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華、諸夏、宗周,誰能大致說說華夏族的形成和來源?

我主要是想搞清楚華夏來源,尤其是文化層面的來源,融合過程。這裡說華夏是說漢以前,漢以後是另外的融合史了。歷史嘛,就是事實,雖然離今古遠,很多無法確定。

請勿夾雜民族、政治情緒在回答內。


-,-lll

先謝郭嘉。

再謝邀。

題主您這個題目實在太大了……

我保證絕對不會特別詳細的跟您說,只挑點扼要跟您大概聊聊。

如果您對這個題目有興趣想要深度了解……就只能看看大部頭專業書了。

首先說明一下啊,打死我也絕對不會涉及政治啦、意識形態啦這些。

所以如果對我的觀點不認同,也請不要跟我扯這些。

就事論事,別彼此預設立場。

首先,如果想了解中華民族的起源,不要讀外國人寫的書。除非你還活在80年代。

在中國考古專業得到發展,學術體系成型後,國外學者對中華研究的進展已經跟不上我們了。

這幾十年的考古作業取得的進展已經推翻了許多以前對中華民族起源的推論。

甚至我們自己也經常在推翻自己,對弓形器用途的考證就輪了好幾茬。

被推翻的理論最有名的就是所謂的華夏西來說,既所謂傳播論,認為中華文明不是獨立發展的。

事實證明這理論是錯誤的,我們把殷墟刨出來後他們大部分都啞巴了。

最早還有質疑殷墟的出現是無源之水,肯定是受外來文明影響產生的觀點。

然後咱挨個把興隆窪到紅山,河姆渡到良渚,仰韶到龍山,這一套脈絡都拾掇清楚了。

甚至發現了一次史前時期的農業革命。然後世界就清凈了,沒人再啰嗦了。

在這麼多硬梆梆的考古發現和文物資料面前,如果還有人說中華文明西來,那就趕緊叫救護車。

中華文明確確實實,是一個獨立發展出來的文明。

還有人說中華文明不符合文明時代標誌,這種人肯定沒學過地理。

瑪雅沒冶金,秘魯沒文字,他們又算不算文明?我本來還想吐槽埃及,但肯定有人會挑刺。算了。

華夏民族是怎麼來的呢?

太久遠好幾萬年前的事情就不說了,跳過舊石器時代,我們直接看新石器時代。

我們的民族起源地域有這麼幾個地方,見下:

黃河流域:

上游:前7500年大地灣文化——&>前5500年馬家窯文化——&>前4000年齊家文化

中游:前7500年仰韶文化——&>前4500河南龍山文化

下游:前8000年後李文化——&>前5500年龍山文化

長江流域:

中游:前6500年大溪文化——&>前5000年屈家嶺文化——前4000年石家河文化

下游:前6000年河姆渡文化——&>前5000年良渚文化

其他:

北方遼河:前8500年興隆窪文化——&>前6000年紅山文化

華南:前9000年仙人洞文化—?—前7500年大坌坑文化—?—前3500年卑南文化

西南、西北忘了。

上邊這個是根據記憶打的各主要文化起源時間和一個簡單的傳承關係。

有幾家起源時間目前有爭議,具體起源時間待議。我的記憶也可能有誤差,但不會超過太多。

除了華南卑南一家目前沒有考證出具體的傳承關係,其他幾家都是有很清晰的脈絡可尋的。

這些新石器時代文化聚落在發展時有遷徙、交流,甚至擴張、合併。

就在這些原始文化聚落,我們的民族文明開始萌芽。

最重要的就是仰韶一系,起到相當大的影響。

仰韶——&>龍山——&>二里頭——&>二里岡——&>殷墟

一條非常清晰的傳承關係,並與其他文化相互影響融合。

這其中各個文化之間的關係太麻煩我實在懶得說了,咱直接跳到重點。

反正馬家窯文化彩陶幾何圖形的變化這種事兒跟題目關係不大。

華夏民族的起源有這麼兩個重點,分別是社會組織的減少,與社會中心的擴大

在仰韶文化後期,與龍山文化前期,我們的民族進入了一個部族聯盟的時代。

就是大家很熟悉的炎帝為天下共主的事情。

咱們不多扯關於神話傳說的事兒,我只以炎帝這些人物作為符號。

因為神話傳說是無法考證的,但可以依據實際存在的遠古遺存來梳理。

首先各個遠古部族是怎麼來的呢?

請允許我用一個簡單的比喻來講述這個事兒。

我姓沃,有一個部族,號稱沃族。我們崇拜兔子的大板牙,以板牙為圖騰,我們生活在天津市區。

我的部族過了五十年男耕女織的好日子,然後有一天我發現,人口太多,耕地不夠養活我們了。

於是我命令我的兒子小沃帶三百人去另外開闢一塊耕地居住。

小沃帶著三百人,跑到天津薊縣住下了,建立了他的部族,依然以大板牙為圖騰。

這時候來了個其他部族的人,小沃熱情的招待了客人,客人問,你們是哪個部族的呀?

小沃想了想,他離開本家了,就不能再自稱沃族,不然會和本家搞混。

這時小沃看到了天上飛的企鵝,他就告訴客人,我們是沃族的企鵝氏。於是企鵝氏就這樣有了。

後來按照這個套路,我們沃族又發展出了許多小氏族,分別有煎餅氏、炸糕氏、嘎巴菜氏。

這些氏族以本家為中心輻射至四面八方,塘沽、寶坻、靜海,最遠有到廊坊的。

因為他們都是從我這個本家分出去的,所以我們結成了一個聯盟。

大家都姓沃,本家為了以示區分,號老沃氏。其他氏族以本家老沃氏為共主,全都崇拜大板牙。

而從我開始發展到這個規模,已經過去了三千年了。

好吧,比喻講完了。不知道您明白了沒有。

我們的原始氏族就這樣慢慢發展,擴大。然後就在一片迷霧中發現了對方。

擴張到了廊坊的沃族遇到了以北京為活動中心的姬族,雙方因為廊坊該作為誰的六環發生了爭執。

那個時代為什麼會需要有一個炎帝這樣的天下共主?

因為沒有他就活不下去。

原始農業社會的條件跟現在沒法比,耕種是一件非常需要掌握時候的事兒。

在沒有發達資訊手段的原始社會,各個部族每年的農業勞作是需要集體安排的。

甚至種植的作物種類也需要大家交流。

「炎帝,我們部族的耕地去年遭遇了大雪,恐怕不能種植煎餅果子了。」

「好吧,你們去種麻花。我會叫你們的鄰居多種一批煎餅果子,換你們的麻花。」

「炎帝,我們的部族今年缺水,無法種植茶湯了。」

「好吧,你們去種耐旱的炸糕,我會叫五家部族拿他們的茶湯跟你換炸糕。」

「炎帝,我們的部族遭遇了蝗災,我們今年什麼都種不了啦。」

「好吧,我跟大家商量,看看都誰能救濟你們。先去洗個澡,送幾個奴隸來,我帶你去祭天。」

凡此種種。作為天下共主,或者部族聯盟名義上的首腦,炎帝要處理的事物很多。

最重要的一件事兒,就是協調各部族之間的關係。

我們的文化起源都是依託著黃河與長江的,而這兩條母親河又經常發生自然災害。

為了在惡劣的自然環境里活下去,需要有人統籌規劃資源,這就是最早的部族聯盟。

但是這種聯盟是有局限性的。

在涉及到一些非常嚴重的問題時,缺乏解決的能力。

「企鵝氏,隔壁浣熊氏遭災了,需要一批糖葫蘆救命。」

「沒門,炎帝。我們也快過不下去了,一個山楂都不會給他們的。」

「田園犬氏,我聽說你在搶佔海豹氏的耕地,並且虜掠他們的女人,快停止這種惡行。」

「沒門,炎帝。我們的人多,而且還能磨製切糕一樣大的石斧。想阻止我就用武力吧。」

「大黃鴨氏,貓頭鷹氏的耕地被水泡了,請你把漁網的編製方法教給他們吧。」

「呵呵。」

於是這時候開始我們的第一個重點,社會組織的減少

隨著青銅器冶煉技術的發展,這時候也進入了銅石並用時期。這是正式達到青銅時代前的一步。

這個時候發生的事情,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炎黃大戰。

黃帝戰勝了炎帝和蚩尤,成為了天下共主。

而他這個共主的含金量要高於炎帝,實際上他成就了一個邦國時代。

這個邦國將諸多小部族合併,將崇拜其他圖騰的部族都納入自己崇拜龍圖騰的信仰下。

當然你們要理解,我所說的炎黃並非一定就是傳說中的人物,而是那個時期里的符號。

這種邦國制度的建立非常重要。

解決了部族聯盟在面對技術交流以及抵抗天災等等問題時的缺陷。

將華夏大地上的文化聚落團結在一起,因為有這種凝聚力,我們才能渡過大禹時期的洪水。

各個部族的減少,實際上都是在同化融合為同一個大部族。這就是華夏民族起源的開端。

為了在原始社會取得更大的農業勞動效益,以及加速技術交流發展,而產生的文化合體。

當然還有為了在抵抗天災和外族入侵時能夠有更強大的力量。

在那個時期華夏周邊還是有很多尚未加入華夏的部族存在。

譬如黃帝的次子昌意,入贅蜀山氏。這時候的四川是否加入了中原文明,是一件需要考證的事。

禹時萬國,周初三千,春秋八百,戰國七雄,秦漢一統。

大禹時期還是邦國林立,歷史證明我們的社會組織以減少並融合的方式,成為一個大共同體。

就是今天的中華民族。

所謂社會中心的擴大,就是由最早的部族聚落,發展成城市。

城市的規模一點點擴大,成為能夠輻射一整塊大地區的中心。

這種發展是嚴重依靠工業技術的進步才能成立的。

城牆的鑄造技術和金屬的冶煉,甚至包括農業技術的一次次革新。

為什麼社會中心的擴大會很重要呢?

這代表了社會分工的進一步細化,將手工業者與農業者徹底分離。

交易活動越來越頻繁,有了集市等交易場所,甚至有了傳授知識的場合。這些是城市的經濟基礎。

當然還有特權階層的因素在裡面,需要有效施行統治的階級,也需要更有效率的環境。

而原始的散落鄉村居住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時社會的需求了。

再其次,有國才有華夏,華夏的夏就是大國之意。沒有城又哪來的國。

在這種原始的邦國制度中,我們有了城市,有了人口,有了技術。

然後一件必需品就是禮制,這是為了維持社會秩序。

禮制的核心就是嚴謹的等級制度,這種等級制度能夠有效利用社會資源,保證穩定。

禮制的有無以及她的複雜程度,是衡量一個社會完善程度的標杆。

禮制又恰恰是華夏文明的內涵。

簡短截說吧。

由散落部族凝聚成成規模的邦國,而邦國的管理需要嚴格分明的等級制維持秩序。

由此誕生了禮制和國家。

蠻夷與華夏的區別就是,蠻夷還是部族制,華夏是邦國制度。

蠻夷沒有嚴格的等級制度維持社會秩序,華夏有嚴格的等級制度維持社會秩序。

禮製為華,國家為夏。合稱華夏。

華夏人,既為文明開化的大國之人。

從裴李崗到仰韶再到龍山,以半坡晚期的原始文化聚落為奠基。

所有在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時代,融入這套改革的部族,就是華夏起源的祖先。

而這個融合過程的中心,按照現在的考古發掘,應該就是以河南偃師二里頭為主。

那裡應該就是我們民族誕生的地方。


這事不能說得太細。

古代中國人最早自稱什麼?夏人。因為有個夏朝,文明程度遠超周圍的蠻夷,夏朝人就自稱夏人。夏朝的夏是什麼意思?

當然不是夏天建立的王朝這個意思。一,夏朝準確的說是部落聯盟制政體,二,夏朝的夏不是指夏天,你去看金文中的「夏」,是一個人的形狀。金文中的「夏」是人類的意思。

所以這個遠超周圍文明的「夏朝」,翻譯成今天的話,就是「人類聯邦」。所謂「夏人」,就是人類聯邦的公民。

後來中國人也不自稱夏人了,改為自稱漢人了。為什麼?因為一個更加強大的漢朝建立起來了,軍事力量強大,打得周邊的蠻夷嗷嗷叫,「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漢朝的漢又是什麼意思?學過中學語文的人都知道,「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古文中的漢就是銀河的意思。所以強大的「漢朝」就是「銀河帝國」的意思,「漢人」就是銀河帝國的公民,劉邦的前漢就是第一銀河帝國,劉秀的後漢就是第二銀河帝國,劉備的季漢就是第三銀河帝國。

所以中華民族的起源細思恐極啊。還有,我們自稱炎黃子孫,黃帝怎麼死的?沒死。「老了」之後,騎著一條「龍」回到了「天上」。我什麼都不知道,我什麼都不知道。。。

2017年4月7日,加一個貼片小廣告,不,不是二維碼,也不是其他答案推廣。

你知道日本漫畫《進擊的巨人》嗎?沒看到漫畫最新內容的,快去看巨人86話吧!太長了不想補也沒關係,直接看86話就可以!巨人黑也可以看哦!應該說,巨人黑尤其要看哦!實在不想看的可以在本人個人簡介看到內容梗概,個人理解可能有偏差。(笑)

本人任何答案歡迎轉載,不標明出處、作者改成你自己都可以,但拒絕刪掉上面這段話。


算是對大神回答的一種補充吧。

從考古學的角度看區域間的文化互動與華夏族的形成:

華夏族初聚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華夏文化區位居中原地區,處在東夷、南蠻、西戎、北狄的包圍之下。華夏文化區不斷增強,不斷的交流與融合,最終起到了決定性的凝聚和輻射作用,躍居各文化之首,在此基礎上構建了一個核心族群,確立了華夏民族的誕生。

直接從新時代晚期開始,之前的文化區系不再贅述。到了新時代晚期,考古文化形成七大區域

1.黃河中游地區的仰韶文化,包括半坡、廟底溝、西王村、秦王寨 ( 大河村文化) 後崗一期等類型

2. 黃河下游地區的大汶口文化,主在山東泰山周圍

3. 黃河上游的馬家窯文化,主為甘肅中南部以隴西黃土高原為中心的石嶺下、馬家窯、半山和馬廠四個依次相接類型

4. 長江中游的大溪文化和屈家嶺文化,集中在江漢平原、三峽地區和洞庭湖地區、

5. 江淮地區和長江下游地區的龍虯庄文化、北陰陽文化、薛家崗文化、河姆渡文化、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和良渚文化

6. 內蒙古中南部和東北地區的趙寶溝文化、紅山文化等多種文化遺存

7. 華南地區的西樵山文化

這個時期七大區域文化交匯更為頻繁,參差交錯:

第一階段:七大區域內的文化互動與凝聚;年代大約為傳說中的五帝時代之始或為其前期的各大族群戰爭衝突促使了文化的擴張和巨變;表現在魯中南一帶的許多遺址都見到有東方文化因素的器皿。

第二階段:區域文化交匯地帶的傳輸交流;在小珠山中層文化出現大汶口文化的文化因子。同時大汶口文化將吸收的中原文化因素並將其傳入遼東半島南部,大汶口文化的南北擴展促使了中國東部地區文化的同一性。

第三階段:黃河上游和中原地區、遼河流域之間聯繫緊密;馬家窯文化石嶺下類型的陶器具有明顯的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特徵。而長江以南則具有良渚文化特徵,長江下游經過長期糅雜,諸原始文化逐漸具有共同性文化因素。

最後的大結局如下:四方文化凝聚在中原文化周圍,組成以仰韶文化、紅山文化、大汶口文

化為主體,屈家嶺文化、良渚文化、馬家窯文化為輔、百越文化為補充的多元文化分布及相應的民族部落聯盟。

接下來就拉開了浩浩蕩蕩地民族融合與華夏族形成的大幕

首先是中原龍山文化迅猛發展,其影響範圍西至陝西西部、北達冀南、東到魯西南和豫東,南跨江淮。龍山文化在豫東、魯西地區與海岱文化爭妍,石家河文化與王灣三期的南北交流勢均力敵,龍山文化繼續擴展,西至豫東,北達冀東平原,南抵太湖流域甚至整個華東地區,同時與北上的良渚文化交戰與花廳。

其次,形成了中原領先於諸多文化的格局。在諸多文化的碰撞中,文化趨同性愈加明顯。中原文化區地位逐漸上升,並因其平坦的地勢、肥沃的土地以及多種農作物的經濟形式,不斷在文化包容中豐富、發展和傳播了自己,很多同期文化遺存中出現了大量中原文化因素。交融現象更加明顯複雜,比如:客省庄二期文化與齊家文化出現相似特徵,而且某些文化特徵與三里橋和王灣類型接近; 後岡二期較多地接受了山東龍山文化的影響,丹江流域的下王崗類型是在下王崗屈家嶺文化基礎上融合了中原大河村文化因素、吸收了江漢龍山文化、王灣三期和客省庄二期文化的某些成分形成;三里橋類型的形成與客省庄二期的東進、王灣三期的西漸和陶寺文化的南下密切相關。

再次,文化中轉站的作用更加強大: 遼東半島和燕山南北是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中介,山東半島對東北的影響一直達到西拉木倫河北岸進入蒙古草原地區,燕山南麓諸龍山文化兼具多種文化類型特徵,江漢平原、豫西南至晉南是中原龍山文化和石家河文化頻繁交流和碰撞最重要的通道。

最後,九州的劃分格局,以及相關的五服之制在二里頭文化時期的正式形成。

(另外,關於這個中原地區文化統一周邊各族屬文化的這個過程,可以通過中華民族的圖騰龍來解釋,當然完全屬於一種臆想,博君一笑而已,切不可當真。括弧裡面的內容屬於非考古學研究成果。不過我們可以從考古學文化中的區域融合與交流可以看到這個過程的影子。

龍的典型形象是兩個杈角、長須、蛇身、四足、鱗片滿身。也可以說是馬面、狗鼻、牛嘴、鹿角、蛇身、雞爪、魚鱗、獅尾、蝦須。關於龍的形成有兩個學說:集合說認為龍是古人對魚、鱷,蛇、豬、馬、牛等爬行動物、哺乳動物的模糊集合,圖騰合併說認為在中國歷史上曾有過一個強大的以蛇為圖騰的氏族部落,至於兼并與融合其他以馬,狗、魚、鳥、鹿為圖騰的氏族部落。女媧像

下面這些話,全是個人的瞎猜啊,中原的文化共同體可能以蛇尾圖騰,統一了長江下游的以鱷魚為圖騰、東北以鹿角為圖騰,北方的以馬為圖騰,東方以豬為圖騰。。。。。各種圖騰之後,形成了一個強大的華夏族屬)

冀州大致相當於今晉、冀、京津等地,分布著先商文化的漳河類型、輝衛類型

兗州相當於今魯西、豫東、冀東北,分布著先商文化的保北類型、岳石文化的安邱堌堆類型;

青州大致包括進魯北地區和膠東半島,包括岳石文化的郝家莊類型、照格庄類型、王推官類型;

徐州包括今魯南、蘇北、皖北和豫東南,包括岳石文化的尹家城類型、土城類型和萬北類型;

揚州包括今蘇南、皖南、滬杭地區,為馬橋文化、點將台下層文化分布區;

荊州包括鄂大部和湘南地區,分布著鬥雞台文化、周邶墩遺址第二類文化遺存;

豫州包括豫大部和鄂北地區,以二里頭文化為代表;

梁州約當陝南漢水河谷地帶,以商州東龍山二里頭文化時期遺存為代表;

雍州包括隴東、陝大部、晉和豫部分地區,分布著東下馮類型、白燕文化和朱開溝文化。

在九州中,以二里頭文化為代表的豫州為王畿即甸服,環繞其的其餘各州文化為侯服和餒服

這樣,在新石器晚期之後的各族群文化政治大動蕩中,初由區域相鄰文化間的不斷融合和各自向外漫衍輻射,到後來眾文化的匯聚中原、發展中原,利用禮器構築社會等級制度和新的法則,再以九州和服事制度加以鞏固,以至實現了夏初我國古代民族社會的統一和發展。在這個過程中,由於中原文化代表的諸夏民族逐漸地位凸顯,憑藉其優越的地理環境和先進的農業文明而蒸蒸日上,並最終取得四方文化的認可和臣服,以夏後氏為宗主的國家便應運而生,以華夏族團之文化為代表的華夏民族至此得以政治地位的確立。

華夏族作為文明民族的形成,正是在長期的區域文化互動、融合之下代表了先進的文化主體或民族政治共同體的崛起,它既是中華民族發展的第一個重要階段,也是中華文化發展的奠基時期。


到了50年代以後,隨著全國考古工作的進展與大量史前與歷史時代早期遺物的出土,「中國文化起源」這個論題也就逐漸趨於複雜化。

在全國各地出土物增多,而且利用碳素十四方法斷代把全國各地文化發展歷史初步了解以後,我們發現中國古代考古文化是不止一個系統的,於是在70年代初期以來中國考古學上便開始了對所謂「區系類型」這個概念的探索。

在1981年,蘇秉琦和殷瑋璋建議把全國考古學文化進行區、系、類型的詳細劃分,並且指出中國古代文化至少可以分為六個不同的區域來討論:

(1)陝豫晉鄰境地區;

(2)山東及鄰省一部分地區;

(3)湖北和鄰近地區;

(4)長江下游地區;

(5)以鄱陽湖、珠江三角洲為中軸的南方地區;

(6)以長城地帶為重心的北方地區。

在中國文明起源這一課題上,這種區、系、類型的劃分是有基本上的重要性的,因為「這六個地區都曾起到民族文化大熔爐的作用」,也就是說,「很多地點考古文化面貌上反映的我國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和文化淵源的連續性」,這也就是說中國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

   中國文明起源的多元性,本來不是一個新穎的說法。

民族史學者林惠祥在30年代討論中華民族的起源時早就指出「中國文化蓋以上古時華夏系之文化為基本要素,此種文化依次與其他文化接觸而吸收之,吸收以後經一番錯綜混合而歸於融化。」這些為華夏系所吸收的其他文化,林氏列舉有黎苗文化、東夷文化、荊蠻文化、百越文化、山狄文化、氐羌文化等。

   發掘和研究殷墟文化的李濟也早指出「殷虛文化來源的複雜」:

(1)一部分的文化顯然受過西方的影響,同時帶著濃厚的地方色彩,如文字、一部分的農業及陶業;

(2)一部分完全是在中國至少是東亞創始並發展的,如骨卜、龜卜、蠶絲業及一部分的陶業與雕刻的技術;

(3)一部分來自南亞,如水牛、稻米及一部分藝術。「殷商文化只是把這些成分調和起來,加了一個強有力的表現。」

這個看法在李先生的《中國文明的開始》(1957年)一書中又再一次被強調:「商代的文化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現象,它代表許多文化源流的融合。」這種多元的說法,如今可以說是為中國史前文化區系類型的分析結果得到考古材料的支持了,

但是新的材料又引起了新的論題,或可以說是使舊的論題複雜化了。根據上引安志敏、鄒衡、蔡鳳書、李先登等最近的看法,要說中國文明的「起源」,就一定要找到符合文明條件的最早的考古文化,亦即二里頭或夏商周三代的中原文化,因此中國文化起源問題,在這些位學者看來,與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區系類型的分析是兩碼子事。

   中國文明起源這個課題是研究中國文明史、中國考古學的一個基本問題

一 「文明」的定義應自史料內部辨認

   講中國文明的起源,第一步的工作自然是說清楚什麼是文明,什麼是中國文明,這樣我們才能談到它的起源問題。

最近在這個問題上的爭論,有一部分是集中在「文明」這兩個字的定義上的;例如有人說紅山文化有玉器、有女神廟,證明中國文明可以追溯到五千年以前的遼河流域;也有人說紅山文化還沒有發展到文明階段,還不具備文明的條件,所以講中國「文明」的起源還談不到紅山文化

給文明下定義至少有兩條入手途徑。

第一條是先決定文明這個概念之下包括什麼具體的成分,然後再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中找尋這些成分在哪一個段落中出現。如果找到,便知道文明在中國是在什麼時候、哪一個階段出現的。這樣即使不能解決文明的起源問題,至少可以知道從何處何時來出發從事這個問題的研討。

先決定這個概念所包括的成分,一般是自社會科學通論的著作中去採取的:在中國一般采自所謂經典著作,即公認為真理的著作,如摩爾根的《古代社會》。

這本書把人類社會進化史分為三個大段,即野蠻(Savagery又譯為蒙昧)、半開化(barbarism,或譯為野蠻)和文明(Civilization)。

每一個階段都有很精確詳細的定義;摩爾根氏對「文明」的定義是:「這一時代,如前所述,以聲音字母之使用以及文字記錄之製作而開始。」

自摩爾根以後,把「文明」的定義加以擴充和定規化的企圖是很多的。

最近討論中國文明起源的學者也採取這種界說的方式,把「文明」的內容規定清楚,然後到考古資料中去尋找。

如鄒衡分析「文明」的標誌是:文字、鑄造和使用青銅器、城市的形成與發展。「從龍山文化到二里頭文化已經發生了質變。

例如二里頭文化中成組宮殿群建築的出現和都城的形成、青銅器中禮樂兵器的產生、文字的發明等等。這些又都是商周文明所共有的。

龍山文化中沒有這些因素,說明當時尚未跨入中國古代文明的門檻;

二里頭文化有了這些因素,說明已同商周文明直接掛鉤。

這樣,我們就在考古材料中找到了中國文明的源頭,這就是二里頭文化即夏文明。」

李先登的看法也與這相同,他也「認為中國古代社會進入文明時代的主要標誌是文字、青銅禮器與城市」。

   另外一個給文明下定義的途徑是從個別區域具體史料與具體史實的分期出發。

上面所說的先將「文明」的內容列舉出來的方式,需要做這樣一個假定,就是在每一個區域史裡面,如果有文明這個階段出現,就一定有這些成分的出現,

但這個假定從實際上說是不能成立的,就用中國文明的三個必要成分來說吧:文字、青銅器和城市是不是所有的「文明」都有的成分呢?

中國有,兩河流域有,但中美的古代文明沒有青銅器,南美的古代文明沒有文字。

是不是這樣說來中美與南美古代文化史上都沒有「文明」這一個階段呢?

取這樣的觀點便是說,在人類社會文明演進史上,有的地區(尤其是先經過研究的地區)比較重要,它的成分便應當做文明定義的標準。

因為如果不是如此,如果用中美、南美的文化史當做文明界說的標準,那麼中國與兩河流域的發展便不盡合它們的標準,豈不是反過來表明中國與兩河流域的文化史中沒有文明這一個階段嗎?

我相信我們不妨將每個地區的文化社會發展史個別看待,檢討它的發展過程經過什麼樣的程序,在這個過程中有幾次飛躍性或質變性的變化,然後根據這個歷史本身內部所呈現的變化把它分為若干階段或時期。

這裡面發展程度較高的一個階段或時期也許便相當於我們觀念中所謂「文明」。

但這是要在比較了許多地區的發展分期以後才能決定的。

我們分析了全世界許多地區的文化社會史以後,把它們發達程度最高的一段來比較綜合。

如果它們之間有許多基本上的類似性,也許我們可以達到一個真正有普遍性、有世界性的「文明」的新的定義。

從這種觀點看中國文明起源問題,我們很客觀地要採取第二種途徑,即先將中國古代文化社會史作一番客觀的分析,看看應該分成哪些階段,再看看到哪一個階段我們可以談到「文明」的出現。

這樣做法所獲得的結果也許和走第一條途徑所獲得的結果是相同的,但這樣做法所得到的「文明」階段是客觀產生的,不代表先入為主的成見。

目前中國史前史到古代史這一段連續性的考古史料只有在黃河中遊河南、山西、陝西一帶比較完整,我們不妨把這一地區的文化社會演進史發展過程的分析做一個例子。

這個地區從物質文化(主要是陶器)的變化上看可以排成下面這樣一個文化序列

   1.以裴李崗、老官台等遺址為代表的較早期的新石器時代文化(約7000~5000 B.C.)

   2.仰韶文化(約5000~3000 B.C.)

   3.龍山文化(約3000~2200 B.C.)

   4.二里頭文化(約2200~1500 B.C.)

   5.殷商二里岡和殷墟期文化(約1500~1100 B.C.)

   殷商以後西周東周以來的歷史時代文化先拋開不提,只就上列五種史前與歷史時代初期考古文化來看,它們在文化社會演進史上代表著什麼樣的發展?

如上所說,考古學上文化的序列是根據物質文化所顯示的變遷而排列的。固然我們相信文化的變化是全面的,也就是說物質文化上的變化可能是與政治、經濟、社會等領域的變化互相聯繫的,但是我們更要進一步把這些政治、經濟、社會上的變化從考古材料里揭發出來。

作這種揭發工作,需要較豐富的考古材料與以此為目的的徹底分析研究。中原考古雖已有較長的歷史,這段序列中仍有許多缺環。我們且就(1)生產工具,(2)手工業分工,(3)金屬技術,(4)財富分配,(5)建築規模,(6)防禦性城牆,(7)戰爭與制度性的暴力,(8)祭祀法器性的美術品,(9)文字,這九項現象作為標準來看一看它們在中原考古文化序列中的出現情況(表一):

   上面這張表是很不完全的,有許多處還表現著考古學工作的缺環。其中二里頭文化發現較晚,工作也較少,夯土城牆的痕迹還不顯著,也沒有發現文字。但整個看來,這五段考古學的文化從社會演變史來看很清楚的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代表兩次質變的門檻:

   1.從裴李崗、老官台文化到仰韶文化的階段:一般來看,是自給自足的農村生產階段,手工業沒有專業化,金屬工業缺如或小規模,沒有顯著的戰爭或經常使用暴力的證據,在財富分配上沒有顯著的分化或階級分化,沒有真正的文字。

   2.以龍山文化為代表的階段:由於以聚落形態的研究為目標的大規模考古調查在中原尚未廣泛進行,我們對於龍山時代聚落與聚落之間的從屬、聯合關係了解還不清楚。

但中原社會到了龍山時代顯然發生了重要的內部變化。夯土城牆的建造與戰爭和人牲遺迹的發現都指向一個用於戈、有甲兵的新的社會秩序。陶寺的墓地表現了尖銳分化了的階級,並且表現了上屬階級與禮樂的密切聯繫。手工業分化的專業中有從事骨卜的與製作祭祀陶器的活動,但至今還沒有宮殿建築、青銅禮器與文字的發現。

我相信青銅禮器與文字的萌芽可能都在龍山時期,但在目前的資料上看來,龍山與下一個階段的二里頭文化之間是有一道很深的鴻溝的。

3.從二里頭文化到殷商文化的階段:這是有宮殿建築、大規模戰爭、殉人、用人牲與鑄造青銅禮器的階段。

二里頭文化中雖然還沒有文字發現,但它的宮殿建築與青銅禮器表示它與殷商近,與龍山遠。

   我們將這三個社會演進史的階段叫什麼名稱?

甲、乙、丙也可以,「部落」、「酋邦」、「國家」也可以。

如果用「文明」一詞,它應當是自第二個階段起還是自第三個階段起?

如果說階級社會便是文明社會,龍山時代至少可以說是初級的文明社會,而二里頭、殷商文化可以說是高級的文明社會。

很清楚,這是術語上的問題。從實質上講,在中國文明起源的程序上說,這三個階段是都不可少的。

   不論以第二個階段為「文明」還是以第三個階段為「文明」,這都只是中原地區的歷史現象。

中國其他地區的史前史與歷史時代早期文化也需同樣的分析、分段,各地區可能各有它自己的文明階段。

各地區的文明階段是不是一樣的?把它們比較了以後能不能在中間划上等號或把它們合併起來歸納成一個「中國」文明起源階段?

這些都是要在分析研究以後才能答覆的問題。

二 從所謂系統論看「中國文明」起源的一元與多元

   談中國文明起源的問題,第一步是決定「文明」該如何界說,下一步便要決定什麼是「中國」文明。

最近在這個問題的討論上,這是若干爭辯的焦點,但這個焦點並沒有明顯地揭露出來。

爭辯的一方採取所謂「滿天星斗」的看法,主張中國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因為上述新石器時代六個區域文化都是中國文明的祖先。

爭辯的另一方則以文字、青銅器與城市為界說文明的標誌,指出中國境內最早達到這種標誌的是中原的二里頭文化,所以中國文明的起源還是自中原開始的,

這項爭辯的兩方都有考古文化的根據,但他們的意見分歧,是因為他們筆下的「中國文明」實際上不是一回事。

前者用廣義的界說,相當於「中華民族」的文明,在時代上是連續性的;

後者用狹義的界說,以最早的文明相當中國文明,亦即把華夏文明當做最早的中國文明的代表。

可以把它叫做「中國文明」的文化在考古材料中如何辨認?

在什麼時代可以開始辨認出來?

這是中國考古學上的一個關鍵問題,但也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

所以困難,是因為「中國」這個名詞的界說也像「文明」一樣有兩個不同的途徑:一是先決定它該有些什麼內容,再到考古資料中去辨認;二是在考古資料中去看文化分類的趨勢,然後在所分的諸文化中尋找中國文明的祖型。

我覺得在最近對中國文明起源的爭議中,對「中國」文明的界說問題,不論是從哪個途徑出發,討論都嫌不夠。

五六十年代中國考古工作集中在中原地區,到了70年代以後,地方考古工作,尤其是長江流域與內蒙古和遼寧,有了較大的進展,再加上大量碳十四分析所得年代數據,使我們對中原以外早期文化的認識有了很大的增進。

以今天的眼光看中國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加以分析,至少可以得到兩項初步的結論。

第一項是中國境內有好幾個新石器時代文化,各自獨立發生髮展;

第二項結論是這些個文化在發展途徑中在地理空間中擴張而彼此發生接觸,產生交流互動關係。

由於這第二項現象,中國範圍內所包括的許多地區文化彼此之間構成一個大的文化系統,而各個個別文化都不能把它孤立看待。

中原文化雖然目前在年代上有優先地位,它的發展並不是孤島式的,而必須作為較大的文化系統的一部分來加以分析和討論。

金觀濤和劉青峰在討論尋求使用比較新穎的社會科學理論體系來研究中國歷史的時候,就提出來參考使用「系統論」的建議。研究一個社會如此,研究一個大的文化體系也是如此。

中國新石器時代早期各區域文化彼此獨立、各自發展的時候,每個文化是一個獨立的系統;可是到了它們彼此接觸交流、互相影響的時候,這些區域文化便形成許多子系統,而它們共同組成的大的文化體系便形成一個主系統。

中國史前文化的系統論不是社會科學理論的套用,而是根據紮實的考古材料所建立起來的文化歷史。

在早期農業文化的基礎上,到了公元前五千年前左右,

中國境內可以辨別出來的區域性農業文化有黃河中游的仰韶文化、山東半島的大汶口文化與遼河流域的新樂文化;

在南方有長江中游的大溪文化、長江下游的馬家浜文化、河姆渡文化及東南海岸的大坌坑文化。

這只是根據現有考古材料能夠辨認出來的文化,將來這張單子一定能夠擴張,尤其是華南部分。

這些文化彼此之間雖有相似之處,很顯然的它們是各有來源各有特色的區域性的文化。

過了1000年以後,即到了公元前4000年左右,這些文化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即彼此之間發生了連鎖關係:

「到了公元前四千年前左右,華北和華南這些各有特色的文化開始顯露出來一種互相連鎖的、程序的、不可動搖的證據,而這個程序在華北在這以後一千年內,在華南在這以後一千五百年之內繼續深化。

各個區域文化向外伸展而互相接觸,在文化上互相交流,而且表現了持久而且重要的交流關係的具體的、逐漸增加的證據。這個交互作用的程序無疑的在數千年之前便已開始,但是到了公元前四千年前它在考古記錄中的表現才顯得清楚而且強烈。

這些表現可以從兩部分來敘述:即華北諸文化之間的交互作用的表現和華北、華南文化之間的表現。

「在華北之內,相互的關係在仰韶、大汶口、紅山和土珠山(長山列島)各類型之間開展。

到了公元前四千年前,黃河下游沖積平原已經大致形成,而仰韶與大汶口之間的陸上交往必由這個空隙的變究終於消失所促進。

整組的大汶口陶器在河南數處遺址中發現,最西達到了偃師,而且典型的大汶口器形(如背壺、袋形足的鬶、鏤孔足的豆和高足杯)見於豫西類型的仰韶器組。

仰韶對大汶口陶器尤其彩陶的影響也很顯著。仰韶和大汶口所共有的石器、骨器和陶器類型的單子是很長的,而兩者之間的互相作用、互相影響是不容否認的。

「遼河中上游和大凌河谷的紅山和遼東半島南端的土珠山無疑是屬於同一個運行軌道之內的,都具有細石器和篦印紋平底陶器這類北方的特徵。

土珠山和大汶口經由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之間的列島而相接觸,如山東蓬萊以北長島縣的北庄遺址的考古遺存所示,在這裡篦印紋陶器和大汶口類型伴存出現。

至於紅山和仰韶,它們在河北北部以及北京地區彼此之間有直接的接觸。

在紅山文化最初發現的中國考古學的早期階段,因為它有繪黑彩的紅陶,考古學者很快地作出它是仰韶文化在北方的一個分支的結論。

現在我們對這個文化本身了解比較深刻,一般的看法是以為紅山文化是遼河河谷本身的發展,也許是在新樂文化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但是在它的發展過程中它接受了外面的影響,包括仰韶的影響。

『如紅頂碗式的陶缽,與仰韶文化後崗類型的陶缽相似,彩陶中的平行線紋、平行斜線組成的三角形紋也與後崗類型的同類彩陶相似。有凸飾的圓腹罐,和半坡遺址的有凸飾的尖底罐也類似。』

「華北的大汶口文化與長江流域和東海岸文化連鎖關係的連鎖證據就是所謂『龍山形成期』的成形;龍山形成期在第四個千紀的中葉在華北和長江流域出現,然後沿著東海岸直到台灣和珠江三角洲一直到第三個千紀的中葉。

龍山形成期這個概念是最初在1959年作為貫穿若干區域文化序列的空間性的整合工具而提出來的,用來說明整個中國東海岸在一段連續的時期之中的許多石器和陶器特徵與類型上的相似之處。

為了解釋龍山形成期的迅速而且廣泛的擴張,在提出這個概念的當時覺得把它當作從一個核心區域,即華北的中原地區,汾、渭、黃三河的交匯地帶放射出來的文化擴展是合理的解釋。

作這種解釋的基礎是新石器時代文化發展在中原有一串完整的系列,而在東部和東南海岸當時沒有這樣的一個完整的發展系列,因此在東部與東南海岸地區的與中原類似的文化想必是自中原較早的文化傳布而來的。

可是到今天這個基礎已經不復存在了。因為在好幾個區域中今天也已經有了完整的或近乎完整的發展系列了。

因此『龍山形成期的大擴張』這個觀念不能再來作為解釋龍山形成期的理論基礎。但如西諺所云,我們切不可把嬰兒與洗嬰兒的水一起倒掉,因為嬰兒——即龍山形成期——是真存在的。

「沿著史前時代交互往來的路線在幾個區域文化之間移動,我們不妨自大汶口開始。

沿著海岸平原向南我們可以走入馬家浜文化的領域,從這裡我們有兩條路線可走:向南穿過杭州灣到河姆渡的領域及其更南到東南海岸,在這裡稍後我們可以接觸到福建的曇石山與溪頭文化和台灣的鳳鼻頭文化。

另一條路是自馬家浜轉向西而沿長江向上流走。在這條路上我們先碰到安徽的薛家崗文化,然後在江西又碰到跑馬嶺文化(或稱山背文化)。

從這裡我們可以再向上遊走到湖北的大溪和屈家嶺文化,或沿贛江轉向南方走入粵北和石峽文化。

在這些個區域的已知的文化和遺址不都是完全同時的,但它們所代表的文化傳統都是彼此平行的,只是多半都還沒有為考古學所揭露。

「沿著東海岸和長江流域作這個貫穿各個考古文化區的假想中的旅行,我們會看到我們所遇到的史前居民在物質文化上有許多相似之處。

磨製石斧、石錛、石刀和許多骨、角、蚌器在這些區域中可以說是普遍存在的,固然在一般的形式上來說它們在所有的相當的文化中都有。

可是特別令人注意的類似點——考古學上所謂共同水平的標誌——可見於陶器的形制和裝飾上面。

這中間最令人信服的是我所謂的龍山形成期的診斷特徵,即有鏤孔的高低不一的圈足的豆與三足的鼎形烹飪器。

這兩種器形不但在龍山形成期遺址出現,而且數量眾多。

不論是華南還是華北我們都可以提出一個假說,就是自公元前四千年左右開始,有土著起源和自己特色的幾個區域性的文化互相連鎖形成一個更大的文化相互作用圈(sphere of interaction)。……這個在公元前四千年前開始形成,範圍北自遼河流域,南到台灣和珠江三角洲,東自海岸,西至甘肅、青海、四川的相互作用圈,

我們應當如何指稱?我們也可以選一個完全中立的名詞而稱之為x,可是我們也不妨便徑稱之為中國相互作用圈或中國以前相互作用圈——因為這個史前的圈子形成了歷史期間的中國的地理核心,而且在這圈內所有的區域文化都在秦漢帝國所統一的中國歷史文明的形成之上扮演了一定的角色。」

這個史前的「中國相互作用圈」便是歷史時代的「中國」的地理區域的基礎,而圈中所有的區域文化都是歷史時代中國文明的源頭。

所以論「中國文明」起源,作「中國文明」定義的時候,不能不考慮這中國大系統的整個範圍。

中原文化只是這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它有它自己的歷史,也有它作為大系統中一部分的歷史,即影響其他文化與接受其他文化影響的歷史。其他地區文化也有同樣的歷史。

載錄於

張光直:論「中國文明的起源」


來源是中亞民族,古羌族。形成是融合了當時的中原地區土著


勝利者的歷史就是華夏


現代中國人起源於湖南

城市起源於湖南

農業起源於湖南

文明起源於湖南

從萬年前永州玉蟾岩 到8000年前湘西高廟 6000年前的湘北城頭山 5000年前的屈家嶺 4000年前的石家河 3000年前的盤龍城、龍山 一脈相承,一路向北。


一句話。有這個功夫等人回答,真的有很多專業方面的書籍講這些東西,為什麼不花功夫看看這些書。與其看這裡的人給你片面膚淺的答案,為什麼不去看系統專業的書呢?如果有需要我可以給你說幾本


推薦閱讀:

青海喇家遺址是大禹故里么?
西漢霍光權力沒能過渡到第二代的問題?
如何看待霍去病、衛青北擊匈奴從歷史課本中消失了?
西遊記中「龍王三太子」「哪吒三太子」這樣的稱呼是否是合適的?
你認為現在的女演員誰適合演李清照?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考古 | 中國古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