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加拉瓜手語的發現給針對聾啞人士的語言教學和語言政策分別帶來了什麼啟示?
尼加拉瓜手語
如果孩子從沒接觸過語言會怎樣手語是一種自然語言BBC NEWS Science/NatureChildren not exposed to language: Nicaraguan Sign Language, Wild Children, and the Forbidden Experiment假如罹患先天性耳聾的孩子出生由聽力健全的父母撫養長大,父母和孩子都之間雙向的溝通都會十分困難,如若有一方不專門學習手語和手勢語的話甚至究其一輩子也無法互相理解。除此之外,由於地域的阻隔,各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手語系統,導致不同國家的聾啞人之間也無法溝通。
尼加拉瓜手語的「自發形成」在短短几年時間內讓在不同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們擁有了一門共同的語言(尼加拉瓜手語)。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創造一個環境(例如一個孤島)讓全世界所有先天失聰(且無法通過手術等手段改善)的孩子3歲到12歲生活在那裡,讓他們在一代人的時間內創造出一門全球通用的手語(我姑且稱其為「世界手語」),這樣全世界的聾啞人士都可以實現無障礙溝通。3歲之前他們可以從(聽力健全的)父母和(主要由聽力健全人士組成的)社會中以互相打簡單手勢的形式獲得一定的語言輸入並給出一定的語言輸出,但不會形成系統的語言。3-12歲正是語言學習的關鍵期,這段時間生活在那個人為創造出的(完全由聾啞人組成的)社會中可以快速習得這門「世界手語」,十二歲以後再回到各自的國家重新融入社會。這樣一來,全世界的手語便可以實現互通,不會出現中國的聾啞人去了美國聾啞協會還是雞同鴨講的局面。同時,世界上所有國家的政府在制定有關聾啞人士的政策的時候都只需考慮這一門世界通用語言。(註:聾啞人由於語言壁壘,是不可能完全融入(由聽力健全人士組成的)社會中的。所以我提出的這種設想更多的是為了讓世界不同國家的聾啞人士能互相溝通,減少聾啞人士之間的不必要的溝通障礙。)==============================分割線===================================上面純粹是題主無責任開腦洞......對其的批評@GU Arjuna前輩的答案寫得很在理了。那麼現在問題來了,尼加拉瓜手語的發現到底給針對聾啞人士的語言教學和語言政策分別帶來了什麼啟示呢?或者,再問得寬泛些,尼加拉瓜手語的發現到底給語言教學和語言政策分別帶來了什麼啟示呢?
自然產生的手語是人類自然語言的一種,有效證明了人腦內部的語言機制Universal Grammar的存在。即人類天生具有使用語言的潛力。
但題主的設想存在很大誤區。
1. 將所有聾啞人投放到孤島是一種典型的歧視性隔離。
題主設想聾啞人由於語言壁壘,不可能完全融入社會。殊不知社會中完全健全的人很少,大家都可能有身體上某種缺陷。例如近視者,是不是因為他們視力不好,就應該把他們關到一個孤島呢?一般的聾啞人除了聽覺受損以外,思維能力完全正常。經過特殊教育,他們都是多語使用者(手語方言+當地口頭語言的書面語),現代社會各個方面的無障礙理念也使得他們的生活越來越方便。他們可以勝任不涉及聽力和口語的腦力和體力工作,並得到應有的回報(事實上,現在語音識別技術的發展可以使他們同樣具備涉及聽力和口語的許多工作)。聾啞人,以及任何殘疾人(比如近視者,肢體殘疾者)都有為社會作出同等貢獻的潛力。如果以殘疾為理由將霍金、納什扔進孤島,不啻自毀人類前程。
2. 方言是由於地理隔離造成的,這些聾啞人一旦會到本國,方言就會自動產生。例如美國手語和法國手語,本來就是源於同一種手語,但是由於大西洋的阻隔,再加上社會文化的不同,美國手語和法國手語之間的差異便越來越大。(注意,法國手語並不是Charles-Michel de l"épée發明的!他發現了法國古手語,促進了聾啞人的教育,但他自己對法國手語所做的一些修改在很多情況下都是無效的,法國手語的繁榮和發展還是要靠整個聾啞社區。)
3. 如果想讓世界上所有聾啞人都能相互溝通,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學習美國手語,全球較為通用的手語;另一種方法是教會他們認讀國際通用語——英語,這樣就可以和儘可能多的非聾啞人和聾啞人進行交流。目前來說,不同手語使用者之間的交流還是高度依靠翻譯的。
4. 健全的父母要想和聾啞子女進行交流,是應當學習手語的。他們的子女也會教他們如何使用手語。此外,還有聾啞父母的子女聽力正常的情況,我就遇到很多這樣的請況。這些聽力正常的子女即能使用手語(是他們的母語之一),也可以從周圍的口語使用者那裡學到當地的口語,上學之後也能學到普通話和英語。
5. 自然語言的產生具有隨機性。人類天生具有語言能力,但如何來實現這種能力就千差萬別了。也就是說,所有的口語和手語都可以被認為是最自然的。要想促進交流,可以將某種權威的手語(方言)加以推廣,沒有必要另外再造一種「非常自然」的手語了。
我姑且把你所說的「世界手語」稱之為自然手語。
因為你說的「世界手語」就是所謂的自然手語,雖然嚴格來說我們說的自然手語和你說的「世界手語」實際上是不同的定義。這種行為在中國某些地方也有自發組織「自然手語」傳播者,甚至得到了資金要搞 CCTV 級目標傳播,目前正在成立了網站,我只能放兩個關鍵字「大連」,剩下自己搜吧。
很多敢於在上網拍手語視頻的聾人基本上都是講自然手語的。很少見到有基於中國手語的視頻,要麼是翻譯的那種。
所謂的中國手語其實是為了減少併兼容於社會上的健全人溝通的一種方式。
因為自然手語相對於健全人而言學習可能稍微難度較大,而中國手語更多是基於普通話+傳統手語建立而成的(個人觀點)。是為了照顧絕大多數只需要學習兩三年的手語健全人,不然的話我們只能用手寫方式或打字方式溝通(儘管我們現在仍然是以手寫打字方式為主溝通)這不過是因為國內國情,造成的手語。
台灣的手語實際上是和中國差別非常大,如果沒有解釋,台灣手語本書絕大多數的手語我基本上是看不懂的,要知道我是有超過六年以上純手語溝通的經驗,但我發覺他們的手語基本上是不基於普通話國語做成的手語。回到這主題來
所以制定所謂的「中國手語」是為了照顧全中國聾人和健全人都能「無障礙」溝通(儘管我對「無障礙」存疑,但有更好的方法嗎?),基於這個想法,所以才有了中國手語。儘管我對自然手語不被錄入的行為感到不理解和無奈。想了想,自然手語怎麼轉換成普通話,其實是很難的。
因為我試過幫忙翻譯,跟英語轉換成中文實際上是差不多,因為英文的語法結構和中文語法差別很大。例如 What you is name?(你叫什麼名字?)不能做到基於同等速度翻譯,要聽完一句話甚至一段話才能完整翻譯。其實差不多2008年左右,在廣州聾人學校強制推行中國手語(不能說強制吧?至少應該是以中國手語為主)。
很多同學怨聲載道,因為中國手語不能很好表達自己的情感和表達想法的需要。本來明明一個自然手語就可以搞定的事,中國手語非得講一句話才能打完。
為此身在遠他鄉的我特此發簡訊抗議,老師回了咋我忘了,記得大概的內容:學校和國家規定需要,我們是為了溝通。後來我進了廣州大學市政技術學院聾人班,本來我可以流暢講自然手語的行為,被限制了。
因為啊,來自四海八方的特殊學校而來的他們,也看不懂我講的自然手語……我覺得只有集聚在一地的,手語才能溝通。
簡單說,只有溝通了,手語才能通下去。以上。有一個想法不知是否正確,尼加拉瓜的聾啞兒童在被聚集在一起之前沒有任何手語知識,但這並不代表所有的聾啞兒童不具備語言知識,如果其中有的兒童具備語言的讀寫能力並將自己的句法經驗在所有兒童之間推廣,那麼所謂尼加拉瓜的新手語就有可能只在lexicon上是從無到有的。並不能證明UG的存在。
推薦閱讀:
※用手語,每秒鐘能表達的信息量有多大?
※如何成為一個手語翻譯?有什麼標準和規範嗎?
※手語還有盲文的原理是啥?
※手語零基礎,如何自己系統學習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