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同是人口大國,GDP卻相差這麼大,中國究竟有何優勢?


其實根子還在土地制度上,因為土地本身就是一種財富,GDP增長的三架馬車——消費、投資、出口,都和土地有至關重要的關係。而這方面可以參考溫鐵軍的《八次危機》。

1、投資。

中國的土地改革是均田地,這就意味著土地的平均化、碎片化,這就帶來了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征地變得相對容易。建國後兩次比較大的征地,一個是農村集體化,一個是改開後的城市化用地。小農經濟的特點是自給自足,排斥工業化產品。後來毛主席一揮手,99%的農村辦起來集體公社。土地集中超過50畝,拖拉機就有了使用價值,大規模使用化肥就有了市場,這就讓城市的工業品和農村形成一個循環。按照溫的說法,農村集體化的根本原因是國家要留住蘇聯的工業轉移,而國內市場狹小到不足以支撐這個龐大的工業,所以只能把農村集體化,獲取一定的農村剩餘支撐這個工業體系。潛意思是說,如果沒有嚴重的國防問題,不需要農村集體化,中國的工業化也會照常進行,只不過來的沒那麼快而已。

這時候土地集中後的一個好處就是,建設用地不會有成本了,政府就不需要再買地了,只需要把土地上的人安置好就行了。溫還說到,政府當年動員農民去修路、修水庫、建設城市、修建廠房,報酬就是從農村搜集的餘糧。是不是有種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感覺??

印度的土地改革是失敗的,至今仍有地主階級存在。當政府想要徵用一片土地的時候,需要獲得絕大多數人的同意,一旦同意就意味著農民失去土地,失去收入來源,所以農民一般都不會放棄土地。如果這片土地有地主階級,他就會聯合當地的農民和你討價還價,那你征地就會變得更難。你還不能強制性徵地,因為印度這個政府是民選政府,農民佔了大多數,你能得罪農民嗎?

所以,從投資的角度看,因為土地制度和均田程度的不同,使得中國的鐵公基能夠快速進行,印度則是顯得效率極為低下。

2、消費

中國建國後實行了非常徹底的土地改革,中國90%的人均了田地。農民獲得了一片土地後,可以穩定勞作,並能夠獲得一定的財富積累。比如可以到市場上交易餘糧,或者用餘糧餵養禽畜獲取肉、蛋、乳這種高蛋白產品,然後再去交易,活的一定積累。總之呢,土地就是一種財富,均田地之後的農民是有財富來源的,雖然很微薄。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的鄉鎮企業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力。說到底是因為農民在重新均田地後積累了財富,然後他拿出來消費,而當時中國可是有八億農民的,簡單的衣食住行就是個巨大市場,這一下子激活了村鎮企業。鄉鎮企業活了,就需要加工機器,就需要銀行貸款,國家前三十年奠定的大工業有了依託,國有銀行也有了依託,這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這種消費能力里還體現在2008年經濟危機期間。那時候中國的城市化率還沒到50%,對外出口大幅度下滑,政府把出口退稅轉為補貼農民,農民看到買彩電買汽車有補貼,一下子動員了起來,沒多長時間就把出口滯銷的彩電和汽車消費掉了。而現在,中國的城市化率超過60%,消費的接力棒從農村轉移到城市,穩定前進。農村也沒有因此被遺忘,前兩年又開始了五通一平工程——通水、通電、通路、通訊、通排水、平整土地,而且還建立了覆蓋大多數人的醫保,農村消費潛力依然巨大。

印度的農村非常的窮,根子在於土地分配不均勻。從中國的角度講,他當年的土地改革是失敗的,至今仍有1/3的農民是沒有土地的。農民沒有土地就會去租地種,然後需要把自己勞作的很大一部分交給地主,基本上是沒有收入的。所以一旦遇到災年,這些佃農交不起地租,背負沉重的債務。印度北方邦是產棉大邦,但是很多棉農因為沒有自己的地,還不起債,最後會就會自焚。因為土地不是他的,沒地方說理去,政府又救濟不上,那隻能自殺了。印度現在仍然有8.7億的農民,如果算上貧民窟里的1.7億人,印度的社會底層的人數超過10億,其中6億多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赤貧人數則超過3億。人口雖然多,但是收入微薄,鄉鎮企業發展緩慢,一旦遇到危機就會破產倒閉,最後老闆把資本投到城市,造成農村更加貧困。國內的大工業沒有了一定數量的鄉鎮企業的支撐,要麼財政養著,要麼改出口,要麼靠城市,但是不能一直養啊,出口又沒有競爭力,城市消費也不高,拖累整個國家工業化進程。惡性循環而已。

所以,從消費的角度來看,基本的路子就是:農村分地→農民獲得一定收入→農民消費滋養鄉鎮企業→巨量鄉鎮企業支撐國內大工業。同為農業國的兩國在經濟發展初期,農民的消費對經濟增長至關重要。

3、出口

中國在90年代遭遇生產過剩,國家為了甩包袱,裁剪大量國企員工,農村稅負加重,國內消費低迷,解決方法就是投資拉動和出口導向,這就促成中國迫切加入國家市場分工。2001年加入WTO,對外出口巨量增長,成為支撐經濟增長的主力。也就是說,當我們的投資和消費下降的時候,出口就成了當時保增長的底牌。

出口就需要競爭力、有效率,要有競爭力就需要降低成本,要有效率首先需要識字率。工業成本有人工開支、土地徵集、技術投資、原材料投資。均田地的紅利就體現出來了。土地是碎片化的,農民一盤散沙似的政治能力,讓當地政府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進行土地徵集,成本讓農民承擔了(先謝農民)。農民失去土地後,政府給套房子變成市民,市民就需要打工,成了廉價勞動力。而這種勞動力是經過教育的,相對印度那種會寫自己名字就算脫盲的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印度發展加工工業緩慢兩大原因,100人勞動法和土地徵集法案。說到底,還是和土地分配不均有關。土地不均勻就造成大量無地農民湧入城市,造成巨量的貧民窟。這些人如果就業不足,政府就需要救濟,然後就會有財政負擔,而且還會面林大量治安問題,要不強姦案變多了?所以政府目標首先要保就業,國企能塞多少塞多少,反而降低了效率。超過100人的企業,沒有政府批准不能裁員,反而造成企業不願擴大生產。而且,為了穩定農村,不讓更多的人湧入城市,那麼就在土地徵集上重重設置門檻,進而保障大多數人的利益。莫迪前兩年推動這勞動法和征地法修正案都失敗了,很明顯的,不改,越來越多的人沒有收入,越來越多的人湧入貧民窟,整個社會就會惡化,這是長痛。如果改,國企就要追求效率,企業就會追求效率,土地就要被大量徵集然後就會有大量失業,政府選票就會飄搖,這是短痛。其實就是兩難。

所以,在GDP三馬車中,出口和土地的關係最淺,但也是至關重要的。我們有較好的基礎,可以承擔這種社會轉型的成本,說到底是土地制度保底。因為你失業了,大不了回家種地,對不對。但是在印度不行,因為土地分配不均勻,保底之策不足,使得政府在治理很多的問題上,土地都會成為攔路虎,動又動不得,不動又不行。

印的工業化還有希望嗎?我認為還是有些希望的。最典型的就是現在土地徵集法案和勞動法修改不動,說明印度人還是想穩定生活,各種社會問題不足以推動改革,只能等社會問題變得更大,社會變得難以為繼的時候,印度國內最終會達成一個共識,向前走一步,然後停下來。等到不得不去解決下一個問題的時候,再往前走一步,再停下來。依次循環。所以,用泥濘的大象形容印度再合適不過。那麼就好理解了,緩足的大象,怎麼比得上騰飛的巨龍呢?


謝邀

中世紀一個鐵匠手再熟練,一天也產不出幾個鐵製品,而一個現代工人,只要按幾下鍵盤和按鈕,數控機床就可以源源不斷地生產大量的尺寸精確的鐵製品。兩者都是人,用人的手幹活再勤勞,也沒有喝著咖啡按按機器按鈕的懶惰工人產能高,這就是人和善於使用工具的人之間的區別。區別為啥這麼大,關鍵就是工業化和科技。

工業化和科技水平不是想有就有的,得要發展出來的,所以凡是有利於發展工業化和研發科技的制度、文化、法律政策和物質資本越多,這個國家工業化和科技水平發展就越快,時間一長,就可以體現出第一段那樣的產能區別了。那麼什麼的條件有利於工業化和科技化呢?制度問題是最宏觀的因素

1,社會主義制度。

晚清為啥打不過西方人,不是因為清政府腐朽百姓沒有鬥志,封建王朝從來都是腐朽的,中國人當時視西方人如妖魔鬼怪,鬥志絕對是夠的。主要是因為晚清的生產生活和戰爭依然主要靠人力而不是機器,靠人力發射的弓箭當然打不過靠火藥驅動的火槍火炮。為啥當時中國的生產還在靠人力,就是因為當時中國還是喜歡玩人力農業的封建勢力的天下,喜歡玩工業的資產階級沒有能力崛起。洋務運動其實就是原本喜歡玩農業的封建勢力學著玩工業,但工業這個東西是體系的,需要各行各業都玩工業,不是只有軍事方面玩工業就可以的,所以封建勢力玩工業只是學了表皮,最終晚清的艦隊被擊沉後就再也造不出新的了,只能認輸(現在的印度如果被他國入侵,也肯定會遭受如此結果)。

社會主義制度追求自給自足而不是「造不如買」,買辦思想在社會主義制度中是被抑制的。買辦對國家有多大危害?民國因此丟了江山。果粉吹上天的民國幸福的小日子和黃金十年,其實就是買辦經濟而已,當時的火柴叫「洋火」,釘子叫「洋釘」,連火柴和釘子都靠進口,這叫毛的工業國家,連工業國家都不是,當然打不過日本了

共產主義思想本身就是非常重視工業化和科技的思想,畢竟它是工人階級執政的黨,能意識到工業的重要性的,除了資產階級那就是工人階級了,或者說資產階級其實更能意識到錢的重要性,相比之下工人的工業意識是最高的(當然這其實也是為什麼文明系列遊戲里共產主義路線都是加鎚子最多的制度)。所以新中國雖然中間走了彎路,但從建國到今天,每一天都是非常重視工業發展的,甚至有時候太過於重視了而忽視了農業。

工業黨的思想把持中國這麼久,中國的工業基礎自然會是最全最強的,中國現在想造什麼都可以比其他國家更快的造好,社會主義制度的熱愛工業的思想是最關鍵的理論因素。

2,社會主義制度

社會主義制度追求整個社會的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局部利益最大化。這樣的思想更有大局觀,大局觀聽起來好聽,同時也意味著個人利益也可能暫時被犧牲。這種暫時犧牲其實就是一種投資,你在投資或者創業初期,個人消費總是受限的,是要吃苦吃泡麵的,同理國家如果進行一次有大局觀的計劃,個人利益也肯定是要有犧牲的。比如修建一條鐵路或一個水力發電廠,總會需要有人遷移騰地,如果是重視大局觀的政府,就肯定不會有耐心跟釘子戶扯皮。再比如說收入分配方面,發展期的國家往往會把收入更多地再用於投資而不是消費,於是這個期間社會福利投入就會增長緩慢,這些結果同樣會引起百姓不滿,但長遠來看肯定是有益的,相比之下巴西在崛起期時福利水平就增長很快,但結果就是巴西在其他行業投資太少,世界油價下跌之後,巴西就因為沒有多樣化的支柱產業而陷入經濟和財政困難,而中國就不會有這個問題。

正是這種大局觀讓中國更有宏觀的投資意識,而投資是會有更多回報的,就像小白兔選擇白菜種子而暫時沒有白菜吃一樣,前期日子會過得緊一點,公知甚至會羨慕印度的福利,然而後發的力量卻是非常強勁的,收白菜時會收到手軟。

3,社會主義制度

共產主義思想追求的是消滅階級,社會主義制度下基於客觀的人類生產力水平研判,階級還暫時無法消滅(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但消滅階級的這個大目標大思想還是有的,這就意味著社會主義制度會更重視人人地位平等的這個思想。這個思想其實中國古代就有萌芽,就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思想。外加鬥地主運動也客觀上肉體消滅了大部分的鄉紳貴族,中國人13億人在改革開放的時候基本就是人人平等同一起跑線起步的。這個特殊的歷史和特殊的理念,我們中國人覺得理所當然,但只要你去國外了解一下,你會發現大多數的外國人都認為:王侯將相就是有種的。這裡說的外國人不僅限於印度人,甚至還包括西方人。

印度人的種姓制度,其實根本不是一個制度,而是一個理念,認為人人就是不平等的,也不應該平等,這也是為什麼種姓制度被廢了多年了還存在的原因,因為根深蒂固的理念並不會被廢掉的,它在所有人的腦子裡。西方人的想法其實本質上是一樣的,他們其實非常安於接受階級固化,認為富人家的孩子也是富人是天經地義的,認為窮人反而不應該努力成為富人,因為那是在白費勁,如果有成功的當然還是好事啦,但是絕對不會支持自己的孩子去嘗試的,就跟你也不會支持自己的孩子跑賭場賭博來謀求發財一樣。

階級存在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民接受階級現狀。印度的階級我們都知道與職業選擇有巨大關係,底層階級的人只能從事低級工作,即使他再聰明有本事,高種姓的人只能從事高級工作,即使他再愚蠢白痴。這樣的職業選擇,非常不利於社會分工優化,將會使得人才無法出現在適合他的職位上,最終會導致社會整體的產能很低,同時也讓勞工喪失勞動積極性,從事高級工作的庸才沒有「不努力就要掃大街」的激勵而不會努力工作,從事低級工作的人才沒有「努力就會成為馬雲」的激勵而也不努力工作。如果是已經發達國家,按機器按鈕的工人是否有積極性對產能影響並不會太大,而印度還是發展中國家,人才喪失積極性將導致印度根本無法研製出那種只需要按按鈕的機器。


在對印軍事和外交政策方面,我們實際上是處於劣勢的: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打,印度內部就可以團結起來。印度國家統一靠中國,這不是說著玩的,是個常識。這個國家內部矛盾盤根錯節,民族、宗教、經濟與政治上的矛盾衝突不斷,維持國家統一需要消耗非常大比例的國家財富。只有設置並且維持一個外部「敵人」,才能夠以可以接受的代價維持國家統一。

很顯然,巴基斯坦稱不上「有威脅的外部敵人」,體量和實力都差遠了,而且巴基斯坦內部也是一鍋粥。

所以儘管中國根本無心去佔印度那一畝三分地,也事實上並不在乎邊境上崇山峻岭之間海拔4000多米的那點鳥不拉屎的地方,更無意於吞併喜馬拉雅山區諸小國,印度還是不遺餘力的把中國塑造成為頭號戰略威脅:醉翁之意不在酒矣。

不打,也說不過去。中國目前整體的力量布局是穩西南、謀東南。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實際上是個「組合拳」,西南地區局勢穩住,可以集中力量開拓海上通道,避免兩線作戰,集中力量辦大事嘛。

為什麼必須這樣做?稍有地緣政治和對外貿易經驗的人都一目了然:海上噸公里運費可比陸上噸公里運費低多得多。不然老毛子幾百年了都在謀求「不凍港」幹什麼?

在必須要「謀東南」的情況下,印度人特別是精英階層也不是傻子,就不讓你「穩西南」。揮兵千里直取拉薩,印度人雖然狂妄也是不敢想的,邊境上給你搞點小麻煩卻是可以的。瞬間提高了自己的身價,向著一群想圍堵中國的國家待價而沽,這就是印度的算盤。

在此背景下,中國確實拿印度沒有太大辦法。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不是洞朗那一畝三分地。一講中國崛起就星辰大海,一講到邊境衝突就不顧一切,這是政治上和理智上的不成熟不冷靜。

此次洞朗事件的直接參与方印度以及其幕後推手,目的就在於吸引中國講主要力量投放到西部,從而減少甚至停止在東南方向第一第二島鏈的投資。

好在中國更不是傻子。洞朗事件最佳應對方法就是一個「拖」。打死也不把主要精力和資源投放到這個方向,就是拖著,要鬧你儘管鬧,急眼了算我輸。

可以預見的未來,印度必然會加大在中印邊境鬧事的力度,以後會有不止一個洞朗,他的目的是要給中國造成一個不斷流血的傷口。

回到正題。誠然,印度經濟不如中國,有著土地歸屬、政治制度等等諸多現實因素,但是最根本的問題,一旦跟中國比起來,還另有原因。

中國GDP總量遠高於印度的根本原因在於民族性民族意識

中國是個唯物主義無神論佔據主導意識形態的國家,自古以來。

國家層面,執政者面對宗教,一直是採取「器用」的態度,利用宗教控制社會,說到底只是一種工具。康熙在承德修那麼多喇嘛廟,你以為他真的那麼信活佛?你也未免把千古一帝想得太簡單了。

民間層面,老百姓面對宗教,也是採取的「有用我就信」的態度。剛剛拜了送子觀音,轉頭就去找道士算命,回家再找個神漢驅驅邪,在漢族人看來再正常不過,幾乎毫無違和感。

說到底,自打孔子說「存而不論」,就奠定了這個民族唯物主義無神論的根基。有了這個根基,宗教信仰的負面作用很難在近現代為非作歹。民眾意識上,很容易認識到改變命運需要自行努力,求神拜佛沒有用,從而實打實的做事情而不是等著哪個神仙開恩。沒有來世觀,注重現世的努力與回報,對整個經濟體系快速繁榮發展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更不會把收入捐給宗教組織,神叨叨的減少財富流動性,而是讓所有的財富充分流通發揮作用。

改革開放三十年天翻地覆的發展深深的證明了這個根本的民族性的巨大作用。隱患當然有,歷史的看主要還是正面作用,這個民族很難徹底消滅掉的。

中國又是一個自古以來大一統的國家。

國家分裂,是中國人絕不可能長期接受的概念。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總得來看還是合的時候多分的時候少,民心思合。

自打秦始皇以來,在文化與民族的融合下,國家統一成為了一種集體潛意識。

那麼分裂帶來的經濟上的各自為政與層層盤剝就會少許多許多。政出一門,避免了多重徵稅與安全威脅,極大的降低了商品流通成本。

所以說我們現在還在吃著孔老夫子跟秦始皇給的紅利。

反觀印度,這兩個方面簡直是一團糟,整個國家缺乏統一的內在動力,居然得靠別的國家來維持國家統一;老百姓意識形態紛繁複雜,熱衷於來世和供養,整個國民經濟落後就可想而知了。

最後談一談洞朗事件的應對和最終解決。

我就明確的說,洞朗發生大規模衝突的可能性不存在,意淫著「導彈洗地」、「直取新德里」的可以省省了。

印度無意真的惹毛中國,畢竟主要物資得靠從中國進口,中國卻不大在乎掙印度人那三瓜兩棗。

中國也暫時無意於收拾印度,前面講了,穩西南,謀東南。稍微有點常識和理智就不至於為了洞朗丟了台灣和南海。

洞朗事件的解決就只能是一個字,拖。拖到大雪封山,拖到天長地久,拖到印度在幕後主使者那裡搞到利益,拖到雙方找到台階下。

至於對印度根本性的戰略謀劃和布局,我認為主要是經濟和地緣政治兩方面,在最近幾年會逐步加強。

經濟方面,中國對印度經濟滲透與控制會逐步加強,會利用現有經濟地位,把低端製造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甩一部分給印度。我的總結就是:在世界經濟體系中主動給印度安排一個位置。中國是世界GDP第二,這個武器都不會用那是真的有病。隨著中國一帶一路頂層戰略的落地展開,自身經濟結構必然向高端轉移,不管印度抵制不抵制,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就印度那點底子,要想抵制中國高端製造業崛起那是痴人說夢,何況中國主動放棄的低端製造業對於他還是個香餑餑,他要不接受這個位置,那真是蠢到家了。

地緣政治方面,中國對印度擁有天然優勢。中印之間的兩個小國,尼泊爾與不丹,遠遠算不上什麼兵家必爭之地,我不提好多人都不知道在哪。中國大可以大幅讓利給這倆小國,讓印度自己頭疼去。偏偏這兩個國家與中國之間並不存在文化與歷史上的糾葛,只有地形上的阻隔。別忘了,基建是中國的強項,修橋鋪路都是過剩產能了,輸出一點有什麼不可以的。

所以我認為在未來幾年,作為「穩西南」的主要對手,中國對付印度絕對不可能是在邊境陳兵百萬乃至於兵發新德里,印度才幾斤幾兩?

主要的方針應該是經濟上拉攏地緣政治上牽制。一方面把印度綁在中國的經濟戰車上,一方面多搞幾個噁心印度的小夥伴。巴鐵當然是一如既往的鐵,尼泊爾和不丹也要適當拉攏,修個鐵路公路機場移動信號塔啥的。

又到了喜聞樂見的打比方時間:

中國和印度其實就是倆體重相當的人,一個是200斤的拳擊手,雖然最近飲食吃太快長了一點膘,畢竟底子在。另一個是200斤的死胖子肥宅,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關節炎心臟病多器官排斥一應俱全,稍不注意就得癱下來。這倆人旁邊有個300斤的拳擊手守著,生怕200斤的拳擊手趕上自己。

死胖子想著,死纏爛打拳擊手,求外人給點葯吊命,於是一口吐沫吐拳擊手腳上。

拳擊手難道就要一頭撲過去跟死胖子死掐?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想啥呢。

最後一幅照片,拍攝於日喀則的扎什倫布寺,希望大家參透背後的玄妙,起到和中理氣、延年益壽的功效:


中國先行了一步,做出了正確的決策。那些說印度存在各種問題的,中國沒發展起來時,你們不也一樣認為中國發展無望。所以,只有肢解了的印度才是好的印度。潛力在那,萬一哪天崛起了呢。


中國的優勢在於:能不被西方隨意忽悠!具體表現在:

1、沒有像甘地那樣的運動,以致於最終以被殖民為榮;而是堅持獨立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管理方式。

2、沒有接受普世價值及皿煮至上論;而是只將其視為社會管理的一種手段之一,不是非其不可的。

3、沒有接受將落後宗教等視作文化多樣性的論點;而是堅持世俗化,將科學、教育擺在國家發展的重要位置。

4、技術方面沒有接受西方那種合作研究了、共同開發了、我們好哥們要啥給你轉讓了的方式;而是由於各種原因,堅定不移走上了一條自主研發、自主創新的道路,同時窮盡一切辦法得到西方的先進技術。

5、沒有採用西方那種自由教育的方法,即少數精英受嚴格教育、絕大多數人放羊的方式;而是採取了較為嚴格的教育,將絕大多數人培養成了各行各業里合格和優秀的勞動者,包括科學技術領域的勞動者。

總之,中國的文化底蘊讓我們能夠不被西方輕易忽悠,雖然我們也曾有過一些教訓,但總歸我們主要還是走了一條符合國情、具有中國自主特色的道路。


中國偷師歐美,總結了歐美的先進模式。

印度偷師歐美,借鑒了歐美的先進位度。

破除封建迷信,加強全民教育,研發兩彈一星,發展航空航天,建立工業化體系,全面改革開放,自主研製軍事裝備,化身基建狂魔,成為五大流氓,全球最大貿易國,提出一帶一路,成立亞投行……

標準的強國模式:世俗化+教育+軍事+科技+工業化+經濟+五常+全球化+創建多國集團+金融,中國學了個全。

而民主進程很一般。

印度則更擅長民主制度:種姓制度+宗教林立+十幾億人口+教育水平低+多民族,如此複雜多元矛盾重重的社會,都沒有上演立法院鬥毆事件,功力當真深厚。

但印度在其他方面則很一般。

中國為了和歐美一樣強,不斷提升實力。

印度為了和歐美一樣美,所以去整了容。

歐美形式一分為二,其一為形,其二為式。

形是體形,式是招式。

中印各取其一,側重點不同,結果自然不同。

至於中國優勢,粗體部分都是,包括省略號!

————————————————————————

華人民主看台灣,人口多元化大國民主看印度。

有了這兩個模板,我相信中國特有的東方民主之路會少走許多彎路。

印度則同樣可以借鑒中國的發展歷程,在崛起的路上好走不少。

形神合一,內外兼備,走出獨屬於自己的強國之路,應該是每個國家共同的追求。

—————————————————————————

中國是不需要西方民主,不是不需要民主。

中國現行的民主集中制也是民主的體現,只是為了避免西方民主的弊端,還未擴展到全民民主。

台灣民主的確日漸淪為笑料,但不妨礙它的存在價值。失敗往往比成功更有參考意義,這應該是個簡單邏輯。

我們過去摸著毛熊過河,現在一樣可以摸著台灣印度過河。有一個失敗案例擺在面前,能少走多少彎路?

不要再誤解我了,我的中心思想一直是:

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


兩個國家根本沒有可比性,印度是民主外衣包裹下的封建農業國家,中國是集權外表下的現代工業國家。雖說社會發展水平比起西方國家還有很大差距,但是和印度比起來,那是代差。其國力的差距遠遠大於gdp所表現出來的。


中國和印度的近代史,不同之處在於印度被殖民,中國鬧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成功的革命,但不是第一次革命。至1949,中國一直在革命運動中不斷震蕩。一系列的革命,如同一個巨大離心機,中國傳統中一切舊的事物,被震蕩的不再牢固。所以,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民在黨的組織下可以很快建立起新的體系,以適應新的生產關係。

蘇聯援華156項目,中國建立起了初步的工業基礎。之後,中國自力更生不斷完善,至今擁有世界最完善的工業體系。中國,非常好得從一個傳統的農業國家過度到現代的工業國家。今天,中國已經在工業方面走到最前列了。


開玩笑,我去北京沒地方住,得買房吧。1000萬GDP

但去印度,我孟買,我自己蓋,水泥什麼用不了多少錢,不好意思。

你不能拆的


主要說以下幾個區別:

  1. 九十年代,鄧小平南巡開始,中國開始大力發展工業,中國經濟進入快速增長時代。而同時期印度也開啟了對外開放,但是沒有注重工業的發展,政府的魄力和行動力不夠,導致印度發展遲滯。
  2. 中國有一個強有力的集權政府,可以穩定的一心一意搞發展。印度的民主制度導致各黨派爭權奪勢,難以聚焦發展。
  3. 歷史文化差異,中國曆來是一個統一的集權政府,而印度歷史上沒有形成過大範圍統一的國家,都是一些小國家,上世紀才被英國人統一。有些區域對中央政府認同度不高,各地方政府各自為政,協調難度大。
  4. 中國掃除了宗教的影響,人們更加追求現世的奮鬥,對財富有更高的嚮往。印度的宗教制度導致大量的物質資源,時間資源等都被分配在宗教活動上,印度人相較中國人更加安於現狀。
  5. 中國人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各級政府領導有更強烈的「立身」,「立德」,「立言」的願望,會更加務實,即便有腐敗,但也會focus經濟的發展。印度官員腐敗比中國更甚,做事的內在驅動力卻不如中國政府官員。導致兩國政府對社會,對經濟,對企業等的服務和管控程度也不一樣。
  6. 中國對普通話普及和對義務教育的高度重視,使得普通話在中國被廣泛使用,人民素質得到提升。印度語言種類繁多,沒有很好的統一,南北語言不通,靠英語彌合,而英語又只有精英人群才能熟練掌握。印度的教育普及推行不力,存在大量文盲,素質不夠高。
  7. 人民的勤奮程度不一樣,中國人更拼,印度有少數精英十分勤奮,但整體比較起來,還是中國人更加勤奮。

當然,這些都是歷史原因,印度近幾年在不少方面都有了很大改善,莫迪政府更加集權,對經濟發展更加看重。而且印度本身相對中國也有一些優勢,比如年輕充足的勞動力等。未來發展可期,值得注意。


優勢是比較出來的

1民族上進心(企圖心)

中國:一切向錢看,拚命爭富貴。

印度:印度教邏輯---來生的富貴今是生的貧窮的報應。所以窮得心安理得,安於現狀。

2國家教育

中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教育是家庭最重要最捨得的投資。

印度:入學率50%,文盲率35%(非文盲標準是會用該國15種文字中的一種寫出自己名字)。

3國民組織紀律性

這一點最重要。gdp大幅度增長的基礎是工業化,工業化生產順利高效運行的前提是有成千上萬有知識、有技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尊規守紀,按時順班的產業工人。這也是全球都投資中國製造業的原因。印度嗎?小聰明太多,熱帶氣候又賦予他們散漫的基因,做不到更做不好。

如何與中國比?

所以,GDP才相差這麼大。


中國是依靠自身力量統一的,印度是拼湊出來的大國,類似於民國,實際還不如民國,這導致中央政府的執行力差距很遠。印度各邦直至今天稅是不統一的,中央也很難收上來大量的稅。種姓制度雖然現在好很多,但是還是根深蒂固,例如我認識的印度朋友基本是高種姓的,他們也認為這種種姓制度不好,但是有人伺候這事情太爽了。工業化太低,印度不像中國遇到了赫禿子這種好人,給了全套的工業化體系。印度沒這個機會,所以越差越遠。


仔細研究一下世界銀行官網統計的數據你就明白中印之間的差距了。

1962-2016年這55年里,世界平均人均gdp增長了19倍(1962人均gdp×20=2016人均gdp),印度增長了18倍,中國增長了113倍。

這些年裡印度經濟全球佔比比重小幅增加但是人口佔比比重增長的更多。中國經濟全球佔比比重增長到原來5倍,但是中國的人口佔比有所下降。

所以這其實是一個單純的數學遊戲。印度的發展是傳統農業社會並且明顯陷入馬爾薩斯陷阱,中國的生產效率基本實現完全工業化成為一個名副其實工業國家。

還有一點就是遠東3國(中日韓)都進入了強工業國時代三方經濟和技術不斷競爭和互補形成了比較良性環境。次大陸的情況非常不妙印巴孟尼斯都是非常落後的農業國家而且印巴孟都深陷人口膨脹漩渦中,經濟和工業能力上是沒有競爭和互補的。整個次大陸現在就是一個各種內因複雜但是總體穩定的生育工廠,內部無法自行解決提升生產力的問題,外部環境又是全球相對盲點,屬於全球核心大國之間各方不管的境地,說實話比非洲還不如。


這裡凱撒禁不住要安利一本書了:《偉大的中國工業革命》。

這本書試圖回答一個很根本的問題,到底是啥使得經濟開始進入軌道快速發展?法治么?民主么?國家主導么?自由么?好像都不是,這些更多是發展後的結果,而不是發展的原因。真正讓中國成功走上工業化康庄大道的,是中國做對了順序:靠農村地區的原始工業化,推動鄉鎮企業的井噴,通過鄉鎮企業開拓的全國性市場和需求,引爆了真正意義上的規模華協作,也就是大工業。

解釋一下,很多人把工業想的特別高大上,覺得上來就直接採取進口替代,建立完整工業體系,高大上的汽車產業、電子產業、航空產業都得上馬。這種思路搞下去,只能把自己搞死,因為一沒有市場二沒有需求。你生產出來的東西即沒有競爭力,又沒有消費者,屬於空中樓閣。真正的工業革命(比如英國,和改革開放後的中國),都是先從農村手工業做起,利用農業勞動力的剩餘時間搞手工業,逐步又了錢,小商小販又串起了全國銷售網路,才有了鄉鎮企業的存活空間。鄉鎮企業的成功也一樣推動了市場進一步形成,同時鄉鎮企業裡面的人因為捲入了工業化,收入增長後就變成了消費者,這是一環套一環的正循環。然後才能建立更高效的大企業,這就是中國走對了工業化道路,這是一個固定程序,不能反著來。

對比下印度,印度的工業化只能說還沒有起步。還有大量的人口在農業部門工作。印度的GDP和已經初步實現了工業化的中國當然存在巨大的差異。就像當年改革開放前的中國沒有能找到工業化的正確道路,也會遠遠落後於日本和亞洲四小龍這樣的工業化國家和地區。

大家經常誇印度的軟體,印度軟體是不錯,仿製葯也搞得挺好。但軟體業能容納的就業人口非常有限,無法容納印度海量的就業人口。印度的人力資源就無法進入現代企業,得到現代企業的訓練,也就無法融入現代的工業社會。這些人口就處於極低效狀態。相比之下,即使中國早個十幾年,農民工正成為社會問題的時候,也正說明中國正把最廣大的人口捲入到工業浪潮裡面,富士康的連跳雖然不光彩,但富士康們對中國的工業化居功至偉。印度要想把所有人口捲入工業化,實現工業革命,要走的路還很長。

再談市場。

「那些沒能成功創造出一個能支撐規模化生產方式的、政治上穩定的、統一大市場的國家,只能永久停留在一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水平和馬爾薩斯均衡上。""

印度的國內統一市場,至今仍未能說完全形成。這個邦的企業到另一個邦設廠,把產品銷售到另外一個邦,依然不自由,依然面臨稅收門檻。這與中國就有巨大差距。建立一個大市場時需要整個社會付出巨大的協調成本和努力,再按照正確的步驟才能實現的,印度至今還沒能做到。而這種大市場的建立,並不是靠企業和資本的力量自己就能實現的,如果這麼好實現,那世界上這麼多國家不是早就都步入正軌了?大市場的建立需要從上到下,從中央到地方能付出巨大的努力去協調利益,締造認同,維護公共秩序,這些東西看起來是如此基本,但是卻是大多數國家沒有做到的。印度的莫迪倒是個機會,此人眼光長遠手段雷霆,之前的廢鈔事件,就是莫迪想要打造統一市場的民族國家的努力,也許能有大的進展。

歡迎關注同名公眾號

「相信凱撒」(inCaesarwetrust)

不談城市談樓市都是耍流氓


集中力量辦大事。

中國古話「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一個國家也一樣。

政府強不強,關鍵看有沒有能力調動廣大人民群眾。

這是我黨的絕學。尤其是人民戰爭理論。在戰爭時代得到了充分的檢驗。

但這也給共產黨一個錯覺。覺得經濟建設也可以這麼搞,結果搞砸了。上面有一頂共產主義大帽子。又不敢動。搞得好才怪。去掉這頂帽子就成功了。中國是實用主義至上,好的就用不好就棄,實在棄不掉就先供著。這是務實的做法。

印度?你讓他辦個奧運會試試,檢驗下他們政府的能力,立馬原形畢露。

再看看台灣,小時代,最起碼政府的統治能力還在,加上稍微開明點經濟立馬起來,現在連辦個大學生運動會都破事不斷。還指望經濟發展,做夢。


更新:

如果我們的政府不斷向追求「寬刑廢死,法的統治,精英政治,重新洗牌」的法律專業和政治集團 / 自由主義精英利益集團妥協,那麼我這個回答,你只能信一半。

————————————————————————

社會革命,社會主義制度,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一、在被當代中國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兼「民族良心」們無比懷念和讚美的,普通人民全家月入1至8塊大洋,自己先人一人月入300至600大洋的「美好的民國時代」及以前,中國和印度並無太大區別,國家資源和國家權力均被建立在地主土地所有制基礎上的地主世家、門閥貴族、官僚買辦等傳統精英集團壟斷,以地主 - 佃農經濟和做強勢工業國家的買辦,換取本土精英集團的統治收益

但中國在20世紀中葉成功完成了社會革命,將長於零和博弈的地主階級及其賴以生存的地主土地私有制,將嚴重阻礙生產力發展的地主 - 佃農經濟模式徹底摧毀;將門閥貴族和「民族良心」人上人,平民百姓如畜牲的等級秩序在相當程度上摧毀,建立了身份大致平等的工業社會模式。

二、完成社會革命後,中國實行了社會主義制度

1、基本做到了以平民階級為依靠力量,堅持顧及占人口多數的平民階級的利益。與優先保障精英階級利益的中華民國政權恰好相反(所以「文人公知」、「法學精英」們恨吶)。

2、不同於由能力卓越的體制外精英驅動經濟社會發展的西方模式,中國針對本土精英能力有限,自身發展較為落後的國情,採取了政府驅動、集中資源、抱團取暖的經濟社會發展模式。後來,為進一步解放生產力又進行了改革開放,儘可能發揮商業精英的財富創造力。

三、除了中國共產黨和新加坡人民行動黨,這世上的幾乎所有政黨,謀求的都是政黨成員自己,及其所屬階級、所屬集團的利益。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行動黨是兩個謀求自己國家民族最大利益的奇葩政黨,儘管梁群峰高育良肖鋼玉陳清泉們還有很多,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永遠在路上。在願意為國家民族富強負責任的政黨領導下,反制社會革命後利益受損的前利益集團如文人精英利益集團,反制新出現的體制內外的各種新利益集團如腐敗集團,如法律專業和政治集團(目前亟需加強對關乎人民利益的司法工作的領導而非外包給專業利益集團),防止國家民族的發展或復興之路被新新舊舊的各種利益集團的牟利之路打亂;整合社會資源集中推進經濟社會高速發展

而以上三點,印度都不具備。


的確。中印兩國有很多相似之處。

但是放到細節上看卻會發現完全不同之處。

我們把時間拉回剛剛建國的時候,於此同時印度也差不多獨立了。

我們看看兩國都有什麼問題,如何解決的。

中印兩國都是歷史悠久的國家。所以歷史包袱很多,

先說中國。

中國剛剛建國的時候。

內憂外患,國際環境並不好。西方抵制我們,台灣隨時準備反攻,國內有大量的特務和土匪。

結果我們一邊抗美援朝,獲得了蘇聯的肯定,得到後續的援助。一邊清剿國內的特務土匪。

很快便攘外安內。這些我們都很熟悉,也不用多講,下面是要重點講的。

另一個就是我們建國的時候可以說是真正的農業國,一個國家的鋼鐵產量比不上人印度一個塔塔。

共產黨先進行了土地改革獲得了國家工業化的基礎!這是毛選裡面,毛澤東的文章里說的。為什麼土地改革是國家工業化的基礎呢,我們可以看到共產黨從太祖上位以後就無比重視土地改革問題。

這就要從中國的農民問題上來看,中國是一個農業國,所以大量的人口都是以農業為生,4億人口有3億貧農。更別說加上一些中農,富農與地主了。但是因為清朝時期就開始的土地兼并問題,讓新中國成立的時候大量的土地被地主富農掌握,而貧農,中農只能為地主種地維持生計。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因為大規模長時間的戰亂,讓很多土地分散,或者無人耕作了。一般來說以中國土改文件裡面,地主富農佔總人口的百分之十,卻佔有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的土地。

但是建國以後因為政治正確,一般性的說地主富農只佔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為什麼呢。因為還有百分之四十左右的土地是公地,也就是村子裡共有的土地,但是這裡是有問題的,因為這些土地的收入是一般性的哪去比如給地主富農的子女上學,或者拿來祭祀,建立一些公共設施。那麼你發現問題了么,作為當時的中農,貧農。是很難享受的到所謂公地的利益的。他們當時是連飯也吃不飽,卻每天累死累活的種地,對於他們來說,多一些餘糧,多吃一口飯才是他們的利益,而不是一條通向城市的路,一個為地主富農子女上學的學費,一個為了祭祀的費用。這些是富農與地主在衣食無憂的情況下而且做的投資。

我們在基本了了解舊的中國社會結構之後,再來看問題,土地改革緩解了社會矛盾,消滅地主之後,分配田地。最重要的就是土改之後的做法。

在那個時代有兩條路線。

一個是資本主義制度下土地私有。一方面大力發展工業,讓農業人口轉化為工業人口,而土地私有下的土地兼并問題,正好可以讓農業從小農經濟,轉化為類似美國的集中的,高工業化的農業。

一個是社會主義制度下的農業合作社。因為工業化需要農業的補貼,所以小農經濟下農業產量不會高,所以需要土地集中。但是公有制下,以土地兼并的道路是不行的。只能以合作社的形式。一方面大力發展工業轉化農業人口。一方面以合作社的形式發展集中的,工業化的農業。

中國走的是第二條。自此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完成。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完成以後,別的問題,就不再是大問題而是小問題了。

就像別的答案所說的,教育問題,中國剛剛建國的時候有著大量文盲,但是國家工業化繼續大量的工業人口,這就是需要以國家力量,去進行掃盲工作,基礎教育工作,在中國現代國家的體制下,這些都是可以解決的問題。

還有消滅瘟疫,寄生蟲,野獸這些問題。只要組織群眾這些都不是問題。

中國前三十年最大的問題還是發展問題。

在這之前我們沒有發展現代國家的經驗。只能借鑒別的國家。而共產黨必然走蘇聯路線。這是有原因的,一方面蘇聯模式所體現出的快速發展,避免經濟危機,工人待遇好。這些優點在當時都是世界推崇的。

另一方面就是意識形態的原因。

但是我們很清楚這種模式出現了問題。

那些問題呢,一個是新中國沒有人搞過計劃經濟,所以需要蘇聯的幫助,在蘇聯反目依靠自己的時候出現了問題。比如人民公社的大鍋飯問題是典型的錯誤理解社會主義。

另一個就是因為新中國對比舊中國的巨大進步,最高領導層出現了盲目樂觀,以及脫離群眾,地方領導官僚主義,對上級報喜不報憂。

在毛提出大躍進的時候這一點集中爆發,出現了歷史上的三年困難時期。別把現在的經驗拿到當時的背景,覺得高層對畝產必然有所懷疑,甚至明知故犯。當時高層真的很樂觀。因為新中國的體制下在各方面都展現了比舊中國巨大的進步。

可以說經歷了這次問題以後,高層出現了極大的鬥爭。因為資料的缺失那段歷史已經很難考究了,特別是現在左右兩派說法完全相反的情況下。總之因為高層的鬥爭,導致拖累了整個國家的發展。

之後就是改革開放,這場鬥爭最終以右派勝出為結果,開始國家轉型。而因為解決了政治問題。國家經濟開始回到正規。

加上蘇聯解體以後,我們憑藉美國的全球化體系飛速發展,才能有今天中國的崛起。

我們回顧了中國的發展史以後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一個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一個是社會主義發展階段,一個是中國特色發展階段。

我們再來看印度問題。

我們已知一個國家從農業國轉向工業化的基礎是土地改革之後印度是否有土地問題呢。

很明顯是的,印度大概有占農業人口百分之十的地主階級,這個階級佔有了百分之七十左右的土地。而印度的農業人口是佔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百度來的數據。

那麼這就為印度工業化帶來問題。因為地主階級這個玩意是具有封建性質的。因為地主階級的存在,大量的農業收入是地主的私人財富,但是他們並不會拿這筆錢去大量發展工業,而是去投資消費,或者存蓄。當然印度目前也開始著手解決這個問題,以工業化程度較高的地區先實行工業化的現代農業。而工業化較低的地區仍以小農經濟為主,農業產量較低。

可以說印度的地基仍是以落後的生產關係為主,先進的生產關係慢慢發展的階段。也就是民主主義革命階段還沒有結束。

同時因為印度的封建屬性,拖累了別的社會問題的解決。比如說我們的反封建問題與之對應的就是印度的種姓制度,也就是宗教改革的進度。

比如說印度的教育問題。

現在我們再來說印度的發展問題。

一方面印度建國的時候被蘇聯模式吸引希望能模仿蘇聯的成功。一方面因為印度的生產關係落後,與蘇聯模式並不適應。所以印度前期的計劃經濟並不成功。

後來印度開始轉型,開始減少政府干預,但是這個時候印度的因為計劃經濟時期政府部門的權利過大,尾大不掉的問題。加上農業問題。

所以印度一直是背著兩大包袱走路。自然發展速度慢。


氣候好於印度。前兩天伏暑,熱的我連門都不想出。想想印度人民一個夏天都在過這種日子,難怪他們那麼懶散了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創造(國家)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


歐洲人,日本人,印度人和中國人都曾在東南亞比拼過,但最終中國人掌握了東南亞經濟命脈。

美國和加拿大為何要弄排華法案? 歐洲人為何喜歡排猶呢? 只有一個原因,因為華人和猶太人競爭力讓人恐懼啊。

當然我們也可以說,中國在東北亞承接產業轉移具有天然優勢。但是就農業土地資源一項比較,印度與中國的強烈反差不是很說明問題嗎?

分割線

························································································································

我看到評論里有對比美國華裔和印度裔,印度裔收入在所有亞裔中是最高的。那麼,為何在東南亞和美國,華裔與印度裔對比差異如此之大呢?這是有深刻根源的。

我為何在開頭舉東南亞這個例子,一是因為東南亞是一個相對比較公平的競爭平台,曾經歐美人、日本人和中國人都曾在這個平台上競爭過,事實上,中國人在條件上處於劣勢;二是東南亞華人的生存方式更像中國本土人,而美國華裔則不是。

我們都知道,在東南亞經濟競爭角逐中,最後勝出的是中國人,中國人掌握了東南亞經濟命脈。這就給日本人帶來很大的困惑,他們不明白自己明明佔據優勢,卻怎麼輸給了中國人。日本人通過對東南亞華人的調查,發現除了勤勞之外,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國人組織化很好。

什麼叫組織化呢?那就是這批下南洋的中國人基本上以血親關係和宗族關係組織起來的,組織化的最大好處是信息流通渠道通暢,組織就像一棵大樹,觸角所及的信息很快傳達到各個個體手裡,在稍縱即逝的商機社會裡,這種信息流的敏捷性顯示出了集體協作的優勢。

類似的,為何猶太裔整體表現這麼好?除了猶太人本身聰明和勤勞之外,猶太裔的組織化程度是世界上最好的。一個猶太人在國外舉目無親不要緊,只要找到當地猶太商會,就立刻能夠得到想要的信息和資助。這種組織化起來的猶太裔觸角更加靈敏,信息更加豐富。就好比,你到了美國,有一個強大的中國人協會,你舉目無親去找到這個協會,問我能有什麼工作嗎?這個協會根據你的文憑或者技術特點,很快篩選出你需要的工作,或者介紹你進華裔的公司,或者資助你。這樣一個組織化的華裔就能夠互動有無,用豐富的信息流來強化組織實力和個體實力,是一個雙贏的結果。

但是,與東南亞華人相反 的是:美國華裔是原子化的,分散化的,沒有組織起來的一盤散沙。一盤散沙的中國大家都有印象,但是組織起來的中國能量是驚人的。中國的強大,並不是說僅僅靠個體的努力,而是依靠土共組織起來克服一盤散沙的局面!中國的發展是政府和民間資本雙驅動模式,各地政府招商引資不遺餘力,這種行為都是靠土共強大的組織能力。所以,很多經濟學家說從來沒看到哪個國家像中國這樣,當地政府承擔這多任務!這正是中國組織化程度高的表現。

對比印度來看,恰恰是美國印度裔組織化程度比印度本土高的多!實話說,如果美國華裔有一個像土共這樣的領導核心,能夠組織起來,華裔的表現一定不會比印度裔弱。一個是華裔即便沒組織也足夠強大,個體能力很強;二是印度一向信奉精英教育,去美國的印度裔都是精英階層的,而中國則一直是平民教育,去美國的中國人絕不會篩選出精英和賤民之分;三是絕大多數華裔都立足於自力更生,很少像印度裔那樣喜歡寄生性的抱團!

不管是印度國內還是海外印度裔,基本上都有一個特點:崇尚精英,寄生性質濃厚。印度國內精英的寄生性由來已久,它不像中國,中國精英本身對中國經濟發展驅動能力非常強。印度學者曾經嘲笑道:中國人投資100元,有20元被貪污掉,但是在印度恰恰相反。中國人對寄生性階層容忍度遠比印度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柏楊說:一個中國人像條龍,十個中國人像條蟲

一盤散沙的中國人不論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都無法體現出組織化的優勢

一旦群龍有首,中國就會迅速強大!中國曆來如此,堅強核心不是開玩笑的。中國的衰落一定是內亂,一定是組織渙散,一定是失去了核心,一定是群龍無首!

最後一句話:優勢就在於組織化程度高

所以還是要擁護核心,這真不是開玩笑!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想打仗,你上啊!」這句話?

TAG:印度 | 中國 | 國內生產總值GDP | 中印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