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法學專業的角度評價《十二怒漢》這部電影?


小小補充一點:

法官審法律,陪審團看事實。用中文來說有點兒詞不達意,下面這句更貼切些:

in a jury trial, the findings of fact are made by the jury while the judge makes legal rulings as to what evidence will be heard by the jury and what law governs the case

來源:Trier of fact

其他贊同索迪


這部劇實質上無關陪審團制度優長的,正像新任最高法院大法官,索托馬約爾女士所指出的那樣(這是促使她從事法律事業最重要的2部影視作品,另一部是一部CBS台有關女律師的電視劇)她在2012年Fordham大學法學院的法學電影節上說「該劇的很多細節太不符合現實了「

我只小小指出一點,那把彈簧刀是一個最重要的突破口,但當8號拿出他自己買的那把刀時,整個過程就已經違反了程序正義了。任何一個人如果把這個情況告訴法官,那麼整個案件就會換Jury重審,而且8號在有些州會被判藐視法庭罪。

但該劇重點不在頌揚法律程序本身,而在於展示個人在生活中形成的偏見是如何通過潛意識影響他們在公共程序中的理智認知的。這才是該劇如此不朽的原因,以及人們願意一遍遍看,並且回味的原因。嚴格來說該劇也把陪審團制度本身放在一場討論的焦點來審視,當每個人的偏見被迫展示在所有人面前被反覆互相指出時,才是他們憤怒的潛意識層面的原因。特別是當今天,在美國只有不到30%的刑事案件被告方選擇採用陪審制度程序(大多數選擇和檢方認罪減刑),而美國在押被監禁人數占人口比例全世界最高 甚至是德國和法國的7倍,俄國的5倍(而前面3國還都是廢除死刑的國家,即便中國算上勞教人口也只有美國的1/4),而1/5黑人成年男性都有在押紀錄的這個情況時, 當你意識到這些,該劇的價值更不會有絲毫減弱,令人反覆回味。(聯繫最近土摩托說看到黑人捂緊錢包是貝葉斯概型,和過去2年內美國爭議Racial Profiling的問題等等)該劇電影版由12個白人男性審判一個有色人種(拉丁裔)男孩,該意象本身也能對當下美國社會形成一種不經意間的隱喻

對了,如果大家看過本片1954年的CBS台電視原版,就懂我說的意思了。該電視版也獲得當年艾美電視短劇獎,後來同一位編劇編了電影。由於很長時間內該版的拷貝都丟失了,直到2003年才找到一個當年的翻拍版,畫質很差就是了,有人上傳了Youtube.大家可以去搜


剛剛看完這部電影,真的很精彩。

我只是個法學學生,不敢評價,就簡單談談感想。望指正。

  • 存疑有利於被告人(Benefit of the doubt)。陪審團要證明被告人有罪(Guilty),必須要達到排除合理懷疑(Beyond the reasonable doubt)的標準。
  • 沒有人能夠準確地瞭解案發時的真實情況。檢察官、律師、陪審團都只能通過案發後採集的人證、物證來推定案件的準確情形,而這種推測是可能出錯的。通過陪審團的討論,每個陪審團成員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懷疑。如果陪審團不能消除對案件事實存在的「合理懷疑」(Reasonable doubt),陪審團就不能給出「有罪」(Guilty)的裁定。
  • 對生命的尊重。這是一個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陪審團成員沒有權利草率地投票。
  • 民主不是「少數服從多數」。在事實問題上,陪審團必須達成統一意見。如果陪審團無法達成統一,法官可以宣佈無效審判(Mistrial),並擇日另行審判。
  • Better that ten guilty persons escape, than that one innocent suffer. - William Blackstone.


理想主義作品

懷疑主義精神

民主法治內涵

當然,屬於西方世界的東西,俺們要大大的反對。

雖然我看了一遍又一遍,我羨慕了一次又一次,我反思一回又一回,這樣的電影和其透露的內涵,在國內是不可能出現的。

其實正義是人類很樸素的一種感情,每個人都是自己良心的法官。我想,這就是陪審制度在英國逐漸衰落而在美國卻不斷發展的原因吧。


作為非法律人士,覺得之所以《十二怒漢》能成為經典,不光因為亨利方達演技出眾,更重要的原因是劇本寫實,貼近生活,貼近真實。所以就算我不了解上個世紀50年代的歐美法,也覺得電影里講述的故事是可以正常發生並被人所接收的。另可以閱讀一下《美國憲政歷程》這本書~


身為一個法律人,法律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問題是那些法律所不能解決的。

剝離各個版本形形色色的社會矛盾,陪審員也好,電影觀眾也好,為何所謂的人的良知會如此廉價?可以延續到一小時三十分鐘後嗎?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2016年5月28日《今日說法》欄目兩份雷同的筆錄這一期節目?
跟前公司打官司是怎樣一種體驗?
朱昱的行為藝術《獻祭——用自己的孩子去喂狗》是否違法?
為什麼中國的庭審現場遠遠沒有西方的庭審精彩?
民間借貸10萬以上除借條外還需提供轉賬憑證等證據證明合理嗎?

TAG:法律 | 法學 | 十二怒漢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