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華夏」一詞的起源?請諸友討論

關於「華夏」一次的最早記載有說出自《尚書》「華夏蠻貊,罔不率俾」。,有說《左傳》的「楚失華夏」。但不管怎樣,與一直慣性思維的教科書中先有華夏族 才有夏朝。也就是說一直以為「夏朝」取自華夏族。但是事實是有可能華夏族取自夏朝,也就是說有可能華夏一詞也是東周時編纂或者另加的,很有可能根據夏朝的名字也是後者添加就一併將夏之前的文明起源一併合理推理出一個故事或者起源論(個人是承認有夏朝的,只是這個夏朝可能不叫「夏」,希望夏粉或者三皇五帝部落粉不要攻擊我)。

《尚書》又記,「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也就是說「美「為華,」大「曰夏。{華}古代同「花」。華夏就是指諸夏個部落諸侯國。我認為先古的人一般喜歡以地名為族名,以美和大為名略有後人的浪漫主義色彩。又有說法【華】指華山,「夏」同「下」,華夏就是「華山之下」,起源於華山,估計是周人起源的牽強附會。炎黃逐鹿中原考證大約是河北山河南一帶。

那麼夏朝的夏又是怎麼來的呢?之前看到有「夏後氏」這一部落族名,其實不正確,「後」是夏朝的君王級別稱呼,後演變成王,「後」成了皇后的後綴。「後」最早只代表一種官職,甲骨文最初起源於畫,所以編旁正過來寫到過去寫都代表一個意思,「後」字起源於反過來寫的「司」字 意味管理。那麼「夏」又來源於哪裏呢?是真的有夏氏這個部落還是取自於先有華夏這個名詞?還是真的是後人取個好聽的名字加上去了?如果真的是一開始就存在這個詞這個說法為什麼到了春秋戰國的文獻才少許有記載「華夏」一詞的?而且還要怕人不懂特別說明?

那麼華夏的華會不會來自於「華胥氏」,夏來自於夏朝?如果照此說,至少華夏一詞肯定起源於夏朝之後,並非先有炎黃,炎黃自稱華夏才有夏朝的。那就很有可能是周時期古人東拼西湊將這兩個名詞拼一塊兒硬加上去的。因為名族的名稱很有一個特點就是大多是習慣以地為名,這跟以地為名的特點保持到了以地為姓的延續。眾所周知的日本亦然,歐洲貴族的姓會加上自己的封地名。而且一開始也沒有民族概念我可能只是個部落 我的部落名就是我所佔據的地域的名稱,表明這塊領地是我的,久而久之文明發達了,文化差異就拉大了,你獨特的文化成為了一個民族,你的部落民稱也就是該地區成了你的民族名稱。民族形成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民族並非是自己叫出來的 是別人起的,是別人叫出來的。漢朝後中原人被胡人呼作「漢子」,於是慢慢就有了漢族這說。匈奴自稱可能就是匈,「奴」字是個中原人對其的貶義詞,「突厥」也是個別人管當年草原部落的統稱,當年突厥自稱什麼就不知道了,可能叫到後來也就習慣自稱突厥了,還為這個名字自豪甚至叫到現在。所以民族的名字不會是一個首領突然今天起出來說:「我們這個民族從今天開始叫***」。這種華胥+夏後的拼合組合模式如果成立只可能是後人的意淫修飾。

我覺得古書中真的只要記載了的就應該全是可信史該是真的嗎?我提出過相關問題,結果相信有夏朝一朝的網民和提出質疑的兩派口水戰的很厲害,彷彿回到了百家爭鳴時代讓人很痛快。我作為理性中立覺得,有些人覺得考古上無法考 都不能作為不存在的證明,持考古學考證不到就不能算作存在的理論是一些認為離今天越遠越古的都需要存疑,都需要考古論證,都站不住腳,都有可能是假的一樣的邏輯。這種邏輯很奇怪,而對於越接近當代的就越眾所周知不需要考證一樣,只是你知道了,後人又會不知道,今後隨著時間的推移1000年後也需要存疑考證的。其實我可以告訴你,連紅軍勇奪瀘定橋也是藝術塑造也是假的。而且如果你要證明一個歷史人物存不存在除非你搞到他的DNA 不然光憑文字記錄也可以作為政治需要虛構塑造而論。

不過必須指出的是由於古代沒有考古學也沒有人類起源的科學研究,每種文化的記載都喜歡把學說和自己本民族的起源推進到人類起源或者世界起源來述說自己的歷史。其實中國的起源還不止炎黃時期,中國有盤古開天地,你不能說中華文化從宇宙大爆炸開始有150億年歷史。《創世紀》把猶太人歷史追溯到世上第一個人亞當誕生,你不能說猶太人的歷史有十幾萬年。同樣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形形色色的起源論。我認為的歷史可以從最早的古書上有板有眼記載一些君主世襲和開始管理統治一個地區開始算起,不一定那個時期要具備文字,只要有統治國家概念即屬於開始。


正好我在漢族的族名的由來是什麼? - 知乎回答了同類問題。

華夏之名的由來

在漢以前,我們民族已經有兩個自稱,「中國」和「華夏」。

中國的意義很明顯,就是字面的中央之國,這個中央,當然不是純粹的地理意義,因為純地理是無所謂中央的。中國是我們祖先民族本位觀念下,以自我為中心形成的民族地理和政治地理觀念,且最終超越了地理含義而可以直接指代民族和文明。

漢語博大精深,一詞多義並存很正常。「中國」一詞在華夏內部使用,是與四方相對應的政治地理概念,多指黃河流域中原地區;在華夷之間使用,就是與「四夷」相對應的民族地理概念。很多人和勢力極力要將「中國」去民族化而地域化,極力宣揚一種中國只是單指一片固定土地範圍,沒有文化內涵,沒有本位意識,土地上被異族征服換了人換了文化仍然算中國。凡是如此宣揚者,出身漢族就是漢奸國賊,出身異族的就是亡我之心畢露的死敵。

《公羊傳·禧公四年》——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桓公攘夷狄而救中國

顯然,中國不是固定的範圍,不是死物而是有生命的可變體,會隨著我們民族和文明的興盛和擴大,也會在衰落時縮小,更會在漢族喪失獨立時滅亡。只有一片土地由華夏-漢族主宰時,才叫中國,否之就不是。

常有人認為「中國」指代國家是現代才有的用法,其實「中國」一直是我們民族和國家的通稱,歷朝歷代從未停用。所謂古代沒以中國為正式國號,是因為有著特殊歷史文化背景。

先明確一點,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的名號嚴格的說不能叫「國號」,而是「有天下之號」,而既然是「天下」,那就是一個比中國更大的範圍。在歷史上,中國長期是已知範圍內一強獨大的最先進民族和文明,周邊不存在能與中國全方位匹敵的勢力(四夷只有軍事威脅,文化道德則低劣的多)。這就形成就了中國「天朝意識」的世界觀:中國是最高等的民族和國家,是天下的宗主。中國君主理論上也是天下的統治者,對四夷擁有「華夷一統」的主權。中國和四夷的區分是明確的,但中國與其是內外主從關係,而不是平等並列的。既然中國具有鮮明的民族和文明含義,在中國不承認有對等外國,而主權又包含了四夷時,以中國為有天下之號不僅無意義,還會導致認識混亂,造成中國意義的虛無化。所以中國古代選擇以朝代帝號作為中國統治天下之號,但又不妨礙根據實際情況在國內國外使用中國一詞。

很多人始終為滿清地位糾結,就是因為沒認識「中國」一詞包含的深厚民族文明本位意義,和「天下觀」中的主權與屬人關係的定性的結果。地域主權與屬人的身分的分離,是古代乃至近代普遍的常態現象,對一個地方擁有主權,並不意味著當地異族就擁有國民身份。所以明朝對東北擁有主權,與建奴不是中國人,這兩點絲毫沒有矛盾之處。明朝時長城以北不以漢族為主體的東北主權無疑屬於中國,因為明朝在當地實施了主權宣示,而無人反對時,中國在當地的主權就已經建立了,這片土地的最高主權也就屬於中國而非當地其它民族。當地異族是中國臣屬,但在沒承擔與中國人相同的義務前,不具有完整的中國人身分和權利,他們與中國聯繫是靠中國統治的這個基礎維繫的,一旦叛亂分裂,就等於斷絕與中國的關係,成為徹底的外敵。所以自奴兒哈赤叛亂分裂的那一刻起,滿清就只能是外國,只能是中國的敵人而絕非中國人,明清也只能算中外戰爭而絕非內戰,滿清滅明只能是中國的亡國而絕非改朝換代,但這無法改變東北歷史上主權屬於中國的事實。

天朝意識現在成了嘲諷用語,做為自大無知的象徵而飽受抨擊。但要說句公道話:天朝意識作為高度的民族和文明自我中心意識,是擁有持久霸權和文化自信的強國及其國民必然具有的心態,並非中國獨有。遠如古希臘、古羅馬,阿拉伯、奧斯曼,以及近代歐洲列強,乃至現代美歐國家無不或多或少具有這種意識,甚至一些地區小強也有著類似的「小天朝意識」,天朝意識的強弱直接與其國家的強大和文化影響成正比,中國天朝意識深入人心,恰是因為中國古代一超獨強的時間太久了。現實中也是落後國家國民對先進國家的往往更關注了解,而先進國家常常對落後國家是鄙夷和無視的,這也是勢利的必然。天朝意識本身並不可笑,可笑的是不擁有與之匹配的實力時還死抱天朝意識不放,這就只能自取其辱了。中國現在確實不具備古代配擁有天朝意識的實力和地位,但更忌走到反面極端,成為自卑自賤的雙標逆向民族主義者,相比天朝意識,這更可悲可恥。畢竟小國可以靠事大生存,而象中國這種巨型國家,不成為強國就只能被宰割,想事大也沒人敢收。如同一隻小貓可以靠當寵物舒舒服服的生存,而一隻老虎,哪怕再馴服,也難被放心當寵物。

扯的有點遠,還是回到華夏上來。相對於「中國」,華夏是個合成詞,華和夏本是獨立稱謂,也可合稱,皆可用於指代我們的民族。

《尚書·舜典》——蠻夷猾(侵犯)夏。

《左傳·襄公十四年》——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

《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楚失華夏。

《左傳·定公十年》——裔不謀夏,夷不亂華。(這是孔子在齊魯夾谷之會上所說)

還有現在最廣為人知的「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出自唐朝孔穎達(孔子三十一世孫)的《春秋左傳正義》。雖然這種解釋已經滿足了許多人的要求,但畢竟此已是中國文化完全成熟後的解讀,附會太多,也過於抽象。我則嘗試著把華與夏的初始本義及其延伸出的文化內涵全部揭示出來。

「華」,其原始含義是花,而且根據《爾雅·釋草》中「木謂之華,草謂之榮。「華的本義應是樹上之花。但究竟是何樹何花呢?這一點也能從字義中找到端倪。我們知道古人在名之外還有字,而字普遍是與名相呼應關聯的。孔子的弟子中有位名叫公西赤,他的字是」子華「。顯然」華「與」赤「是近義,赤的本意是火,所以炎帝也稱赤帝。赤按顏色分,則為深紅色。那麼又是哪一種深紅的樹花被中國先民如此看重呢?

我覺得《詩經·周南》中的《桃夭》一篇應該給我們足夠提示,」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子之于歸,宜其室家「。桃樹作為起源於中國的本土植物,因其功用在我們文化中佔據了重要地位。桃既可食,也有藥用價值,作為中國古代最重要的果樹,長期以來便被先民視為有驅邪消災作用的神樹,後世端午的桃枝,對聯前身的桃符,道士驅鬼的桃木劍,都是肇始於此。在春天交配季節(大霧)盛開的桃花,不僅美麗鮮艷,而且表現著生命活力和預示未來的豐收果實,意味著興旺與繁盛,自然成為性和生殖的象徵,直到今天桃花,桃色這些辭彙的深意仍會使人浮想聯翩。桃樹能同時完成食、性、生育諸方面的需求,成為先民崇拜對象也就理所當然了。

漢族自稱炎黃子孫,以黃帝為我們民族和中國的初祖。但締造漢族文化基礎的,是在比黃帝更為久遠的時代。中國第一姓,不是黃帝的「姬」,也不是炎帝的「姜」,而是伏羲氏的「風」姓。伏羲氏被稱為華夏人文始祖,據記載在這個時代,我們祖先發明了網、籠等工具,漁獵的效率大大提高,並由此開始馴化禽獸。同時舉一反三,創造了八卦,開始主動認識和思考自然與人的關係,開始了文明啟蒙。對偶婚姻制度也在此時形成,先民從此脫離了「知其母不知其父」的蒙昧狀態,社會關係有了質的改變。

有人可能不了解,在中國傳統儒學中,夫婦才是人倫之始。《易經》中說「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儀有所錯」。《中庸》中孔子說「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人類有了婚姻後,才形成家庭,才有了建立在家庭基礎上的複雜社會關係。國家是以家為基礎構建的,而家是以夫婦為基礎構建的,所以一切社會倫理道德都始於夫婦之間。所以儒學的把社會倫理的本原建立在家庭倫理上,讓整個儒學思想體系源自家庭的內在需求,不能不說這是中國文明和儒學最偉大的認識,這使我們文明一直保持了強大的生命力,維繫了最基本的人性和溫情社會,是漢族屢仆屢起,能發展成世界第一大民族和中國長期統一的根源。

相傳伏羲氏的妻子是女媧,都是風姓,說明這時還是在氏族內部通婚,這也是後世把二人說成是兄妹的原因。伏羲女媧以蛇為圖騰,留下的形象是人身蛇軀,正是在以蛇為基礎,中國人創造出「龍」的形象,龍的傳人也是由此而來。伏羲女媧所出身的風姓氏族名為「華胥氏」,也稱「赫胥氏」。看到這裡,想必大家已經基本看出「華」的脈絡了。赫是赤的升級,意味著更多的火、紅、光,再次證明了「華」與這些特質的關聯。胥有相伴相隨之意,華胥也就是與桃花共生的氏族。

但這就是最終答案嗎?雖然桃樹之花應是「華」的原始本義,但這種早期簡單的自然崇拜,還不具有成為我們民族之名的足夠文化內涵,從桃花發展到後世所具有的各種美好含義,其跨越未免太大。下面請允許我開一點腦洞,做有合理依據的推測。「華」的含義中,是包含光明的。可是桃花哪怕再美麗,再鮮艷,再火紅,它也不會發光。這時應該要注意到,伏羲氏還有太昊、太皞等名號,而這些名號都是與太陽崇拜相關的,甚至連與「羲」相關的曦字,也表示初升的太陽。

對於中國古史,我們後人在承認其基本框架屬實的基礎上,也必須要認識到,因為過於久遠,歷史信息的傳遞會出現相當的變形。比如伏羲這類名號,就不會是單指個人,而是一個時代的代表。中國歷史是持續不斷的,文化始終處在發展中。事實上,雖然伏羲時代是一個漁獵畜牧的時代,但繼承風姓的伏羲後裔卻跨越了從神農到五帝、三代多個時代。太皞這個名號就一直傳承到黃帝時代。甚至直到春秋時代,仍然有風姓直系諸侯分布於淮北和山東南部,中國人穩定的血統傳承實在驚人。

《左傳?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須句、顓臾,風姓也,實司大(同太)皞與有濟之祀,以服事諸夏。邾人滅須句。須句子來奔,因成風也。成風為之言於公曰:「崇明祀,保小寡,周禮也;蠻夷猾夏,周禍也。若封須句,是崇皞、濟而修祀、紓禍也。」

在進入農業時代後,太陽崇拜開始盛行,伏羲氏的直系後人改稱太昊也就可以理解了。伏羲氏的桃樹崇拜,在後世的五德說中配五行中的木德,可見文化傳承的穩定。在周代的《月令》中,太昊又被尊為主管春季的東方天帝。春天、桃樹、如火一樣盛開的桃花、東方、太陽,把這些要素結合在一起,是否會對我們有所啟發?不錯,這讓人自然就與在東方日出之所,棲居著十個太陽的扶桑神樹聯繫起來。

《山海經·海外東經》——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山海經·大荒東經》——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

至此,一套完整的邏輯璉建成了。從上古採集時代開始的華胥氏桃樹桃花崇拜,延續至農業時代,與太陽崇拜結合最終形成了太陽神樹信仰,成為表現光明、興盛、美好的「華」。到中國文明人文主義發展成熟後,「華」從自然崇拜向人文價值轉化,成為中國文明美好輝煌事物的總稱,一步步進化,內涵不斷豐富累積,這就是「華」成為我們民族稱號的由來。

上述說法並非臆測,而是有實物為證的。

請欣賞實物「華」

這就是三星堆的青銅神樹,上停著九個背負太陽的金烏(不是十日嗎?另一個正在天上),有龍在樹上盤繞,其與文獻的吻合已經到了分毫不差的程度。這裡正好反駁一下所謂三星堆是外來文化或由異族創立的荒誕說法。中國文明由於規模宏大,出現多樣化實屬正常不過的現象。但有人就是無視中國各地考古文物相對域外,文化共性要遠遠超過差異,同屬於華夏文明體系,而處處以分裂和貶低中國文明為目的,這正是前面我所說雙標逆民的表現。

三星堆也證明現代人對華夏先民過於低估。首先是低估華夏文明的影響範圍和先民遷徙交流的能力,四川的三星堆發現了浙江良渚文化風格的玉琮,還發現了眾多玉璋,而同樣形制的玉器分布,以中原為中心,東至山東,北至陝北,西至四川,南達廣東乃至越南。再就是嚴重低估了中國古史的可信性,在三星堆以前,很多人把《華陽國志》記載古蜀國的內容當成傳說而非信史,現在三星堆青銅人面已經證明「「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是可信的。那《華陽國志?蜀志》中「蜀之為國,肇於人皇,與巴同囿。至黃帝,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陽,是為帝顓頊;封其支庶於蜀,世為侯伯。歷夏、商、周,武王伐紂,蜀與焉。」難道會是無據之談嗎?

《華陽國志》記載古蜀人是五帝之一顓頊的後人,而據《史記》所說「帝顓頊高陽者,黃帝之孫而昌意之子也。…北至於幽陵,南至於交阯,西至於流沙,東至於蟠木。動靜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屬。」

再看禮器玉璋的分布圖,是否發現與所描述顓頊影響所及的地域驚人的吻合?

這足以證明:上古華夏文明的遷徙能力和影響範圍遠比許多當代中國人認為的強太多,把五帝時代貶為傳說而非信史的論斷才是沒有根據的立場先行。

說完了華,可以說夏了。

一提到「夏」,很多人會想當然以為是夏朝的影響,如同「漢」之於漢朝一樣。但認識歷史最忌膠柱鼓瑟,把不同時代不同人物進行不當類比,要承認不同時代和不同的人都是獨特的。夏朝時代,中國還是合眾國,夏做為第一個「家天下」的天下共主,地位並不穩固,實力雖強於其它諸侯,但沒有壓倒性實力,另說不能與中央集權制大一統的漢朝相比,相比商、周也差的遠。商、周的歷史都不短於夏朝,優勢和影響力比夏朝只大不小,為何名號沒成為我們民族的代稱?

《尚書·舜典》——蠻夷猾(侵犯)夏。

顯示比夏朝更早的堯舜時代,夏就已經成為我們民族的普遍自稱了。如果說這還不足為憑,那舜和禹同屬黃帝分支顓頊一系的後裔,而後來的周人,雖然血統上與商人更近,屬於黃帝另一分支帝嚳一系後裔,但卻也自稱「夏」。

還有如藏、彝、苗等民族稱漢族,也是接近於「夏」的發音。華夏與這些民族分離至少有五千年以上,遠早於夏朝,且這些民族都分布於邊陲,與位於河洛的夏王朝也不具備接觸的條件。說明「夏」的使用遠早於夏朝,影響也遠大於夏朝,至少在華與羌系民族分離時,「夏」就已經成為炎黃族群的自稱。

那麼「夏」的最初含義是什麼?如果說「華」是樹,那麼夏就是人。相對於華具有的早期自然崇拜色彩,夏則從一開始就有著鮮明的人文精神和文化自覺。

先看夏的字型

釋義:夏,中國之人也。從攵從頁從臼。臼,兩手;攵,兩足也。

「夏」字就是華夏人給自己的自畫像,表示「我們」,如果還原為真正的圖像,應如下圖。

這是出自山東嘉祥武梁祠的漢朝造像,左上為神農,左邊題榜為「神農氏因宜教田,闢土種穀,以振萬民」;右下為黃帝,題榜為:「黃帝多所改作,造兵井田,垂衣裳,立宮宅」。正是靠先民的奮鬥,中國成為少數獨立開創了原生文明的民族,也是唯一延續至今的原生文明和民族。我們的先人對自己充滿了自信和自豪的,所以夏也就有了另一層含義:

《爾雅》——夏,大也。

「夏」用現代話來說,就是:我們是偉大的民族。

隨著中國文明的一步步發展,「夏」的內涵也一步步增加,逐漸具有中央、正統等一系列含義。至周代,漢語的標準語被稱「雅言」,《詩經》中等級最高的詩體被稱為「雅」,而雅就是「夏」的假借。而由於華、夏相互聯用,也導致了二者詞義重合,如一年中最為繁盛興旺的季節,也被稱為「夏」。

華夏合稱,其含義就是:我們是光輝興盛的偉大民族


瀉藥。現在較為通行的觀點,可能是「華夏」作為一個族群認同的概念大約起源於西周,兩字連用的做法則廣泛出現於東周。說文:華,榮也。夏,中國之人也。事實上夏字也有中原的意思,如,子曰:居夏而夏。這裡的第一個夏字是夏之故地的意思,第二個則通「雅」(至於究竟有沒有夏的問題,孔子的時代,也就是東周,大多認為有;現在的學者一部分認為有,一部分認為沒有足夠的證據能夠證明有)。那麼其實這個詞的起源就很明白了——華夏就是光輝榮耀的夏,這個概念的出現則與西周建立在親族關係和封邑制度上的意識形態相關。

References:

中國國家博物館:文物中國史

張富祥:先秦華夏史觀的變遷

李峰:西周的政體


謝邀。我是曾經的認真想過這個問題的,「華夏」這個稱謂是古早之至的,所以在我看來,文化上的過於深層次的表達或許不能揭露本初的用意。我個人的一點想法,「華夏」的意味所在,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生如夏花之絢爛。先民時代,生存與發展是大問題。蛙的崇拜、魚的崇拜,都是生殖崇拜,說穿了,都是生存繁衍的問題。古之大事,在祀與戎。祀是希望藉助神力更好的生存,戎是依靠自己更好的生存。那個時候,還真談不到,準確的說,引申不到什麼華美啊,盛大啊,雅啊,榮啊,什麼什麼的。華,就是花,盛開的花,漫山遍野充滿生命力的,色彩斑斕旺盛的花,夏,則要從它的源頭說起:

這便是它的最初甲骨文形態。表現什麼呢,農忙之人。它的兩個基本引申是,農忙的時節——夏季。農忙之人的族群——夏人。這也正是我們的最為本質的生存手段。

所以,我個人對於「華夏」的看法是:繁榮發展的農業族群。這是我們的根,也是先民的願景。

以上。


長期以來,我們中國人均都稱呼自己的民族為「華夏民族」,文化為「華夏文化」,文明為「華夏文明」。

  俗語說:「樹有根,水有源」。那麼,這個「華夏」之名,究竟是怎麼得來的呢?現在,就讓我們共同來追溯它的根源。

  一、「華」,源於洛陽一帶山鎮名

  據中國現存古籍查尋,「華」字,最早見於西周初期,「禮樂征伐自天子出」(1)時代的攝政王——周公姬旦編寫的《周禮?夏宮?職方氏》一文(2)。該文記載道:

  河南曰豫州,其山鎮曰華山。

  《爾雅?釋山》也說:

  河南華。

  那麼,「河南豫州」在什麼地方?它的範圍有多大?《尚書?禹貢》解釋道:

  禹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荊、河(之間)惟豫州,伊、洛、瀍、澗既入於河。

  由此可知,虞舜時期,大禹奉命治水,「別九州」(3)中的「豫州」,位於湖北省北部的荊山到河南省黃河中游以南的洛陽一帶,其地有伊、洛、瀍、澗四條河。

  《漢書?地理志》把「河南豫州」的範圍講得更加具體:

  河南郡,漢制。轄河南、洛陽、京地、谷城、新城、偃師、緱氏、平陰、平城、成皋、鞏縣、登封、密縣、中牟、新鄭、開封、苑陵、故市、卷城、梁城、陽武、原武二十二個縣,郡治在河南縣(註:故址在今天洛陽市西工區王城公園一帶)。

  以上證明:以洛陽為中心的黃河中游以南的廣大地域,在夏、商、周時,這裡的山鎮名字就叫作「華」。 如《國語?鄭語》也說:

  當成周者,……若前華後河,左洛右濟(4)。

  成周,即洛陽也,為東周的國都。由於以洛陽為中心的黃河以南、荊山以北名叫「華」的廣大地區,古人認為此地區是「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里均」(5)所以歷代又把黃河中游以南的洛陽一帶地域,稱作為「中華」。如:

  自強胡陵暴,中華盪覆,狼狽失據。([東晉]桓溫:《請還都洛陽疏》)

  其地東接中華,西通西域。([北齊]魏收:《魏書?宕昌傳》)

  自古帝王,皆貴中華,賤夷狄。([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唐紀》)

  游步中華,聘其龍光。([劉宋]裴松之:《三國志注?蜀志? 諸葛亮傳》)

  同時,古人又把「中華」洛陽四周的各少數民族地域稱作南蠻、北狄、東夷、西戎。如:[戰國]《管子?小匡》即載:

  兵一出而大功十二,東夷、西戎、南蠻、北狄、中國諸侯,莫不賓服。

  上述眾多古籍記載證明:「華」名,從夏朝到北宋,人們一致公認是起源於以洛陽為中心的黃河中游以南的廣大地區。

  關於1996年10月山東大學庄春波先生在《華夏東西說》一文中提出的:「華,之作為族名,來自夏朝之前的(山東)虞(舜)」之說(6),筆者認為,庄春波先生明顯搞錯了。《史記?五帝本紀》說得很清楚:「虞舜者,名曰重華。」「重華」二字不可分開,是帝舜之人名,非是帝舜之族名。帝舜之族名為「虞」、為「有虞氏」。如《國語?鄭語》即載:

  夫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孫未嘗不章,虞、夏、商、周是也。

  《左傳?庄公三十二年》亦載:

  故有得神以興,亦有得神以亡,虞、夏、商、周皆有之。

  《禮記?明堂位》亦云:

  有虞氏祭首,夏後氏祭心,殷祭肝,周祭肺。

  以上諸例,可證,虞和夏、商、周一樣,皆為族名。

  關於2001年9月華東師範大學詹鄞鑫教授在《華夏考》一長文中,指出的甲骨文中的「 」字為「華」字,「源於山西省西南部晉陽一帶」(7)的說法,詹教授自己也說,晚清學者孫詒讓把甲骨文中的「 」字釋為「岳」字,羅振玉釋為「羔」字,唐蘭也釋為「岳」字,《說文》釋為「 釫」字,於省吾釋為「冥」字,還有不少學者釋為帝嚳之「嚳」字,只有詹教授自己釋為「華」字。筆者認為,對於甲骨文中的「 」字,學者們分歧太大,可暫存不論。但周公姬旦是商末周初人,也使用過甲骨文。如1977年到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陝西省歧山縣京當鄉鳳雛村周人宗廟遺址中發現了很多周人使用過的甲骨文骨片(8)。證明:周公姬旦把以洛陽為中心的黃河中游以南地區的山鎮叫作「華」名,是不會錯的。同時,歷代文獻也都承認位於「天下之中」的洛陽一帶為「中華」,更加證明,洛陽一帶的山鎮名叫作「華」是連續不斷的、正確無誤的。

  二、「夏」,源於洛陽一帶氏族名

  從中國古籍記載來看,「夏」字,最早見於大禹治水有功,帝舜封大禹氏族名為「有夏氏」,其封地為「有夏之居」和「夏國」。如《國語?周語下》記載得十分清楚:

  昔在有虞,有崇伯鯀,播其謠心,稱遂共工之過,堯用殛於羽山。其後伯禹,念前之非度,厘改制量,象物天地,比類百則,儀之於民,而度之於群生。共自從孫、四岳佐之。高高下下,疏川導滯,鍾水豐物,封崇九山,決汩九川,陂鄣九澤,豐殖九藪,汩越九原,宅居九隅,合通四海。故天無伏陰,地無散陽,水無沉氣,火無災火單,神無間行,民無淫心,時無逆數,物無害生。帥象禹之功,度之於軌儀,莫不嘉績,克厭帝心。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賜姓曰「姒」,氏曰「有夏」。

  這就是說,在帝舜時代,大禹的父親叫「崇伯鯀」,還不叫「夏伯鯀」。因崇伯鯀跟著共工辦壞事,被流放在羽山之地。後來,大禹受命治理洪水,率其氏族子孫,在四岳部族的輔佐下,消除水患,治水成功,受到廣大群眾的擁護和愛戴。帝舜為表彰他的功績,才賜給他天下,名叫「夏國」,賜給他姓叫作「姒」,賜給他氏族名字叫作「有夏氏」。

  那麼,大禹父親「崇伯鯀」之封地「崇國」在哪裡?

  《爾雅?釋山》云:

  山大而高曰崇。

  《說文解字》云:

  古崧、嵩、崇三字通假。崇,即嵩也。

  崇國在今洛陽市南面「伊河之濱」的嵩縣到洛陽東南面的登封市陽城、嵩山一帶。如《水經注?伊水篇》又載:

  伊水又東過(嵩縣)陸渾縣南。……左合禪渚水,水上承陸渾縣東禪渚。……即《山海經?中次三經》所謂「南望禪渚,禹父所化。

  可知,禹父崇伯鯀亦死葬在嵩縣陸渾南。

  從《帝系》中我們又知:

  鯀娶於有莘氏之子,謂之女志氏,產文命,是為禹。

  那麼,大禹之母有莘氏的老家在哪裡?《水經注?伊水篇》又載:

  伊水又東北過(嵩縣)陸渾南。……昔有莘氏女採桑於伊川,得嬰兒於空桑中,言其母孕於伊水之濱。

  可證,大禹的出生地也在洛陽市南面的嵩縣境內。

  《帝系》又載:

  禹娶於塗山氏之子,謂之女蟜氏,產啟。

  那麼,大禹之妻塗山氏又住在哪裡?《水經注?伊水篇》又載:

  伊水又出陸渾縣之西南王母澗。……歷崖口,山峽也。翼崖深高,壁立若闕,崖上有塢,伊水經其下,歷峽北流,即古三塗山也。此謂武王問周公曰:「吾將因『有夏之居』,南望過於三塗,北瞻過於有河」,知是山明矣。

  從上可知,鯀、禹、啟三代都是洛陽市嵩縣人。

  由於洛陽一帶的夏族發源地,古人 認為是「天下之中」,所以歷代又說洛陽一帶的夏地為「中夏」。如:

  目中夏而步德,瞰四裔而撫棱。([東漢]班固《東都賦》)

  魏人中據中夏,漢氏據岷蜀,吳制荊揚而交廣。([西晉]陸機《辯亡論》)

 

  自古帝王雖平定中夏,而不能服戎狄。([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唐紀》)

  關於2001年9月華東師範大學詹鄞鑫教授在《華夏考》一長文中提出的「夏墟,在山西省西南部晉陽一帶」的說法(9),筆者認為,山西省晉西南的「夏墟」晚於洛陽一帶」的「有夏之居」。如《古本竹書紀年?夏後氏》一文載:

  胤甲即位,居西河。

  胤甲,為夏禹之後的第十二代夏王;西河,指位於山西省西邊的黃河。此地「夏墟」大大晚於開國夏王大禹的「有夏之居」。所以,山西省晉西南之「夏墟」,不能說是夏族的發源地,夏族的發源地應在黃河中游以南的洛陽一帶。

  三、「華夏」連稱,亦指洛陽一帶

  從現存的古籍來看,中國古籍第一次把「華夏」連稱的,要算西周初期的《尚書?武成篇》了。該文記載說,公元前1046年4月,周武王克商以後,返回豐京,四方諸侯都到陝西豐京周人祖廟中去助祭周人先王,並慶賀克商成功。武王即席發表文告說,商王受(註:又叫商王紂)沒有德性,大肆虐害人民,是天下的罪人。我們周人伐商,是替天行道,替人民報仇。因此,「華夏蠻豸百,罔不率俾。」《今古文尚書全譯》注釋道:

  《說文》云:「華夏」,中國之人也;「蠻豸百」,泛指四方少數民族的小國(10)。

這樣,「華夏蠻豸百,罔不率俾」八字的意思便是:居住在「天下之中」的華夏人和四方少數民族,對於商朝的滅亡都很擁護,於是都率眾前來助祭和慶賀,並服從我們周人的統治。

  那麼,當時的「中國」又指哪裡?1963年陝西省寶雞市郊考古發現西周成王時的「何尊」青銅器銘文載曰:

  惟成王初服,宅於成周。……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茲ㄨ民」。

  可證,「中國」,即洛邑成周也。洛邑四周的少數民族,那時被稱作蠻、夷、戎、狄,界限分明。如:《國語?楚語》也說:

  蠻、夷、戎、狄,其不賓久矣,中國所不能用也。

  即使地處洛邑西邊的西戎人,自己也常常自稱不與洛陽一帶的華夏族相提並論。如:《左傳?襄公十四年》就載,戎人駒支說:

  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贄幣不通,言語不達。

  從以上幾例,即是證明。

  四、「華夏」通稱,民族大融合的結果

  前已考證,「中國」、「華夏」之名來源於古代黃河中游以南的洛陽一帶,洛陽四周的少數民族和地域被稱作南蠻、北狄、西戎、東夷。那麼,以後我們全中國人為什麼又稱呼自己為「華人」和「華夏民族」呢?要回答好這個問題,還必須從中國各民族大融合的悠久歷史談起。

  眾所周知,中國歷史上形成的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名叫夏朝,大禹是第一任開國國王。《尚書?禹貢》即載:

  禹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

  夏朝的版圖已達「東漸于海、西到流沙(新疆),朔南暨聲教於四海」,具體包括「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九個州了。處於「天下之中」的河南豫州華夏族和其四周的蠻、夷、戎、狄各少數民族,都是夏王朝統治下的子民。也就是說,處於「天下之中」的洛陽「中國」,只是當時夏、商、周、秦、漢、唐、宋各個朝代領土的一部分,是地域名稱,還不是國家名稱。[戰國]《呂氏春秋?用民篇》載:

  當禹之時,天下萬國,至於(商)湯而三千餘國。

  可知,我們中國,從夏朝開始,就是一個由很多很多民族所組成的大家庭,各個少數民族都為中國的興盛與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由於氣候、物產和地理位置的不同,各個少數民族之間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從中國歷史記載來看,由於地處「天下之中」的洛陽一帶,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河川縱橫,土壤肥沃,所以種植農業和文化便較其四周的蠻、夷、戎、狄地區發達、先進。如《禮記?王制》便記載了周朝時期各地區的發展情況:

  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東方曰夷,被發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發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而穴居,有不粒而食者矣。中國、蠻、夷、戎、狄,皆有安居、和昧、宜服、利用、備器。五方之民,言語不通,嗜欲不同。

  可證:春秋戰國時代,中國洛陽一帶的華夏族已普遍住上了房屋,吃上了熟食、粒食,而其四周的蠻、夷、戎、狄各少數民族,還是處在狩獵、捕漁、披髮文身、不吃熟食、粒食、居住穴洞、言語不通的落後狀態。

  人類總是要發展的,生活總是要改善的。為了發展,過上更好的生活,我國各個民族,歷來都有胸懷坦蕩、兼容並蓄、互相學習、互相交流、取長補短、進行大融合的好品質、好傳統。從歷史記載來看,中國各民族大融合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幾點:

  第一,居於落後地區的少數民族積極向先進的中原華夏族融合。據《周書?康誥》記載,當地處西土戎狄之間的周人(11),打敗商紂王入主中原洛陽以後,便自覺把自己的周族名改為華夏族名。如當上攝政王以後的周公姬旦,便對其弟弟康叔姬封說:

  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惟乃丕顯考文王,克明德慎罰,不敢侮鰥寡,庸庸祗祗,威威顯民,用肇造我區夏。

  《周書?君奭》也載,周公對他的另一個弟弟召公說:

  

  惟文王尚克修德,和我有夏。

  《周書?立政》也載,周公曰:

  其在受德, 為羞刑暴德之人,同於厥邦;乃惟庶習逸得之人,同於厥政,帝欽罰之,乃伻我有夏,奄甸萬姓。

  《魏書?世祖紀》載,公元471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執政以後,看到鮮卑族要想鞏固政權,必需向中原先進的華夏族學習。於是他便下令從山西平城(今大同市)向南遷都洛陽,並號召鮮卑族人要說漢話、穿漢服、讀漢書、娶漢妻,並把鮮卑姓拓跋氏改為漢姓元,不同意者斬。為了推行漢化政策,他曾連殺了幾位親屬和大臣,加快了漢化步伐。

  第二,取得全國統治權以後的華夏諸族,通過分封制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的華夏化。如《漢書?諸侯王表》記載:

  昔周監於二代、三聖製法,立爵五等,封國八百,同姓者五十有餘。……漢興,剖裂疆土,立爵二等,封功臣侯者百有餘邑,尊王子弟,大啟九國。

  於是漢高祖劉邦便封其兄劉喜為代王,封其弟劉交為楚王,封其子劉肥為齊王,封從父弟劉賈為荊王,封其又一子劉友為幽王,封其兄劉濞為吳王,封其功臣韓信為韓王等。這些王侯到達封地以後,帶去了上千上萬名文官武將和漢民,均按漢制要求興官制,辦學校,教以《詩》、《書》、《禮》、《樂》和《春秋》,使其各少數民族地區很快漢化。

  第三,由於戰爭、戰亂,使大批漢人向各少數民族地區大量移民,促進各少數民族地區華夏化。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早在帝堯時期,帝堯便用流放罪人的辦法,向落後少數民族地區移民。如:

  流共工於幽陵,以變北狄;放讙兜於崇山(嶺南),以變南蠻;遷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流鯀於羽山(山東),以變東夷。

  《資治通鑒?秦始皇下》也載:

  始皇二十五年,使王賁攻遼東,代治;又使王剪伐荊江地,降百越之君,置會稽郡。始皇三十三年,派軍攻取南越梁地,置桂林、南海、象郡。從中原內地遷民五十萬人戎墾五嶺,與

越人雜處。

  西晉末年,「八王內亂」,中原華人百餘萬,為避戰亂,紛紛南遷閩、浙、贛地區;唐朝初年,為平復叛亂,唐王派陳政、陳天元等率固始「五十八姓」赴閩,興修水利,進行漢化教育;宋末,金兵入侵中原一帶,廣大百姓為避戰亂,又有五百萬軍民南遷江蘇、浙江、江西一帶;明朝,鄭成功為收復失地,率兵二萬餘人,南下福建,後入台灣,有力地鞏固了國家統一。到清朝時期,全國民族數量從夏朝的萬國萬族、商湯時的三千國三千族,已融合為五十多個民族了。到公元1688年,沙皇俄國入侵清朝,逼迫清政府簽訂《尼布楚條約》時,按照當時的國際慣例,要清政府使用已經華夏化了「中國」之名,與沙俄簽訂條約。此後,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中國共產黨 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成功以後,均都採用被世界各國公認了的「中國」之名為國家名稱,從而永久地固定了下來。全國56個民族,也從此都對外自稱為「華夏民族」,文化為「華夏文化」、文明為「華夏文明」了。

  通過上述考證,我們可以很清楚地得出這樣的結論:洛陽,確是華夏民族之根,華夏文明的發祥聖地!


先說下和「華」有關的字吧,實在是太多的人揪著字音而忽視字義不放了,九成九對華字大談特談的人肯定舉不出三個與華相關的字,更別看如何解釋連用,我第一次看時也是意想不到。

《爾雅》:

釋草第191節:芺、薊,其實荂。

釋草第192節:蔈、荂,荼。

釋草第194節:葭,華。蒹,薕。葭,蘆。菼,薍。其萌虇蕍。

釋草第195節:芛、葟、華,榮。

釋草第199節:華,荂也。華、荂,榮也。

釋草第200節:木謂之華,草謂之榮。不榮而實者謂之秀,榮而不實者謂之英。

其次,慣性思維認為華夏族得名自丘明《左傳》「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這裡的確出現了夏、華二字,但嚴格地說,這裡連華夏二字都沒連寫,怎麼就看成華夏了?視覺上看字序就不對了。」華夏「先印入腦海後再翻《左傳》是無效的證明。如果我是先看的《左傳》,肯定不會馬上想到把這二字組合為華夏。打個比方,就像你不能在一篇文章或文物上看見」中央之國「四字就認為」中國「取自」中央之國「那樣,的確古義同,但多了個」央「和」之「字,看文獻應該每個字都要看,而不能從後人起名的角度去看。

所以嚴格地說只能證明」中央之國「出自該文獻或文物,但」中國「是必須出自別的文獻或文物。

然後,」華夏「連用出自《古文尚書》,但已經被後人證實是晉人偽造,現在印刷在紙上應該是和《今文尚書》做對比,比如我手裡拿著的中華書局出版的《尚書》

而有意識地以族、語為後綴命名人群、言語的習慣,是西學東漸的結果,在此之前無人知華夏族、華夏語,就是後人為了稱呼方便和做學問而起的名。


華和夏都是很古老的詞。但是,華夏連用,始於周克商之後


上古時期 記載混亂,三皇本為一些學科代表 古人喜歡崇拜和祭祀 總會給每個崇拜的自然現象或者學科按一個人形來崇拜,久而久之這些人形的代表也成了真實存在過的歷史人物加以譜寫。比如東周之前只有記載過三皇五帝,作為神話出現,但到了東周卻把它們按在了夏朝之前竄連起來,從而也給了上古的神話人物一個很合理的存在過的解釋。所以會和上古的某些記載自相矛盾。比如皇帝的名字多次矛盾出現有軒轅氏 公孫氏 有熊氏。而且他不單是個傑出的軍事家,呼風喚雨神一般的存在,還是個多種東西的發明家。炎帝的名字也名字也有烈山氏和神農氏之混,估計也就是兩個部落代表 ,後人為了自我標榜或者拍馬屁將很多功績按在這兩個部落上,或者按在這兩個部落出現過的最出名的首領上,可能還不是一個首領,但是後人方便祭祀把它們化為一人來崇拜。燧人氏和有巢氏包括有熊氏華胥氏可能只是先於炎黃時期的某一個甚至某一地區的多個部落的善於以上技術的部落而已,可能已傳承了幾百年的部落,後人冠以其名卻把一個上百年的部落作為一個人或者一個偶像來敘事。網上找到兩張族譜圖:

燧人氏(配華胥氏)—伏羲(配女媧)—少典—黃帝—少昊—蟜極—帝嚳—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王亥—上甲微—報乙—報丙—報丁—主壬—主癸—商太祖成湯

又:

燧人氏(配華胥氏)—伏羲(配女媧)—少典—黃帝—少昊—蟜極—帝嚳—棄—不窋—鞠—公劉—慶節—皇仆—差弗—毀隃—公非—高圉—亞圉—公叔祖類—古公亶父—季歷—周文王

大家看到了嗎 從後期開始分化 看出上圖為商部落所做,下圖為周部落所改。不可謂中國整部中國歷史是一部不斷的攀親歷史。華民族並不是慢慢的混血融合出來的,是直接加盟出來了,外族來了,直接改中國姓名,說漢話寫漢字就直接變成漢族了。所以會有匈奴也是華夏黃帝的某個兒子的後人,東西西戎南蠻北狄都有華夏炎黃某個後裔之說,西南夷的幾乎大小民族都是黃帝的某個兒子的嫡系之說皆為攀親說,包括周部落。五帝可以說是一個體系,這個體系可能無關乎歷史的真實與否,而是你只要肯加盟我,我就可以在五帝時期把你寫進去,好比今日的加盟連鎖店文化。當然加盟地越早你就被我通化得最厲害,我認為你最正宗。今之華夏我們一奶同胞,我們操著同樣的語言,但是你有可能是匈奴人之後,你有可能是鮮卑人,我有可能是百越中的一個部落,可能是巴蜀國,南詔,通古斯人。請允許我沒剎住車放了那麼多與學術無關只與浪漫主義有關的那麼多屁。


如何把你自己和別人區別開來,有不同的名字就行

如何把你的民族和別的民族區分開來,用文化和傳統


推薦閱讀:

瑪雅文明是夏朝文明嗎?
開發一款大禹治水的遊戲,會有人玩嗎?
如果漢語藏語同源,為什麼現在漢人和藏人的名字差那麼多?
夏朝的存在有爭議,那如果夏朝不存在。那是從什麼樣的體系過度到商朝的?
夏朝的老百姓每天都幹什麼?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神話 | 夏朝 | 世襲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