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多的選擇為什麼會影響人們做出決策?

Sheena lyengar 曾經做實驗,給被試免費品嘗6或24種果醬,試吃之後人們可以選擇是否進行購買,結果表明,無論可供品嘗的果醬是6種或24種,人們都只會品嘗其中1~2種,當人們面對6種選擇時,30%的被試選擇購買其中一種果醬,而面對24種選擇時,幾乎無人購買。

這個實驗能否說明過多的選擇會影響人們做出決策?為什麼?

本題來自知乎圓桌 ? 認知解碼,更多認知科學相關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這個問題的題目和題干不是同一個問題,所以我打算分開來回答。

1、先回答題乾的問題,「這個實驗(果醬)能否說明過多的選擇會影響人們做出決策?為什麼?」

不能。因為這個實驗設計並不嚴謹,這個實驗僅是Sheena Lyengar (2000)這篇文章中的第一個實驗(一共三個實驗)。

首先說一下這個實驗是怎麼實施的,這是一個field study(現場研究):在周六,兩位實驗人員打扮成促銷人員去超市擺台,輪流促銷6種果醬和24種果醬,每小時輪換一次。顧客可以任意嘗試展示的果醬,如果想買果醬可以到貨架上自取之後到櫃檯結賬。

實驗結果:24種果醬情況比6種果醬更能吸引顧客在展台停留(60% vs 40%),兩種情況下品嘗種類無差異(1.50 vs 1.38),而6種果醬情況更能促使顧客購買的慾望(30% vs 3%)。

實驗結果似乎表明給予更多選擇雖然能吸引更多顧客,但是同時降低了顧客的購買慾望。事實是否如此呢?

因為這個實驗設計並沒有很嚴密,有一些其它的可能會導致同樣的結果,第一,所有顧客都可以看到貨架上有很多種果醬,他們可能會以為6種果醬是其中最好的,所以拿來促銷。第二,兩組被試的購買動機不一樣,因為24種果醬條件可能會吸引更多本來就沒有購買動機的顧客來品嘗果醬。第三,由於兩組被試都只品嘗了1-2種,有可能在24種果醬條件下,被試覺得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做出決定。

所以要想得到嚴謹的實驗結果還需要進行控制嚴格的實驗室研究。Sheena Lyengar進行了兩個另外的實驗,實驗二發現,當提供的選擇更少時,學生更願意寫論文來獲取額外的學分且論文質量更高;實驗三發現雖然被試在面對更多選擇時(30種巧克力)更開心,但是當選擇完成之後,這些被試表現出更多的不滿足感和對自己選擇的後悔程度。

所以這篇文章的主要結論就是,如果提供的選項有限的話,被試的表現和對自己的選擇的滿意程度都更高。

但是!這只是2000年的文章,這篇文章被引用了2000多次,所以。。。後續的研究很多很精彩。

2、過多的選擇為什麼會影響人們做出決策?

在這個問題上已有很多經濟學和心理學領域的研究,研究結果五花八門,這是個深坑,推薦有興趣的童鞋自己google學術關鍵詞「choice overload」。在這裡我簡單說一下我的理解(主要觀點來自2015年Chernev的元分析文章,PS:元分析(meta-analysis )統計方法是對眾多現有實證文獻的再次統計,通過對相關文獻中的統計指標利用相應的統計公式,進行再一次的統計分析,從而可以根據獲得的統計顯著性等來分析兩個變數間真實的相關關係)。

首先,區分一個概念,消費行為決策是個層級的過程,包括選擇分類(assortments,舉個例子就是在很多種零食中選擇買巧克力)以及在選定的assortment下面選擇具體的選項(options,選擇巧克力具體的牌子和口味)(Chernev et al., 2006)。

Chernev2006)研究發現,當個體的關注點在分類選擇時,個體偏好較多分類帶來的選擇靈活性;但是當個體關注點在選定分類中選擇商品時,個體偏好較小的分類以使決策變得更簡單。

這個研究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我們買東西喜歡去沃爾瑪,而在面對24種果醬時卻不知所措。

其次,Chernev(2015)發現存在四個調節因素介導了過多選項對決策的影響。當選擇複雜程度越高(選項長得都差不多)、決策任務難度越大(存在時間限制、商品描述太長了等)、對相關知識越缺乏(想買電腦但是一點都不懂)以及願意付出的努力程度越低(就是看看不想買vs. 明天需要一套正裝去面試)的情況下,越容易出現選擇過載。

最後,選擇過載會帶來哪些後果呢?包括購買後滿意程度下降(這東西怎麼這麼不好用),後悔程度上升(哎呀,應該買另一個的),以及選擇延遲(不會選了,乾脆明天再買)和選擇轉變(選擇之後又覺得備選項更好,從而改變選擇)。說半天好像這個才是重點,正是因為這些後果所以人們在面臨過多選擇(注意不是分類)時非常糾結,最後購買數量反而不及僅提供有限數量的選擇。

另外最後在強調一點,絕對數量和選擇過載並不存在顯著的關係,而要考慮到商品類別、情境以及上述四個調節變數的影響(也就是說同樣10個商品,在巧克力界也許算小數量,而在橡皮界就算大數量了)。

最後總結一下:商品分類越多越好,但是特定分類下的商品太多會造成選擇過載,從而導致購買體驗下降(不滿意以及後悔),甚至會使購買行為改變(暫時不買或者改變最初選擇)。

參考文獻

Iyengar, S. S., Lepper, M. R. (2000).
When choice is demotivating: Can one desire too much of a good th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 79(6),
995.

Chernev, A. (2006). Decision focus and consumer
choice among assortment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 33(1),
50-59.

Chernev, A., B?ckenholt, U., Goodman, J.
(2015). Choice overload: A conceptual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25(2),
333-358.


  • 選擇的數量對於決策的影響是因情況而異的
  • 對於專家來說,選擇數量多並不會帶來太壞的決策
  • 信息處理能力可能是背後的影響因素

選擇數量對決策的影響

這個圖綜合了50個研究,60多個數據點的結果。從效應的分布(圖、均數、中位數)可以看出,總體而言,選擇數量對於決策好壞的影響是中性的

專家決策與一般決策者

  進一步的分析顯示,決策者自身的一些特質對於「選擇太多效應」會帶來不同的影響,其中一個重要性質就是決策者對於ta面前的選擇有多熟悉。

  例如你讓一個人從一個菜單上點咖啡,一張菜單有5種咖啡,另一張有50種。一個研究的結果(如上圖)顯示對於經常飲咖啡對咖啡非常熟悉的人來說,5種還是50種都沒什麼所謂,他們對自己的選擇都很滿意。但是對於一般人來說,50種咖啡對他們來講就眼花繚亂看不過來了,5種反而更好

信息處理能力

  從專家與一般決策者對於選擇數量的不同反應推測,信息處理能力的差異是背後的影響因素。對於一般人來說,過多的選擇帶來的是信息過載,他們對於自己不熟悉的信息無法進行有效的處理,因此作出了自己不滿意的決策。這時候如果能有人為他們對過多的信息進行一些預先的篩選或者分類,有助於他們作出更好的決策

  在決策相關領域非常熟悉的專家,由於自身已有的經驗(無論是相關信息還是處理相關信息的方法),選擇多還是少對他們來說影響不大。他們可以根據當前信息的多寡,結合以往決策的結果對當下的信息處理進行優化,在多數情況下都能作出更優的決策

參考

Iyengar, S. S., Lepper, M. R. (2000). When choice is demotivating: Can one desire too much of a good th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9(6), 995-1006.

Mogilner, C., Rudnick,
T., Iyengar, S. S. (2008). The mere categorization effect: How the
presence of categories increases choosers" perceptions of assortment
variety and outcome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5(2), 202-215.

Scheibehenne, B.,
Greifeneder, R., Todd, P. M. (2010). Can there ever be too many
options?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choice overload.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7(3), 409-425.


選擇的本質是什麼?是取捨。

取捨又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放棄那些未選中的。

在過多的選擇中做選擇一項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我們放棄了好多好多,那該多傷心。

並不是我們選擇的東西決定了我們是什麼樣的人,而是我們放棄的選擇塑造了我們。

以下從另一個角度談談「選擇」到底是什麼?

為什麼要有過多的選擇?

因為我們想要完美,而完美並沒有一致的準則。

難道沒有聽過那樣一句話:

「最好」,遠比「好」要糟糕。

有人告訴你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了,你照做了。

於是你不時會陷入迷茫,我明明兩個都想要,為什麼要選擇一個。

為什麼會迷茫,因為你認知失調了,你想要魚和熊掌的念頭和你從小聽到大的觀念衝突了。

那麼該怎麼辦呢?要麼捨棄「魚熊掌不可兼得」的信念,要麼放棄魚和熊掌之一。

可你做不到?你依舊會迷茫。因為你不願意做一個沒有信念的人,你不願意撒手不放。

魚熊掌、雞蛋的俗語有沒有問題?

俗語沒有問題,但不要忽視了使用它的地方。

具體該怎麼做呢?

就是憑直覺去做決定,然後尋找支撐自己決定的俗語(證據)。

偉大的我們發明了語言以便把世間萬物區分開,把信仰、觀點區分開,讓我們做選擇。

愚蠢的我們忽視看不清現實與自己,把信仰、觀點套到自己身上,讓我們經歷掙扎。


The Art of Choosing / 選擇的藝術:為什麼我選的不是我要的?


判斷題肯定要比多選題簡單吧


咱們每天都要面臨著大大小小的抉擇,有些簡單,有些困難。困難的選擇甚至讓你輾轉反側、食不知味。比如,我該選擇什麼樣的工作呢?我該選擇創業還是就業?我該選擇和張三結婚還是李四結婚?你看,這些選擇還真挺讓我們頭疼的。

對於這個問題,哲學家張美露在一個TED演講中,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解讀。她說啊,我們之所以有些時候很難做選擇,甚至還有點選擇困難症,是因為我們誤解了「選擇」這個事兒,也誤解了選擇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你把觀念糾正過來的話,就不會有這個問題了。

首先,張美露糾正了大家對「選擇困難」這個概念的錯誤認知,一共有三點。

第一,不要以為選擇困難是因為它很龐大,錯綜複雜,所以才難以定奪。舉個例子來說,每天你是吃甜甜圈做早餐呢,還是吃蕎麥片做早餐呢?選擇很小,但是很難,為什麼呢?因為各有千秋,甜甜圈好吃,但是不健康;蕎麥片難吃,但是健康。正是因為沒有哪個更好或者哪個更壞,所以才會是艱難選擇。

第二,不要以為是因為我們太無知、太愚蠢,所以才難以定奪。張教授舉了自己的例子,她曾經糾結於做律師還是哲學家。她很期待上帝能給她寄一張DVD,清楚描繪出做律師和做哲學家的道路都是怎樣的。最後因為害怕成為失業哲學家,她就和大多數人一樣,選擇了最保險的一項,成了一名律師。但是呢,她卻並不開心。再退一步說,即使你完全了解兩個選項,並且一一對照,你還是很難選擇,因為根本就沒有最優選項,跟你是不是無知也沒關係。

第三,既然沒有最優,那是不是說這兩者等價,你直接拋硬幣決定就好了?這又陷入了另一個誤區。其實,之所以選擇難,不是因為這兩個選項差不多好。舉個例子,你可以想像任何兩種你喜歡的職業,比如投資家和藝術家,選擇做投資家或許你可以操縱金融世界;選擇做藝術家呢,你或許能成為藝術達人。現在呢,你嘗試在這兩個選項中改善一個選項,例如你在投資家的薪酬上,一個月增加500塊錢。那是不是說,你選擇做投資家就幸福了呢?肯定不是。這也就說明,這兩個選擇根本就不在一個價值維度上,你選擇困難也不是因為它們等價。

好,上面我們總結了大家對「選擇困難」的三個錯誤認知。那你可能會問,你說了這麼多,還是沒有回答我,為什麼我會有選擇困難啊?別急,接下來張美露教授就一語中的告訴大家,我們之所以有選擇困難症,是因為思考方式出了問題,把本該屬於價值觀範疇的選擇,用科學的方式去度量了。

咱們都知道,在科學領域,一切事物能用數字度量。舉個例子,當你衡量兩個箱子重量的時候,你可以有三個選擇,大於、小於、等於。但是價值觀的世界裡就不能這樣啊,比如說美麗、善良、正義,你怎麼能用數字來衡量?而咱們平時的選擇,很多都是價值觀層面的,這樣如果你用大於、小於、等於去衡量的話,當然就會有選擇困難症了。

所以張教授提出,要建立大於、小於、等於之外的第四個關係,從這個角度去理解選擇困難,你就不會那麼糾結了。你完全可以從內心出發,選擇一個在某方面特別吸引你的那個選項,然後不斷強化你選擇這個的理由。張美露舉了個例子,給你兩個選擇,到底是去鄉下住,還是住在大城市裡面?面對這個兩難選擇,你就可以不斷地發掘和自我創造理由去支撐你的選擇。例如我就是要成為一個穿著黑襪子,愛吃麥片,住在鄉下的銀行家;或者,我就是要成為一個穿著粉色襪子,吃著甜甜圈,住在大都市的藝術家。

看上去有點阿Q,但其實這就是個你主動創造理由的過程。因為不管你做哪個選擇,都沒有對錯,關鍵是你怎麼看待你的選擇。相反,如果你一直很被動,做了一個選擇之後,還老是惦記著另外一個選擇是不是更好,那當然就陷入糾結了,選擇困難症只會越來越嚴重。

所以,選擇本身不是什麼苦差事,反而是一個財富。下次面對困難的選擇,別再絞盡腦汁想哪個選項更優了,因為最佳項並不存在。你可以先問問自己: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然後,答案就不言自明了。

TED《如何做出艱難選擇》


從圖書館借的一本書,書名就叫choice,作者在書中有詳細的解釋,回去找一下那本書


你知道天秤座嗎?


往往想買的東西越多的時候,都是沒錢的時候。


在看《不確定世界的理性選擇》整書的基本論調是——量化的選擇好過專家的感性判斷

表層地說 是工作記憶不夠用 同時能處理的就那麼多

你可能會說 寫在紙上就好了啊

可是人們照樣會對著紙發獃 因為大腦同時就能處理那麼多 除非用世界盃那種小組淘汰制分塊處理 同時最多只處理三個或許會好很多

當然 書上的觀點是 對每一個需要考量的特徵給予一個分值 就像對學生擇優錄取一樣 數學語文外語各門相加 得出總成績 找出最高分 而且 即使不對分數進行加權都乘以1 也能得到較好的結果

外國的招生辦主任 各公司的HR 最擅長搞這些了 邀請他們看看他們怎麼說......

-------------------------

還有下棋的 打牌 那麼多選項 肯定剛開始也蒙蔽---說白了都是按套路來的 教我圍棋的老師能憑記憶復盤-手動播放上一局錄像 但是對我們下的就沒辦法 我們走的不是他的套路 而且我們甚至根本就沒套路 所以另外一個解釋是 我們缺乏相關的長期記憶或法則


下圖有人要殺你,怎麼辦?

下圖有人要殺你,怎麼辦?

下圖有人要殺你,怎麼辦?


不是有這麼一句話么,你所有的選擇恐懼症都來源於一個字——窮。


人類在做決策時的影響因素很多,感覺和知覺決定了選擇,個人感知和個人思維的方式。最根本的還是在成本與收益之間權衡。

我們在被教育時接收到的信息是趨利避害,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我們已經有了這樣的思維方式。

對一些不重要的決策,人類和某些低等動物一樣,有一些固定行為模式(下意識)反應,其特徵是組成這個模式的所有行為,每一次都以同樣的方式、按照同樣的次序出現。咔噠,特定的磁帶被啟動了;嘩,一系列標準的行為放了出來。

碰到一些不重要的緊急的情況,我們會下意識的決策,不動腦筋的,譬如飢餓營銷,大家都在瘋搶,看到這樣的情景,大腦會下意識的讓你去搶,而我們大多數人都會去搶害怕得不到,害怕失去。當我們在商超時,往往物品的擺放位置會影響到我們的決策,這個時候多數是衝動型消費。

而面對重要決策時,我們會思考成本和利益,我們做的選擇會得到什麼,失去什麼,怎樣我們的利益能夠最大化,傷害最小化?值不值?對我的未來的影響?我們的大腦需要判定。當選擇項越多,對比越多,花費選擇的時間也越多。所以難以決策是對成本和利益難以計算。


選擇憂鬱症重度患者內心是這樣的

選清華土木吧,北京是個好地方,而且又喜歡這個專業,但是blablabla

選復旦社科吧,留在家鄉也不錯,而且是預錄取,但是blablabla

選港大經濟吧,說不定畢業以後出路比較好,但是學費貴啊...

暴走到沒選擇...


主要是貪心吧 我覺得

想起一段話 大概是 一開始只是想要一個擁抱 後來意外獲得了一個吻 然後一個人 一顆心 一張結婚證 一個家庭 慢慢慢慢想要的越來越多 越來越不滿足

等到這些都是失去了的時候

突然想起自己一開始其實只是想要一個擁抱 其他的 都是額外得到的罷了。


同類選擇超過7個 多數人就無法把握了

大腦緩存是有限的,看了後面忘了前面

就像是一個領導管理的直屬下級不能超過7個。

解決辦法就是幫顧客再分類,比如價格分類,口味分類


因為大部分人做事都是停留在get it 階段,真正做到do it那步的少之又少


有段時間我也陷入選擇恐懼中,有時為了去選擇去哪個城市去旅行而選擇四五天....搞得最後自己都不想去了....

說說原因:從心理上來講,是因為自己害怕為選擇失誤帶來的後果負責

這種心理是因為完美主義,不允許自己犯錯,所以每一個決定都希望可以做到盡善盡美,而這個導致的後果是,會拉長決策的時間提高決策成本,同時錯過最佳行動時間,然後事情沒做好,自信心又受打擊,而完美主義者是最不能接受自己沒做好事情,從而周而復始惡性循環

說說辦法法:那這個病怎麼治?

其實決策就是你在說服另一個自己,告訴他我這麼做是對的,然後搬出一堆佐證來說服另一個自己

那你就想像一下,你平時怎麼說服別人的?

  1. 最壞的結果是XXXX,你能接受不? 能接受那就做吧
  2. 大事不糾結,小時不糊塗
  3. 把多選題變成判斷題
  4. 人為的給自己製造一個外界因素來限制自己,比如斷電,比如去朋友圈發個狀態說我後天要去旅遊了....那我明天就必須得昨晚所有的工作
  5. 如果你覺得決策一個大事情很難的話,先決策這個大事情中的一個小事情,先做起來比什麼都重要,事情會逼你決策的

最後給大家一個公式,1%-60%-100%

就是拿到一個事情,我先什麼都不想 做個1%,開始跑起來

然後我給自己定個目標,做到60%,也就是能用就行

最後我再往100%去靠近 

歡迎選擇困難症病友們和我一起治療,微信加 KEV_JU


這就是人的貪念吧。


這個問題如何解決,其實哲學大牛早就告訴我們了:我們有義務滿足於不時從目前看來對我們一切最好的選項中盲目選擇,從而的鍛造我們自己的歷史。。。。。。因為我們都是歷史中的人。-薩特


正好最近看的書有說到這個問題,所以來回答一下。

書名《瞬變:如何讓你的世界變好一些》,在第三章 幫助騎象人:讓騎者找出關鍵的改變 中提出「決策癱瘓」。

更多的選擇項,甚至是不錯的選擇項,也會讓我們感到迷惑,並且使得我們退回到那個「棄權」的選項中去。

既有的現狀讓人感覺既舒服又安穩,因為絕大多數的選擇都已經被決定了。改變帶來了一系列新選項,而這又造成了新的不確定性。

不僅僅是出現各種選項會造成決策癱瘓,事實上,各種選擇本身也是含糊不清的。發生改變的時候,你可能就不知道到底有什麼樣的選項可以去進行選擇,或者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做出決定。 如題24種果醬放在桌上,這種選項的不確定性本身也會導致決策癱瘓。


因為人是貪婪的


過多的選擇常使選擇標準出現模糊,例如原先打算依靠糖分多少來選擇早餐,但到了店裡發現出現了一種新麵包號稱可以美容。

還有就是思考時間會變長。

其實只要選擇標準夠好,不會出現選擇困難。


《逃避自由》裡面提到,人有時候會因為過多的自由而煩惱。

過多的選擇就是給了你選擇的自由。同時你就要擔負選擇的後果。倘若只有一個選擇,不滿意也可以外歸因。但是如果有很多選擇,一切的後果就來自於你的選擇,那麼自然而然就會因為恐懼而影響。

過多的選擇就能讓你感覺到溺水一般,不知所措。這時候就得要試試看找到自己的目的。就像游泳一樣,一開始都是不習慣的。但是如果能放鬆下來,忘記那些恐懼,只活在當下,那不就好了么?學會了這樣調整心裡狀況,你就會輕鬆自如。

最後祝你,身體健康,再見。


或許可以用有限理性來解釋?


畢業了,由於不善群居的嘈雜,我一個人在一個中檔小區租了個單間,每天為了上班早出晚歸。

剛開始不熟悉地形,每天都要走12分鐘到一個公交站點,等一路叫318的車。 318不好等,去遲了可能上班都會遲到,所以我從來都不敢遲到。

住了一段時間,才知道,小區下面就是一個公交樞紐,有很多車都到公司。當時發現了這個很高興,再也不用那麼早起來了,也不用為了害怕遲到而焦灼不安了。每天坐公交車過去10分鐘,這些公交車不難等,到站再步行8分鐘就到公司。

後來我又發現,一條新的公交路線792路,10分鐘就到公司樓下,甚至不用再走那8分鐘
,多省事。

為了避免步行這個8分鐘,我每天都在等792,即使有很多可以直達的公交車從我面前停下,我也直接無視。

後來我發現,792雖然好,但是確實不好等,它基本不按點到站,昨天是8點,今天變成了8點10分,不確定性太大了。

如果我8點開始等792,等了15分鐘它才來,而在15分鐘里有十幾趟公交路過,都是我可以坐的車,為什麼我要為了少走8分鐘選擇792不可呢?

我在8點15等到了792,8點25到了公司,同時,我也可以8點過一分上別的車,8點11分到站,再走8分鐘到公司,這樣,我8點19就能到公司,鍛煉了腿腳還節約了6分鐘。

為了少走8分鐘,還出現過一直等792等不到的情況下,只好上別的車。這反而對我造成了一些小麻煩。

可是,何必呢?如果一開始沒有792,我也可以很快的到公司,甚至很喜歡這些公交。可是自從792出現了,別的公交車我都不願意看了,更好的出現了。但是沒想到792也會給我帶來這麼大的困擾。

不要再等那個最好的了,珍惜當下就是一切。


可以確定的一點,選擇類目數量多少和決策的產生難易成正比。據我經驗,對於有比較嚴重選擇恐懼症的人來說,給出兩個及以上的選擇就是一種折磨,除去偏好的引導,人在不了解的事物面前,首先就是嘗試去做比較,設想每一種選擇的結果,這一過程在腦海中的反覆推敲需要耗費人的精力。而當面對過多陌生的選項,思維的局限容易讓人的腦袋陷入一種比較和糾纏的混沌感,更容易讓大腦產生疲勞,同時對無法作出合理預測的結果感到焦慮和失望,進一步對決策的產生感到手足無措之感,從而陷入一個死循環。

以上。


一般都會影響到的。


品嘗一種果醬,會回味。品嘗兩種果醬,會對比。品嘗30種果醬,會不知其味。

所以很多時候,最簡單的是只選擇知道一種,不會對比不會後悔,深入其中,享之其味。

井底之蛙,不會煩惱,也不快樂。


所有東西,無論人和事都是這一原理,過多的選擇會掩蓋了自己原本想選擇的第一個,對於人也一樣,認為自己有資本,還可以選擇,卻沒想到自己錯過了最合適自己的人,有些東西,選擇了就堅持。


不不會寫長論證…簡單的概括下

首先有一個前提:人們會認為客觀事實上存在一個「最佳選擇」,如果自己沒有選到那這波就虧了。

然後更多的選擇增加了選到不是最佳的幾率。

就醬


影響是好事啊,選擇越多就能做的越好。

如果有24種果醬讓我選,我肯定會都嘗一遍找到最喜歡的,或者幾個喜歡的都買了。如果只有6種果醬,那麼我選到喜歡的的概率會大大降低或者乾脆都不要。

選項多只是麻煩,選項少才是悲哀。


對沉沒成本的恐懼


你這個問題《不確定性世界的理性選擇》這本書里有系統介紹


計算量變大了而已,怎麼辦呢?


上面的回答太專業,單純的從個人經驗來說的,選擇困難是因為有充足的時間可以浪費,如果在過馬沒有紅綠燈的馬路的時候,從判斷來車距離到做出選擇就是一瞬間的事,更別提選擇困難症了


簡單一點,根據心理學,對於人來說,選擇越多越不好,最好的就是只有一種選擇


看到話題,想起大學的一段往事。我們那時候有一個教授,考試題全部都是選擇題,30分鐘,40道題,每題5個選項。他教的每一門課都這樣,然後基本上哪門課都從來沒有過滿分。

看起來不可思議嗎?答案很簡單:

請選擇所有符合要求的選項(正確答案項1--5個)


因為一個一個選過去真的很浪費時間啊!


當只有一個選擇的時候你沒的選,當有兩個選擇的時候你可以對比選擇,當有五六個選擇的時候你會想著為什麼只能選一個,當選擇多了內心也就開始膨脹不在只滿足選一個所以會很糾結。


知乎的話題這麼多,我反正是沒法選擇了,所以註冊好久了一直沒好好看過。。。


看到這個就想到之前看過的《選擇的悖論》裡面就很詳細的討論了這個問題


&>裡面,你作出選擇時所放棄的其他有潛在價值的東西,也算成本。


因為能讓你多選擇的那些東西差別不大。

打個比方,

如果你要買書包,Kipling的和任一淘寶爆款,如果你錢足夠多,肯定買Kipling了啊。但是如果你面對都是100左右的淘寶款,就會糾結來糾結去咯。

其實人應該開心自己還有可選擇的餘地吧。。。。

比如,在大四一開始,可以選擇考公務員、考研、準備出國or找工作,四個選擇呢!但是當考公考研考托考雅思失敗後,那三條路都堵死後,對不起,只能去找工作了。


黑色,買

黑色白色,買白色

黑白金,買金色

大小,買大

黑白金粉,買粉

更多的選擇只會讓你糾結買哪種,永遠不會糾結在買還是不買。

對,我說的是腎6-_-||


一條條地計算機會成本 心好累

還不如簡單粗暴一條道


個人認為這取決於做選擇的主體本身。

當一個人在選擇之前就明確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又怎麼會選擇困難呢?


選擇過多會使自己的思維複雜化,在現實中露出「貪」的心理


作為一個外國語學校的高三生,對這一點我深有體會。如果在別的學校,我們現在的狀態應該是埋頭學習,好好複習的; 可是,現在大家的狀態都是忙忙碌碌,十分浮躁的,準備著保送,出國,堅定高考的心思也被保送勾著猶豫不決。所以,選擇越多反而心思越多。


我覺得選擇多了,就會權衡利弊,


因為內心不確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面對太多的選擇,什麼都想要得到,什麼都不想要放棄啊。


過多選擇信息量大,增加了人思考結果的難度,就像走迷宮,岔道越多越難走,過多選擇需要更多的認知,以及思考每種選擇產生的結果,人的惰性會使人趨於比較容易的選擇模式


因為有對比


因為貪婪.如果許多東西你能分辨出優劣.結果毋庸置疑.如果東西風險.利潤.價值.同等呢.你捨棄了這個才可以有那個.你就會猶豫.會舉棋不定.因為你什麼都想要卻又什麼都不想失去.歸根到底還是人性的貪婪.


每種選擇都有利弊,當你無法權衡出到底哪種選擇的利更好或者哪種選擇的弊更輕的時候,選擇就會變得艱難。


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干擾對目的不明確的人。

就是像你的錢散落在地上,你的選擇一定是全部撿起來,而不是只撿一部分。

吃午飯的時候,母親端上來四五個菜,你會本能的把筷子伸向喜歡或者習慣性的不需要思考的一個盤子里。這是在所有選擇的結果最終都是屬於你,但是只論先後的情況下。

那麼在另外一種就是不確定最終是否屬於你你只能選擇一個或者兩個的時候。

例如,當你有足夠錢的情況下,選擇出去旅行的交通工具,飛機,火車,汽車,輪船。你想要快,飛機,想要偶遇,火車和輪船,直達目的地,汽車。你要什麼結果,就選擇什麼,然而題目和題干其實是兩回事。


會的!你看女人逛街就知道了!


選擇多了,考慮的方面也就多了,糾結的也就多了,究其原因,沒有一個選擇是完美的。只能在眾多不完美中選擇能接受的。


選擇多不是問題,問題是你只能在這麼多選擇里選擇一個。丟了誰,你都覺得可惜,你總想找出這麼多裡面最佔優的那一個。

我只想說許多問題三言兩語就能回答的,

為什麼在知乎能回答成一篇長篇小說?

這是命題作文比賽么?

特別是類似於這樣的問題。


博弈論思想的話,就是研究個體如何在錯綜複雜且相互影響的環境中得出最合理的策略的選擇。

我試著解析一下昂

博弈方:品嘗者顧客、自然(也就是點心)

行為:吃點心和選擇點心的過程

信息:點心種類、顧客的喜好口味

策略:顧客選擇喜歡口味、點心要讓顧客選擇自己

次序:單人博弈

收益:顧客付出金錢得到點心、點心完成任務說明好吃

結果:顧客買或不買、點心被買走或不被買走

均衡:顧客味蕾反饋信息的最優選擇

至於題主說的顧客面對多選擇時品嘗完也許會選擇不買,一種原因是他有選擇恐懼症,多種選擇帶給他的喜好口味各種搭配的組合超過他的預期他選擇去狗帶。一種原因是多種的口味沒有一個他喜歡的。當然他也可能單純的沒帶錢而已。

裝13完畢求不打


推薦閱讀:

怎麼看待 科學懷疑一切 這樣的說法?
你是如何判斷左右的?
為什麼欣賞(體驗)完一部好的作品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沉浸在空虛中?
如何形象地理解薩皮爾-沃爾夫假說?
為什麼用五筆打字也會經常出現拼音筆誤?

TAG:心理學 | 決策 | 認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