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快節奏的時代,目光停留在一段文字的時間是多少?

現在很多人刷微博,刷朋友圈,但是如果你單純發一段文字也許會很少有幾個人去看,去回應。如果有配上圖,吸引來的回復和轉發就更多。究竟現在一個人在單純文字上停留的時間會是多少呢?


很遺憾,我的閱讀習慣是在沒有互聯網時代形成的,會挑自己感興趣的文字看,至於什麼形式已經不能影響我了。這個問題你最好去問問90後們,他們的回答可能更精準。


看是什麼文字。如果是需要細細品讀的內容,停留到自己懂為止。如果是無聊沒營養的內容,一目多行,匆匆掃視而過。


重要的不是停留在某一段文字上的時間,而是停留在文字上的時間。

快節奏的今天,我們已經習慣只看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這才是最致命的。

從太長不看到放棄紙質書。我們的耐心早已被生活磨滅。寧願刷沒有意義的微博微信,也不願意打開紙質書哪怕看一分鐘。

快節奏的今天,讓人們只學會了娛樂,對,刷微博微信甚至知乎其實都是為了自我滿足,而忘了如何去表達。

從知乎上的抖機靈就可以看出來,小聰明大行其道,專業無人理睬。這就是快節奏時代,人人只會抖機靈的時代。


90後偽標配答案。

如果手機整個屏幕頁面都是文字,並且隨便摳幾個字看看都是比較專業晦澀或並不感興趣的詞語,

那麼,手指已經在接到大腦指令前退出了頁面。

如果是感興趣的話題,作者文筆好會捧著手機不看完誓不罷休, 文筆差的話那就要邊嚷嚷邊看了。

主要還是看興趣,哪怕是微博朋友圈,也是挑關係社會重大事件、感興趣的或好玩的看。


作為一個標準的90後,快速演變的互聯網深深地影響到我的閱讀習慣,以至於形成兩種極端的閱讀習慣,快速瀏覽和細嚼慢咽。

如今互聯網的資訊絕大部分都是快餐式的、非常直白的、一目了然的,因此閱讀的速度比較快,大概是一個200多個字在一兩秒鐘內掃完,就能獲取其信息的大意。如果對其中一些資訊感覺有興趣,閱讀速度會稍微慢一點。

至於細嚼慢咽這種閱讀狀態則是學生時代培養的傳統閱讀習慣,偏向於一字一詞慢慢體會個中深意,理解程度也比較高,算是能化為成長的養分吧。

不過閱讀習慣、閱讀速度這些事是沒有定性定量的,是非常個人的事情。


我可以看著女神發的一條說說入睡,,,,,


老師多次告誡我考試時讀題至少花一分鐘。


因為文字釋放涵義太慢,也不是所有人都明白深意。

搞個笑,逗個機靈,配幾個蛤圖,輕鬆自在。

其實就是低能化


90後看電視篩選節目的時候換台速度大約是2個/秒,對於沒興趣的節目可以瞬間辨別出來並換台。至於文字來說,個人覺得和看電視是一樣一樣的。


看到長文直接看評論 它總比正文精彩


跟拇指下拉屏幕的速度成正比。中間可能還會有個換算過程。


90後表示也沒有被信息時代控制

時間由文字深度決定。


這個問題不能夠同一而論,我是基本上可以每個月可以看一本書的,我認識的也有可以保持每周一本甚至每兩天一本的節奏的。

其實現在互聯網上的配圖在視覺上對人的吸引力確實是很大的,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鮮艷美麗的圖片必然會增色不少,但這在本質上是不會影響真正愛好文字的人的選擇的,其實一個人單純留在文字上的時間還是要取決於文字的內容,如果你的文字內容亂七八糟那我最多瀏覽一下圖片就撤了,如果你的內容很好,那我會在欣賞內容的同時欣賞圖片,這會是更好的享受。

另外,我覺得每個人的喜好不同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果你的圖片是風景拍的又比較好,可能會吸引一大批熱愛旅行的人甚至是熱愛攝影的人,那這個時候,他們的眼光便不在文字而單純的旨在圖片了。

其實,喜愛文字的人,更多的目光是停留在書本上而不是手機上,朋友圈有水平的文字真的是很有限,即使是在手機上,更多人關注的也是一些關於閱讀的APP,比如一個、片刻之類的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其實不是酒的問題,是交情的問題。

不知道這樣說是不是很容易明白,很大程度並非是社會節奏快了,而是我們需要接受的東西多了!去蕪存菁是一個必備的生存技能,所以咯,停留在哪些文字上,主動權還是歸於自己呢~


和自己興趣愛好有關吧,本人喜歡閱讀,但也並不是所有文字都喜歡,所以這個問題並不會有標準答案


有興趣的話可以看很久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