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諸相非相」,那為什麼佛院里還要立佛像?

語出《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金剛經》也闡釋了佛法無定法的理念。那既然是這樣,為什麼修佛,參佛之所還都立有佛像呢?

顯密文庫里有一解(加粗句),但是這個說法我並不認同。發出來算是拋磚引玉吧。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是什麼意思?

佛、如來,講的是法身佛。那麼,作為法身佛來說,他長什麼模樣?是不是就是我們今天所拜的那些塑像的樣子?我們樓下也供有佛像,佛長的就是那樣嗎?不是的。

  那佛長什麼樣呢?泰國人供的佛,跟我們所供的佛,長的就不一樣,但卻都是釋迦牟尼佛。這些佛像為什麼都不一樣呢?因為它們都是根據人的想法塑造出來的,是由人生出來的影像,不是如來真長那個樣。既然如來不是長那個樣,為什麼我們還要塑造他,然後又禮拜他呢?這是因為我們經常會忘掉我們本自有的自性佛,所以,就需要塑造外在的這麼一個型體,說這就是佛,要好好禮拜。禮拜的目的,是要把我們自性的佛給拜出來。但是,如果你執著於外在這一尊金光燦燦的佛像,說這就是佛,那你就是被物所轉,你的思維被外在的形體所轉換了,這(凡所有相)都是虛妄分別而產生的,都是我們的思維分辨出來的。換種說法,只要是我們的思維能夠分辨的這些,它都不是如來,只是凡夫知見、凡夫分別。

  然後,如果真正要見到如來,就要「離一切相、則為如來」——要離開一切的形體,人無法構想、無法想像、超離一切人的思維,到那個時候,才能夠顯出如來。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有的相,都是人虛妄分別而產生的;所以,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如果你能超越這些形體,能夠超越所有的存在,能夠通過現象看本質,看到所有存在的本來面目了,對它的本來面目參透了、明了了,不再被這些外形所左右了,這個時候,就是脫離了這些外形,就能見到如來了。也就是說,本體就是如來,明白了沒?

  所以,不可以以我們的想法去說,佛是什麼樣什麼樣,因為那只是我們的想法;只要是你能想出來的,那都不是如來。當然,這個比較高深!在大乘佛法裡面,《金剛經》是比較高深的。

  但是,在開始的時候,我們還是要很執著於這個外形。《金剛經》是破執著的,所有的執著都要破掉。但在學佛的開始,我們還是要塑造一個有形,慢慢慢慢,到最後,才把這個有形去掉,才不執著於這個有形、有相,但是又不離於這些形、相。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句話是非常根本的,如果把這句話理解了,那你就會受用無窮。《金剛經》中的話,你只要能用上一句,那你的人生就會有很大的改變,尤其你是搞藝術的,一定要記住這句話。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如來是什麼?就是至真、至美、至善,就是最美好的那一塊。「凡所有相」——凡是有形體構造的東西,都是虛妄分別,都是不正確的。比如你畫畫,你執著於這個畫,要把它畫好;你執著於這個筆、這個墨、這個環境;執著於這個畫的布局,要如何如何來安排它,這些都是相。你要把這些相都舍離,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些相都是你自己生出來的,都不是真正最高的藝術。最高的藝術它是無形無相,不是說你為了要表達個什麼就能成為藝術。當你有想法,想要表達個什麼,那都是相,明白嗎?你今天要畫個什麼畫,就提前構思,那都是相。你要明白,真正的創造是沒有構思的;當你還存在著構思,存在著思維,就談不上創作,那都是做作,不是創作。現在許多搞藝術的人,都是在做作,而不是在創作。創作的時候,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然後,就把它給做出來了,那才全部是創作,才是真正的神品。

  但現在的人畫畫都是,想要畫個什麼時,先找別人的作品來參考,或者找一堆資料來研究,之後,再思考一下,理出一個思路,這才一點一點往下做。像這種,凡是有思考的,都稱為做作,不是創作。藝術它要的是創作,其中的道理,跟《金剛經》中的這句話是一樣的。真正的如來,是要遠離一切相,才能獲得,才能明了;真正的藝術,也必須是舍離一切分別,舍離一切構思,把所有的思想全部扔掉,在沒有思想的狀態下創作。當你有意要體現你的思想的時候,那就是做作,而不是創作。 

  就像我畫畫,許多人問我,為什麼要這麼畫?我說我也不知道。我畫畫的時候,是沒有想法的。當有想法的時候再畫出來,那都不是創作,而是做作。其中的道理,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句話,你把這句話悟透了,用到你的藝術人生當中去,會對你的創作很有用的。


個人粗鄙的一點想法。

金剛經裡面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光「佛像」是相,「立佛像」與「不立佛像」也是相。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像你是立也可,不立也可,對能見如來之人沒有區別。

區別在哪?在於使不能見如來之人得見如來。眾生愚鈍,有個佛像莊嚴,能助眾生增長信心,自然也是好的。


老是回答 不要混淆勝義諦和世俗諦 ,次數多了都不好意思了呢。

這個問題也是如此。題主自行搜索一下法師關於真俗二諦的開示吧,希望能找到你喜歡的法師。

《金剛經》的註解,推薦索達吉堪布的金剛經開示錄。參見了多種譯本和講記。

制定戒律的是佛,讓人不要著相的也是佛。但這並不相違。

沒過河前就得老實抓著竹筏。就要好好思維人身難得、壽命無常、輪迴痛苦、因果不虛。

就是要造佛像,拜佛像來積累解脫資糧的。

不依世俗諦,不能得第一義諦。

混淆勝義和名言,真的是常見的問題了。

勝義諦和世俗諦是統一的。何者皆不成立中(勝義),何者皆可顯現(名言)。

很多人認為空性是什麼都「沒有」,但實際上恰恰相反,空性是什麼都「有」。萬法如果不空,就不可能有無常變化,就像一顆種子,不空的話,它永遠無法結出果實。正因為是空性,才會隨因緣而變,才能衍生出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

最後引用《中論》總結一下

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

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

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

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

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

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

汝謂我著空而為我生過

汝今所說過於空則無有

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

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這句活的道理是,通過說相來講離相的心。一定要注意,佛法是心法,說相其實是說眾生心,是不是執著在相法上。千萬不要一說「相」,就奔「相」去了,談起相來,興緻勃勃,更加著相了,把佛法的心說搞成了相說,錯解如來真實義。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說諸法相的緣起性,生滅性,是虛妄不實的。一切相都是一合相,緣起則生,緣盡則滅,無恆常不變的體性。如果人們執著於生滅的相法,就會隨著無明業相的業緣做生死輪迴,不能解脫。因此告訴大家不要把心執著在虛妄的相法上。我這麼說你懂了吧,般若法門還是有一定深度的。

我們解釋下一句: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是說,心若離相,見諸法相,不去取著諸相,不被五欲六塵一切法相誘惑,見相不取於相,其心如如不動,即見本自具足的如來清凈本性了,就是見性了。希望你能全懂,我已經盡量方便說了。般若不好講,關鍵很多人半懂不懂。

立佛像,那是讓大家對諸佛如來起恭敬心,向佛學習,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燒香是戒定真香,願以戒定力,真如本心,供養十法界一切眾生,法界蒙熏。


問:「師父:既然寺院和佛像終究要壞掉,那我們建寺、塑像又有什麽意義呢?」

  反問:「今天早上去市場買菜了嗎?」

  答:「買了,買了很多菜。」

  反問:「你在市場里磕了幾個頭啊?」

  答:「師父:我哪能在那種場合磕頭呢?」

  反問:「噢,那你來寺後在大殿里磕了幾個頭啊?」

  答:「至少磕三個啊。」

  答:「對了,這就是佛像和寺院的意義。」

  二寶人不是佛弟子……


題主的自問自答和辯證思維已經很不錯了。


生敬畏心,你覺得你拜的是佛,其實是你自己。


一切眾生皆未來佛,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的。因妄想執著程度各有不同,所以佛陀隨各各根性說法八萬四千,各自契入。每種方法都有其門,簡稱法門。每個法門不同,道具也不同,不必執著。


金剛經里有答案,所謂莊嚴,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佛像是莊嚴,禮佛拜佛,我們對著的是佛像,而真正的佛雖有三十二相,但佛的實相無相,所以我們要通過這個我們禮佛的莊嚴佛像,求見真的佛,而不能把莊嚴當作佛的實相

若人以身相求我,是人行邪道

佛反覆地提醒我們,不要著在相上,否則見不到佛

ps:金剛經是萬能的,裡面啥答案都有,但就是白紙黑字,我們很難看懂

一糾結於文字義,還容易入坑,為了避免我們入坑,佛一直提醒,我說相,即非相,是名相,忽略了這句話,就不知道會離第一義諦遠到哪裡去,但這句話,通篇都在不斷地提醒讀經者,我們看不到,或者看到了,不理解

金剛經經典句式:我說xx,即非xx,是名xx

這個相,既不是非有,也不是有,也不是有與非有各佔一半,這是中道義


《金剛經》: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後注】前面剛剛說不能著相來看佛,現在又告訴他,也不能落在不著相看佛;著相是錯,不著相也是錯。假使落在不著相看佛,一切本空,又何必做善事,佛也空,善也空嘛!一切皆空,我殺人也沒有關係呀!殺也空嘛!偷騙搶做壞事都空,這樣的見解,就叫做撥無因果,落於空見。空見的錯誤,同唯物思想是一樣的,這一點大家要特別留意。有些南傳佛學,就是東南亞一帶小乘佛學的觀念,就是落在空見的見解上,結果被唯物思想吃掉了。


既然 「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那還。。。要啥自行車?


佛像立來是工具,幫你生敬畏心,得定,幫助你觀想。金剛經里也說了,佛法就像是舟船,到了彼岸就要捨棄了("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佛像也是差不多的東西,幫你修持證悟的工具而已。

至於"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那才是核心的見地。打個不太準確的比喻:譬如你知道你的目的是為了炒股致富,但純粹去看書是沒用的,或者你把書研究的死透死透變成了書的註解專家,也很可能無濟於事的。最終檢驗你有沒有成功的是你的財富是否因為炒股投資而隨年月的增長而合理增長。但你不能說那些書就是垃圾,至少在你發達之前不能這麼說吧?至少對於剛剛入門求知識的新手不能這麼說吧?因為說了也沒人聽你的。但發達後說了呢?那就算沒有人聽你的,你也無所謂了。。。


寺廟的佛像主要是象徵意義,見到他就容易想起佛事迹來,生恭敬心慈悲心等。


是你眼中看到了

是你說它是塑像

是你心中有。


跟佛法無緣的,也就只能拜拜佛像了。


佛像這個,就如學校里的第一名紅榜一樣,修行人也是人,偶像的引導啟發永遠大於自己的摸索。換而言之,佛像能讓佛存在過這一事實更加真實吧。你看到的佛像總會與你讀到的歷史,明白的經書有著許多感應。

扯遠了,說的世俗一點,不是所有和尚都念金剛經的,為了吃飯香火,不能讓信眾拜空氣吧。禪宗的寺廟也是佛教協會管的,不能亂搞另類吧(以上純屬臆測)。

其實佛像的作用從兩點可以看出,沒聽說過修行人帶著佛像去山裡修行的。許多豪紳高官總在立像鍍金保平安。


拜佛菩薩祖師的塑像/雕像,是用來表示表示最高程度的尊敬和紀念其教誨,並幫助降服自己的慢心,同時還附帶有極好的健身祛病效果。


毛主席不是過世了嗎?為何還要立相呢!也許是同個道理。阿彌陀佛


大乘非佛


推薦閱讀:

這個世界上如果沒有『我』(即您本人),會怎樣呢?
阿羅漢斷人執卻還有法執的說法是從什麼時代出現的?
焚燒兔子屍體出現五色光是科學現象還是生前的加持力?
自己走不下去也走不通的道路,是否全部都是道路的問題?匿名回復包裝的言語無法觀察其言行能信任?
禮拜佛像是否是偶像崇拜?

TAG:佛教 | 金剛經 | 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