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對不起,你們的春節是種陋習》這篇文章?

原文地址騰訊·大家

截取幾段大家感受一下:

「總體來說,春節就是一種基於貧困和匱乏對感官的集中代償,讓一年有個奔頭,甚至讓過年能成為一整年可資反芻的精神食糧;即便是在富裕的鄉紳階層,也同樣歡迎這樣的儀式來提升生活品質。」

文化學者朱大可寫過一篇文章談春節,他認為:「基於飢餓、靜寂和黑暗,以貧困為標記的中國鄉村社會,面對著感官飢餓綜合症的永久纏繞。慶典是鄉村社會感官
匱乏的代償體系,而春節位於這一體系的核心。它是食物攝取的狂歡儀式。」(見《春節觀察:感官飢餓的慶典療法》)實際上,在貧困的傳統社會中,匱乏的不僅
是食慾,還有聲音,所以需要在春節和元宵燃放鞭炮、敲鑼打鼓請戲班;還有視覺的匱乏,所以需要張燈結綵放煙火,它們是光線攝取的狂歡儀式。


如果我寫這篇文章,至少我會叫

《對不起,我們的春節是一種陋習》


理解這篇文章的突破口在於「你們」

這個「你們」指的是誰?並不是全體的中國人,而是中國的農村居民和小城市居民。作者所批判的春運,大城市的土著不需要擠;敲鑼打鼓和放鞭炮,大城市不允許;但是讓作者鬧心的,店鋪關門,快遞歇業,這一到過年,全國都這樣。在大城市打工的普通人們回家過年去了,於是作者的小資生活陷入了困境中,因為這個原因抱怨我也能理解。

但是,作者上大學要坐二三十個小時的火車硬座才能到達某個大城市,可見作者的原生家庭即使不偏遠也富裕不到哪裡去,要讓一個女孩子吃這樣的苦。在作者不斷奮鬥之後,她成功的留在了大城市,並且以城裡人的身份開始向農村人喊話。她潛意識中的「我們」,指的什麼人,也就不言而喻了。

我只想請作者提高原生家庭的層次,不要以為進了城就不是低端人口了。


嘩眾取寵。

時代在前進,歷史在發展,在眼下「賣丑」,已經不是芙蓉、鳳姐那個年代了,人民群眾的審丑水平已經突飛猛進,單純的賣丑已經很難吸引眼球了。

如今這個世道,賣丑不但要丑得驚天動地,還得丑得驚世駭俗,丑得別具一格,丑到恰到好處,丑成花開富貴,丑出別樣風采,如此才能夠真正把丑賣出去,讓廣大審丑愛好者買單,俗話說得好,丑中自有黃金屋,丑中自有小鮮肉,丑中自有美國綠卡。只要你丑得賣力,丑得用心,噁心自己噁心別人,麵包會有的,牛奶也會有的。

一坨齷齪物並不噁心,噁心發作的初期你就知道繞開它;齷齪物餡兒的包子才是噁心;吃蘋果吃到一條蟲並不噁心,吃蘋果吃到半條蟲才真的噁心……

所謂是:

丑得徹底已經不是潮流,丑得恰到好處才是真功夫;

外形丑已經不是潮流,內在丑才是噁心人的上品;

丑得噁心已經不能掙錢,丑到文藝才是來錢的門道;

丑成極品那是等而下之,明明很醜還要塗個大紅臉蛋那才叫品位高超。

這位侯虹斌小姐就是此中翹楚:丑出了世界水平,丑出了時代新風,丑出天邊的一抹魚肚白,丑出大海的波浪涌。一代丑角,非侯虹斌小姐莫屬,此獠一出,誰與爭鋒?

什麼是悲劇?把一件美好的事物當著你的面撕得粉碎。

什麼是丑角?讓一種看起來不錯的東西噁心得你無法自拔。

一方面,人家自我包裝形象出眾:公知、知性女性、美女,至少皮面是光生的;

另一方面,內里就是一坨屎,撕下了公知的麵皮,普世價值也不要了,悲天憫人也不要了,眾生平等也不要了,文化多樣性也不要了,定睛一看,原來是個假洋鬼子啊!

文章本身沒什麼好說的,你把「春節」兩個字,換成「聖誕」,一樣的適用,讀起來還更為順當一點。值得一說的是人家侯虹斌小姐賣丑的本事——你快手擺拍,頂多能夠算是「一條蟲」的本事,人家侯虹斌小姐這種,妥妥的「半條蟲」的境界。

高,實在是高,都學著點吧。

後世有好事者,作《虞美人》贊曰:

一文既出驚四座,不為文採好;

只因敢出禽獸言,眾丑難望此山之最高;

半條小蟲吞下肚,欲吐無處尋;

寡廉鮮恥今勝昔,千古文海,還稱此獠。


承認吧,你就是個哭哭啼啼,哼哼唧唧的B-I-T-C-H。

這個世界上確實有這麼一種人,他們的特點就是抱怨一切,抱怨自己的出身,抱怨自己的現狀,抱怨自己的朋友,抱怨自己的同事,抱怨自己的家人,抱怨自己的工作,抱怨自己的生活,就像一條噴射毒液的眼鏡蛇,隨時把負面情緒生成,放大,激化,再傳遞給周圍的人。目的何在?就是為了能讓自己的感覺好上那麼一點,在虛無之中捕捉到那一絲若隱若現的優越感,享受某些腦殘追捧者營造的眾人皆醉你獨醒的幻象,實際上回到家,關上門,躺在床上還是覺得意猶未盡,想了又想還是想不明白,最後只能歸咎於抱怨的不夠,暗中罵了句操,翻身睡去,為明天繼續噴毒養精蓄銳。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這不是因為這個世界真得有那麼不堪,而是人真得太不知足。然而,有些人不知足而求變,這個世界因此被他們變得更好;有些人不知足但學會了共存,一生可能平淡但終能找到幸福;還有一些人把原因全部歸咎於這個世界,恨不得毀掉一切才能滿足,而最後通常只毀滅了自己。

回到這篇文章攻擊的春節。春節到底是不是陋習?

作者從三個方面給出原因:

第一,過於奔波。

第二,多餘的感官代償。

第三,虛假的情感代償。

那麼,作者認為春節之所以還存在,因為,

很簡單,從整個社會來說,我們的經濟發展基本已實現了不愁吃穿,但遠遠還無法達到自由遷徒、自由旅行,實現個人發展、把握個人生活節奏的程度。受制於個人經濟條件、受制於老闆和工作、受制於傳統、受制於社會趨勢,都使我們無法自由,不得不迫使自己加入春節這種虛擬的狂歡當中。

據說這個姐們還是個逆向民族主義者,那麼在她眼裡可以自由遷徙,自由旅行,實現個人發展,把握個人生活節奏的「他國」,是不是就沒有春節了呢?

美國沒有春節,但是美國有個感恩節。

剛剛過去的2017年感恩節,

---美國有超過5000萬人選擇出行,過於奔波。

---美國人吃掉了4500萬隻火雞,由此攝入了超過80億單位的卡路里;將近2800萬人觀看了火雞節美式足球賽;美國消費者平均每人花費了超過600美元購買節日禮物,多餘的感官代償。

---感恩節被問到最多的三個家庭聚會問題:「找著工作了嗎」「學校如何」「你怎麼還沒找個男(女)朋友」,虛假的情感代償。

所以,按照作者的思路,我們可以明確的得出結論,你們美國的感恩節是種陋習。哦,對了,還有加拿大,你們美國和加拿大的感恩節都是種陋習。

然而,這些美國佬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還腆著臉搞感恩節大遊行,總統還真事似的在白宮赦免火雞,你說說,這是不是藥丸?

其實,如果這個土鱉的作者能出去走一走,她就會發現,全世界的節日,無論慶祝什麼,主要活動不外乎,走一走,吃一吃,聊一聊,買一買,逛一逛,啪一啪的各種組合。按照作者的思路,全世界的所有節日都是陋習,全部應該取消。

其實我覺得吧,作者有一點倒是沒說錯,春節就是一個奔頭,而人需要的就是生活中的一個個奔頭。有了奔頭,就有了樂趣,也有了滋味。

生活不需要那麼多的咬牙切齒,希望大家都能與自己和解。


點進去文章看見了侯虹斌幾個字手滑百度了一下然後發現了一堆莫名其妙的搜索結果

百度完之後隨便翻了翻然後又發現了這個標題非常經典的文章

說實話我平時也比較反感小粉紅的,但是這一次我居然莫名其妙的想拿起U型鎖敲這個(友善度)的腦袋


打開天窗說亮話,這篇文章作者有明顯的OXTR基因遺傳病癥狀。(Oxytocin受體由A-allele基因表達時出現該遺傳病。)「春節」等事物僅僅是作者在移情作用下遷怒的目標罷了。

這種遺傳病臨床表現為情感波動劇烈,親情友情淡漠,極度排斥肢體接觸或任何親密行為,尤其是在婚姻或家庭成員關係中表現為極度自私,不考慮他人感受,容易發生家庭暴力行為。研究表明,攜帶有該基因的女性,離婚率比正常人高出50%。

由於患者不擁有正常人的親情等需求,因此一般人視為正常的情感羈絆,對患者而言反而是負擔。但患者僅僅是激素水平異常,智商沒有問題,因此能意識到自己與旁人的不同,於是需要時刻採取行動掩飾這種區別,對精神造成很大壓力,從而造成其他方面的性格問題。

由文章可知,作者對上述一切癥狀都十分明白,但是苦於這是無法擺脫的遺傳病,無法找到一個對現狀的改變方式,只能在移情作用的驅使下,遷怒於「春節」、「火車」等外在事物,將其視為災禍的根源。

文中反映出的一個典型癥狀就是作者對肢體接觸的特殊抗拒,以致於將此當作整個文章的立論核心。我們知道,一個人文字/語言中表露的無意識的想法,是打開潛意識的大門。一篇文章切入點的選擇,實際上表現了作者感性認識中最深刻的部分。正如一場戰爭的導火索,必然是最能激怒情緒的事件。由此可知,真正對患者造成感性傷痕的事件在這裡。

為什麼呢?人科動物,作為食肉性、捕獵性的野獸,其天性是對肢體接觸有警惕性、攻擊性的。但智人區別於尼安德特人的最大因素是,人的社會性強於尼安德特人。這是由於人類的oxytocin激素水平更高,因而更適應群居。Oxytocin濃度的最強烈表現之一就反映為降低這種肢體接觸的警惕性,例如母親擁抱嬰兒,或者情侶擁抱時,大量的oxytocin分泌作用於腦部導致情緒穩定,併產生正面情緒激勵。然而,oxytocin受體異常時,則依原性狀表達,即對肢體接觸表現為極度的警惕性,併產生不安感。

另一個典型的癥狀是作者家族中流行的感情淡漠的相處模式。由於這是遺傳疾病,一般來說患者家族中必定有該病史。我們要明白,群體內部的人際關係一般由其中較活躍者主導,也就是說,處在其中較活躍者的水平。所以通常情況下不同群體活躍度區別並不大。但例外在於,群體中不活躍者多於一個閾值時,群體本身的活躍度會驟降。這個閾值本身是相當高的,如果說在家族群體中觀察到這種情況,則應當考慮家族遺傳病史的可能。

這種疾病的機理是Oxytocin受體難以接受該激素,因而刺激腺體大量分泌,使該激素濃度異常升高,而過高的激素濃度將對身體造成非正常的刺激,使人產生低血壓等各種不適反應,甚至產生抗性。由於oxytocin從嬰兒時期就起作用,因此患者的性格從小就出現異常。

我們可以看出,這種疾病對基因傳遞是極為不利的,因為患者會對配偶,乃至後代表現出攻擊性,易導致配偶情況不穩定,後代易夭折等(在現代社會中表現為易離婚)。但是,在東亞的近代社會中,情形是特殊的。對男性而言,由於東亞社會內卷性的存在,社會競爭往往表現為對親近者的傾軋。而OXTR基因遺傳病恰恰使人對越親近的人越富於攻擊性,因而產生競爭優勢。對女性而言,雖然沒有類似優勢,但由於包辦婚姻難以離婚,並不會像現代社會一樣影響婚姻存續,因此也沒有競爭劣勢。

然而,現代社會不再是熟人社會而是陌生人社會,因此這種基因的壞處就顯現了。看這個作者的微博,可以發現大量類似的癥狀,本質上是這個基因已不適應現代社會。

攜帶這種基因的人群,在現代社會往往傾向於獨身主義,即使結婚也容易離婚。這是因為現代社會的自由度容許這種基因更大程度地表達。現代社會是一個自由的社會,我們應當尊重他們的選擇。

這種基因之所以存在於現代社會,是因為現代社會出現的時間並不久,並沒有通過自然選擇淘汰掉不適合這個社會形態的基因。OXTR基因遺傳病正是一種典型的自然選擇,在幾代人之內,由於這種基因的強烈表達,其攜帶者將傾向於不留下後代,因而這種基因將在人群中逐漸消失。對生物學研究者來說,這是一個絕佳的觀察機會,是對進化論的證實,也是對神創論(乃至特創論,Creationism)的有力反駁。

————————————以下12月30日更新——————————————

應熱情觀眾的要求,補上參考文獻:

[1] Walum, H. et al., Variation in the Oxytocin Receptor Gene Is Associated with Pair-Bonding and Social Behavior [J], Biological Psychiatry, March 1, 2012, Volume 71: p. 419–426.

[2] Bartz, J. et al., Divorce Rate Linked To Oxytocin Levels, Society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annual meeting. 2016.

[3] Robbins S. et al., Organizational Behaviour [M], New York: Pearson Education Ltd., 1995: Chapter 8.


細讀此文,作者並未證明春節屬於陋習。

常見的陋習,比如隨地吐痰、不愛洗腳、算命賭博、上廁所不沖水等等,大家都了解,都知道危害。

春節的危害在哪?肯定有一點,但是此文沒說出來。

概括一下此文主要內容:

1、春運留下陰影

描述了擠火車的痛苦,這是因為作者當初窮,跟春節無關。

如果換個交通工具,情況就不一樣了。比如乘私人遊艇從珠江口進入,登陸廣州,或者直升機索降,或者頭等艙從白雲機場降落……那感覺就不同了。

有一年的大年初一,我剛睡懶覺醒來,就看到我媽媽在我床頭抹淚。我嚇了一跳。她說,怎麼辦呢,離開學只有十幾天了,還沒買到你回學校的火車票呢,怎麼辦呢……

我看第一句還以為她媽要說:「虹虹,你,你的的體檢結果出了,還想吃點啥,儘管給媽說吧……嗚嗚嗚」

結果竟然是沒買到票!!!竟然是沒買到票!!!

媽耶,還有十幾天時間呢!暫時買不到票,大年初一啊!床前抹眼淚啊!這怕是抑鬱症,任何時間都會影響情緒的。

2、引用朱大可的文字,將春節活動分析一番。

然後作者總結:

情感代償和人際關係代償這一塊,過春節,仍然佔據了壓倒性的作用。

注意了,這不是在證明春節是陋習,反而是強調春節不可或缺。

證明一種行為是陋習應該這樣:

您不愛洗腳,根源是懶惰,危害了宿舍空氣質量,惡化了同學關係,校領導夜查我宿被熏倒抬走……後果極其嚴重,影響十分惡劣。因此,你不洗腳是極大的陋習。

這樣寫誰能反駁?

3、

與漫長時間當中的夫婦別居、子女留守、老人獨守家門相對比,春節的假期就成了許多打工者惟一可以進行情感彌補的機會(其實無法彌補),至少給他們一種錯覺。大家所見的電視廣告和各種晚會中「過年回家」,正是這種錯覺的典型體現。它只是塑造出一種想像的共同體,是一種經過商業精心修飾的田園牧歌假像。

作者認為:情感彌補是一種錯覺,其實彌補不了。

然而,夫婦別居、子女留守、老人獨守家門都不是春節造成的,是人們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下過著作者認為不健康、不合理的生活,是社會經濟環境造成的。

如果把春節取消,需要彌補的缺口就更大了。這顯然又無法證明春節是陋習。

4、

問題是,人際關係代償的意義,就在於它不是一種常規的交際方式。它既不像廣告里那樣格外美好,也並不見得有很大的意義。這種代償,是脫離日常生活軌道的,僅僅是一種基於臨時、短暫因而可以被忍受的存在。

只有上面這一段還算比較貼題。

但是根據作者上文,我們已知「常規的交際方式」造成了夫婦別居、子女留守、老人獨守家門、情感空洞等問題。

而春節並沒有使這些問題變得更嚴重,反而暫時解決了這些問題。雖然作者認為問題不能徹底解決,但是就像去痛片不能治病,你疼的厲害也是要的。你不能說,因為它不治病,所以:「我們為什麼需要去痛片」

最後:

很簡單,從整個社會來說,我們的經濟發展基本已實現了不愁吃穿,但遠遠還無法達到自由遷徒、自由旅行,實現個人發展、把握個人生活節奏的程度。受制於個人經濟條件、受制於老闆和工作、受制於傳統、受制於社會趨勢,都使我們無法自由,不得不迫使自己加入春節這種虛擬的狂歡當中。

這一段如果成立,就成為文章中唯一能證明春節是一種陋習的論斷了。

但是這個結論只有作者自己的感覺,她自己真的是不想過春節。但是別人呢?沒有廣泛的問卷和數據。

我們不能根據自己的喜惡,不考察別人的想法就替他們下結論,然後把這個結論當作自己的論據。

其實要證明春節是陋習,可以說的很多。

比如放炮污染大氣,製造PM250,炸傷小孩,引起火災,節後肥胖,飲酒傷身……

但是作者一定要講許多高高在上的終極問題,反而讓讀者雲山霧罩不明所以。


《對不起,公知的吃飯就是種陋習》

節選

「總體來說,吃飯就是一種公知基於貧困和匱乏對消化器官的集中代償,讓一天有個奔頭,甚至讓晚飯能成為一整晚可資反芻的精神食糧;即便是在富裕的鄉紳階層,也同樣歡迎這樣的儀式來提升生活品質。」

文化學者朱大隻寫過一篇文章談吃飯,他認為:「基於飢餓、口渴和嘴饞,以愚蠢為標記的中國公知社會,面對著消化器官飢餓綜合症的永久纏繞。吃飯是公知社會消化器官 匱乏的代償體系,而吃屎位於這一體系的核心。它是食物攝取的狂歡儀式。」(見《傻逼觀察:公知飢餓的噴糞療法》)實際上,在愚蠢的公知社會中,匱乏的不僅是食慾,還有被關注心,所以需要在吃午飯和晚飯到處發帖、敲鑼打鼓請水軍;還有智商的匱乏,所以需要張燈結綵寫公眾號,它們是低智粉攝取的狂歡儀式。


這篇文章是固定套路了。

先把一個全世界共通的現象說成中國獨有。

然後再說之所以中國獨有這個現象,是因為中國人種不行或者中國文化不行。


其實,這是這代自媒體,對我們這代人的有效洗腦。

選一個大眾普遍有的習慣或者事物,然後批判一番。讓一些讀者覺得,摒棄這些就可以擺脫自己的生活圈子或者精神圈子。

比如優秀的女孩沒有性生活,優秀的當代人不過春節等等。

讓那些沒有性生活的女人,突然覺得自己優秀了。讓那些厭惡春節親戚氛圍的人,突然升華了。

這種自媒體模式,掌握了套路,我在家一下午能寫一本書。

優秀的男人不玩王者榮耀。

優秀的大學生在寢室是孤獨的。

對不起,你們的端午是陋習。

對不起,你們用筷子是野蠻。

對不起,你們穿襪子是low逼。

等等等。

其實,我們在嘲笑那些深陷e租寶,錢寶的人,我們嘲笑那些沉迷這種漏逼文章的人。不是我們多牛逼,看看知乎上那些傻逼live和一些傻逼大V,說白了,有些群體不是智商多高無法被騙,只是這些群體要不太小眾,要不太窮,騙子沒空搭理你罷了。


也是昨天看到氣得不行,沒忍住碼了一篇文,在這兒貼一下

——————————————————

如果過年是一種陋習,那我仍然願意固守

凌晨兩點,刷不到票的你坐在混合著各種吃食味道和輕微消毒水味的硬座車廂里,徹夜不滅的燈光晃得你困極的眼睛直流淚,為了蓋過火車哐哧聲而把音量調得過大的音樂也讓耳朵開始不適。

你摘下耳機放進兜里,不小心碰到了對座大叔伸得筆直的安放在你大腿邊上的脫了鞋的腳,你想挪遠一些,一抬腿卻不小心踢到蜷曲著坐靠在過道上的夢中人。沒辦法,你重新戴上眼罩試圖入睡,卻發現想像中兩天後的畫面並不能讓你踏實。

又要回到老家,坐在黑乎乎的木房子里,你跟並不熟悉更談不上喜歡的親戚們圍坐在一起,一面以慣常的微笑點頭扛住找對象了嗎、有房子了嗎、漲工資了嗎三座大山,一面盡量低調地表示你既沒有過得一塌糊塗也沒有想像中萬事無憂,唯恐某些細枝末節被作為到了大城市就忘了根的證據被放大了去。

這確實不是一個幸福的時刻。

但這確實也只是一個斷章取義的時刻。

一票難求的春運,貌合神離的談話,形式固定的團圓,年味漸散的傳統,陰陽怪氣的攀比……當我看到這些時間和心理成本被羅列出來作為批駁春節的論據時,內心的荒涼感就像是殺傷力極強的病毒來襲,翠綠的森林一點一點倒下、變黑,瘮人的冷色調鋪天蓋地,我想叫它停下,卻聽見它說,你不也覺得沒勁嗎?

瑕不掩瑜,我想了很久才總結出自己的觀點。

過年縱然千不好萬不好,但架不住人家源遠流長、群眾基礎無敵還自帶辭舊迎新的儀式感光環啊。

不能否認,很多習俗正在消失殆盡:在我年紀還只有個位數的時候,家門口總是會貼上爺爺寫的春聯;在我年紀用1開頭的時候,窗外的大紅燈籠還會在臘月和正月如期亮起;在如今我已經奔三的時候,除夕前一天家裡的零食只有四袋堅果兩盒百醇若干熊仔餅和一袋橙子。

我們不再願意像以前那樣為過年掏心費力,盡量把它壓縮進一周的法定假期里,但仍然有些東西不曾隨著時間流逝而改變——過年,在某種意義上,是對時間的區別,是對空洞的抗議。

空洞是生活的死敵,如同原野上隱藏在茂盛草叢中的猛獸,時刻繃緊神經準備撲倒它、吞噬它。如果沒有哆銳咪發嗦啦西哆,任何聲響都將只是單調枯燥的嗡嗡嗡;如果沒有赤橙黃綠青藍紫,變幻莫測的色彩也會因為邊界的缺失變成無法描述的存在。

人們總是發明各種方法與空洞捉迷藏,不斷把那隻隨時蓄勢待發要撲倒和吞噬我們的猛獸甩掉。春節也是這些方法中的一個,它把一天與另一天區別開來,讓原本流於空洞的連續的時間因為節點的出現變得生動而稀有。

這也是為什麼「大過年的」這套說辭總能這麼好使,因為平日里我沒法這樣。

我不會在十一點懶洋洋地睜眼,氣沉丹田大喊一聲「媽」,緊接著房門被推開,傳來「湯圓還是米粉」的美好問候,然後在廚房豆漿機的背景聲里勸告自己,在沒有暖氣的南方,要起床,要堅強。

我也沒機會追著一歲多的小外甥滿樓亂竄,看他比去年還長的眼睫毛和面前口水兜上黏糊糊的糖果印,並不厭其煩地重複「滴滴滴」「叮叮叮」「嘟嘟嘟」,期待還不會說話的他能在我懷裡完美逆襲。

我更不能來到祖輩的墳前,點一對燭,上一炷香,燒一堆紙錢,磕三個並不響的頭,透過緩緩上升的煙看墓碑上那個熟悉的名字,記起一段歡聲笑語的祖孫情,然後伴著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離開,扭頭約定來年再見。

有人會說,只要你想,這些事隨時都可以做。

這沒錯,那你為什麼不每天給女朋友送九十九朵玫瑰?不每天陪著家裡老人登山采茱萸?不把每天都過成愚人節傻逼一樣去給同桌背後貼上「我是豬」的小紙條?

因為我們都有自己的生活,需要在特定的情境下做適宜的事。

對於我們中的大多數來說,過年正是一種把全家人各自的生活置於同一個情境的節日:在家的念叨著在外的趕緊回來歇一歇,在外的盡想著快些回來陪陪在家的,全家人在熱乎乎的火爐邊日復一日地吃飯打牌說話,再換個人家吃飯打牌說話。

這是傳統觀念里的美滿,卻也是如今引得吐槽紛飛的根源。 兩代人甚至三代人之間的代溝越來越難以彌合,年輕些的一輩並不能理解一年只見一次面憑什麼能支撐住這段關係,不滿於被強行帶入同一種生活模式,覺得無聊、無益、浪費時間,又礙於情面只得努力配合,再加上識時務的段子手,奇葩親戚等各種極接地氣的話題被炒得熱火朝天,而這些,大著嗓門對你八卦得幾近私密的七大姑八大姨可能並不知道。

苦日子過去了,過年吃肉穿新衣的物質享受不再能帶來以往的期待和歡欣,對情感上的滿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讓老一輩越來越難以理解新的生活方式,少一輩也怠於解釋並忙於競爭。

也許是因為沒有能幹到面面俱到的我在外很難受人依賴,每次回家感受到的家人對我百分之百的依賴感讓我永遠也沒辦法理所當然地吐槽一堆人貌合神離地聚在一起有多愚蠢。

況且短暫的不適應並不意味著貌合神離。拋開先入為主的預設,除了像《還珠格格》一樣一到放假就循環播放的陳年舊事,經過挑選的現在同樣可以成為嘻嘻哈哈的談資:愛玩的舅舅願意和你交換去不同地方旅行的經歷,年邁的奶奶會因為想和你一起看老照片從躺了很久的床上坐起來,洗完碗的姑姑會擦上你拿給她的護手霜湊到正在跟伯伯鬥地主的你面前,說味道真好聞……

每當我坐在熱火朝天的他們身邊,即使那話題對我來說索然無味,我也會想,就算他們可能再也沒辦法像我還是小屁孩的時候那樣了解我生活的全部,我還是可以確定最關鍵的一點:他們愛我,我也同樣愛他們。

這不是被動的順從,不是虛偽的團圓,不是不敢說出口的負擔,更不是虛擬的逃避。

時鐘轉了又轉,日曆撕了又撕,年也終將過了又過。這是我生活中惹人愛的綠森林的一部分,可不能被討厭的病毒搶了去。


小資產階級最惡毒,比大資產階級還惡毒,簡直是下賤。


「總體來說,春節就是一種基於貧困和匱乏對感官的集中代償,讓一年有個奔頭,甚至讓過年能成為一整年可資反芻的精神食糧;即便是在富裕的鄉紳階層,也同樣歡迎這樣的儀式來提升生活品質。」

我感覺你在黑美帝的感恩節......


進入城市後的皈依者狂熱。

突然想到那個漫畫,《剛出殼的雞》。一隻雛雞剛從殼裡跳出來就迫不及待地對著殼罵——「破玩意兒!」

作者也是如此,苦心孤詣地「擺事實講道理」,說穿了就是想罵這麼一句。

「破玩意兒!」

挺刺耳的。

//漫畫找到了。


子貢觀於蠟,孔子曰:「賜也,樂乎?」對曰:「一國之人皆若狂,賜未知其為樂也。」孔子曰:「百日之勞,一日之樂,一日之澤,非爾所知也。


謝邀。他一派胡言,肚裡一包草,還自充有文化。下面我們來說說過春節,為什麼對中國人這麼重要。

華夏文化,和其他文化相比,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我們文化體系的根基,都錨定在天文和曆法之上。不僅春節,幾乎所有的傳統節日,都是和天文曆法有關的。最直觀的來說,年,歲,季,時,節,氣,候,這些字都是曆法術語。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三氣為一節,二節為一時,四時為一歲。節氣,季節,氣候等等人們生活中的常用詞,就是這麼來的。其他民族的節日,定的就比較隨意,毫無道理。比如西方的情人節,天寒地凍的,根本不是發情的時候;而中國的情人節則是三月三「上巳節」,這個時候萬物榮發,正是發情的時候,這才有情人節的情趣。

年,歲,載,都是指一年的意思,也就是歲名。這幾個歲名之間的區別,在於不同時代的不同叫法,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元旦,春分,歲節,年節,在歷史上,也曾經是指同一天。

中國人認為,人只是天地的一部分。天人同構,天人合一,天人相應,這些思想,都是基於「人是天地的一部分」這個事實而建立起來的。一個人應該怎麼生活,中國人認為,應該法天則地才行。

過年又是咋回事呢。因為天地這個大系統,地球繞著太陽運行了一周,接下來,就要開始運行下一圈了。為什麼要說萬象更新,一元復始,辭舊迎新呢,因為舊的一周運行結束了,新的一周運行即將開始。人要法天則地,那麼就要跟著天地運動的節律一起,結束舊的周期,開始新的周期。天要換新天,人也要順應天道換新顏。

四時,就是天地的陰陽。春是少陽,夏是老陽,秋是少陰,冬是老陰。少陽,主生。所以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棵樹,一年能長多粗,取決於春天的生髮。一個人,一年中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取決於春天所生之志。在天地這個大系統裡面,人作為它的一部分,跟一棵樹本質上差不多。

人如果逆了四時的陰陽,就會諸事不順。如果順應了四時的陰陽,則會大吉大利。人合天地之陰陽,便能蓄養一身的正氣,正氣足,那麼在春天的時候,志向就會勃發,一年下來,才能有大成就。所謂的運氣,並不是指概率,而是天地這個大系統宏觀的陰陽變化。它不是一種隨機或然性的東西,它是一種確然的規律。一個人只要法天則地,合於陰陽術數,好運氣,只是理所當然的結果。倒霉的事,也都會離自己很遠。

好運氣,吉利,亨通,趨福避禍,都不是靠乞求而來的,也不是靠蒙來的。一個正氣足的人,福利多,是可能性比較大的。一個正氣不足的人,禍端多,則是可能性比較大的。這就是我們文化的特點,因為地球繞著太陽轉,這個天文和曆法的事實,亘古不變,那麼從這個確定性的基礎出發,後面很多事,也是可以推知出確定性結果的。

我們的文化,是從天文和曆法這個亘古不變的確定性事實出發,用來指導人們的現實生活。其他文化,則不然,他們是從生活出發,去尋找確定性。那麼必然的,他們就要從無錨無緒的生活中,推導出來一個假設的神,來作為他們文化的錨定,所以他們的節日,都是和神有關,而不是和天地運動的節律相關聯。

為什麼大多數中國人對怪力亂神的東西毫無興趣,因為我們的第一步,就是站了確定性之上開始出發的。我們有天,不需要再自己給自己發明一堆擬人的神。只有天厭之人,喪失了天地這個確定性的人,才需要一個想像中的神把自己從無錨的紛亂中打撈出來。

過年,從文化層面上來說,是兩重意義。一方面是為了敬天事天,一方面是為了治人治事。這裡面,又有很多的民俗,比如放鞭炮,比如貼春聯,很久以前,還要點紅燈籠和紅蠟燭,全是大紅的顏色,紅色為陽,這都是為了升振天地陽氣用的。因為這時候,陽氣剛萌發,還很弱,人為的提振一下,就可以起到扶陽扶正的效果。

至於過年是為了趕跑年獸一說,那個是民間杜撰的民俗小故事,並不是過年的真正內涵所在。認真的說,只是一種無稽之談。

舊的一個周期結束了,如果過去的這個周期,生活不順利,那麼希望下一個周期,生活會變得更美好一些。如果上一個周期,生活的很順利,那麼希望下一個周期,生活可以變得更上一層樓。這才是中國人過年,最大的意義。它代表著希望和夢想。當然,更代表著家庭的和睦與圓滿。

人們常說,天人合一境界多麼高,好像常人難以企及。其實,在中國的文化裡面,處處都是天人合一的場景。比如過年就是,那一刻,地球圍繞太陽轉,掀起了新的一章,人們守歲,就是為了在天地相交,新的一個天地大周期剛開始的時候,以自己一身的陰陽,與天地之陰陽,相合相交。這就是守歲的意義:天人相接。

從過年這個事出發,幾乎可以把我們這個民族文化裡面,最根基的東西,都刨根問底出來。有的人,儘管每年都在過年,可不一定知道為什麼要過年,即便他不知道為什麼過年,他只要過年了,那麼他一樣可以應合天地之正氣。處在這樣的文化里,幾千年的傳統下來,很多事情,都是深入骨髓的了。

內容來自至道學宮 過春節,為什麼對中國人這麼重要 - 至道學宮


1928年,國民黨正式禁止過春節

這個文章的作者啊,還停留在90年前呢·············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微博著名的女權公知,侯虹斌。

我是很反感這傢伙,懟過她,被拉黑。

就是一個逆向民族主義者,看她微博都是什麼東西就知道了。

有兩個群體是最逆向民族主義,仇恨自己國家和文化的,一個是公知,一個是女權。而侯虹斌是又公知又女權。


對不起,你們的聖誕是一種陋習。

「總體來說,聖誕就是一種基於貧困和匱乏對感官的集中代償,讓一年有個奔頭,甚至讓過聖誕能成為一整年可資反芻的精神食糧;即便是在富裕的鄉紳階層,也同樣歡迎這樣的儀式來提升生活品質。」

文化學者理查德.泰森寫過一篇文章談聖誕,他認為:「基於飢餓、靜寂和黑暗,以貧困為標記的歐美鄉村社會,面對著感官飢餓綜合症的永久纏繞。慶典是鄉村社會感官匱乏的代償體系,而聖誕位於這一體系的核心。它是食物攝取的狂歡儀式。」(見《聖誕觀察:感官飢餓的慶典療法》)實際上,在貧困的傳統社會中,匱乏的不僅是食慾,還有聲音,所以需要在聖誕和感恩節吃火雞、發聖誕禮物;還有視覺的匱乏,所以需要掛著彩燈的聖誕樹和穿著大紅色衣服的聖誕老人,它們是光線攝取的狂歡儀式。

改了一下感覺完全沒毛病的說


「她爸爸沒在家——」


推薦閱讀:

新年和堂哥玩剪刀石頭布,三局兩勝,輸的人去幫殺雞,已經一勝一負,堂哥說他下局一定出剪刀,我該如何應對?
哪些東西或活動可以代替煙花,烘托春節的節日氣氛?
如何看BBC記錄片《中國新年》,這對中國有什麼影響嗎?
為什麼不管是陰曆還是陽曆,都把一年之末定在冬天?世界上其他的曆法也是如此嗎?
今年你收到的拜年簡訊中,最獨特、或令你感受最深的一條是什麼(非群發類)?

TAG:中國文化 | 春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