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手」里的「燙」的反義詞是什麼?


這裡說一下我和老鄉@沈曉波 的不同意見,供大家討論。

這裡表示「寒冷、冰涼」的 bá 本字當為冹。

《唐韻》《集韻》《韻會》分物切,音弗。寒也。

《廣韻》1,分勿切,意:寒冰皃;2,方伐切 意:寒水。

儘管該字在現代字典中注音為 fā,但很多方言用字存在存古、滯古的現象,《廣韻》中該字聲母屬「幫母」,為不送氣清音/p/。事實上音韻學有「古無輕唇音」的共識,即古代沒有 f 聲母,現代漢語的 f 聲母大多是從雙唇音 /p/,/b/演化來的。故而「冹」字在北方方言中應為聲母存古。該字在粵語的正音中也讀雙唇音 bat1。

更重要的一點考慮是,在北方方言存有入聲的晉語中,這個表示寒冷的「ba」音是屬於入聲韻的。這也完全符合「冹」字在韻書中的情況,《廣韻》「冹」的兩個讀音分屬「弗小韻」和「髮小韻」,都是入聲韻。而相比之下,「湃」字在古代韻書里則從未出現在入聲韻中,也從未有「寒冷」或相關的含義注釋。

一些字典收錄了「湃 bá」這個音,並注以「寒冷,冰涼」的含義,是參考了正如@沈曉波 所列舉的《金瓶梅》、《紅樓夢》等明清小說中的用法,但字典未見更古老的用法來佐證。眾所周知,古代人書寫的標準是文言文,而各地方言口語則是沒有標準書面形式的,這些用口語寫作白話小說的作家們,勢必要遇到書面化的問題。即,有的口語用字,難以考證本字,就只好從同音或近音字裡面選一個來用。北方的大多數方言在明末時期,入聲韻已經消失合併,因而作者不知道「bá」這個音來源於入聲字,便選了一個近似的「湃」來作為此口語的書面形式了。

有關口語書面化,也推薦一下我在這個問題里的回答:粵語為什麼有自己的文字?

不過,我們現代的書面語用字標準,其實很多也是近現代諸多作家在白話文寫作過程中,逐漸確定下來的。久而久之,很多約定俗成的借音字、訛字、難考字也漸漸成為了標準用字。從這個角度來講,現代字典依照《金瓶梅》、《紅樓夢》的用法來給「湃」字加上 bá 音,加上「寒冷」意,並立為標準,也並非不妥。但如果要細加考證,「冹」字應當是這個含義更恰當的正字。


補充匿名用戶「拔」這個答案:

「拔涼拔涼」這個詞大家是通過本山大叔的小品知道的,實際上這個「bá」應該寫作「」,是在北方方言里常用到的一個詞,可做形容詞和動詞,比如在我的老家,形容非常冰,是「湃仞仞」,「,把很冷的手摸小孩臉開玩笑,是「湃一下」,冷炕叫「湃炕」。

剛才又在網上搜了下,《紅樓夢》和《金瓶梅》中都用到這個「湃」字:

《紅樓夢》第三十一回:

才剛鴛鴦送了好些果子來,都湃在那水晶缸里呢,叫他們打發你吃。

《金瓶梅》第二十九回:

於是春梅向冰盆里倒了一甌兒楊梅,與西門慶呷了一口,湃骨之涼,透心沁齒。

查了幾個在線字典,終於有查到「湃」的另一個讀音:湃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釋


那就用zhà好了,哈哈哈,「zhà」的zhà

這個字是U+205BD( 的解釋| 的意思),不過沒查到讀音和意思,借用一下吧,哈哈。


凍手


燙&<=&>屯

求摺疊。。。


「拔」(正字為「湃」,請參考@沈曉波的答案)



儘管很滑稽,我認為是暖手。

外界比較熱的時候高溫的事物就是燙的,外界比較冷的時候就是暖的。

這個跟人類製造低溫的能力也有關係。人類在幾千年前就能高溫冶煉銅和鐵,但是冰箱,空調都是近百年內才發明的,因此在一些情況下熱的反義詞並不是冷。


zhà 抱歉我不會寫


和燙手對應的是」順手「



拔涼拔涼的,是不是方言



涼心裏面的涼。


沁——沁手


水溫90度:tu手。

水溫30度:溫活。

水溫0度:冰zha涼。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