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革命中,知識精英和普通民眾何者獲取的收益更大?

工業革命中,知識精英和普通民眾何者獲取的收益更大?

能否據此判斷,

在產業變革的時代,教育的投資回報率會高於一般時期嗎?

-------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縱橫經濟史,更多經濟歷史相關的問題歡迎關注討論。


關於技能溢價、教育回報和工業革命,有那麼幾個要點:

1. 教育對於工業革命的傳播和工業發展有促進作用:

例如百科全書訂閱率可以預測地區長期經濟增長(知識精英在推動歷史發展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 楊陽的回答)。還有Becker et al.(2011)使用普魯士的面板數據,發現1849年、1882年兩個階段的非紡織工業發展可以用1816年前的基礎教育水平解釋。但是,宏觀層面的促進作用未必表現為微觀層面上的個人教育回報增長,也未必是源於工廠對工人素質的要求。有可能工廠招工要求文化程度不高,但教育水平越高的地區思想更開明,更容易接受新事物等等。

2. 19世紀初的工業革命對工人的教育要求並不高;但1850年代之後,工業革命對人力資本的需求越來越高:

Galor(2011)裡面綜述了工業革命各階段各國對勞動力教育水平的需求:

Literacy was largely a cultural skill or a hierarchical symbol and was of limited use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instance, in 1841, only 5% of male workers and only 2% of female workers were employed in occupations in which literacy was strictly required. (pp.475)

[T]he rise of the industrial, business, and commerce sectors in the late nineteenth and early twentieth centuries increased the demand for managers, clerical workers, and educated sales personnel who were trained in accounting, typing, shorthand, algebra, and commerce. Furthermore, in the late 1910s, technologically advanced industries demanded blue-collar craft workers who were trained in geometry, algebra, chemistry, mechanical drawing, and related skills.(pp.480)

3. 由於基礎教育普及等原因,作為一般均衡效應的結果,即使教育回報率上升,技能溢價(skill premium)未必上升,反而有可能下降:據Rahman(2007):

Skilled labor in England earned roughly 60% more than their unskilled counterparts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18th century. Skill-premia did however fall during the first Industrial Revolution to below 50% and remained below 50% through the entire 19th century.

雖然工業革命可能直接提高了教育回報率,但教育投資的迅猛增長可能1)增加高素質勞動力的供給,降低高素質勞動力價格;2)普及基礎教育,提高了低技能勞動力的普遍文化水平,減少了低技能勞動力通過學習成為高技能勞動力的障礙,從而打通了高生產率部門和低生產率部門的勞動力流動門檻,提升了低技能勞動力在低生產率部門的工資。

(國際貿易理論中的巴拉薩-薩繆爾森效應(Balassa-Samuelson Effect)預言可貿易品部門生產率的提高會導致不可貿易品部門工資的上漲,所以發達國家的低技能服務部門工資也很高。)

因此需要解釋為什麼教育投資會增長。一個原因可能是資本存量增加、金融市場完善導致利率降低,資金的影子價格下降,家長更樂意犧牲讓孩子當童工的短期收益換取長遠的教育回報(Clark, 2007); 此外,Rahman(2007)直接將孩子的教育水平納入家長的效用函數,也算是別出蹊徑; 有意思的是Galor and Moav(2006)用疊代模型刻畫了一個階級鬥爭的故事:

(1)由於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的互補性,在工業革命初期,人力資本回報率較低,物質資本回報率較高。導致技能溢價下降,經濟發展導致物質資本積累;

(2)隨著物質資本的積累,其邊際回報率逐步下降,而人力資本的回報率逐步上升(由於互補性)。如果人力資本投資不足,資本回報率將很難回升;

(3)人力資本的承擔主體是個人,由於假設個體層面的人力資本邊際回報率遞減,教育在整個社會越是分布廣泛效率越高;

(4)由於存在信貸約束,自由市場下個體的教育投資(相對於社會最優和資本家理想水平)是不足的;

(5)資本家與工人聯合要求普及教育,以地主的利益為代價;

(6)隨著人力資本的積累,工人工資增長,能轉化為物質資本的工資剩餘增長,導致了資本家-工人階級結構的模糊和中產階級的興起。

作者認為這個理論框架可以解釋一系列事實,例如英國在教育改革的議會調查中發現大批資本家支持普及教育;歐美國家教育改革普遍發生在政治改革之前;歐美國家財富不平等在1870年左右到達頂峰,然後下降等。

4. 具體到發生工業革命的西北歐地區,似乎該地區的技能溢價很早(黑死病之後)就下降了,然後長期維持在相對其他地區較低的水平;這一特點反映的西北歐優勢可能是大分流(great divergence)的重要原因。

長時段的工資序列比較流行的是西北歐建築業工資序列。西北歐行業資料保存齊全,常常有1200-2000, 1300-1914等完善的長時段時間序列記錄。一直到19世紀中葉建築業形態未發生大的改變。Carpenter(不只是「木匠」,可以理解為土木工程師)和Mason(石匠兼任建築師)構成了歐洲建築業主要的高技能勞動力,數據可比性良好。

Zanden and Luiten(2009)里就給了這樣一張圖

低技能溢價本身可能體現著高教育投資、高教育成效以及低利率等良好特性,為工業革命打造良好基礎。當然在Zanden and Luiten(2009)里這只是一個初步假說,沒有進行深入的驗證。

最後,也許高技能勞動力不是很切合題意「知識精英」的要求。只能說前近代的「知識精英」必須靠別的途徑養活自己才能成為知識精英。羅伯特艾倫在《近代英國工業革命揭秘》中提到英國那些大發明家受制於競爭者的盜版和盧德運動的敵意,最後幾乎未曾從自己推動的技術大進步中獲取什麼收益;查爾斯達爾文書賣得不錯,足夠小康之家開銷;但他的主要收入來源是遺產和投資,大概沒法和道金斯拼版稅的。現代多數「知識精英」如果不進入市場,被歸類為「高技能勞動力」;也不像暢銷書作家那麼好運,那一般是滯留學界,獲取可觀但不算頂級的收入。工業革命塵埃落定,韋伯的牢籠降臨之後,人類至少可以慶幸,當年古典經濟學家所做的最悲觀的預言,例如馬爾薩斯的工資鐵律,李嘉圖的地租吞噬國民收入論(據Clark(2007)當今英國地租只佔國民收入4%),馬克思的無產階級貧困化理論,統統沒有變成現實。引Clark(2004)的一張圖,體會工業革命為普通勞動者帶來的巨變:

參考文獻:

Sascha O. Becker, Erik Hornung and Ludger Woessmann, 2011 "Education and Catch-up in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Macroeconomics, Vol. 3, No. 3, pp. 92-126, July.

Gregory Clark, 2004."The Condition of the Working-Class in England, 1200-2000: Magna Carta to Tony Blair", Working Paper.

Gregory Clark, 2007. A Farewell to Alms: A Brief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World. Princeton Uni-

versity Press: Princeton

Oded Galor, Omer Moav, 2006, "Das Human-Kapital: A Theory of the Demise of the Class Structur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06, 73(1):85-117

Oded Galor, 2011, "Inequality, Human Capital Formation, and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Handbook of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 Volume 4, Chapter 5.

Ahmed S. Rahman, 2007, "The English Skill Premium Puzzle, 1750 - 1913", Working Paper.

Van Zanden, Jan Luiten, 2009. "The skill premium and the 『Great Divergence』," European Review of Economic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vol. 13(01), pages 121-153, April.

羅伯特?艾倫, 《近代英國工業革命揭秘》,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年


《諾頓英國文學選》是一本被很多頂尖大學列為文學教科書的選集,其中就收錄了一位經濟史學家的作品。

「對最廣大的工人階級來說,自由主義政策只代表著低廉的工資,超長的工時,惡劣的工作環境,以及,連身軀和靈魂都在日漸消耗的童工和婦女。」

道格拉斯-諾斯,作為最偉大的經濟史學家之一,在他自己對工業革命的研究中表達了對社會底層的憐憫。這位學界巨擘在四個月前去世於他在密歇根的家中,享年95歲。諾斯一生致力於回答一個簡單的問題:「為什麼有的人窮,而有的人富?」作為新制度主義的教父,他早在1993年就已經獲得諾貝爾獎。而今天的許多學者,如阿西莫格魯和羅賓遜都在他開拓的道路上前行。

很多像諾斯一樣的經濟史學家,認為工業革命為窮人帶來了苦難,資本家剝削工人們的剩餘價值。他們的研究影響了政府的決策,以至於今天的最低工資,反托拉斯法等等制度都引用了他們的成果。從馬克思的資本論,到今天對血汗工廠的控訴,似乎都印證了資本家和工業化對底層工人的殘酷壓榨。

但是,就像我反覆說過的,經濟學家只講道理,不談感情。除非感情可以作為一個變數加入肯德基豪華模型。最新的研究不斷證實,在工業革命期間,窮人的實際工資是在不斷增加的。Williamson的數據是,藍領工人的實際工資在1810年到1850年期間增長了100%。McCloskey,雖然表示工資翻倍花費了不止40年,但工人工資確實是不斷快速增加的。

同時,由於工業化帶來的生產力發展,生活物資變得更加便宜了,窮人的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了。人們在1850年的平均卡路里攝入量和肉蛋奶的消耗量,幾乎與今天一樣。

而諾斯等人提出的童工問題,工作環境問題,並不是工業革命帶來的惡果。舉個簡單的例子,農業時代的兒童在很小的時候就要開始幫助生產,並不比工業時代的童工更幸福。工業化雖然帶來了污染和糟糕的工作環境,但是當時人均壽命的大幅提高卻也是事實。而對當時監獄資料和入伍資料的研究顯示,人們的體重和身高也都增加了。這些都是生活水平提高的證據。

既然確定了工人也在工業化進程中獲益,我們再來看收益分配的問題。如果資本家和精英階層收益比工人高,那麼貧富差距仍然是在擴大。

牛津的Allen教授專註於收入不公問題。我的畢業論文就是以他的研究為基礎。本來打算申請他的PhD,結果老先生在我畢業的那年退休了,我也就離開了英國。他認為在工業革命期間資本的回報比勞動力高,因此精英階層是主要受益者,而窮人只是喝了口湯。

下圖就是總結,其中資本和土地在收益佔比不斷增加,而勞力的收益佔比不斷縮小,這就意味著窮人的人力越來越不值錢。也就是說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了。

我在LSE時,由於做這方面的課題,所以闖進了不少教授的辦公室。除了我自己的導師以外,Cummins教授對我幫助也很大。可是他就指出了Allen教授研究的缺陷。

首先,雖然英國最富有的1%階級,從1700年佔有全國40%的財富增長到1875年的61%,但是最富有的10%人口,在1700年佔有81-86%的財富而1875年仍然是84%。也就是說,下面90%人口的財富佔比幾乎沒有變化,只是超級富翁和富翁之間的差距拉大了。

他在聊天時跟我說起過,我們印象中修鐵路,開煤礦,辦紡織廠的那些大亨,其實收益率遠沒有想像中那麼高。修鐵路在1870年代收益大約3%每年,紡織廠大約也就4%的樣子。這主要是由於新科技大大刺激了資本的流動,大老爺們都把家當拿出去投資賺錢,這樣一來市場上資本非常充沛,收益也就低了、

而同時,由於農業的相對收益低了,大家又都想賣地去投資開廠,土地價格大大下跌。這對農民無疑是利好,而對地主和貴族們則是不利的。

綜合以上種種原因,他認為資本的收益可能略微增加了,但是人力的收益也大大增加了。這兩邊吃掉的是土地的收益。也就是說,工人階級在工業革命中的獲益比資本家更多。

科技的發展,生產力的提高,永遠是對社會有利的。我讀書那會,Cummins教授也剛到LSE,聊的時候還順便跟我吐槽了一下倫敦的物價。不過這問題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其中也還是有點套路。年輕教授都喜歡寫出新意,反正他怎麼說都行,畢竟Allen教授已經退休了,也不會回來跟他吵。

這裡說明一下,我回答的是工人和富人在工業革命中獲取的收益。知識精英在那個時代和富人有很高的重合度,但是不完全一樣。畢竟,高富帥又很機智有梗的(低頭一笑),在任何時代都不多,對吧?

References:

1. North, Douglass.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 (New York: Norton, 1981).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 Vol. 2 (London: Norton and Co., 1979).

2. Williamson, Jeffrey, Did British Capitalism Breed Inequality? (Boston: Allen and Unwin, 1985).

3. McCloskey, Donal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1780-1860: A Survey.」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Britain Since 170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4.Allen, R.C. 2009. Engels』 pause: Technical change,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inequality in the 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 46:418-435.

5. Clark, Gregory and Cummins, Neil (2014) Inequality and social mobility in the Era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Floud, Roderick and Humphries, Jane and Johnson, Paul, (eds.) The Cambridge Economic History of Modern Britain. Volume 1: Industrialisation, 1700–187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K, 211-236. ISBN 9781107631434


這個問題其實是回答工業化之後的分配問題;工業化本身只是一個生產環節,機器大生產而已,

我分資本主義的工業化與社會主義國家的工業化兩部分來解答

=================================================

資本主義國家一般是先輕工業,後重業化的工業化途徑;就是先促進消費,然後發展生產;

輕工業化的結果是

  1. 生產本身規模化,導致產品成本降低、物質豐富;嚴重時產能過剩,{所以,英國用槍炮(兩次鴉片戰爭)打開中國市場以傾銷商品};物質的豐富與廉價為商品經濟創造了充分的條件;

  2. 物質豐富導致財富幾何級的倍增;這就導致一個好的結果:不會出現整整一個階層餓肚子的情況

工業化本身能幾何級地提高農產品的產量與質量(無論是畝產還是人均產量);在美國,一家人可以種幾百畝甚至幾千畝的土地,這在農業社會,這需要幾百人或者幾千人才能完成,而且畝產量不如美國的農場;所以,農業產業化之後的資本主義社會可能存在失業、流浪漢與乞丐,但是不存在一個階層餓肚子的問題(社會主義國家除外);

正因為工業化後的社會不存在餓肚子的情況,所以,出現了一好一壞兩種情況

好的情況是:工業化之後的資本主義社會不會出現造反的情況

  • 農業社會,糧食產量有限,而糧食產量受氣候影響很大,一旦出現洪澇旱災,就會出現饑民,就會造反,李自成 張獻忠就是這麼出現的,
  • 產業化後的資本主義國家除了農業高產,幾乎不受天氣的影響,幾乎沒有減產的情況,更不可能出現饑民,就不可能有人造反;大家看看,資本主義國家有造反的嗎,最多是工人罷工這類的,法國大革命其實是資產階級革命(要求走資本主義道路的革命),是資產階級造地主階級的反,不是資本主義社會內部矛盾的造反;

壞的情況是:兩極分化;

  • 農業社會的低產量就如一個效益不好的工廠,至少要保障底層的基本生活(要造反的),因此不可能無限制地剝削底層,兩極分化就不可能太嚴重
  • 物質極大豐富的工業化社會就如一個效益好的工廠,全體人員的收入都高,但是兩極分化加劇,管理層的收入是底層的數倍甚至是上千倍啊

按照收益程度,工業化將全體國民劃分為三個階層:

  • 獲益最大的是資本家,也就是因為工業化,有產階級才能轉變為資本家啊,之前叫做地主;

  • 然後是知識分子,比如商品廣告的設計、產品本身的設計、比如機械工程師的設計

  • 普通民眾會因為工業化而獲益,儘管獲益最小(這點我前面說過),

這就回答了一個問題,工業革命之後的商業社會,全體國民都受益,普通民眾獲益最小,知識分子活的最滋潤----無論工業化過程中還是工業化之後的商業社會,知識分子是最沒有壓力的,大家看看工廠裡面的工程師、廣告設計師、還有現在的程序員,既沒有資本家的利潤壓力,也沒有銷售員的業績壓力,更沒有流水線上的工作壓力;當然,正因為他們沒有壓力,所以,儘管收入很高,但是不能進入暴富階層,這就是工業化之後的中產主力

----------------------------------------------------------------------------------------------

前面所說的是資本主義社會工業化之後的情況;而處于軍事包圍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工業化途徑與資本主義國家恰恰相反,比如蘇聯為了軍事霸權與美國人開戰軍備競爭,就優先發展重工業,因此蘇聯

  • 忽視輕工業,導致消費品供不應求;

  • 犧牲農民利益,嚴重破壞農業生產,影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中國的工業化過程完全模仿蘇聯,所以中國跟蘇聯是「你不笑我鼻子塌,我不笑你眼睛瞎」的哥倆好,

因為優先發展重工業,中國跟蘇聯完成重工業化之後,根本無法轉入商品經濟(工業化導致產能高度集中,試想古代,不可能有一個村子的人織出全國需要的衣服,所以,商業的作用就變的非常明顯;而重工業的產品不是消費品而是工業品,所以,不可能轉入商品經濟);結果就是底層反倒更苦,無論是蘇聯還是中國都因為工業化而出現了大饑荒,中國至少餓死了三千萬人;

知識分子的日子肯定好過一些,只要不反黨,知識分子就能在城市生活,日子肯定比農村人滋潤;

人家的工業化是讓老百姓更富裕,而社會主義國家的工業化反倒讓老百姓餓肚子,奇怪不?!

(其實,商業化也是一樣,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中,資本主義國家是先促進消費,然後才是投資;而中國是反的,先投資後消費,而且至今也沒有走上消費的路上)

========
================同類話題:《我國是如何積累資本的呢? - 沈雅涵的回答》 =========================================

現在說說工業化過程中的情況,工業化本身就是無情碾壓普通民眾的過程,因為工業化本身就是原始積累,比如英國羊吃人的圈地運動,所以,工業化過程中,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失去土地而處於失業狀態,變成了徹底的無產階級;只有部分人有機會為資本家打工,所以,普通民眾不是獲益,而是犧牲;

至於教育的回報率,沒有文化,你連工作的機會也沒有,即使你在流水線,你也得認識儀器儀錶吧,就是說,本科以下,教育的回報率與文憑的高低成正比,而研究生以上,文憑越高,增長率越低


說在前面:我把題主的「工業革命」視為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發源於日不落英國,特別是輕工業,後來拓展到重工業。在這段時間內推動技術創新的是基層技工,而不是知識分子,比如紡織工人哈格里夫斯和蒸汽機安裝修理一體化服務業者瓦特,他們是第一批靠工業革命富起來的基層民眾,專利權獲利是很可觀的。

在他們技術的推動下,民用工業比如紡織業有了快速發展,工業的發展在帶來大量就業的同時降低了基本生活用品的價格,而且在金本位下通脹基本上是沒有的,所以在這個方面知識精英和普通民眾受益是差不多的。

但是,技術是要進步的,技術創新再向前發展就需要物理化學知識,不是普通民眾可以推進的了,這時具有物理化學知識的知識精英就成為了工業革命的推進者。財富永遠流向創造生產力的一方,知識分子獲利飛速超過普通民眾。此外,隨著經濟的發展,經濟學管理學也越來越重要,這些方面更需要知識精英。所以從這些方面來說,工業革命給知識精英未來,使知識精英長遠獲利更大。

當然,接下來我們通常叫它第二次工業革命。


知識精英唄,不然怎麼叫精英呢。


樓主聽說過第一國際,第二國際,第三國際沒有,工人每天工作18小時。

工業革命只是工作效率,做蛋糕

而你問的是分配,兩者沒有聯繫


統治者思考:怎麼做蛋糕,怎麼分蛋糕。

底層民眾思考,怎麼分蛋糕,怎麼搶蛋糕。


是不是各答主都沒看到題主所說「知識精英」四個字,都往貧富差距方向去了?

關於工業革命,或者說題主的這個問題,應該把它放在18-20世紀的時代框架內來討論。

(此處默認工業革命是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暫不列入)

這個收益很難去量化比較,因為知識精英和普通民眾對於工業革命所要獲取的收益是不一樣的,一般情況下,他們不會把眼光放在溫飽、生活條件這樣的問題之上,而是更多地考慮學科問題、學術研究。歷史學家開始建構整個歷史科學包括歷史哲學,哲學家忙於創造各種近代哲學思維,經濟學家都在解釋和補充、完善亞當斯密的理論,自然科學研究者們都投身於探索世界和宇宙。應該說,在工業革命的這一段時間內,所有的學科都有了非常快速的發展,這樣的情況,很難說和工業革命的關係大不大,但是這的的確確是在工業革命的時段內發生的事情。反過來,一系列的認識的進步也同樣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和工業革命的發展。

普通民眾則不同,他們的需求是金錢,是生活,或許還有基礎教育。這一點不僅僅需要工業革命來提供,也需要社會精英來創造和提供。而在1765-1914普通民眾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質的飛躍。這段時間內,樓上也有答主提供了詳細數據,

確切地講,是社會分工的不同造成了兩者收益的不同。知識精英的分工就是去創造新的知識,他們是社會的設計圖紙,不是社會的螺絲釘。


1840年,在工業革命起源地英國,工人階級的人均壽命約為十五歲。工業化往往使人民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所以有「卡夫丁峽谷」之說。中國是在上世紀1959年至1961年跌落谷底的,而後觸底反彈。


都大,至少普通民眾的預期壽命高了不少,還有,能給我普及一下知識精英又是什麼嗎。。。


我認為是知識精英將收穫的更好的致力於普通民眾發展。

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主要是將手工製造轉型為機器大生產,這段時期的知識精英並不多,主要是普通工人將以往的勞作經驗豐富化,所以一工中普通人的貢獻奉獻給普通民眾。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科學技術成為主導的技術,電氣時代的來臨意味著有知識的科學家成為改變世界的hero.這些精英將自己的文化實踐投入於實驗室中,為世界發明了各種個樣稀奇古怪又頗具實用性的機器造福了整個世界的百姓。

以上,所以我認為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


推薦閱讀:

為什麼牛奶放在方盒子里?可樂放在圓瓶子里?
為什麼實證研究中不顯著的結果一般不能發表?
中國房價現狀、規律及預測分析?
出國讀經濟金融在國內應該讀數學系?
國內宏觀經濟學與西方國家是否一致?

TAG:經濟學 | 社會 | 貧富差距 | 經濟史 | 工業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