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周鴻禕宣布推動360智能硬體免費?

Sina Visitor System


100 萬台小水滴,什麼時候能交貨?

我想這個是小水滴團隊現在最關心的事情吧!

之前提的兒童手錶免費送,結果到現在手錶也沒量產。

小水滴量產 100 萬,如果沒有準備的話,恐怕也是要漫長的等待。

不介意的話,你們頂我,我拉出 5 個業內人士給你們講講其中的內幕。

----

一年半後,更新:

這個問題,不用回答了。教主已經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我曾經參與過一個空氣凈化器的項目,也算是對智能硬體領域有些思考。近兩年來智能硬體領域火熱,不僅僅是創業公司,連巨頭們紛紛切入這塊領域,但總體來說還是玩票的居多。以智能攝像頭這個領域,360有小水滴智能攝像機和之前失敗過的360家庭衛士,百度有小度i耳目,小米有小蟻智能攝像頭,還有國外的鼻祖Dropcam。

為什麼大家都要做智能硬體?互聯網的本質是鏈接,從BAT三家崛起的「連接人與信息」「連接人與商品」「連接人與人」,到時下最熱門的「連接人與服務」,再到未來物聯網時代的「連接一切」,核心就是要實現物物相連。這是未來的趨勢,絕對值得去賭一把。

1.智能硬體免費是出路嗎?

說到顛覆,老周最擅長的就是「免費」。當年老周在PC殺毒紅海市場里掀起免費殺毒的血雨腥風,把老一代的江民、瑞星、卡巴斯基直接乾死。軟體時代,免費是獲取用戶的最有效最快速的方式,但在智能硬體領域,免費真的是出路嗎?

免費理論的成立其實有兩個前提條件:一是邊際成本,二是交叉補貼。

我們來看軟體時代免費理論是怎樣起效的。首先是軟體的生產成本絕大部分是人工智力成本,對於企業來說也就是招聘員工的成本。其次,軟體是可以複製的,同一套軟體給1個用戶使用和1000個用戶使用,對於企業而言的成本是不變的。互聯網產品隨著用戶數的增加有增加伺服器的成本,但是這個邊際成本卻很低。

回到智能硬體領域,硬體生產與軟體相比最大的區別在於由於實體的緣故增加了很多成本項,比如原材料成本、製造成本、庫存成本、物流運輸成本、維修成本和服務成本。原材料成本和製造成本大家很好理解,以庫存成本為例,大部分互聯網公司並沒有處理庫存的經驗,一旦產品賣不出去導致庫存積壓,怎麼辦呢?放在那兒也是有成本的啊,倒不如換個名字送出去,還能賺個口碑。(閉嘴)

邊際成本指的是每一單位新增生產的產品帶來的總成本的增量,這一點決定了智能硬體免費是很難實現的,免費的量越大,虧損就得越多,對於上市公司來說財報就會很難看啊。

老周也說了,硬體免費,靠提供服務掙錢。我們來談交叉補貼,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羊毛出在豬身上」,充話費送手機,免費殺毒但附帶全家桶+彈窗,免費看視頻但附帶1分鐘的廣告,交叉補貼的邏輯在於用戶享受基礎的免費服務,但要在另一個地方付出一定的成本(時間?點擊?),由豬來代替用戶付費,以獲取營收利潤。

互聯網時代的交叉補貼模式主要依靠「廣告+遊戲」兩大塊來做營收,百度、騰訊、360都是如此。但智能硬體領域呢?難不成你拿了360的免費攝像頭,老周在攝像頭上放個廣告位,讓你每天在家裡看360強制播放的廣告?顯然不成立。

2.智能硬體領域裡有沒有適合免費的產品?

雖然受到邊際成本和交叉補貼兩個因素的限制,但是智能硬體領域仍然有些品類可以做到硬體免費。那就是具有中心化意義的硬體,比如手機、電視、路由器,它們三個都具有剛需且高頻的特點。

未來智能硬體領域,小米絕對是巨頭。迄今為止小米除了手機之外已經發布了電視、路由器、插線板、空氣凈化器、凈水器、手環、體重秤、智能攝像頭等多款硬體產品,但是雷布斯也講過,小米自己主要做手機、電視和路由器三個產品,剩下的硬體都交給小米生態鏈的企業來完成,小米只提供品牌和市場銷售渠道。為什麼小米要牢牢地把手機、電視、路由器放在自己手裡?因為這三個都具有中心化意義。

手機作為人體的衍生,是離人最近的產品,目前以及近五年都會成為人與物連接的最佳載體。路由器,物物相連都需要WiFi,就像水電一樣作為基礎設施的存在,小米把路由器定義為智能家居中心。而電視,則是家居生態里最為高頻的一個,而且具備大屏幕圖像化呈現的特徵,想想PC時代的電腦顯示器?

手機為什麼能免費?因為有應用下載、電子書、視頻、遊戲等載體可以作為增值服務項,還有O2O、電商等服務入口的價值,同時滿足向用戶收費和向產業鏈合作方收費的特點,所以大家都爭奪手機這個大肥肉。

電視為什麼能免費?因為有視頻內容服務可以作為增值服務項,硬體免費+內容付費,樂視現在就是這個思路。

而360智能攝像頭天生不具備剛需且高頻的需求,本身就不是一項大眾化需求。現在很多智能硬體廠商都存在這個問題,想法很好,但對於用戶來說,擁有更好,但沒有這個東西其實也無所謂。所以如果免費送,用戶會高興,但你要收費?對不起,我不需要。

智能攝像頭目前沒有一個明確的使用場景,或者說用戶對監控的需求感知並沒有多強烈。百度做小度i耳目的時候,是從動物園直播這個點開始的,剛開始很新鮮,後來也沒啥關注了。360的家庭衛士和小米的小蟻都是從守護家庭安全、看看家裡的寵物這個點切入,想想好像很有意思,但是都不足以打動人,新鮮感一過就感知不到這個產品的實際價值了,問下家裡到底有什麼寶貝值得我白天上班還時不時看著?墨跡天氣曾經做過一個叫「空氣果」的產品,接近一千塊錢的售價,只能用來測測家裡的PM2.5數值,測完了也沒啥解決方案,也只是看看而已,所以買它不是給自己添堵嘛。

360在硬體領域最成功的產品是360隨身WiFi和360兒童衛士兩個產品,之前白崎都拿來體驗過。隨身WiFi是個好產品,銷量據說過千萬,但它僅僅停留在了一個工具,並沒有發展成智能家居的中心地位。兒童衛士我覺得做得有些複雜了,並不好用。同理,即使老周再送出去100萬個智能攝像頭,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因為它成為不了「連接」的中心。反倒是手環,背後連接的個人健康領域,倒是可以找到後向收費或者前後項都免費的商業模式。

3.老周到底在做什麼?

老周在商業策略和戰術上的厲害自不必多講,所以絕對不會信口胡來。白崎認為這更像是一場「老周歸來」,這次將會成為老周重新高調回到大眾視野的一個標誌。

商業里有一種打法是:當光腳的干不過穿鞋的時,你把他拉到水裡,讓他不得不變得跟你一樣,但是他又會畏畏縮縮不願意下水,這個時候就是突破的機會。大家都變成光腳的,我不靠這個掙錢無所謂,但你已經有收入在嘴裡了,現在要你吐出來,你跟還是不跟?

其實還是免費殺毒那一套,做收費殺毒的金山、卡巴斯基、江民、瑞星為什麼被打得很慘?因為做收費殺毒每年有很高的營收利潤在,一下子放棄是很難的。但360不一樣,從一開始它就沒啃下來過這塊肉,所以並沒有失去的感覺。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只有金山痛下狠心選擇跟進免費殺毒,其他幾家廠商現在基本已經銷聲匿跡了。

一般創業者要特別提防行業巨頭boss的公開演講,因為這裡面經常包含著煙霧彈。比如鼓吹硬體免費論就是如此,創業公司跟著學絕對會栽跟頭。

老周自己講的靠雲服務向用戶收費,這其實是模仿的國外智能攝像頭領導品牌Dropcam,前提是國外用戶有較好的付費習慣。在國內個人雲存儲市場,2013年那場由金山發起,360跟進引爆的雲存儲大戰已經將個人雲的收入模式給打死了。現在不管是百度雲,還是360雲盤,都是T級別的存儲空間,用戶如何願意再付費?

如果說唯一能算得上是免費智能硬體背後紅利的應該是大數據。但是,把你家裡拍下來的視頻和圖片都由360來保管,在用戶隱私上終究是有些擔憂的吧。

4.智能硬體如何來做?

智能硬體發展到現在很多還是概念井噴階段,不管是百度的筷搜,還是人工智慧自行車,實際進入到大眾用戶生活的成型產品很少,主要原因就是「智能」無法真正地落地,大部分智能硬體並不智能。

我們把非智能的工具型產品人格化,如果只是一個純工具,那這個產品的智商是等於0的。如果進化到現在的智能型產品概念,那這個產品的智商高於0,但還是低於用戶,現在市場上的智能家居,都還是需要人來控制的,與非智能設備相比只是多了個APP遠程操作而已,所以其實是「偽智能」。最高境界應該是的智慧型產品,智商高於用戶,也就是幫用戶做選擇。家裡PM2.5值偏高,家裡的空氣凈化器自動啟動凈化程序,不再需要用戶手動開關。

只要產品真正做到足夠智能,用戶是願意付費的,用戶付費的動力是體驗超出預期。以空氣凈化器為例,現在的空氣凈化器只是把原本在機器上的開關按鈕轉移到了APP上而已,在用戶看來並沒有超出預期。

規模效應是決定大多數智能硬體生死的大問題,只有達到了規模效應,大數據才能真正成為智能硬體的「智慧大腦」。事實上,這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兩難選擇。如果沒有規模效應,智能硬體的作用就無法得到充分發揮;如果沒有智能硬體作用的充分發揮,用戶的使用價值就不大,規模效應根本無從談起。

所以白崎總結智能硬體領域的免費商業模式要想變成現實,必須具備這麼幾個條件:佔據中心地位,hold住成本,產品真正做到智能化,出貨量要大。在此之前,智能硬體免費並不是出路。

原文發在微信公眾號:白崎(baiqinote) 周鴻禕做智能硬體免費這事靠譜嗎?


硬體免費,最大不確定性是監管

周鴻禕今天宣布,360智能攝像頭將免費,前期會送出100萬個攝像頭,朋友圈不少人都驚呼,太猛了!很大程度嫁接了互聯網模式的智能硬體,終於開始玩起了真正的免費。過去一年多,有智鍵、智能路由器、隨身WIFI之類的「零利潤」產品出現,但好歹還是有收費的,360路由器曾經賣到99元遠低於成本價,數量卻非常有限,現在一下100萬台攝像頭免費,意味著智能硬體真正進入免費時代。

360為什麼這麼做?原因無外乎以下幾點:

1.周鴻禕一直是免費模式的鼓吹者和實踐者。

360安全能夠做起來正是憑藉著免費模式,周鴻禕本人在各種場合都在為免費步道,是闡述互聯網免費模式精髓的《免費》一書的讀者。360做智能路由器等硬體、接手大神手機都想借鑒互聯網免費模式,先獲取用戶再通過後向服務盈利,比如廣告、應用分發等等。小米在某種程度上嘗試「互聯網免費」模式並因此取得成功,360更加激進。

《長尾理論》、《創客》和《免費》,Christ Anderson的互聯網模式三部曲

2.100萬台的數量上限,意味著360投入的成本是可控的。

360小水滴原定價149元,與小米智能攝像頭同價。假設兩家都是零利潤定價,那麼100萬台免費的成本大約是14900萬元,即1.49億!市值近百億美元的360拿得出來這些錢,截至2014年12月31日,奇虎360持有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總額為16.5億美元,現在1億多營銷預算應該還不算太大壓力。

3.智能攝像頭有成熟的後向商業模式。

智能攝像頭與路由器等智能硬體相比,更容易實現「羊毛出在羊身上」,因為智能攝像頭老大Dropcam就是硬體收費,同時還收取會員費,付費會員可以把監控視頻永久存儲,否則只能保管7天。存儲容量更大、存儲時間更長等增值功能,用戶都有較強的付費意願,Dropcam公布的數據顯示,39%的購買攝像頭的用戶會付費購買雲存儲服務。這家公司在2014年作價5.5億美元賣給了Google。

4.智能攝像頭同質化嚴重太難突破。

Dropcam火了之後,正值中國互聯網公司做硬體的小高潮,傳統硬體企業迅速跟進紛紛讓自己的產品具備所謂的智能化能力,中國湧現出了大量的智能攝像頭玩家,比較知名的就有:小米小蟻攝像頭、360小水滴、百度i耳目、聯想看家寶、中興看看、海康威視螢石等等……雷科技評測過上述所有產品,整體感覺就是:做智能攝像頭的多,功能卻大同小異。產品同質化嚴重,要有突破免費是最簡單有效的方式,雖然有些粗暴。

5.智能攝像頭是360做硬體免費的試點。

周鴻禕之前在給大神系列手機降價之後,說過未來不排除手機會免費,360鐵了心要做硬體,是軟體業務為主業的互聯網公司裡面最積極的硬體玩家,而且對免費模式情有獨鍾。相對來說,智能攝像頭是一個比較適合試點的產品,行業沒有巨頭,且後向收入模式更容易被驗證。這個試成功了再在別的硬體上玩免費。

問題來了,360智能攝像頭是不是真免費?如果是真免費,是否涉及到傾銷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否真免費?

運營商一直有預存話費送手機的業務,看上去手機也是免費的,但是你必須預存話費且承諾每月最低消費,算下來其實這部手機你還是有付錢。與之類似,樂視TV的定價也採取類似模式,宣稱是同等性能中最便宜的,但是需要搭配購買會員服務費,為每個月的內容買單。這種玩兒法,其實算不上真免費,真免費就是直接拿給你,至於是否要購買其他服務,由你自己說了算。互聯網軟體是真正免費的,QQ你可以任意下載使用,至於是否購買黃鑽什麼的,都是自願的,沒有捆綁。360攝像頭是否有捆綁別的什麼服務,尚不可知。如果捆綁了,這個免費就是噱頭。

第二個問題,是否是傾銷?

如果你留意看看這幾年的幾個現象級業務,滴滴、網路電影票、移動支付,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貼錢做營銷,有時候我們甚至可以免費乘計程車、順風車,或者9塊9元去看部小時代。這些都是很典型的互聯網玩兒法,先用免費、貼錢或者低價佔領市場,然後通過後向服務回本。

那麼問題來了,這種做法是不是傾銷?

傾銷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出口經營者以低於國內市場正常或平均價格甚至低於成本價格向另一國市場銷售其產品的行為,目的在於擊敗競爭對手,奪取市場,並因此給進口國相同或類似產品的生產商及產業帶來損害。

理論上來說互聯網玩家的做法,不是傾銷,因為這些服務算不上國家(地區)與國家(地區)的進出口業務。但是,它們卻帶來傾銷類似的效果:消滅或擊敗競爭對手、佔領市場。給市場帶來的損害確實也有。

滴滴影響了計程車行業,很多計程車司機改行了,原來的交通體系被打亂了,新的交通體系(基於專車等汽車租賃)能否跟上是個問題。而且,如果滴滴一直保持低價,更多人選擇專車,更多人來開專車,城市會更擁堵,因為路面車多了;如果滴滴不保持低價,在競爭沒這麼激烈之後要回本,那麼我們就要付出比計程車更高的成本,說白了,今天我們享受的優惠是在透支明天的出行。

關於共享經濟、補貼營銷的一些弊端,已經有不少人分析了,這裡不再贅述,很多人都很享受現在的優惠,對於這類「唱反調」不大能接受,要罵請到評論區。

因此,說得誇張點,「互聯網地區」正在向「傳統地區」傾銷其產品,不是嗎?通過貼錢快速搶佔市場形成一定程度或者絕對的壟斷,之後,你就是待宰羔羊。有意思的是,周鴻禕之前在接受採訪時說過,「我們推出360免費殺毒,有競爭對手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查一查周鴻禕是不是在搞傾銷。」這看上去更多是笑談。

不過,有兩條新聞值得注意。

據財經媒體界面報道,《網路預約計程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在網上流傳,其要求出租汽車經營者不得有為了排擠競爭對手或者獨佔市場,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傾銷,擾亂正常市場秩序。此外還要求網路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者在實行市場推廣和促銷獎勵時,必須提前10日將獎勵和促銷方案向社會公告,否則最嚴重將停業整頓或吊銷營業執照。

第二個新聞是關於電影票的。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中國電影製片人協會下發了《電影票務營銷銷售規範》的通知,要求票務電商正式納入規範,製片、發行、院線、影院需簽訂影片發行放映合同,相關方需在合同中明確協議票價,具體票價相關方可根據市場供需和經營成本協商確定。

這些並不是法律,但是相關部門的監管態度已經明確,要對「貼錢營銷」這樣的做法進行一些管制了。而且這樣的規定是有法律參考的,即《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一條:

第十一條 經營者不得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屬於不正當競爭行為:

  (一)銷售鮮活商品;

  (二)處理有效期限即將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積壓的商品;

  (三)季節性降價;

  (四)因清償債務、轉產、歇業降價銷售商品。

滴滴們顯然不在上述四個例外之列,值得商榷的是是否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很多互聯網企業這樣做的目的是要教育市場。

Anyway,就算智能硬體走免費道路模式可行,相關部門的監管還是一個巨大的不確定性。

本文轉載自雷科技。

http://www.leikeji.com/article?2840


昨天,奇虎 360 董事長周鴻禕在由新京報和創新工場聯合主辦的「尋找中國創客——智能硬體引領潮流」主題論壇上,宣布推動硬體免費,從360智能攝像機開始試水。

周鴻禕在會上表示,將推出一款夜視版本智能攝像機,定位為 360 智能雲攝像機,這款全新產品會免費提供給用戶。按照周鴻禕的說法,360 計劃通過免費的硬體培養用戶使用雲服務,傳說了好幾年的硬體免費終於來了。

天下有殺頭的生意,但是沒有賠錢的生意,硬體免費當然要用其他東西來補,周鴻禕也不諱言,直接說了送攝像頭賣雲服務。他這種搞法有戲嗎?

一、周鴻禕的美國師傅

家庭智能攝像頭這個東西是 Dropcam 搞出來的,最早是一個 DIY 產品,技術宅格雷格·達菲的父親被鄰居家的狗隨地大小便困擾,他想找出來是誰家的狗乾的。

於是格雷格·達菲和他的朋友自己動手把傳統的監控攝像頭改裝成了智能網路攝像頭,利用這個攝像頭找到了是哪條狗。然後這個創意被投資,就有了 Dropcam 公司。2014 年 6 月,谷歌旗下的 Nest 以 5.5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 Dropcam。

Dropcam 的收入不錯,它的攝像頭是 Amazon 安全攝像頭銷售榜的第一。Dropcam Pro 攝像頭售價 199 美元,而拍攝視頻解析度稍低的一款售價為 149 美元。

而且根據 Dropcam CEO Duffy 在 2013 年 7 月份公布的數據,有 39% 的 Dropcam 攝像頭用戶會購買月費 9.95 美元或者年費 99 美元的視頻存儲服務,該項服務能為用戶自動保存過去 7 天內拍攝的所有內容。

周鴻禕搞免費攝像頭,無非就是想學 Dropcam,只不過中國的產品成本低,硬體乾脆不收費,靠雲服務就能買回來,假設中國和美國一樣有 39% 比例的用戶購買 360 的雲服務,那麼 100 萬攝像頭有 39 萬用戶每年花 600 塊人民幣服務費,一年不但可以回本,還能盈利。

周鴻禕想嘗試一下。

二、監控攝像頭的前景

其實,在 Dropcam 被 Nest 收購以後,中國市面上出現過一大批類似的智能攝像頭,中興給筆者測試的小興看看,現在還在抽屜裡面吃灰。

中國的住房條件和美國不一樣,大多是公寓樓房,對防盜監控的需求沒有美國那麼高,家庭攝像頭頂多用來監控獨自在家的孩子,或者看看保姆是不是盡職盡責。

但是,中國有無數小的店鋪,這些店鋪對監控攝像頭有剛需,無論是旅店,飯店、服裝店,出於安全防盜以及解決糾紛的需求,都需要有攝像頭來解決問題。

對家庭來說,網路上 100 多元能插 TF 卡的攝像頭足夠了,但是對店鋪來說,是要保存很長時間記錄的。

目前,主流的監控攝像頭需要連接電腦、需要專門的硬碟來儲存,成本不低。而周鴻禕提供的解決方案是雲服務,通過雲儲存付費,替代掉用戶店裡的專用電腦、硬碟。

如果雲服務定價合理,360 這種免費攝像頭,收費雲服務的方式是可行的。對於的小店鋪來說,購買一套帶電腦的監控系統要幾千元甚至上萬元,而申請幾個攝像頭,每年交上幾百元服務費要省力的多。

小店往往開不了很久,清盤出讓的時候,帶著幾個攝像頭,暫時停繳雲服務費,比拆監控,背著電腦,硬碟走方便多了。所以周鴻禕搞的這個嘗試是有市場,有競爭力的。

而對於家庭用戶來說,申請一個免費的攝像頭比花 100 多元買要好,至於雲服務用不上,我不開通不就行了。他們也會踴躍申請。

目前,淘寶這類產品銷量最高的店鋪達到 7000 件收貨,市場還是很大的。估計只要開通免費申請,就會被擠爆。

三、警惕競爭對手

360 要動的是傳統監控的乳酪,還有互聯網的雲服務市場,免費之舉會讓競爭對手吃驚,但是不會沒有對策。

最簡單的的做法,是競爭對手以 OEM 價格直接收購 360 的免費攝像頭,讓貪圖小利的網民擠爆 360 的免費申請,讓需要不需要攝像頭的人都去申請。

這樣 360 發放的免費攝像頭都被收走,雲服務無人使用,老周的計劃的玩不成了。而競爭對手可以利用收購來的攝像頭稍加改動,或者不帶網路功能出售,或者自己來做雲服務。

所以,老周的想法雖好,但是要達到目的還得費一番思量,如何確保免費拿攝像頭的人就是需要雲服務的人。

也許老周是把免費攝像頭與收費的雲服務捆綁銷售,類似存話費送手機,但是這樣做就讓免費顯得像個噱頭,如何平衡還得老周考慮。

硬體免費,服務收費,或者廣告推送產生效益是互聯網的思路,老周開了個好頭。

如果老周成功,後續還會有類似的東西出現,這對消費者是好事,我們期待有更多的免費硬體進入我們的生活。


先把之前答應幫他罵百度每人送一個兒童表的事情兌現了再說。

再談一點,正如免費殺毒軟體不是360首推的一樣,免費硬體也不是360首推。之前天貓魔盒也做過免費贈送、一元秒殺、100天貓積分秒殺等活動,每次上萬台,成功率還行,比京東秒殺靠譜太多了。財大氣粗的馬云為啥不繼續送了?


不想吐槽,就硬體免費這種方式,我和相關行業朋友思考過。

只要老周免費硬體數量上限夠吸引人,我就立刻辭職成立一個小團隊去試試。

如果老周真的敢這麼做,

我就把所有硬體全部免費領回來,

然後全部拆解,

再低價賣回給供應商。

神馬?你說領硬體要身份驗證?

這個行不?

你要是用QQ群搜索,會更驚人。。。


這個世界總需要有個人來破一下局。


你們難道沒看過王牌特工嗎?

沒有免費的午餐,即使吹得天花亂墜.


在這個問題下,關注360如何免費以後再收費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因為一旦佔領市場,能盈利的方式太多了。我們從別的方面來看一看。

免費一直是360成功的關鍵,周鴻禕此舉仍然是延續了360的一貫作風,但是將戰場擴大到了半互聯網半傳統的智能硬體領域,也可以說是一次大膽的嘗試,而且是一次很有可能成功的嘗試。

為了解釋這個結論,我們先來看一看智能硬體市場現在的一個情況:

上圖是IDC 2015年 6月2日發布的全球可穿戴智能設備第一季度的銷量(智能手環為主),可以看到全球15年第一季度的銷量是1140萬,即使以每季度50%的增長預期來算,2015年的總銷量是8122.5萬,按照全球60億人來計算,智能硬體的使用比例只有1.4%左右,即使籠統的加上前幾年的銷售量(不考慮同一個用戶購買多個的情況),因為智能硬體是近幾年才有明顯的銷量,所以粗略估算這個比例不會超過2%(注意這是估算到2015年結束的情況,現在的情況可能比這個值更低)。

那麼問題來了,2%處於一個什麼水平呢?

上圖是Roger對技術採購生命周期的研究圖,技術採購的生命周期為一個錐形曲線,前2.5%的購買者為創新者,冒險者,再往後13.5的購買者為意見領袖,然後依次是34%的早期大眾,34%的晚期大眾以及16%的落伍者。

所以,智能設備的消費群體,現在還多集中在創新者的身上,還並未到大眾參與消費的階段。

我們已經習慣的互聯網產品的爆髮式增長,為什麼智能硬體熱度這麼高,市場增長卻如此緩慢?

在我看來,除了產品功能做得好不好以外,還有以下幾點:

1. 智能硬體雖然是互聯網時代催生出來的產品,但它本質上具有傳統消費品的一切要素。我們需要把它當做一個傳統產品和互聯網的結合品來看。

回顧歷史,幾乎沒有傳統行業的產品是能在短時間內佔領大量市場的,優秀的產品或者說是品牌往往是經過很多年的經營和積累,才慢慢的具有一定的市場份額。這主要是因為實體產品的傳播速度遠遠沒有互聯網產品快。舉個例子,我做了一個移動APP,在中國的A覺得好用,於是發了個朋友圈,B看到了,覺得好用也推薦給身邊的人,於是產品的使用者就成指數型增長。甚至如果C在美國,也能馬上下載一個下來用。這種傳播方式以及產品使用的低成本性催生了有些優秀的互聯網產品可以爆髮式的增長。

然後智能硬體就不同,智能硬體的製造周期本身就比較長,需要工廠找場地,弄設備,打模型,還要培訓人員,這都是時間。再者要根據市場情況定產能,這就要決定找多大廠房,弄多少設備,培訓多少人員,日產量多少,次品率情況怎麼樣,庫存備多少,怎麼降低生產成本等等這些,遠比你做個APP上傳到APP商店所有人都可以下載來得複雜得多。

2. 從業者缺乏傳統行業的基因。

企業習慣了用互聯網思維來思考問題,就會弱化上述提到的供應鏈的重要性。很多互聯網的從業人員是沒有參與過工廠的實際生產的,更有甚者是對傳統行業抱著一種瞧不起的態度,缺乏認知就容易把複雜的問題想得太簡單,等後院失火的時候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再去救火了。

3. 用戶習慣需要培養。

造成用戶少還有一個主要原因是智能硬體多數都是要收費的,即使你再0成本,再怎麼虧本賣,總是要讓用戶在使用之前就掏錢。這是另一個和互聯網產品,免費使用不同的地方,這進一步增大了用戶的試用成本。別看這可能是10塊錢,100塊錢的事情,很有可能就拒絕了大量的用戶在門外。心理學早就證明人對於未知的東西往往會有恐懼心理,加上國人眼見為實,耳聽為虛的思想,促成了只有那2%左右的創新者,冒險者,會花錢嘗試這樣的一些智能硬體。這裡不是說大多數人買不起,而是從心理上不會做出這樣的一種冒險。

於是360就免費了。

這一舉動直觀的來看就是降低了人們對智能產品的試用成本,從戰略角度來看是加速了產品技術採購生命周期的右移。

一旦這個使用者的階層被打穿,360將佔據智能產品的早期市場,更可怕的是,這些早期使用者,往往在生活中對產品推薦有絕對的發言權,他們的意見會嚴重影響後期使用大眾的決策。加之360本身做安全產品出身,在解決智能產品安全問題的課題上就有著天然的口碑和技術優勢。

當然,這個行業還存在很多不確定性,例如產品功能是否能更貼合用戶需要,產品安全性,市場推進反應到底如何,用戶使用習慣的轉變速度,國外產品(蘋果、谷歌)對國內的衝擊程度等等,甚至360這要燒錢性價比到底怎麼樣,是否會為別人做嫁衣,還有 @羅超 提到的是否合法,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

最後,在我看來,智能硬體領域因為存在著天然的資金壁壘和技術經驗壁壘,以後可能還會是大公司的舞台,小公司只能從細分行業中找市場。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歡迎斧正)


雖然出於對個人信息安全的擔憂,我已經在所有設備上卸載了安全衛士,但是對於免費攝像頭,我要舉雙手雙腳贊成。

可以預見得到,以360的風格,免費攝像頭來了,後面推出免費毛片就不遠了,諸位請期待吧。


智能車,車聯網時代到來之際,希望360早日推出免費汽車。


還是簡單粗暴的回答吧!

1.羊毛出在羊身上

2.羊毛出在豬身上,讓牛來買單

3.買一個硬體,送你一套360全家桶


免費哪有那麼簡單?看上面一些白痴回答就知道……首先要過淘寶這一關,然後就是白痴用戶這關,然後是貪小便宜這關,,,


哈哈,這是好事嗎?我們受的毒害還不深嗎?

反正我現在付費用殺軟。


硬體免費是大好事,大家都喜歡


免費當然是有條件的,請等待他公布詳細的執行方案再談論也不遲。


花錢買用戶

到時候 app上面帶廣告

就行了

或者增值付費

比如每天限制免費用戶的報警圖片的次數等

具體手段請參考 免費遊戲


他宣布任何東西免費我都不會感到意外


跟91合作,賣視頻


3721廣告欄不但友情免費贈送,還讓你費勁九牛二虎之力也卸不掉。


推薦閱讀:

為什麼國內部分用戶喜歡安裝類似「360 安全衛士」的軟體呢?
360 電腦專家的使用體驗怎麼樣?
360 是怎樣把國內網路安全領域大多數人才都挖到自己門下的?
如何評價360手機f4?
如果360開始做自行車,會是免費的嗎?

TAG:奇虎360 | 智能硬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