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過去的人能理解現代電影的鏡頭語言等內容嗎?

舉個類似的例子,一些長輩無法看懂現代漫畫的分鏡(不知道閱讀順序),也無法理解其中的一些抽象的表情表現手法(如汗滴,囧,-_-,之類的),而對於經常看漫畫的人來說這些幾乎是本能。

電影有類似的現象嗎?


「現代電影的鏡頭語言」這個概念就太模糊了

電影語言也分很多種,商業電影的鏡頭語言是控制觀眾為目的,信息量就是電影要傳達的內容,要傳達給觀眾定點精確打擊的內容,以好萊塢為代表的鏡頭語言基本任務就是如此,當然更注重藝術表達的創作者(導演,編劇,剪輯師,後期技術支持人員等等)會有一些獨創性和實驗性的手法,而這些獨創性和實驗性的手法,以觀影人口比例來算,在任何時代都註定是只能讓少數人欣賞的

而電影經過100多年的技術累積和人文累積,自然會產生極大的變化,一方面是技術進步所帶來的,一方面是藝術觀念的變化和發展所帶來的

技術進步方面,比如更便捷的攝影機和攝影器材所帶來的以前所不能拍攝的各種鏡頭,比如航拍鏡頭,超微距鏡頭,拍攝高速運動和複雜調度鏡頭,以及長時間的拍攝時間,由於成本降低帶來的多機位、特殊角度、等等,如果算上後期特效、CG、各種特技鏡頭就更不用說了

以上只是拍攝的可能性,而在剪輯理念(電影史上各流派的革新推動)、表演理念(尤以脫胎於戲劇表演方法發展到精確的景別表演方法為最重要的突破)以及劇作理念方面的變化,也屬於「軟技術」的一部分

至於藝術觀念的變化和發展,這個是隨著整個文化史的變化和發展而變化的,也和整個文藝界的發展和社會形態的發展相關(受眾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媒體的傳達模式規律變化等等)

但是就商業電影的鏡頭語言本身,可以說並沒有本質上的變化,歸根結底還是用畫面內的信息和工業電影的劇作規律去控制觀眾,只是比過去更「好看」了

而說到最後,「電影語言」這種東西並不是孤立存在的,沒有一個「永恆真理」式的鏡頭語言,所有所有的鏡頭語言的傳達,都與內容息息相關,為什麼這裡要用特寫,為什麼要用全景,為什麼要用長鏡頭,為什麼要用跳切,都不能脫離內容去討論。

所以對於一個過去的人來說,TA來到現代,對於這類「現代的電影語言」,在形式上他的接受並不難,在內容上的接受才是障礙,你能想像一個帶著40年代三觀的人到96年看《猜火車》的感受嗎?也許導致TA接受困難的並不是鏡頭語言,而是幾十年後已經起了翻天覆地變化的社會文化、語言、價值觀。而半個世紀的人看《社交網路》,你對他解釋什麼叫非死不可,都要解釋半天吧,更不用說裡面的各種俚語了……這麼算起來

舉個例子,我想半個世紀以前的人看《指環王》一定會比看《黑客帝國》接受得更快……《指環王》只是一個拍攝更精美的西方魔幻故事而已,和明朝吳承恩的《西遊記》沒有什麼本質區別……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說說"漫畫"這個概念.

漫畫就是通過幾張圖片配上幾行字然後講整個故事表現出來.首先它沒有聲音的概念.也無法運動起來.這只是一種靜態的媒介.

而電影呢?

電影又被稱為活動映畫,首先它就具備了"動"的概念,其次電影是有聲音的.所以說,電影是一種能記錄光和聲的動態媒介.

回到您的問題:

您說"過去的人"看不懂"囧"這個表情.我剛剛特地找來我老媽實驗了一下,她確定看不懂.因為"囧"這個字是個靜態的概念.對於一個不經常上網,對這些網路表情接觸很少的人很難去看懂.因為她不具備這方面的認知能力.但是,我對她說,這個表情是這樣來的,然後我就在紙上畫了由一張正常的臉逐漸演變成"囧"的過程.這就成了動態的概念,結果她立馬懂了,"這不就是悲傷的表情嘛!"其實,我就是以類似電影的方式讓她看懂了這個字.

過去的人能看懂電影嗎? 我的答案是"能".

因為電影就是模擬人的視聽感覺.我們從電影中看到的畫面即是人眼能看到的.我們從電影中聽到的聲音及是耳朵能聽到的.那麼對於一部電影,"過去的人"和"現在的人"還會看不明白嗎?我們都長著一雙眼睛和一對耳朵嘛!


其實最基本的影視語言,應該是完全沒有閱讀障礙才算最好的,所以其實影視語言應該是愈發先進,愈發容易理解才對。相比漫畫來說,電影觀影更為簡單,是線性展示的。

可惜有的電影的影視語言,現代人都難以理解,不管是什麼生僻派流、炫耀伎倆、先鋒手法、故弄玄虛什麼的。。


推薦閱讀:

為什麼美國電影有很多自然災害或者是科技二者都使人類遭遇浩劫的,這體現了怎樣的美國文化思想?
如何評價雙峰第三季17、18集?
電影綉春刀 沈煉為什麼不殺魏忠賢,只是為了錢嗎?
《綉春刀》中一川的師兄是個怎樣的人?
在電影《變形金剛》的製作中,擎天柱有一萬七千多零件,製作人員是如何在它變形的動畫中精確確定零件之間的相對關係的?

TAG: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