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音節在普通話里沒有,而在各地方言里有?

如:

kiang,是廣東話里「強」的發音,而普通話里卻沒有kiang這個音節。

jio,是我老家方言「腳」的讀音

bia,我們老家方言有「打bia」這個詞,打bia就是打槍的意思,bia是開槍的聲音。

廣為流傳的hia,在普通話里也沒有這個音節。

還有biangbiang面,biang這個音節在普通話里也沒有。

以e為韻母,普通話里有me(么),de(的),te(特),ne(呢),le(樂),ge(個),ke(克)等音節,卻沒有be,pe,fe等音節

以i為韻母,普通話里沒有fi,gi,ki,hi等音節

以o為韻母,沒有do等音節(不過,do和duo的發音不是很容易區別,有了duo這個音節,不用do可以理解)

以ai為韻母,沒有fai,jai,qai,xai,

以ei為韻母,沒有dei,tei等發音。(北京方言「逮著你了」,讀dei著你了,實際上普通話里沒有dei這個音節)

等等,太多了。

此外,普通話里的同一個音節(同一個讀音),有的讀音有很多對應的漢字,而有的讀音,對應的漢字卻極少。

如:jia,普通話對應的漢字有加,家,價,假,嫁,假,甲,駕,賈,架,嘉等等,據統計,像讀音為yi的漢字據說有120個之多,讀音為ji,yu的漢字有100多個,

而qia,對應的漢字卻很少,就是掐,恰。

在我們老家方言,qia卻是一個用的非常多的音節。如qia飯(吃飯),尼采qia了(尼采瘋了)

再如:ga,普通話里對應的漢字只有噶,嘎等象聲詞,或尕這樣的來源於方言的字。

但是,在很多方言,像廣東話,ga絕對是非常常見的發音,很多讀音為jia的漢字,加家假等,在廣東話里都讀ga。

為什麼很多音節,普通話里沒有這個發音,而各地方言里有?

普通話里,如此多的音節沒有,或者一些本該非常通用的音節卻沒有好好利用,是不是一種遺憾?

PS:我知道普通話發音是以北京方言為基礎的,我的意思是以北京話為基礎的漢字發音音節體系中,為什麼沒有發展出bia,qia,kiang,biang,ga等等這些非常有辨識力,非常適合人類聲帶發音的音節?

打個比方,普通話發音體系中,引入了平舌音和翹舌音,但是平舌音和翹舌音,不管對於說的人,還是聽的人,從發音上不是很容易區分。還有前鼻音和後鼻音,對於很多人來說,也非常難以區分?

為什麼以北京話為基礎的漢字發音音節體系中,引入了平翹舌和鼻音,反而卻沒有利用好bia,qia,kiang,biang,ga等等這些非常有辨識力,非常適合人類聲帶發音的「天然」音節?這種現象如何解釋?

如果說我們的發音體系中,這些「天然」的具有辨識力且容易發音的音節都用完了,然後還不夠,這時候再引入平翹舌和鼻音,甚至平翹舌和鼻音也用完了,還不夠,那麼我們再引入顫音。如果是這樣,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就算不考慮平翹舌和鼻音,還有一個現象是,某些音節對應的漢字太多了,像讀音為yi的漢字據說有120個之多,讀音為ji,yu的漢字有100多個,等等。

由於同音的字太多了,給溝通造成了極大困難,如果充分利用qia,kiang,biang,ga等音節,情況不是好很多嗎?


任何單一音系都缺少它所不具備的各種音節,數不勝數。換成廣州音、蘇州音、長沙音、南昌音、梅州音、福州音、廈門音也是一樣的。


題主你問的問題都是現代漢語里的基礎概念。

要是真有興趣,可以看看《現代漢語》(黃伯榮、廖序東主編)和《語言學綱要》(葉蜚聲、徐通鏘)。

不許說我懶。。。


謝邀。首先我很欣賞題主對語言學的興趣,如果你深入探究一番,會發現很多趣味。

我又不禁想起楊絳先生給一個年輕人回信中的一句著名點評:「讀書不多但想得太多」。這句話有點偏貶義,我當然沒有任何要貶低題主的意思,but it fits here, to some extent。

我對語言學發生興趣之初,也有很多好奇的問題。但我在問題積累到這麼多之前就開始借書、買書看了,慢慢地許多疑問就不再是疑問了,也有了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學習的重要性就在於它能讓你了解到前人都做了什麼,有了什麼成熟的理論,你就不用「重新發明輪子」了。

不注重學習前人的理論而一味靠自己的想法創新,很容易走入一個歧途,叫做「民科」。語言學方面的民科說實話不多,但我見過一本這樣的人寫的書,試圖通過漢字楷書的形態來研究每個字的本義和造字時的考慮……從根子上就偏了。

回到題主的問題……問題太多,我挑幾個說說? @poem說得對,如果想要完整回答這些問題,能出不止一本書了。

1,某些音節普通話沒有、方言有,這不是很自然的事情么,英語里的th,全濁音b d g (不是漢語拼音)普通話里也沒有,普通話里的翹舌音許多南方方言里也沒有。全在於「演變」。一些字怎麼讀,都是一代代人傳下來的,一般來說在短時期內保持穩定,但長期來看還是會變,而且A地與B地如果相隔足夠遠,其變化方向很可能是不同的。所以幾百上千年之後,官話、吳語、粵語中同一個字的讀音就不同了。

2,普通話中不存在某些音節,有的是因為那些音節本身就不好發;有的是因為歷史上存在過,但後來變成其他的音了。ga這個音就是齶化變成了jia. 語言不是閉門造車創造出來的,不可能專門設計成覆蓋所有可能出現的音節。

3,我看樓主對平翹舌和前後鼻音吐槽較多,估計應該是長江流域的人吧?四川?需要提醒你的是,平翹舌和前後鼻音並不是「引入」的。北京話里本來就存在,大部分方言里也都存在,中古漢語里這幾類字的讀音也是相互區分的。你聽著平翹舌差別不大、前後鼻音差別不大,但在我們這些母語里就作了區分的人來說,差別大了去了。誰要是規定了一個平翹舌混、前後鼻音混的「普通話」,能被廣大群眾的口水淹死。

4,普通話裡面某些讀音的字較多,主要原因不是造字階段的原因。現在讀yi的字,在中古分別讀yi yie yei it ik等等(只是定性描述下),到了後來才慢慢合流的。樓主說的「同音字太多,給溝通帶來極大困難」的說法也有失偏頗了。反倒是平翹舌如果混了,溝通起來有點困難。現代口語里以雙音節和多音節詞為主,已經抵消了大部分同音字太多帶來的麻煩。

5,其實普通話沒有利用到的、容易發的音已經不多了。樓主舉例的qia有恰、洽、掐、卡,biang/kiang 現代沒有了但歷史上應該存在過類似的音(biang之類的音應該是重唇變輕唇了,如「芳」;kiang之類的也是顎化了,如「姜」)。大家都這樣說了這麼多年了,你突然跳出來說「大家好,咱們給普通話里增加幾個音」,會有人願意用么?沒有任何可行性啊。

先寫這麼多……有空多交流。


對於這個問題有三個看法

1. 普通話就是沒有這些音節 因為語言具有任意性

2. 普通話缺失的音節 是有歷史緣由的 但由於語言演變深不可測 因此在共時的層面上想要解釋這些缺失掉的音節是不可能的 同時也是毫無意義的

3. 普通話缺失的音節是由於一些音系限制

這三個解釋各有各的道理 我想就用你舉的例子來說明這三個觀點的價值

1)為什麼*kiong?

因為這個音節的聲母[k]和介音[j]都含有[Dor]特徵(大概的意思就是說 [k]和[j]這兩個音在發音時需要"使用"到Dorsal 舌背 這個發音部位) 而普通話的聲母介音組合不允許[Dor]特徵連續出現 因此這個音節不可能存在 這個限制條件也同時排除了*hia (另一個你舉出的例子) *güan 等等音節 你提到的kiang在廣東話里有(但是據我所知廣東話也沒有 這不重要) 說明這個限制條件在廣東話里不起作用

2)為什麼*jio

這個其實涉及到你認為普通話到底有幾個母音的問題 一般我們認為普通話只有一個中母音/?/ 而這個母音如果出現在有介音[j]的開音節中時它必須"變成"[e] 比如 葉 /j?/→[je] 碟 /tj?/→[tje] 等等 這樣一來 普通話無論怎麼樣也不可能會有[?jo]這樣的音節 因為就算有/?j?/ 它永遠都會被普通話的語法"變成"[?je]被說出來 而你說的你老家方言有[?jo] 我沒有分析過你的方言的音系但是我估計是因為你的方言存在/o/這樣一個母音

3)為什麼*bia

這個則是3. 解釋不了的 即我找不出任何有科學意義的音節限制條件來把這個音節從普通話里排除出去 因此1. 和 2.的說法都能行得通了

4)你後面補充的太長了我沒看 但是我還想補充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缺失音節*[fjan] 因為普通話雙唇聲母總共四個 b p m f 我們可以找出 邊 bian 片 pian 棉 mian 但唯獨沒有 *fian 這個可以用2. 來解釋 因為如果從音韻學的角度看 f屬於輕唇音 輕唇音是宋代才出現的 之前都沒有 輕唇音出現的(其中一個)條件就是: 唇音聲母 p + 介音 j = 輕唇聲母 f 這樣來看的話 我們可以認為普通話的f聲母它實際上是由p+j變過來的 因此它自然就不能再在後面加一個[j]介音了

但是正如2. 所說 這樣的推理其實是沒有意義的 因為語言學研究的是人的心智和大腦 我們沒有理由相信我們現代人的大腦還能夠去涉及這樣一個存在在幾百年前的音變條件


北京話是有bia biang之類的 大多是擬聲詞


因為國家選定某一個方言為「普通話」的標準之一,就是易聽易學,也就是1,出於官話-北方方言體系,因為這個體系覆蓋面廣;2,語音、聲調等等方面簡單、辨識度高

所以為什麼普通話選擇的是「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的方言,而不是簡單選擇北京方言?就是因為北京方言語音等方面更為複雜

所以為什麼很多方言里的音普通話里沒有?因為本來就選了一種相對語音較簡單的方言作為普通話


看了 @poem 的回復,本來想直接在poem的回復下面回復,但是太長了,所以單讀寫出了。

謝謝回復。本人可以說是語言學小白,提出這個問題,也是出於一個語言學小白對於某些語言現象的好奇。所以,對於閣下的回復,有部分明白了,如平翹舌的演變,終於明白了,原來是這麼回事。但是,有部分問題,還是不甚理解。

讀音的演變,我也知道,肯定是自然演變過來,我主樓說的「引入」,或許表達有誤,我想說的其實是「自然引入」而非「人為引入」。我覺得不管什麼音系,北京音系或者其他方言音系,對於漢字讀音的「自然演變」肯定是有規律可循的,而且,是往「越來越合理」的方向演變的。下面是按照我一個語言學小白的理解,我覺得這種演變應該遵循以下兩條規律:

一、發音的便利性,人的聲帶喉嗓條件

我家寶寶最近在咿咿呀呀開始學說話,我發現一個規律,包括很多寶寶,都是先開始說"媽媽",而」爸爸「這個詞,由於是爆破音,他學起來就困難多了。

所以,我覺得人類說話的發音包括語音的轉變,肯定跟人的聲帶喉嗓條件有關。

所以,人類最初開始有語言的聲音,像類似ma,這樣最簡單的,最易於人的聲帶喉嗓的發音,肯定是最基礎的音節。然後從」基礎音節「上發展出來跟更多的音節。

除了自身音系的發展,包括從其他音系裡借用,最後音節越來越多,以至於學習和使用起來非常不方便,或者由於發音的便利性,或者由於下面我所說的要避免被誤聽,所以,很多音節又開始被合併。

包括上面所說的平翹舌,從古音中的多組聲母演變而來;甚至部分方言地區,平翹舌又繼續進化合併成了一組。我覺得這就是遵循了發音的便利性。

二、發音上要保持一定的差異性,避免被誤聽。

如我主樓里的,do 和 duo,假設古代有同時有這兩個音的話,肯定會逐漸合併為一起。因為從聽者的角度,很難區分這兩個音。

像發音為tei的字,就比較少,我覺得是因為跟tui音太接近了。

而音節lui沒有對應的漢字,也可能是因為有lei了,所以lui就被慢慢淘汰了,或者說兩者合併了。如果是這樣,那非常好理解。

但是像我說的類似bia,qia,kiang,biang,ga等音節,從現有北京音系來看,並不是這種情況。

三、漢字的關係

我不知道古代的中國人,他們遇到一個全新的之前語言里沒有的事物(不一定是具體的事物),然後想給這個事物一個名稱的話,會怎麼辦?可能會有以下幾種方式:

1- 借用一個之前的漢字,按照這個漢字的讀音讀。

2- 給他一個音,再按照這個音,找到相應的漢字,暫用這個漢字表示那個新事物。

按照這兩種方式,多義字出現了。

可能會為了避免誤解,在之後還會造一個新的漢字出來,音還是按照之前的讀。這樣,同義字也出來了。好像,語文課本上的很多通假字就是這麼來的。

時間長了,同音字就會越來越多。我不知道這是否可以作為有的音會對應很多的同音字的解釋之一?

可能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某些音節慢慢被淘汰了,而某些音節被使用的越來越多,所對應的漢字也越來越多。

以上,是一個小白的猜想。

雖然我沒有研究過語言學和語音演變發展史,但是我覺得這其中肯定有規律可循,哪怕是」自然演變「。

我主貼的意思就是,假設引入更多的更具辨識性的音節如bia,qia,kiang,biang,ga等,同時減少同音字的數量,並將平舌翹舌合併,前鼻音後鼻音合併,同現在的普通話發音體系相比,是否是一種更加完美,更加合理的發音體系?為什麼北京音系,沒有向這個方向發展或者說自然演變? (問題很小白,見諒)


推薦閱讀:

東北人說的「六」到底是什麼?
本地人在工作場合說方言(外地人基本聽不懂),是不是真的很沒素質?
速成山西方言?
有哪些方言能夠寫出《施氏嗜食獅》這類奇文?有人寫過嗎?
你們那裡把番茄叫做西紅柿么?

TAG:語言 | 方言 | 漢語 | 漢字讀音 | 音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