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蒂爾在《Zero to One》中認為「只有人們不知如何賺錢時,才會想到去搞金融」的說法有道理嗎?為什麼?
在中文版的 94 頁有這麼一段話:
金融其實是不明確思想的集中體現,因為只有人們不知如何賺錢時,才會想到去搞金融。如果不去法學院,優秀的大學畢業生會選擇華爾街,這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沒有切實的規劃。而一旦他們到了高盛,就會發現金融界每件事都不明確。你仍然會樂觀,因為你渴望成功,但是市場的基本原則是具有隨機性的。你無法明確地或實質地了解任何事情,而且多樣化變得極其重要。
金融的不確定性很奇妙。想想當那些成功的企業家賣了他們的公司時會發生什麼?他們拿錢做什麼?在這樣一個金融化的世界中,大概是這樣的:
- 企業家不知道拿錢做什麼,所以存在銀行里了。
- 銀行家不知道拿錢做什麼,所以他們把錢分撥給不同的機構投資人,用於不同方向的投資。
- 機構投資人不知道拿錢做什麼,於是他們投資到了股票。
- 公司試圖產生自由現金流來提升股票價格。做法是分發股息,或是回購股份,然後周而復始。
在這樣的循環中,人們都不知道拿錢在實體經濟中做什麼。但是在一個未來迷茫的世界中,人們就是喜歡無限的可選擇性;錢比其他任何用錢能得到的東西更有價值。只有在一個明確的未來中,錢才是達到最終目的的手段,而非最終目的。
應該如何理解「只有人們不知如何賺錢時,才會想到去搞金融。」這個觀點呢。
首先說明,我沒看這本書,不知道上下文說的什麼,所以很容易造成斷章取義。不過就讓我任性的斷章取義一次吧。
先不談金融業,單說這段文章中的話,」企業家不知道拿錢做什麼,所以存在銀行里了……」,在作者給出的循環中,貌似所有人都不知道該用錢去做什麼,還不止是金融從業者。實際上,人們不管從事什麼行業,都是有明確目標的,或者說,是先知道自己想去做什麼,才落實到行動上。這是自發形成的意識,不是那種落實到文字上的條條框框。
科斯先生在37年發表了一篇論文《企業的性質》。貼一段百科的介紹——「利用價格機制的費用」或「利用市場的交換手段進行交易的費用」,包括提供價格的費用、討價還價的費用、訂立和執行合同的費用等。當市場交易成本高於企業內部的管理協調成本時,企業便產生了,企業的存在正是為了節約市場交易費用,即用費用較低的企業內交易代替費用較高的市場交易;當市場交易的邊際成本等於企業內部的管理協調的邊際成本時,就是企業規模擴張的界限。
這裡提出了企業存在的原因——節約市場交易費用。市場交易費用,有些是由政府制定法律法規確定下來的。高連奎先生的《反誤導》中也做了舉例。比如在飛機上能不能抽煙,處於安全問題,肯定是不能抽煙,那如何彌補想抽煙的人的損失呢?是由航空公司補,還是由不抽煙的乘客補呢?補多少呢?這就沒法通過私下交易來完成了,所以政府頒布條例——不能在飛機上抽煙,問題就解決了。
有些交易費用不需要政府以法律法規的形式限定,那就是市場自發形成的。在明確產權歸屬的條件下,市場自行確定交易費用,優化市場交易費用合理波動的工作,就由企業來完成。企業就這麼形成了。
企業主創辦企業前,是有明確目的的,知道要提供哪方面的產品或服務才去做。用什麼來完成這項工作?其中一個工具,就是錢了。
企業的主營是明確的,知道要把錢用在哪裡,此時的錢就是到達最終目的的手段,而非最終目的。這就是文章內容中最後一句所表示的意思。只是,不應該用「只有」這個詞,好像人們都沒有明確這個「只有」,實際上是已經明確了,企業主營就是確定的,明確的未來。
為什麼作者還會說人們沒有明確的未來呢?是哪部分沒明確?是剩餘資金的去向沒有明確。所以直觀上看,企業主拿著錢不知道要幹什麼,是不知道該用余錢幹什麼,這是暫時的。比如蘋果手裡有近千億美金的余錢,該干點啥呢?再沒想出來之前,先找個基金去代為管理,目的是在想出來幹啥之前,別讓余錢縮水。但這個影響她的主營嗎?當然沒有啊,主營該幹啥還得幹啥,該用多少錢做哪個業務,這都是確定的事啊。
話說,替蘋果打理余錢的基金,她不知道該怎麼投嗎?當然知道。有明確的未來嗎?有啊,不讓余錢縮水就是明確的未來。無論是找基金打理,還是蘋果自己做基金,她的投向都是明確的。
也許會有疑問,既然有明確投向,知道所投標的的未來發展方向大概是什麼,那為什麼不自己直接去做,反而要投給別人去做,只是間接管理,甚至只做純財務投資人呢?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企業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不是投資人看不清方向,是不確定自己直接干能不能成功,凡事都有風險,控制他人的風險要比控制自己容易的多。
PS:現在很多風投說投行業就是投人,甚至不看行業只看人,這確實是有點瞎搞啊。風投首先要看清行業,才能去投人,行業發展第一,人第二。有朋友會說,這個行業干不好,只要人好,還會繼續給他投,讓他做別的細分,或者跨行業。我能說這種做法和買彩票差不多嗎,哈哈,這是純賭啊。
人好不好,有沒有能力,是投資方根據經驗判斷的。但經驗會出錯,人好,有能力,也不代表他一定會成功。這點在國內體現不出來,因為國內是新興市場,需求大,所以成功的幾率就大。就像當下的股市,買哪個股都能賺。可一旦市場趨於成熟,需求不斷飽和的時候,再賭人就會很坑了,看美帝的風投成功率是多少……
跑題了,拉回來。金融業是服務業,是個中介機構,即服務於投資方,也服務於被投資方。她有效控制了借貸雙方的交易風險。這就是金融業存在的重要意義之一。
由此引申出對作者這句話的理解,不是人們不知道如何去賺錢,而是不知道自己去做的時候,還能不能賺錢,所以才去搞金融。搞金融,就是明確了這個意義,明確了風險和獲利來源,才去搞的。做任何行業,都有明確的目的,只是不確定自己能不能做成而已。
樓上@何子垠 已經說的非常好了。我也是最近才看完書,也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其實接觸過金融行業的人都很清楚一句話:「現金為王。」為什麼呢?因為現金的流動性最強,能夠很輕易的交易變成任何東西。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東西都沒有的特質。而所謂的金融投資,無非是用錢換取未來更多的現金流而已。
那麼,為什麼現金的這種高流動性的特質如此具有吸引力呢?按照彼得·蒂爾的說法,就是由於人們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造成的。之所以會有人一擲千金購置事物時,是因為對於買方來說,心中很確定自己需要什麼,自己很清楚自己所買之物的價值。而當人們對這些產生迷茫,不確定自己的喜好,不確定事物的價值的時候,便自然而然更偏向於去賺更多的錢(即金錢為目的),而不是用更多的錢去買自己的所需所想(即金錢為手段)。
所以,彼得·蒂爾的這番說辭,其實很有邏輯性。但是,就如同@何子垠 說的一樣,有人片面的理解成金融從業者沒有明確的目標就是值得推敲的了。在我的理解中,金融從業者自始至終地目的都只有一個,那就是通過更有效的配置資金資源,來讓這些資本實現更高的社會價值。
啊,打字好累啊。他說了一個很明顯的年輕人擇業的現實,身邊很多同學就是想賺錢,去做了金融。他們不知道要給世界帶來什麼,也不知道要怎麼賺錢,除了用錢去賺錢之外。錢變成了唯一的目的,即是手段,又是目的。這並不是說作者覺得金融業無用,而是說,第一流人才,在個人選擇上,大量聚集向金融業的時候。就是時代的悲哀,因為大家普遍只想錢而已,不去想去實現其他什麼價值,或具體的商業模式。
已買 還未看 我個人能理解這段話 我本科學的是會計 這是一個只要有公司存在就能讓這個專業混口飯的行業 屬於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 也就是華爾街的本質 無論高盛也好 還是美林銀行 這些本質上都是一回事 創造的是服務 不是一個實質性摸得著的東西 (physical stuff) 不像一個生物器械公司生產的是醫療器械 高科技公司生產了手機 平板電腦 等等這些金融服務公司是可以依託於科技公司,製造業公司,各種各樣的公司的服務型公司。 所以作者說當你不知道什麼賺錢的時候,可能就去搞金融了,因為只要別人存在產生價值,金融服務業就有口飯吃。
恩,我就找不著工作,回來炒股了,當然也沒賺多少,大學就是玩了,每年必做的事就是掛科啊
不知道如何賺大筆的錢時,人們只能被迫通過金融賺少量的錢。而知道如何賺錢的人,已經在做壟斷企業或投資壟斷企業了。在完全競爭市場上賺得的錢彼得蒂爾不贊成。
占坑。考完去把書看了。先否認題中結論,就是胡說八道。
他也只是說得過頭一點,警示一下那些絲毫不了解金融業、只想著鑽進去賺錢的人…
成功人士有胡說八道的自由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 Facebook 董事彼得·泰爾(Peter Thiel)拋售大部分他持有的 Facebook 股票?
※在 Palantir Technologies 工作是什麼感受?
※PayPal 黑手黨(PayPal Mafia)有哪些成員?
※如何看待 Facebook 遭受批評,只因未將支持特朗普的 Peter Thiel 開除出董事會?
TAG:閱讀 | 彼得·泰爾PeterThiel | 金融 | ZerotoOne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