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點中文網上的「科幻」分類小說與傳統科幻小說有何區別?
在百度搜索「科幻小說」時,《吞噬星空》、《星戰風暴》等起點中文網內帶有「科幻」標籤的小說作品會出現在搜索結果內。然而眾所周知的是,類似小說對於傳統的科幻閱讀者而言,幾乎不能稱為「科幻」,甚至百度三體吧與吞噬星空吧之間就曾有過幾次相關爭執。請問這樣的現象是怎樣造成的?起點中文網上的「科幻」分類與傳統科幻小說有何區別?
相關問題: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歐美地區的外國人喜歡看起點文了? - 文化差異 - 知乎
起點剛成立的時候,天、地、人榜上有一位真正的科幻大師在,那就是raystorm 雷風暴;上述很多評論者應該都沒看過他的《尋找人類》《星際罪惡》。現在閱文集團的副總裁,當年起點的創始人黑暗左手羅立(黑暗左手本身就是科幻小說書名),曾經以站長身份在榜單上這樣評價雷風暴的作品:
「我所看到的最好的網路科幻小說。生命演化的意義究竟何在。
所謂的罪惡是不是真正的罪惡。人
類又將去往何處,或許這是個永遠沒有答案的問題。」
————《星際罪惡》
「難得的科幻精品,不但「幻」得離奇曲折,也有真正「科」的成分。」
————《尋找人類》
這兩個作品一部在天榜一部在地榜,要橫向比較的話,是這些作品:在天榜有今何在《悟空傳》、孫曉《英雄志》、天下霸唱《鬼吹燈》等;
地榜有煙雨江南《褻瀆》、老朱《紫川》等;人榜有可蕊《都市妖奇談》等。
在網文權威性論壇「龍的天空」的 TOP200 書單上(類似於豆瓣電影 TOP250),今何在
作品《悟空傳》排第 2 名、江南作品《此間的少年》排 45 名、raystorm(雷風暴)
的兩部作品分別排在 55 名和 58 名、《鬼吹燈》排 63 名;榜單 100 名開外仍有《凡
人修仙傳》、《佛本是道》等非常知名的網文。
(榜單鏈接:龍的天空lkong.net - 龍空)
在豆瓣讀書上評分分別為 8.9 分和 8.7 分,並均出版實體書。
覺得上面我的描述過度的,請先去閱讀原作品。
那麼為什麼這樣科幻大師後來悄無聲息了呢,原因有二,一是低產,後續雷大隻寫了漢森博士的遺產的少數短篇,不符合網文低量高產的行業特點;二就是真正的愛好者寥寥,這麼好的作品至今讀過又有幾個?
科幻是很多人的情懷所在,但是科幻小說長期愛好者和支持者不足才是網文科幻沒能發展出高水平的真正根結。
補充:
市場用實際行動拒絕了認真的大師,而轉頭擁抱了高產的低齡化文字,與這樣的平台誕生不了優秀作品之間還是有辯證的區別。
雷大現實生活中是東方航空的飛行員教官,為我國培養了大量的飛行員,他的專業知識和素養是極高的。我與雷大私交友好,上述作品的版權目前在我這裡,早已不在起點。
謝邀。
一、引言本人算是三體的老讀者了,最近在逛貼吧的時候,看到了很多把三體和網路流行小說吞噬星空進行比較的帖子,之前我並沒有看過吞噬星空這本小說,但在我的印象中,我吃西紅柿是一位寫玄幻的作者,和科幻小說完全不屬於同一個範疇,從道理上來講完全不具備可比性,但從吧友的敘述中來看,吞噬星空似乎是一部科幻小說,並且具有很大的爭議,常見的有以下幾點:1.吞噬星空是一本披著科幻小說外衣的玄幻小說。(定性)2.練功、升級、打怪流。(概括劇情)3.三體怎麼能比得上吞噬星空,羅峰一拳秒殺歌者(反語,諷刺吞噬星空行文冗長,充斥缺乏科學依據的臆想)。
4.吞噬星空完爆兒童文學(絕大多數低級釣魚貼)。總的來說,論戰的主題圍繞著吞噬星空是否為科幻小說、以及作為科幻小說,誰好誰壞展開的,不管是出於釣魚還是無知,既然產生了爭議,那麼至少在「科幻小說」這個概念上部分人是模糊的。百度作為最大、使用最廣泛的中文搜索引擎,搜索結果在讀者群體中具有相當影響力,我輸入「科幻小說」作為關鍵字,其結果某種程度上可以作為判斷科幻小說的參考依據。在第一頁的第一行我就看到了吞噬星空,而不是如三體、基地系列、海底兩萬里等傳統的科幻小說;進一步我了解到,吞噬星空在起點上的標籤正是科幻類型;簡略看了一下內容,小說充斥星球、飛船、宇宙、超光速等科幻元素。這些很容易給未涉足這一領域的讀者一種暗示:吞噬星空是一本真正的科幻小說,我想這也是引起爭議的根源所在。這裡我用到了「真正的科幻小說」,真正的科幻小說具有「科學」、「幻想」和「小說」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二、吞噬星空不屬於科幻小說首先我們探究下吞噬星空是否具有科學性,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弄清楚「科幻」、「玄幻」以及「奇幻」的區別和聯繫。1.這三種形式的小說都有一個「幻」字,也就是說,它們都具有三要素中的「幻想」。所謂幻想小說都與臆測未知有關,其目的是通過想像的敘述為讀者提供線索,三者都創造詭異的情境和描述怪誕現象 [1] 。 2.三種小說的區別在於對幻想不同的處理手法。「科幻小說」百度百科上的解釋是:用幻想的形式,表現人類在未來世界的物質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學技術遠景,其內容交織著科學事實和預見、想像 [2] 。維基百科的解釋是:Science fiction is a genre of fiction dealing with imaginative content such as futuristic settings, futurist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ace travel, time travel, faster than light travel, parallel universes and extraterrestrial life. It usually eschews the supernatural, and unlike the related genre of fantasy, its imaginary elements are largely plausible within the scientifically established context of the story. Science fiction often explores the potential consequences of scientific and other innovations, and has been called a "literature of ideas. [3] "引用艾薩克·阿西莫夫的話來說:「科幻小說可界定為處理人類回應科技發展的一個文學流派 。
科幻小說中「科學」含義,是指它對幻想的解釋是「自然的」,而非「超自然」的。主題展開是具有邏輯推理性的,每一步都必須考慮到必要的科學細節,有合理的科學構思 [1] 。3.奇幻小說之中的奇幻一詞,是由英文的 「fantasy」翻譯而來。此一譯名之固定,乃由台灣奇幻文化藝術基金會的負責人朱學恆,於1992年在台灣的老牌電玩月刊雜誌《軟體世界》中,開設為期共一年半的「奇幻圖書館」專欄時固定下來,並沿用至今成為通用譯名 [4] 。因為中國以前並沒有「奇幻」這個專門的分類名詞,我借用wiki上對奇幻的定義:A dictionary definition referring to fantasy literature is "fiction characterized by highly fanciful or supernatural elements." Examples of fantasy supernaturalism include magic (spells, harm to opponents), magical places (Narnia, Oz, Middle Earth, Hogwarts), supernatural creatures (witches, vampires, orcs, trolls), supernatural transportation (flying broomsticks, ruby slippers, windows between worlds), and shapeshifting (beast into man, man into wolf or bear, lion into sheep). Such things are basic themes in fantasy [5] .簡而言之,奇幻小說中「傳奇」的含義,是指它對幻想的解釋是「超自然」的「流於虛幻」的,主題的展開往往夾雜著魔法、超自然生物(女巫,獸人)、魔力載具(飛毯,飛帚),且不必應用科學進行解釋。4.「玄幻小說」一詞出自中國香港。最早的玄幻小說,是1988年香港「聚賢館」出版的黃易的《月魔》。當時「聚賢館」出版商趙善琪先生在序言中寫道:「一個集玄學、科學和文學於一身 的嶄新品種宣告誕生了,這個小說品種我們稱之為『玄幻』小說。」這是「玄幻小說」一詞首次 亮相,並有了明確的定義。中國當今的玄幻小說,只是沿用了黃易創立的玄幻小說的軀殼,而捨棄其內核,其中的「玄」不再是指玄學,而是可以詮釋為玄想 [6] 。對幻想的解釋上,玄幻小說是三類幻想小說中最自由的。它寫未來科技,卻不需要用科學理論驗證;它寫魔法,又不考證西方巫術學體系;它寫武術,卻比傳統武俠更神奇強大,經常超越人類生理極限……不論是虛擬世界架構,還是人物經歷,都是玄之又玄,天馬行空,自由無比 [7] 。 5.區別贗貨和真正的科幻小說,不是看題材。機器人、激光槍和怪物本身並不構成科幻小說,而是看幻想的展開是否有科學依據 [1] 。在西方,「Star Wars boat test」常作為判斷小說是否為science fiction或fantasy的方法,即將小說「星球大戰」的場景由太空船換到地球的大海上其故事性會有本質上的改變嗎 [8] ?答案是否定的,這就證明了星球大戰不是真正的科幻小說,只是披著科幻外衣的奇幻小說,其中的「奇」被科幻元素替代了而已。順便插入一段。有網友補充,《星戰》里原力操控者擁有的所謂纖原體與弦理論相結合證明了《星戰》的科學根據。而來源是《星戰》衍生作品並非《星戰》電影本身,《星戰》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體系,會越來越體現出科學性。而不像大多數作品都是孤立存在,不會再完善,只要定性就無可更改。我們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檢驗吞噬星空,以文中一段具有鮮明科幻元素的情節作為例子:「宇宙穿梭成功,已經進入『暗宇宙。」屏幕上巴巴塔喊道「關閉外景模擬。」「暗宇宙?」羅峰好奇的很「巴巴塔,暗宇宙是什麼樣?」
「現在飛船以光速飛行,無法捕捉外景。」巴巴塔說道「需要減能捕捉,不過……加減,消耗能量很大。羅峰,我將暗宇宙的一些景色,直接模擬給你看吧。羅峰的眼前,憑空出現屏幕。屏幕上出現一些絢麗的景色,這是一個浩瀚的空間,空間中只有彷彿螢火蟲一樣著光的一個個光點,這是光點的海洋,除了美麗的一個個光點,這浩瀚的空間再無其他。哦……還有飛船!「暗宇宙和我們生活的『原宇宙」坐標對應。」「不過,暗宇宙中我們飛行一段距離比如「3光秒」在穿梭回到原宇宙。你會發現,你前進的距離是3光秒的18.1萬倍。」巴巴塔說道「暗宇宙和原宇宙,按照比例對應1:18.1萬倍。」羅峰暗暗吃驚。在暗宇宙以光飛行一年,一光年而已。可宇宙穿梭,回到原宇宙,那就是18萬光年外了。「在原宇宙中,物質無法突破光,一旦抵達光,會直接宇宙穿梭,抵達暗宇宙。在暗宇宙中,倒是可以突破光。」巴巴塔說道「現在飛船正在緩緩加速,這艘黑龍飛船的高度為15倍光,不過從節省能量考慮,1.2倍光剛剛好。」巴巴塔說道。「預計抵達虯龍星,需要接近1天時間。羅峰,這段時間,你可以好好休息或者修鍊。」在暗宇宙中飛行的日子是很枯燥無聊的。九天後。「羅峰,還有2分鐘即將宇宙穿梭,抵達虯龍星。」巴巴塔說道。「對了,巴巴塔,從原宇宙來暗宇宙,需要達到光行。那回去呢?從暗宇宙回原宇宙,怎麼穿梭?」羅峰有些好奇,這浩瀚宇宙太玄奇了,地球人怎麼會想到達到光速會發生什麼事情呢?至於所謂的達到光,就能時光倒流的說法,羅峰一直不贊同。一顆遙遠的星球距離地球1萬光年,那麼被地球人看到,可能是1萬年前景象。按照有些人的推論,越光朝這顆星球飛去……就能看到這顆星球彷彿時光倒流一般,看到這顆星球之前的景象。可在羅峰看來……搞笑!所謂那顆星球時光倒退,只是肉眼看到。實際上本質上,那顆星球是在不斷老去的!「很簡單,減,減到靜止!就自動穿梭回到原宇宙。」巴巴塔說道「這暗宇宙,是不存在靜止的物質的。」「哦?」羅峰驚訝的很。飛船逐漸減速,從1.2倍光,一直降低到一一靜止!羅峰只感覺腳下飛船微微震動,震動持續了大概十秒鐘,一切平靜下來。「宇宙穿梭成功,回到原宇宙。」巴巴塔說道。「外景虛擬,1%。」羅峰連道。刷!
羅峰頓時看到周圍的浩瀚星空,特別的是……一眼看到遙遠處一顆整個彷彿有著彩光的星球,在這顆星球周圍隱約有著兩顆衛星。——《吞噬星空》第五篇第18章
這一段的背景是羅峰成為地球最強者後隨同人工智慧巴巴塔第一次前往具有外星文明的虯龍星旅途中的情景,拋開設定的科學性,如果將羅峰的黑龍飛船換成二手奧拓,巴巴塔換成GPS導航,地球和虯龍星分別換成鐵嶺和三里屯,那麼吞噬星空的故事性還會成立嗎?答案是可以的,到達目的地羅峰照樣可以變的更強,依舊可以獲得更多的乾巫幣(或者是人民幣),在虯龍星可以遇到的人在三里屯也可以讓他遇到,當羅峰成為了三里屯之王可以讓他開法拉利去魔都,去聖地亞哥,去布宜諾斯艾利斯或者更遠的地方。因此吞噬星空中的科幻元素不是小說的核心,僅是一種描述形式。
退一步來講,吞噬星空包裹的這層科幻外衣是否具有科學依據呢?對於光速或者超光速旅行,不管是「蟲洞」還是三體中的「曲率驅動」,都有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或宇宙的曲率理論作為依據,並對該理論有系統且全面的闡釋,甚至有科學實驗作為佐證 [9,10] 。在吞噬星空中按作者所說,超光速飛行是由於「暗宇宙」的存在,「暗宇宙」這個詞是作者自創的,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另外作者認為超過光速的物體其「本質」還在不斷老去,即時間和空間是兩個獨立的概念,這是典型的絕對時空觀 [11] ,如果是一位科幻作者我對此深表遺憾。除了對科學歪曲和膚淺的理解,吞噬星空中還參雜著大量「原力」、「精神力」、「功法」、「星空巨獸」等超自然元素,因此可以判斷吞噬星空本質上是一本奇幻或者玄幻小說。三、吞噬星空是一本玄幻小說
奇幻作品是最容易與玄幻混淆的,這裡借鑒下三體吧吧主 厲風 的區分方法:1-------奇幻題材並不注重對主人公能力獲取過程的描寫,更不會花篇幅刻畫主人公修鍊過程。例如西遊記中孫悟空獲得能力的過程也只是在開篇有一些交代,後文就不以此為重點了,而孫悟空之外的人物的修鍊過程全無交代,因此西遊記屬於奇幻而不是玄幻。哈利波特也是如此,主人公修鍊過程並不是小說重點,小說重點則是各種魔幻歷史和人物之間的爭鬥(《冰與火之歌》與此類似)。
2--------奇幻題材中,主人公成為萬物主宰永遠不是小說目標,主人公可能會做一番大事業,但絕不會主宰一切,奇幻作品也不會著力刻畫人物的自我突破。孫悟空沒有成為萬物主宰,小說也沒著力刻畫他的自我突破,哈利波特也是如此,所以西遊記和哈利波特屬於奇幻,而不屬於玄幻。3--------玄幻題材大多為純粹英雄傳,而奇幻題材中的英雄傳基調還是史詩題材,當然這一點並不絕對,這一條判據沒有前兩條判據準確,只能作為輔助判據 [12] 。在吞噬星空中有大量對羅峰修鍊過程的描寫,並在其主宰宇宙後完結,可以說吞噬星空是羅峰一個人的吞噬星空(具體情節不附,可自行百度)。因此我們最後可以得出結論,吞噬星空是包含偽科學的,本質為玄幻的幻想小說。四、科幻小說與非科幻小說的優劣
到這裡揭示了吞噬星空的真面目,很多三體的粉絲可能會有一種優越感。但事實上,科幻小說天生就比玄幻小說高一等嗎?我認為這個問題應該一分為二的來看。一方面,科幻小說對作家的科學素養、邏輯思維要求較高。偉大的科幻作品們無不有一個高度自恰的精巧設定體系,設定不嚴密、邏輯不嚴謹、劇情推進不合理在奇幻/玄幻類小說也許是瑕疵,只要有一個足夠好的故事就夠了,對於科幻小說確是致命硬傷。這決定了科幻小說總量比奇幻/玄幻小說少,科幻小說相比奇幻/玄幻類小說的閱讀門檻更高,受眾更少 。另一方面,奇幻/玄幻類小說的設定通常是龍與地下城/修真一類純架空的空想,想像力發揮更為自由 [13] 。具有優美的文字、瑰麗的想像以及深刻的思想的奇幻/玄幻類小說也是不遜於科幻大作的優秀作品,如國外的《哈利波特》、《冰與火之歌》、《魔戒》等,國內有《紫川》、《傭兵天下》等,而《覆雨翻雲》、《星際浪子》、《天魔神譚》、《 暗黑傳說》等 等 , 對人類終極的兩難困境的揭示 ,已達到相當深入的境界 [14] 。五、「小說」本身優劣的比較
那麼在去除了各自的「玄幻」和「科幻」屬性後,吞噬星空其內在的文學性和思想性與三體相比哪個更優秀呢?
首先是文學性,一部小說具有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三要素 [15] 。環境描寫以社會環境為主,三體的故事主線從文革一直延續到未來300多年以後,而吞噬星空直接發生在未來世界,人類通過合併產生了多個強大聯盟,不斷發展技術抵抗外星人即將到來的入侵,這與第二部黑暗森林的背景有相似之處。從人物上看,吞噬星空的主角羅峰剛開始是生於普通人家的平梵谷中生,後來通過自身努力成長為人類的救世主以及宇宙之主。而三體三部曲中有各自的主角,第一部是沒有鮮明性格特點的科學家汪淼,第二部是花花公子羅輯,第三部是聖母程心,三個人物的共同點是均有一定的科學背景。從人物關係上來看,吞噬星空中的人物以羅峰為中心,按關係親疏排列分別為親人(羅洪國,龔心蘭,羅華),伴侶(徐欣),生死之交(洪,雷神等),朋友(魏文,陳谷等),老師(江年,呼延博等),仇人(張昊白,張澤虎等)。其結構大致為以羅峰為圓心向四周輻射,隨著劇情的發展這個圓逐漸變大,但仍逃不開這幾種主要關係。三體中以第一部為例,雖然汪淼是主角,但並不處在圓心的位置,其主要人物關係借用下電影劇照:如圖所示,和吞噬星空相比,三體中的關係更為複雜,每個人的作用在推動情節上都無可代替,其結構呈現出多核心的網狀形式。對以上進行總結:吞噬星空的故事背景發生在未來、主角為普通高中生、通過主角的變強來推動劇情發展。三體的故事背景貫穿文革,當代和未來、主角均有一定的科學尤其是物理學背景、人物關係上雖然以主角為主,但其他人物均配合主角同時推動情節的發展。另一方面,吞噬星空全文共479萬多字,而三體三部加起來不到43萬字,不及吞噬星空的零頭。作者要在更短的篇幅中展現多元化的歷史、政治及文化背景;人物的學者背景要求作者對相關學科有相當程度的了解;複雜的人物關係和劇情的多線推動要求作者凝練的語言表述和縝密的邏輯思維。因此從創作難度和可讀性上來看,吞噬星空是遠遠不及三體的。其次是思想性,吞噬星空以羅峰成為武者為開端,以羅峰成為最強者為終結,可以說這本書就是羅峰的修鍊史,其中夾雜著殺人奪寶、裝逼打臉、尋仇報恩這類俗套情節。然而主角無敵了以後發生了什麼,以及帶來的實際意義作者並沒有花太多筆墨就匆匆收筆了,導致這本小說缺乏思想性,我們只是作為旁觀者冷眼觀望一代強者的崛起,就沒有然後了。反觀三體,不管是對制度、道德、還是科學精神本身的思考,可以傳達給我們的實在太多太多(篇幅限制,參考http://www.zhihu.com/question/21495117 心事浩渺連廣宇)。六、三體的不足之處
綜合以上,繼續深入分析一本缺乏文學性和思想性的小說意義不大,然而三體也是有瑕疵的。在科學、幻想、人物、劇情、背景之間再高明的作家也很難做到完美的平衡,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很常見。就象作者本人在接受南方都市報的採訪時所說的:南方都市報:我在網上讀到這樣一段對你的評論:「對可能出現的技術問題的探討劉慈欣做得非常充分,但與之相對的另一方面,對生活在這個背景下的人的觀察,則貧乏到了簡陋的地步。這個敏感與漠視之間的強烈反差,在我看來是中國科幻目前存在的根本問題之一。」 劉慈欣:他說得對,不光是我,以前的很多科幻小說都存在這個問題,其中的人物都很單薄,人物就是個可有可無的符號。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科幻小說家有意為之,因為篇幅有限,另一個原因可能跟科幻小說作家的寫作能力有關,與主流文學相比,科幻小說在人物塑造和描寫上肯定沒法比,很多科幻小說的描寫對象並不是在人物身上,而是在環境身上,比如說將一個星球環境和一個種族作為一個文學對象來描寫,作為科幻小說的一個優勢,往往對人物的注意力要小些。當然有人物描寫更好,對我來說,原因兩個都有 [16] 。那麼在劉慈欣科幻小說中這種人物描寫的貧乏在三體中有相應的體現嗎?首先,三體中的人物描寫的粗糙,表現為人物形象的臉譜化。在三體第一部中,一開場介紹全世界的軍官聚在一起開會研究地球面對危機時,有一個英國的軍官參與會議。在討論一個問題之後,他就說一句「To be or not to be」,這當然是《哈姆雷特》裡面的名句,但運用在這種場合裡面,其實並不是太適當,反而是為了給中國讀者了解,這果然是個英國人,英國人任何時候說的話都要引經據典,尤其是引《哈姆雷特》 [17] 。在這裡「哈姆雷特」便概括了英國人的一切,從而省略了大量外貌、動作和心理描寫。排除文化差異,一位在Facebook工作,有一定漢語基礎的外國讀者這樣評價三體的文學性:The "fiction" part doesn"t fare as well. All but a small handful of the characters are paper-thin, especially in the first book. This gets better as the series goes on, but I had a really hard time connecting with several of the protagonists. There are large stretches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books where not much happens,which would be fine in a story with engaging characters, but is not so pleasant with dull ones [18] . 對三體的人物特點他用的是「paper-thin」,如三體一中的汪淼本應當有更多自我的空間而不是僅僅推動劇情的發展,自己身上出了這麼大的事情卻與親人幾乎沒有互動,這是有悖常理和人情的。其次,人物的臉譜化對三體有什麼影響呢?首當其衝的是作品的文學性,但科幻作品最大的特點是「科學」和「幻想」,文學性放在其次,由於題材的特殊性,將科幻小說的人物塑造水平與主流文學進行對比意義不大。因此就像大劉所說的,科幻小說有人物描寫更好,但少一點也無傷大雅。另外人物的臉譜化會對人物感情的抒發起到阻礙,尤其是當代小說幾乎不可缺少的「愛情」。大劉在寫愛情或者寫女性的時候,人物的形象都非常平面,表現為男性對女性過於美好的想像,把女性想像成很純潔的小綿羊一般的形象。在描寫羅輯和庄顏的愛情時用了一大段的文字,但寫出來的東西並沒有太強烈的感動效果,有一種特別乏力的感覺。比如「星海在變密,像湧起的海潮,宇宙向他們聚集,最後一切都淹沒在愛情的創世之光中。」文字空洞且蒼白,缺乏真情實感 [17] 。這可能與作者的年齡、性格及生活經歷有關,我們不能苛求太多。在這方面,吞噬星空卻做的出乎意料的好:羅峰家客廳中。
「起來,小峰,起來。「羅洪國、龔心蘭滿是眼淚連去拉起跪著的羅峰。「羅華,照顧好爸媽。」羅峰看向弟弟。「嗯。」羅華雙眼通紅,連點頭。羅峰微微點頭,轉頭看向一旁早已經滿是眼淚的徐欣,羅峰伸出手握住徐欣的手,輕聲道:「對不起。」「你別說。」徐欣連搖頭。「我欠你一場婚禮。」羅峰左手虛伸,頓時客廳旁邊陽台上的阻擋蚊子的格網上面的鋼絲直接飛出來一根,並且在飛出來的過程中,直接被截斷出兩截,這兩截短鋼絲自動環繞,形成了一個圈。「現在,也沒時間去買戒指了。」羅峰拿著這兩個鋼絲戒指。「在父母的見證下,徐欣,你願意嫁給我嗎?「羅峰輕聲道。「嗯,嗯。」徐欣只是點頭,眼淚止不住了一樣。羅峰輕輕給徐欣的無名指戴上鋼絲戒指。徐欣也為羅峰戴上戒指。「對不起,我對不起你,也對不起還未出世的兩個孩子。「羅峰看著眼前的徐欣,低頭親吻下,徐欣也閉上眼,待得唇分。徐欣睜開眼的時候,只看到羅峰的背影出了客廳大門。「小,亮」「羅峰。」一群人跟著跑出去,在庭院中仰頭看去。只見腳踏遁天梭的青年,化作一道流光,消失在東方天際。——《吞噬星空》第四篇第34章
這一段的背景是強大的吞噬獸即將毀滅世界,羅峰為了拯救人類選擇和怪獸同歸與盡,在出發前與親人生離死別的場景。戲劇性的是,在三體的世界觀中,286.5光年的距離對於人類科技是難以逾越的鴻溝,雲天明送給程心一顆星星可謂浪漫到了極致;而吞噬星空中的人物可以自由的在宇宙中穿梭,隨手便可以毀滅一個星系,羅峰送給徐欣一枚鋼絲戒指也可謂浪漫到了極致。對待愛情,兩位看似不可能有任何交集的作者不約而同的奉獻了各自書中最寶貴的東西:在吞噬星空中是快餐文學最缺少的真情,而三體中是命運多舛的人類最渴望的永恆。也唯有這一段,吞噬星空和三體平起平坐:愛,無分高低貴賤。我想這也是喜愛兩本小說的讀者們的心聲。
七、「科幻」泛濫的原因
對以上分析進行總結,從科學性上講,吞噬星空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科幻小說;作為小說,其文學性和思想性也遠遠不如三體,可以說是一本粗製濫造的快餐小說。那麼為什麼起點將其包裝為科幻小說,而且還有上萬人推薦呢?1.很多人連同網站本身對「科幻」缺乏足夠了解,定義模糊。一方面是由於中國科幻小說起點較低,起步較慢,缺少優秀的作家及作品進行推廣;另一方面中國科幻讀者整體的科學素養較西方國家偏低,需要一個認識並接受的過程。2.吞噬星空的讀者群體,數量上遠遠高於三體。從各自貼吧的關注人數上就可以看出來,三體吧比吞噬星空吧差了一個數量級。其原因主要有兩點:a.吞噬星空很大一部分是面向低素質、低文化的讀者群體。和三體相比,閱讀吞噬星空門檻低,不需要相關的科學知識,主人公是大街上隨處可見的學生,人物關係簡單,升級打怪的劇情便於理解和接受。b.然而事實上,很多大學生、白領喜歡看吞噬星空的也不在少數,筆者身為一名研究僧,實話說平時也會被起點上的小說吸引,這種吸引力的根源在於代入感。所謂代入感,指的是讀者與小說中的主角產生共鳴,讓讀者認為自己就是主角,在美學上,對文藝作品欣賞過程中的這種狀態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移情」 [19] 。吞噬星空的劇情有很強的代入感。首先主角羅峰具有和讀者類似的學生身份和家庭背景,所謂的「修鍊升級」投射到現實社會就是學業和事業的發展,主角一路順風順水不時有貴人相助也會激發讀者的成就感;其次是「裝逼打臉」,事業成功後必然想要和親朋好友分享,將原來瞧不起自己的人踩在腳下才叫爽嘛;最後是「尋仇報恩」,生活中難免有摩擦,有看不順眼的人,由於受到法律和道德的束縛難以自由的發泄,但在小說里沒人管啊,別人瞪你一眼就可以殺他全家。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工作學習壓力大,老師老闆逼得緊又沒辦法,小說里的快意恩仇作為一种放松和壓力釋放的方式,必然會獲得學生和工作族的青睞。3.吞噬星空和三體的營銷模式有很大差異。吞噬星空更新快、字數多、讀者人數多,在推廣者眼中是一種性價比很高的小說類型,配合起點的運營模式,每天追更新只要花幾毛錢,很容易在網路上傳播,盈利快但後繼乏力。而三體的寫作周期長、字數少、讀者人數少,在網路上傳播速度慢,分章節收費沒有利潤,不利於推廣,只能在雜誌上連載或者出實體書,其知名度和銷量主要通過書店、現實中作者的活動、電影、獲獎等來得到提升,這是一種緩慢但又持久的盈利方法。八、總結
綜上所述,吞噬星空是一本披著科幻外衣,又違背科學原理的玄幻小說。由於讀者人數眾多,出於推廣需要加上缺乏基本的常識,被一些網站劃入了科幻類型,進而對一些讀者造成了誤導並引發了爭議。兩本小說不是不可以進行比較,但要在限定了吞噬星空不是科幻小說這一條件後再進行比較。從比較結果上來看,無論是從科學性、文學性和思想性上看吞噬星空均遠不及三體,本質上屬於網路快餐文學。後面寫的有點匆忙沒怎麼查閱資料,這類社會現象的觀點也是見仁見智。最後我想說的是,這雖然是個梗,但不應成為爭議的焦點,如果有知乎的朋友有類似的問題,請參考本文加以甄別。2015.08.29於魔都貼吧鏈接:【學術向】記三體與起點兩三事
參考文章[1] 果殼網 http://www.guokr.com/post/450029/[2]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DNNcEVDXDEEZq35jJWR2zSQMbam5ItSn1NXBguKntBr2YFCRk7bCKpAZZATBF5wx9PP5radskk8ILL76x6FRoK[3] Wikipedia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Science_fiction#Definition[4]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vWvfcfX85Tdk3NprS4xO2NVZexarZWqm8jdbHBhgaALTnIJSfiS2C1kajBCI0FARHSjmyy13feTEJUIVOW7v4K[5]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cience_fiction#Fantasy[6] 葉永烈. 奇幻熱、玄幻熱與科幻文學[N]. 中華讀書報,2005-07-27014[7] 互動百科http://www.baike.com/wiki/%E7%8E%84%E5%B9%BB%E5%B0%8F%E8%AF%B4[8] Quora https://www.quora.com/What-is-science-fiction[9]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htisJfKlbpROCkJEjkEThRBO4gfHBue-mqxv06WwIqxbvCC4ZsgVZ-RU1ix5a5Ugswui3G7gF4AZEnvjOZoZ_S5d9mmcK-q4TOWIGcgeRMu[10]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5182431.htm[11]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627060.htm[12] 百度貼吧 http://tieba.baidu.com/p/3927641394[13] 知乎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607358[14] 陳奇佳. 虛擬時空的傳奇——論網路玄幻小說[J]. 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6,03:124-130.[15]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MI7IXTBLzhH-P3MepBdmxFIGCROu__dhFoQXrmJ0oLXqrfhkH0Z9yk5sODkdUXQe0nFJ21okw_J5gzFbei0mbq[16] 豆瓣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094313/[17] 鳳凰網http://book.ifeng.com/kaijuanbafenzhong/wendang/detail_2011_07/06/7468843_0.shtml[18] Quora https://www.quora.com/How-do-you-evaluate-the-book-the-Three-Body-Problem-written-by-Liu-Cixin[19]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9dff040100onpd.html雖然我也是起點的作者,但我也必須要說,目前起點,或者說網路平台上的大部分網路科幻小說,其實都不能算是真正的科幻小說。
一定要說的話,只能算是【偽科幻】。不說硬科幻了,距離軟科幻也有不小的距離。
為什麼呢?其實本質來說,真正的科幻小說,是很小眾的。
出色的硬科幻小說的作者,必須具備一定程度的物理知識,軍事知識,甚至是天文知識,等等。這個要求很硬。雖然小說可以編造,但是科幻小說必須是建立在一定的基本理論的基礎上進行幻想。很多知識,你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亂蓋真的不行。而同樣的,作者要求如此。
那麼讀者呢?大部分普通的網路小說的讀者,並不會特別精通物理,軍事,化學等等……你們要知道,大部分的網路小說的讀者,都是中學生,或者是大學在讀的學生。而且,其中學霸很少很少。這個時候,你寫個硬科幻,這些讀者未必買賬,未必喜歡看。所以,現在的網路小說上的很多科幻小說,其實都是偽科幻。
披著科幻的皮,寫的其實還是奇幻的那種套路。能在設定上寫出類似《星球大戰》的程度就已經算是神作了,而實際上星球大戰根本不算科幻,它只算是個太空歌劇而已。簡單的來說,真正的硬科幻小說,要求太「硬」,大部分網路作家不具備這樣的素質,大部分網路讀者,也不具備這樣的理解能力,或者是閱讀需求。
這是我個人的理解。關於科幻的定義。有一種定義方法是把魔幻類小說歸類軟科幻。(我記得我是在魔幻世界上看到的?)然而,更多的是把對科學描述的不甚嚴肅的歸類於軟科幻。不過想想。。。。星球大戰裡面還有原力。。。。其實。。。也沒啥了吧。。。,
起點上面大部分所謂的科幻,末日,未來,機甲等小說都是披著皮的玄幻小說,永遠都是修鍊,異能,打怪,掉寶,搶女人,裝逼,神器,打xx老妖這種套路,前期寫著還像點原來的樣子,後期越寫越崩,最後全都變玄幻
大部分小說都借著科幻的名義寫著修真武俠。在某個偉大的年代,人類衝破了引力的束縛,飛向未知的宇宙。結果主角特么一言不合就修鍊「古地球」的內功?還特么遇到了高人指點,改裝機甲滴血認主?你這麼叼咋不御劍飛行呢?啥,還真飛了?還打穿了戰列艦?
羅峰一星辰塔砸死三體人(懂的人自然懂)
(大量私貨請注意)
科幻科幻,先有「科」才有「幻」。
這個「科」指的不是現代的科學理論,而是科學的思想方法,而且其含量與硬度直接相關。某種意義上,假定某人用現有的數學和物理理論構建了一個僅修改某些重要常數(比如普朗克常數和引力常量)的世界(甚至更改某些定律或完全設計新的定律)且得出了它的一些公式描述,並把構建、推導和得出的公式寫成一篇文章。那麼,儘管這篇文章所描述的世界並不符合現有的科學理論,它本身仍可以被視為一篇科幻(而且是最硬的那種),如果再在這些結論上加入故事情節等寫出一篇小說,就是科幻小說(最硬的那種)。至於《吞噬星空》,和「科」完全不沾邊嘛。(嘛,我就是把大劉的話重新說一遍而已
ヽ(  ̄д ̄)ノ)20161225聖誕節更新
別拿社會科學的定律理論不當定律理論,上面拿自然科學舉例只是因為大劉原話。另附我所說的大劉原話,是在大劉談科幻作品中的硬傷的時候說的:
洋蔥(答主註:此處是科幻的喻體)的心兒是這樣一種科幻:它幻想的是宇宙規律,並在其上建立一個新世界。這是最高級的科幻,因為沒有比幻想宇宙規律本身更純粹的科學幻想了;同時也是最難寫的科幻,比如把萬有引力與距離的關係改一下,成線性或3次方,那宇宙會變成什麼樣?-----------------安利一波一本我非常喜歡的起點硬科幻小說:《重生之超級戰艦》。其中的各種科學名詞與科學理論讓你有著一種頭腦風暴的感覺,真正喜歡科幻小說的人看著絕對欲罷不能。---------
作為一個初中(07年)就一直混跡在起點,經歷過那所謂的網文黃金年代的少年我必須以一個老書蟲從讀者的方面來回答一波啦。
首先我們要明白什麼事科幻小說:
「科幻」的定義眾說紛雲,莫衷一是,尺度差異極大。比較接近的是:「用幻想藝術的形式,表現科學技術遠景或者社會發展對人類影響。」其中最廣義的一種認為:「只要故事中含有超現實因素,便可算作科幻作品。」《辭海》上對「科幻小說」的定義是:「依據科學技術上的新發現、新成就以及在這些基礎上可能達到的預見,用幻想的方式描述人類利用這些新成果完成某些奇蹟的新型小說。」《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第四卷定義為「20世紀發展起來的一種文學體裁,這種體裁的小說以真實或想像的科學理論的發現為基礎。」正統科幻迷主張科學與幻想缺一不可。倘若沒有任何科學根據,則只能歸為奇幻、魔幻或超現實作品;反之幻想若是付之闕如,那就只是一個科學寫實故事。
而科幻小說它又分為軟硬科幻兩種。
其中,硬科幻:小說內容通常比較注重科學根據,對科幻因素的描述與解釋也較為詳盡,令讀者不禁信以為真。而軟科幻:更重視文學技巧。而軟硬科幻,它們曾被稱作科幻小說中的「重科學流派」和「重文學流派」。但是不管硬科幻還是軟科幻,他的幻想必須要有科學依據!!!但是不管硬科幻還是軟科幻,他的幻想必須要有科學依據!!!但是不管硬科幻還是軟科幻,他的幻想必須要有科學依據!!!事實起點的科幻分類小說並不是傳統意義上嚴謹的科幻類小說。或者說他更傾向於幻想類小說。因為,他的很多科幻小說根本沒有科學依據做支撐啊!!!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起點目前的科幻類小說的細分分類有哪些吧。
起點的科幻分為:星際文明,宇宙練功,末世危機,未來世界,超級科技,時空穿梭,進化變異如果以百分比來衡量他這幾個分類當中的科幻味道的話。(這裡我們就以他每個科幻細分目錄下真正有科學依據而寫作的小說占該目錄下的人氣排行榜前20名的數量做百分比吧,這也能從側面反映起點上受歡迎的科幻小說到底是不是真科幻)
(看評論,有人說是過來找好書的,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作為一個愛分享的讀者,我當然要開始安利一波了。)
星際文明(戰爭)類的科幻小說:65%
特別是《我來自阿斯加德》,這明明就是魔幻類小說好不好,裡面的聖人,悟空什麼的跟科幻有個毛線關係!他明明就是以修真寫的小說套了一張西方魔幻小說的皮囊,然後說是科幻小說。當然,劇情還算不錯,屬於比較有趣的一類奇幻文章。(看到了第二張圖片右上角的那個《小兵傳奇》了嗎?那是網文黃金年代的傳奇小說之一。當初作者拖更再復更後,起點更是將首頁大塊的版塊用來宣傳:作者更新了!他是我印象最深的一部星戰小說!恩《銀河霸主飼養手記》的開頭還是不錯的,只是看到大概一兩百章時,感覺有點俗套的龍傲天開後宮劇情就沒有再看了。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哦。)宇宙練功類:20%呵呵,你都練功要成仙入魔了,就別在分類到科幻里好不好。雖然你是科技,魔幻雙結合的。但是尼瑪,你明明是80%的內容是魔幻,奇幻,修真,就剩下20%有點科學的影子好不好。(星戰風暴還不錯喲。骷髏精靈的書還是有保證的。雖然我還是沒看完他。恩,雖然他也沒更新完。笑~)時空穿梭類:30%
別以為你帶了一個系統就是有科學依據了,就是科幻小說了。另外,你這名字取得就不像是科幻小說該有的名字好不好。恩,不過還是挺喜歡大眼珠子的《異常》的,作為休閑吐嘈文帶著一絲絲的歡樂,真的很贊。(強烈推薦它喲,每當我沒書看的時候我就會把他又翻出來重新看看。)超級科技類:45%
懶得吐槽了。還是奇幻,魔幻多餘科幻。進化變異:55%
給個分類的人氣排行大家看看就好了。末世危機:65%
我覺得吧,其實啦,這末世危機的分類里大多數小說他也算是進化類小說,主角經歷危機,然後進化,從此龍傲天什麼的的。標準的套路,妥妥的。那個《幻想降臨現實》大家就忽略一下好了。(這個類別,我記得我曾經看過一部叫做《黑暗血(還是鐵來著的)時代》的小說。還算不錯吧。無聊的時候可以去看看,拿去打發時間好了。)未來世界:23.3%
這玩意分類,我覺得應該算是二次元或者說是同人分類。想當初我想找找一些艦娘的小說和中國男主去泡日本動漫妹子的休閑文時在二次元和奇幻分類里找了很久,才尼瑪發現他居然在科幻分類下的未來世界裡。別以為你一個未來時間 2333年的提督每天忙著上艦就是科幻文了。別逗我好了嗎?(雖然我有吐嘈《深海提督》不該放在這個分類里,但是他的行文還是很贊的,風趣而又幽默。故事新穎,主角作為一名「英雄」提督卻暈船,有些最強的艦娘,卻全是坑蒙拐騙和撈的,自己連建造都不會。明明是全世界最受艦娘歡迎的提督,卻與艦娘保持一定距離,堅決拒絕「登艦,造小船」,理由是,艦娘的本體畢竟最輕的也有數千噸重,萬一激動的時候沒有控制好自己,小兄弟被艦娘壓斷了,那就只能當可愛的男孩子了。這是無數可愛的男提督前輩教給主角的人生經驗,為了性福,遠離「登艦」。最後,也是小說故事的開端:作為一名「英雄」提督,帶領的艦娘們,將仇敵深海艦娘消滅的所剩無幾後,因為肺癌黯然死去後,卻被仇敵深海復活。在面對將自己復活的「仇敵」深海時,他該何去何從?)最後還是那句話:起點的科幻分類小說並不是傳統意義上嚴謹的科幻類小說。或者說他更傾向於幻想類小說。
因為,他的很多科幻小說根本沒有科學依據做支撐啊!!!因為,他的很多科幻小說根本沒有科學依據做支撐啊!!!因為,他的很多科幻小說根本沒有科學依據做支撐啊!!!最後安利一波一本我非常喜歡的起點硬科幻小說:《重生之超級戰艦》。其中的各種科學名詞與科學理論讓你有著一種頭腦風暴的感覺,真正喜歡科幻小說的人看著絕對欲罷不能。其實跳舞大客觀公正的回答還有小魚魚一整篇論文,基本已經把問題回答清楚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也是某所謂免費網路小說作者的回答,對於別人一針見血而而自己不敢正面回答的問題就採取摺疊,還加以謾罵,說別人智商感人,隨口污衊別人秀優越,刷存在,辱罵別人現實生活一定是弱者………
好了,我這是回答問題來了,不是掛人來了,所以就不再繼續說人壞話了,這裡只是將其回答下被其摺疊的一個非常優秀的評論作為回答貼出,以免其可惜地沉沒,此處轉發評論刪除了原評論中透露出某所謂免費網路小說作者是誰的信息,正如我所說,不是掛人來了只是可惜這麼好的評論,此評論原作者@一往而深,如果不同意我轉發請告知,將及時刪除答案。
「主流科幻小說作者群體就顯得很古板了,他們的認知,永遠離不開當前人類科技發展的極限,絲毫不敢對未知的東西,進行大膽的想像」 事實上,科幻本身就是在現有的科學體系上作出一些合理的延伸和假設,再根據這些假設和未改變的條件形成一個新的體系,然後寫一個符合這個新體系的故事來表現一些東西,比如弗諾·文奇《深淵上的火》,就是先假設宇宙分成三層然後再寫故事的,這個分層顯然是超出現有理論的,當然也是未知的。這些延伸和假設是有限度的,可以很大但是一般不會很多,太多的話就是玄幻或者奇幻了,科幻的科字也體現在這裡,大框架上是符合人類現有認知的,而且是唯物的。而大多數的起點式科幻是借了一部分科學的框架甚至只是科學的名詞,而且很多只在前幾章內使用,其後的小說主體部分就變成科幻名詞覆蓋下的奇幻或者玄幻小說,大部分的或者全部的超出了現有的科學體系,這顯然是不能算作科幻小說的。PS:以前在別的問題里也注意到過你(我甚至還特意去百度過XXX),我並沒有看到你在好好跟別人討論問題,比如上面,都是「你行你上」或者直接否定科幻的定義、否定定義的意義、否定現實的意義之類的言論,你管這叫討論???我個人認為否定XX的定義、否定整個體系的就是民科,否定現實、否定XX的意義的就是玄學,在此基礎上的文章勉強算是玄幻吧(笑在起點,科幻只是一個風格流派(genre)而已。就像你也不會去分析重金屬搖滾到底是鉛還是鎘。
當然如果有什麼升級流小說靠研究而不是吸天地靈氣升級我也是願意看的。"在高考選拔戰中表現出色的小鵬順利進入了北京大學秘境。""小鵬沉心開始研究金屬有機化學" "小鵬在研究配體法則後,發現配體-金屬的結合是非常神秘的。""閉關十年,小鵬終於篩出了完整的"鈷之秘法"。"區別應該是真的科幻大神寫起點文會撲街。。。
傳統科幻小說從寫作開始就是為了讓讀者看第二遍第三遍第四遍
起點小說,不限於科幻,從寫作開始就是為了讓讀者看第二本看第三本看第四本起點科幻90%是玄幻,是都市,是YY(字面意思),是作者的自我發泄,可說起點科幻有10萬本的話,只有3、5本還能看。
其實我在起點也有專欄,放了發表過的科幻短篇,所以某種意義上來說,廣義上的起點科幻和傳統科幻沒什麼本質區別,不同的載體罷了
但其實題主肯定問的是狹義上的起點科幻,和傳統科幻的差異,【我覺得】,起點科幻更關注觀眾的需求更帶有網路文學創作收支特徵並且連載過程中一般是邊寫邊收到直接觀眾回饋(傳統的科幻稿費得到的方式不同標準不同一般也不是邊寫邊連載),傳統科幻創作有很多不同的路數對讀者的需求的看重有大有小但是一般來說不會像起點網路科幻那麼大,權重上作者更在意自己的想法和編輯以及刊物要求以及小說故事文本本身,再加上中間還有傳統雜誌編輯的參與和審修以及雜誌自身的定位所以最終出品的傳統科幻小說和起點網路科幻小說,會有一些差異~其實文學和文化的矛盾由來已久,這兩者的矛盾既可以看作是文學價值之爭,也可以看做是意識形態之爭。文學本身參與創造了「傳統意義上相對高級的」大眾文化,而人民則用通俗文化與之對抗。
大眾文化的優勢是科班基礎的積累,這種積累往往已經經歷了通俗文化,因此在審美上確實是更全面的,大眾文化更多關注於大眾文化本身內的範圍,從而與通俗脫節。
通俗文化的優勢則是人多勢眾,代表了更廣大的層面。更多關注於對大眾文化的對抗。
說的明了一些,其實就是「誰來定義」的問題。既然涉及了「誰來定義」的問題,其實就是話語權相關,因此爭吵是必然的。
《三體》與《吞噬星空》原本就不是一種文化的產物,不太好放在一起相比,一旦比較就必然會出現上述理論的結果。
而關於科幻和玄幻到底孰高孰低其實是不好說的,有好的玄幻也有劣質的科幻,因此從界定題裁的方向入手就容易變得不客觀。《地海巫師》就比《三體》差嗎?那從更加傳統更加嚴肅的意義上來看,詩歌是不是要比小說更加高級?因此題裁是不重要的。
另一方面,《吞噬星空》是不是科幻則又會出現有關軟科幻的爭議。《海伯利安》第一部對科學原理做的解釋並不多,可以說大部分都很「軟」,而人類的烏托邦和反烏托邦幾乎是恆定主題,那是不是可以說《海伯利安》也比較具有玄幻性?這很難界定,因為任何一部科幻小說可以說都是作家使用科幻元素來映射當前的文化和對當前文化的批評。
最好的比較方式就是兩部作品的文學性,這是文字作品所共有的。我其實覺得說穿了差別只是逼格不一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