解來講,佛法的布施著重於法施,即向他人布施以佛法或者正信的行為。據說法施的功德很大。我理解是傳布佛法是相當於一定程度的度人,或者傳播佛法,或者以自身的言行讓人感受到佛法的端正莊嚴,讓人想親近佛法,既弘法又利他,所以功德大。至於財施、為放生而購活物放生之類的,因為少悲憫心,所以功德很小,幾乎可以忽略。
推薦閱讀:
※按照大乘佛法,一切有為法,非法非非法,那在回答大乘佛法問題的時候,會不會因為說錯話而變成謗佛?
※金剛經里講的四句偈是哪個?
※既然「諸相非相」,那為什麼佛院里還要立佛像?
※這個世界上如果沒有『我』(即您本人),會怎樣呢?
※阿羅漢斷人執卻還有法執的說法是從什麼時代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