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為什麼會保留靈敏的特性?

貓最常給人的印象就是很機靈,看到活動的物體經常會聚精會神地緊盯住,然後慢慢觀察,蓄力跑出來撲過去,就像野外捕獵的動物。但是貓被人類馴化了這麼多代,按理說這樣的特性在進化過程中不需要保留,為什麼現在的貓都還是一樣機警呢?


因為人類和家貓共存的時間最長也就一萬年,前面幾千年的過程中家貓只是幫助人類控制鼠害兼職寵物…人對貓的繁殖進行干預也就是19世紀才起步,絕大多數品種是二十世紀才產生的,在此之前家貓的形態特徵主要體現在花紋和尾巴之類,即使是現在家貓和野生祖先的基因組幾乎重疊,而繁育過程並沒有著重剔除捕獵本能…

進化論認為性狀的改變需要環境壓力,對野生貓到家貓的過程來說這種壓力非常小,生物不會睡醒了開心就搞基因突變的


蟹腰。

人類發明農業只有一萬年左右,相比生物進化的歷史,這是非常短的一段時間,所以很多馴化的生物,雖然外表發生了很大改變,但從根本上,許多「野生」的特性還保留著。我們只修改了它們很少的一部分遺傳信息。所以很多家養的動物,還是表現出類似野生動物的行為。

實際上人類也受到這種「野生」和「家養」的錯位所影響。我們的身體和心理,在進化史上的絕大多數時間,都是生存在「野生」環境里的。今天我們的生活方式,對「野生」的身體和心理而言,是陌生的。比如,在「野生」環境里,高能量的食物很少,如果找到了,就應該多吃一點。在「人工」的環境里,食物太多,運動太少,我們還要遵循野生的本能,就產生了薯片吃太多的健康問題。

美國人摩耳(J.H.Moore)給某學校講倫理學,首五講是說動物與人之「蠻性的遺留」(Survival of Savage)的,經英國的唯理協會拿來單行出版,是一部很有趣味與實益的書。他將歷來宗教家道德家聚訟不決的人間罪惡問題都歸諸蠻性的遺留,以為只要知道狗抓地毯,便可了解一切。我家沒有地毯,已故的老狗Ess是古稀年紀了,也沒力氣抓,但夏天寄住過的客犬Bona與Petty卻真是每天咕哩咕哩地抓磚地,有些狗臨睡還要打許多圈:這為什麼緣故呢?據摩耳說,因為狗是狼變成的,在做狼的時候,不但沒有地毯,連磚地都沒得睡,終日奔走覓食,倦了隨地卧倒,但是山林中都是雜草,非先把它搔爬踐踏過不能睡上去;到了現在,有現成的地方可以高卧,用不著再操心了,但是老脾氣還要發露出來,做那無聊的動作。在人間也有許多野蠻(或者還是禽獸)時代的習性留存著,本是已經無用或反而有害的東西了,唯有時仍要發動,於是成為罪惡,以及別的種種荒謬迷信的惡習。

周作人《雨天的書 狗抓地毯》


猜測:因為很長的馴化時間並不是以純粹主子(劃掉)觀賞性生物而培養的,在古代,喵大部分是作為控制鼠患而培養的,而能夠領取的剩飯多少取決於鼠患被控制的程度。不夠靈敏的喵可能在古代會被遺棄。


貓科是已經進化到極致的一種哺乳動物,擁有優美的外形,敏捷的動作,且站在食物鏈的頂端(人類除外),例如大家都知道的老虎、豹子以及獅子是我們都知道且熟悉的,還有一些例如猞猁、獰貓等不熟悉的,還有已經滅絕的劍齒虎,都屬於貓科,被定義為食肉目的9個科目中最為肉食性的。

現在的貓擁有較小的身形,但是因為與人相處較長,已經缺少了太多野性,性格溫順,尤其是家裡沒見過世面(一輩子無憂無慮,吃貓糧,住貓窩,不出家門),我家的蛋公公就是這一類,但是貓雖然作為寵物,但是本能的性格已經在DNA里烙印了,貓聰明且急劇個性,不然現在證明存在汪星人看人和喵星人的區別呢,具體例子網上一大堆,靈性這個詞有點難解釋,意會不可言傳……

蛋公公在此

我比較喜歡這個漫畫,真實寫出了喵星人……

可能和提問不沾邊,將就著吧……


因為我們是演化出來的產物,不好的就汰掉了。


養貓是為了防鼠

養狗是為了防人

以上。


馴化的本質是人為選擇

相對於自然選擇,數千年的馴化歷史已足夠長,所以談論時間毫無意義

造成貓狗之間差異的有幾點

1.人類依自身需求選擇馴化動物,貓沒有類似的品種,是因為人們沒有此類需求,或者是需求不明顯

2.貓與狗相比本身基因豐富的程度

3.諸多野貓依舊依賴其掠食本能


有一種言論認為,貓不是社會性群居動物,貓無法被馴化,也從未被馴化.它不把人類看作主人,而是穩定的信任的食物,住所,安全來源.它依舊按照原來的想法生存,只是它知道了新的求生手段.

和狗是不同的.

好比說,人被人馴化了嗎?

只是聽說而已,希望能拋磚引玉(或者被點艹.


推薦閱讀:

戀愛中的「基因配對」有沒有道理?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成熟吗?
為什麼生物的核酸鹼基會互補配對?
為什麼有些父母討厭小動物,比如貓狗,而他們的下一代卻會很喜歡?
和爸媽相似的性格是遺傳還是後天影響?

TAG: | 進化 | 動物行為 | 動物進化 | 遺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