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教材有哪些數據不統一?為什麼會出現數據不統一現象?

醫學教材,指的是「十二五」計劃臨床五年制人衛出版社八版教材。

數據不統一,指的是不同書籍間數據不統一(例如內科學和外科學,生理學和病理生理學,生理學和內科學,等)以及同一教材不同章節間數據不統一(例如內科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等)

舉例,外科學的麻醉章節和圍手術期章節,關於禁食水的時間部分不統一。麻醉章節,術前2h禁水。圍手術期章節,術前4h禁水。

題主是考研黨,因為歷年真題有考數據,所以發現了這個問題。讓人頭大。


每個章節,每本書的編撰者不同,取信的數據來源不同導致了這個問題。而且其實吧,大部分內容還是從上一版的書里抄的,只有編撰者意識到的知識更新才會修改。

就比如你提到的例子,按以往觀點,術前禁水4h。麻醉醫生比較關注這個問題,相關研究發現術前禁水不需要那麼久,於是新版本教科書改成了2h。而圍術期章節的編撰者並沒有關注這方面的新進展就沿用了以前的數據。

教科書畢竟是入門基礎,不違反原則就好


看了賀銀成老師的書就不怕了,他會跟你講哪道題有哪一年應該回答哪個數據,講義還會對比數版教材區別。

不過,數據題不用太糾結,反正都是記不住,多是靠蒙的


每章的編撰者不同,參考的書籍和文獻的年代不同,有些內容沒有更新。

上了臨床發現很多指南和會議對同一類問題都有略微不同的看法,甚至CPR的手法(順序、頻率、深度、部位)隔三差五都在改…

騷年…不要太鑽牛角尖啊。


賀銀城賀老師對於這方面可是

買本講義,他總結的很好


同一個章節內都會有不同。

提表面積9分法合理外推後手掌面積應該是1.25%但是實際上用的1%。

/*********************/

書本上血糖是3.89-6.11mmol/L

實際上有的寫寫成3.90-6.10更有寫成4.00-6.00的血糖在7以下的時候應該是"分毫必爭"的。這樣隨意的四捨五入是不嚴謹的。

/*********************/

AHA2015指南中把按壓深度>5cm改成了按壓深度>5然後又"建議"<6。試想你在搶救一個病人,如何能做到每次按壓都在這個1CM範圍內呢?前幾天還有法官來知乎請教斷案。若真的將此指南作為標杆,我們還如何施救。按斷了就算你的咯

/*********************/

想起來再補充


1 醫學課本基本上落後臨床五年。。。

2 數據這東西,感覺上是客觀的,但可信數據的收集,整理,都是人為主觀篩選的,且因為時間,認知以及數據採集收集方式的差異,都會有些許不同,數據結論的不同,在所難免。。。

3 考研的話,糾結於這類題干,你就去找賀銀成,他會幫你縷清一點頭緒。。。

4 臨床上在不違反原則的情況下,不能也不必太過執著數據的細枝末節。。。


不一致的地方還是蠻常見的

比如CVP(中心靜脈壓):

8版生理學:4-12cmH2O,

8版外科學:5-10cmH2O。

膽汁的分泌:

8版生理學:膽汁由肝細胞分泌,

8版外科學:膽汁由肝細胞和膽管細胞共同分泌。

繼發性肺結核

8版病理學:好發於肺尖部。

8版內科學:肺上葉尖後段,下頁背段和後基底段。

就算是同一本教材,也有前後不一致的,比如經典的自身調節:

腎動脈灌注壓在80-160mmHg時,可通過自身調節維持血流量的相對穩定。(第243頁)

在緒論中(第六頁)這個數字則是80-180mmHg。


考試前做卷子碰見這種鬼東西最傷腦筋了……


謝邀,如果你是為了通過考試,那麼請以歷年考試真題中的答案為準,如果你是為了治病救人,送你一句話:盡信書不如無書,在平時的學習和實習中:多查(查閱各路論文、文檔、案例卷宗)多問(多問經驗豐富的前輩)多思(多問自己十萬個為什麼 從不同層面深入思考)多看(實習的時候多看別人的操作,見多才能識廣)多讀(多讀各路書籍--非醫書,拓展自己的知識邊界)多疑(對每個觀點 保持懷疑的態度)

其實不僅學醫 學什麼都應該這樣。


這個太多了,不過你完全可以抓大放小,如果能把沒有爭議的內容都熟練掌握,西綜可以240+,這樣的成績應該夠用了


瀉藥!

我的方法是:每一年買一本新教材~ ?_?


謝邀

關注醫學問題是因為想看噁心的圖,所以你說的我不懂


推薦閱讀:

為什麼感覺國外的教材都比國內的厚得多?
金庸的武俠小說適不適合加入語文教材的學習內容?
學習使用辦公軟體 Microsoft Office 有哪些優秀的教材?
為什麼自己的理解能力這麼差?
你見過的最好的 Office 教材是什麼?

TAG:教材 | 醫學 | 醫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