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遠齋這個品牌有人了解嗎?

夏天很受家人歡迎的一種玻璃瓶的酸梅湯,今年已經買了不少了,昨天突然興起百度了下這個老字號的品牌,發現還有一場關於商標持有權的官司,長達10年,文字不多,不過感覺和王老吉的案子有些像呢?有人知道嗎?


小時候的記憶,儘管都是些碎片,試著拼湊一下吧。

母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一直在信遠齋當糕點師,那時候我在上小學,有時候學校放學早便去廠子等待母親下班。那時候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沒有廠子,我母親工作的廠子在現在的大概太陽宮北街和東壩河附近,以前的太陽宮小學一直往南走就是。

那會主打產品之一就是酸梅湯,夏天放在涼水裡或放在冰箱里,解渴又降燥。那會的包裝不是現在這種玻璃瓶或者軟包裝,而是塑料瓶的,白色有點透明,能看出裡面產品的顏色,外觀可以說是放大版的喜樂(大概有350ML左右的量)。曾親眼在製作間外隔著玻璃見過酸梅湯的製作,師傅們把成袋的烏梅(酸梅?)倒進一個大「鍋」里加熱,煮沸,期間添加各類的材料,絕對是天然材料,不是各類香精。再詳細的細節早已忘卻,只記得那一鍋鍋熬完的烏梅殘渣被人倒在外面的空地上,似乎散發著既甜又臭的味道(很奇怪的記憶),和圍繞其飛翔大片的蒼蠅。

其他產品就是各類糕點,因為母親的緣故,每次去總是能吃到剛出鍋的不同種類的糕點,實在是年幼時很幸福的一件事。還有果丹皮,北京的孩子絕對會記得它,酸酸甜甜,在那個零食實在是少的可憐的年代,絕對是孩子們最中意的食物之一。

再後來,依稀記得是因為當時廠子效益不好,負債纍纍,具體是怎麼回事無從得知,只知道那時候第一次聽說了「下崗」這個詞。是的,母親下崗了,廠子也搬家了。從此,每到夏天再未見過信遠齋的酸梅湯,直到新世紀的來臨後,無意間在超市又看到了已經換了包裝後的酸梅湯。就如同後來的北冰洋一樣,不確定現在的口味變沒變,只是小時候的記憶太遙遠,一切都變的模糊。所幸,還有個念想來懷念。


推薦閱讀:

一起侃侃「2020戰略」指引下的可口可樂營銷軌跡圖?
國內外有哪些專門做好質量日常打底的品牌?比如配大衣的純色羊毛衫,針織衫;好穿的百搭打底褲
關於汽車品牌與設計的問題?
如何提高麵包店銷量?
有哪些汽車品牌 Logo 很容易被混淆?

TAG:法律 | 品牌 | 知識產權 | 飲料 | 商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