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障人士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要不要接受其他人的幫助?

作為一名殘障人士,我問這個問題其實沒想得到很確切的答案。我也知道,這個問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100個人就有100個答案。我拋出這個問題,只是想讓大家討論討論,聽聽各位的想法~~


曾經有一個很美麗的女孩子在下雨的時候要為我撐起一把傘,我以為她是看我淋雨,可憐我,於是我拒絕了她。後來,我再也沒有見過她了,善良的女孩子你現在在哪裡呢,你有微信嗎?我們加一下好友吧。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很精準,題主有觀察、有思考。確實這種事情在我們殘障朋友日常生活中、社會交往中發生率很高。

正如題主所問:生活中有些自己能做的事情,但身邊有人要來幫助,接受還是不接受?

個人感受,這個問題要分情況、分人。情況可分為需要、必要,和沒需要、沒必要;人就要看我們與對方的關係。

  • 先分情況

第一種情況:在沒需要、沒必要的情況下,對他人以適合口吻拒絕,可以委婉,也可以「找理由」。

眾所周知,我們殘障朋友在生活中,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盡量自己來。一方面源自我們追求獨立的意願,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不斷提高自理能力。

就拿自己舉例吧。我回家的路線與幾位同事一致,經常遇到一起下班後,同事說:「我推你回去。正好一路聊聊天」的情況。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溝通增加感情的需要,或者是正好聊聊工作的必要,一般情況下,我都會拒絕。

經常用的語言包括:「沒事,不用,我自己就行。」或者「我還要去那邊買點東西」「你趕緊走吧,我推輪椅活動一下」

至於原因很簡單,大家知道,作為推輪椅上下班的,每天保持一定的活動量是十分必要的。否則上班坐著,回家坐著。上肢和腰腹一天都不活動一下,不舒服。這種情況最明顯的就是集體出差,同事無論在路上還是在工作中,肯定不會讓我自己推的,幾天回來後,總會猛然發現推輪椅有些費勁了。

第二種情況:在自己力所能及情況下,如果是有需要、有必要,從增進交往的角度,建議接受他人幫助。

社會交往中,增進了解、增進感情的途徑很多,「幫助他人和接受他人幫助」就是其中一個。例如:公司同事之間,出於善意,倒杯水啊、拿個東西啊、樓前樓後推一下啊,還有鄰居與親友之間,房前屋後遇到,說「你別推了,我來」。從日常交往的角度,建議朋友們可以接受,藉此機會彼此增進了解。

另外有種可能就是,你正好找找個人有事要談,例如與同事或領導聊緊急工作,與鄰居問物業費什麼時候交,與朋友確認下次聚會地點,反正就是正好有事,出現了必要的因素,那不妨藉此機會解決。

拿自己舉例:公司一般進新同事,正好工作有交集或正好進自己部門,我工作性格比較急,只要有機會就希望能快點融入,適應工作。所以上下班遇到新同事主動幫助,我會給他(她)機會,正好藉機說點事。這就是有需要。

以上兩種情況的對立面,就是遇到陌生人,生活工作沒交集,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基本上可以委婉拒絕了。沒需要,自己能幹;沒必要,又不認識。

  • 下面就要分人了。

隨著社會交往範圍的擴大,我們接觸的對象,逐漸會從家人、親友、發小、同學、老師、醫生、護士;增加到工作上的領導、同事、客戶;和社會層面的各類人員,如小區保安、工作地點的保安、物業、飯店服務員、理髮店理髮師、超市工作人員等;最後就是偶遇的陌生人。

這些對象,從家庭、工作和生活三個角度可以分類。不同類別的對象提出的幫助意願,可能需要不同對待。

第一類:家庭中的長輩、親友、工作上的領導與客戶,雖然自己力所能及,但建議客氣一下,對方如果堅持,建議不要拒絕。

這個原因很簡單,對長輩、親友的善意,是出於禮貌;對領導和客戶,是出於尊重。回應起來也很簡單,說聲謝謝即可。

這種情況其實與殘障基本上沒什麼關係了。比如一個年輕人,手上拎了很多東西很費勁,長輩或領導看到,走上前來說,來我幫你提一點。「不用,不用」地客氣一下,如果對方堅持,再回絕顯得為人處事不融通。

第二類:朋友、同學、同事和經常交往的人,如果印象不錯,接受和回絕都可。

這些對象,無論是關係不錯的,還是關係一般的,大家互相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所以處理的態度怎麼樣都行,看心情即可。

第三類:關係交集不大甚至沒有交集的人群,如醫生、護士、各類機構人員、保安、超市人員等,包括偶遇的陌生人。建議拒絕,自己多適應。

這類對象,生活中交集不多甚至沒有,不存在需要和必要的因素,從自我生活能力提升的角度,建議拒絕,自己來。當然,如果累了或者對方是個美女帥哥,看心情啦。

生活與工作的社會交往中,任何細節的背後,其實都有文化、傳統、心理、社會學等方面的因素,較真或者善於思考,是好事。這種思維習慣一旦行程,分析能力逐步提升後,可以應用到其他細節、問題和情況中。

這也是針對題主這個「小問題」寫下回答的原因。

個人感悟,供參考。加油!


在時間和效率問題上沒有多大衝突,自己做好。當然,偶爾適當接受別人的善意也不是在賣可憐。因為在生活中,大多數情況下生活瑣事大家都是你來我往的交情,別人也會有需要你幫助的時候。


我的話是自己能做就盡量自己做,如果有人主動幫忙,面對陌生人的幫助,如果覺得沒必要可以表示感謝後拒絕。

面對即將要熟悉的人,如果他們第一次主動去幫忙,那就心懷感激的接受,然後可以在和他們聊天或者熟悉過程中說明自己的情況,向他們表示有需要時會向他們求助,平時自己完全沒問題。

由於沒有很熟的人,我不會答了2333


我先寫寫我的一些想法:

這件事他不能做到接受別人的幫助無可厚非。所以這道問題的前提是,這件事他是能夠做到的。

在能做到的前提下,這時候首先該考慮的問題就是時間成本了。一位殘疾人做一件事的時間必然比健全人多,要付出兩倍甚至幾倍的時間。如果你付得起這個成本,你就不要接受幫助。

其次,要考慮的就是你的心理承受能力了。設定一個情景,你朋友帶你逛街,你朋友逛完需要1個小時,而你自己一個人逛完需要2個小時乃至更多時間,在你朋友付得起時間成本的前提下,就要看你的心理承受能力了。中國人是比較喜歡湊熱鬧的,當街上出現了一個殘疾人,大家肯定會投去很多的目光。而殘疾人普遍自卑,即使你再開朗,也會有些許自卑。這時候就要看你心裡能不能承受這些目光了。如果能承受,你就不要接受幫助。

以上是我的觀點,希望大家各抒己見!

(額(⊙o⊙)…怎麼有種在為《奇葩說》提供辯論題目的錯覺)


推薦閱讀:

如果你有一個殘障孩子,你想告訴 Ta 哪些事?
假如夜魔俠恢復了視力,加上他的那些超強感官,是變得更強,還是無法適應?
殘疾人戀愛中如何克服自卑?

TAG:身障人士殘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