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曼昆、高鴻業和袁志剛對於「結構性失業」定義哪個更精確?

本人讀書,發現三本書對結構性失業定義不太相同:

曼昆原理:由於某些勞動市場上可得到的工作崗位數量不足以為每個想工作的人提供工作而引起的失業

高老頭:勞動力供需不匹配所造成的失業。特點是既有失業,又有職位空缺,失業者或者沒有合適的技能,或者居住地點不當,因此無法填補現有的職位空缺。

曼昆的定義特別精簡,讓我一看誤以為是提供供的崗位數量滿足不了想找工作的勞動者對崗位的要求。這種失業似乎更應屬於總量性失業,即勞動力供給量超過勞動力而引起的失業。從定義中很難找到高版定義中描述的特點:失業空缺並存。

而高版在定義後面接了一段解釋:結構性失業是長期的,通常起源於勞動力市場的需求方。經濟變化導致特定市場和區域中的特點類型的勞動力需求小於其供給。

而這個解釋與曼昆的解釋相同了 ,都強調了需求小於供給。

但在袁志剛 歐陽明版《宏觀經濟學》中的定義是:國民經濟各部門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產生重新組合和此消彼長的變化,夕陽產業的勞動供過於求,朝陽產業的勞動供小於求,從而出現失業與職位空缺並存的現象。...這種由於產業部門結構調整引起的失業,稱之為結構性失業。

而這個定義,強調了失業與空缺並存,但舉例來看,相比高版和曼昆,強調了照樣產業供不應求的現象。

那麼問題來了:人大論壇上有人就質疑高版定義錯了,那麼這三個定義哪個更準確?而高版和曼昆都認為是勞動需求小於其供給所導致,而袁志剛的書卻給出朝陽產業供不應求的舉例,是否矛盾?第三,對於導致這種失業的原因,曼昆與高老頭的也不一樣:(曼昆:最低工資法、工會和效率工資導致實際工資高於均衡工資)(高給了幾個高大上的原因:技術變化,消費者偏好變化和勞動力不流動性導致勞動力需求相對較低),似乎都有道理,圖形上都可解釋,何解?

PS 我系以曼昆原理為教材,老師讓我們陪高書作輔導,老實話看的我實在頭疼,一中一西,猶如兩種不同的武功路數,不得已求第三門教材以解高老頭書的困惑,就找了袁志剛的書,同樣也是中國人編的書,讀起來一氣呵成,不像高老頭。。。我是否放下高老的書,雖然他很火,不看他的書是不是任性。


結構性失業到底如何定義並不重要,曼昆說的、高鴻業說的、袁志剛說的都是一個道理,勞動力市場並不會完全出清,總是有無論是因為數量、崗位、地域、結構等因素影響,它總是不會出清的。明白這個道理即可。

經濟學並不是數學那樣可以通過嚴格計算出來的,更多是經濟學家通過對之前社會經濟發展規律做出的總結。「結構性失業」和「自然失業率」這種名詞,也是對社會現象的總結,自然一個人一個定義了。在一定假設條件下,是可以通過實證檢驗對自然失業率進行測算的,並且是會隨著時代而發展的。那麼你能說自然失業率的定義也變化了么?

武征的研究中,1996-2000年,中國自然失業率3%,2003年4.2%[1];王曉飛的研究中,2005-2009年自然失業率為5%-6%之間;曾湘泉、於泳認為,2000年以後自然失業率一直在4.8%-5.6%範圍波動。其他人大都有相似但不相同的研究結論。他們大都認為,經濟機構調整、人口年齡分布、產業結構調整等因素都在影響「結構性失業」或者「自然失業率」。

說到這裡,我的意思應該說明白了。「結構性失業」或者「自然失業率」本來就是一種「因為某些原因總會有某些人找不到工作的狀態」,而這所謂的原因和數量,是隨著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不停變化的。經濟學基礎教材是教授你方法和思路,而不是讓你死記硬背一些與時代脫節的東西的。

具體到實際中,世界各國進行調查失業率統計時,設置了很多條件,排除了某些未就業人員,也就是根據經濟學原理結合本國實際情況設定的條件,是經濟指導實踐的產物。例如下圖,取自張車偉的論文[4]。

-參考文獻:

[1]武征,中國自然失業率的特殊性及實證研究

[2]王曉飛,中國自然失業率實證研究

[3]曾湘泉、於泳,中國自然失業率的測量與解析

[4]張車偉,失業率定義的國際比較及中國城鎮失業率


這個問題說白了就是咬文嚼字,挺無聊的。

題主你把曼昆的話理解錯了,他說的是「某些勞動市場上可得到的工作崗位數量不足」。如果勞動市場的總體供給與需求相類似的話,那麼另一些勞動市場上就肯定存在過多的空缺工作崗位,最終的結果當然是「失業空缺並存」,而不是總量性失業。

認識到這一點,就會明白:

  • 袁志剛的「夕陽產業」,對應曼昆的「可得到的工作崗位數量不足的某些勞動市場」,與高的「有失業的勞動市場」。

  • 袁志剛的「朝陽產業」,對應曼昆沒說出來的「空缺的工作崗位數量過多的某些勞動市場」,與高的「有職位空缺的勞動市場」。

說白了,三個人就是用不同的表述把同一句話說出來了。

學習經濟學還是著重理解為好,咬文嚼字沒有什麼意思。


雖然高鴻業的教材不如曼昆的。但是我建議提問者就這個定義而言,用高鴻業教材的定義。

摩擦性失業舉例:甲是一個技術很強的程序員,偶然跟上司鬧彆扭了,憤然辭職重新找工作。對於他來說,找到一份工作很容易,但是再容易也要花時間。當他在辭職與找到下一份工作的間隙(這個間隙也許只有三天),統計局的調查失業的人恰好找到他,就會把他算作一個失業人員。這種失業可怕么?不可怕。一個最熱門專業的技術最強的人都會有過摩擦性失業,除非他一輩子不換工作。

結構性失業舉例:全國有六百多所大學有法學院,其中註定多數人會找不到法學相關工作。當一個不優秀的、司考未過、家境普通的的法科學生正在苦苦尋找與法學有關的工作而不得時,這就是結構性失業。這種失業比摩擦性失業可怕。

————————————————————————————————

高鴻業的書哪怕有一百個不好,也還是有一個優點——名詞定義相對嚴謹


摩擦性失業、結構性失業,怎麼定義無關緊要,文字遊戲而已,兩者本質是一樣的。排名第一答案舉的例子其實是測試你們智商的。哈哈 (信息不暢找不到工作,說明此人能力不足,未能全知全能,所以此人的失業不是摩擦性,而是結構性。 下崗紡織工人不是缺乏其它技能,而是因為沒有找到願意付費聽他悲催故事的人,所以他很可能是摩擦性失業。哈哈 )

對於經濟解釋現實,這兩個定義全無用處,因信息不暢而等待、因缺乏高薪技能而培訓,全是自主自願的,何須關注? 經濟解釋應該關注的是「為何導致他們失業」。

題主何必糾結這三個人的定義?既然三個答案都讓你糊塗,你為何不自己思索一下人類歷史中什麼時候出現了「沒事做」,「沒事做」什麼時候演變為「沒工作」?「沒工作」 什麼時候可以界定成「失業」,你自己對「失業」的定義是什麼??

— —任何學術研究都是應該這樣進行的。

話先撩在這,如果有心情再來補充。先給張大師的乾貨給你們看——

張五常:失業的解釋


題主仔細琢磨一下三個定義背後的邏輯吧。個人認為不同表述背後的經濟學邏輯是一直的。再提供一個《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中關於結構性失業的表述:在一個動態經濟中失業有幾種原因。由於就業生命周期變化導致勞動力的流轉,在存在搜尋工作的成本的情況下,產生摩擦性失業;國民經濟產生組合的變化要求勞動力在各部門之間進行重新配置,在存在搜尋工作和流動性成本的情況下,產生結構性失業。(第三卷,自然失業率詞條,p655)

對於之前幾位知友的回答,個人認為以微觀個體的例子來解釋宏觀經濟學概念,即針對某一位失業者說屬於摩擦性失業或是結構性失業,並不很恰當,只能作為幫助理解的一種手段。


這個題我看過很久,覺得很無聊。

這個題的意思是,有三種對「結構性失業」的定義,究竟哪種才是正確的?

這樣的東西很無聊,因為世界上並沒有一個客觀存在的「結構性失業」。

這和定義一隻雞不一樣,世界上有一個客觀的狗,人們總結出關於狗的特徵,所以即使一個變異了的三條腿的雞,我們也知道它是雞而不是別的東西。

但是有一個著名的段子是某希臘哲學家定義「人」是兩隻腿走路切五毛的動物。學生把雞剃光了毛給他看。所以我們可以證明這個定義錯了。

「失業」是客觀存在的,但是什麼性的失業則不是。「結構」這個詞泛濫,連林毅夫都創造了「新結構經濟學」,你不能說林毅夫的「新結構經濟學」不是新結構經濟學,因為世界上沒有一個客觀的新結構經濟學,是人們定義的。

所以最簡單的回答是,他們分別描述了關於失業的三種原因,只是不小心都起了一個「結構性」的名字。

你叫小明,還不許人家叫小明了?你如何證明你比人家更符合「小明」這個名字?


我感覺通俗一點講就是,買黃瓜的要100根黃瓜,市場上只有50根;買西紅柿的要100個西紅柿,而市場上有150個西紅柿。那50個西紅柿就失業了,黃瓜的需求者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作為一個學經濟學專業的學生,鑒於已經有人回答失業的定義很好,我想說一下自己對於目前國內經濟學教學的問題……首先是高鴻業老師的兩本教材,和曼昆的在編製,內容大概是一樣的,因此沒有必要去過於教條,如果死讀書是沒有意義的;其次上述兩個人的教材看編製可以看出,兩個人都是偏凱恩斯的宏觀經濟學的,即在短期內討論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的關係……因此如果想從書本上獲得更新的體驗,建議應該看國外的教材,薩繆爾森的經濟學,他比較偏重新古典的自由主義。和高的教材是一個好的比對。其次是之前有國外知名大學的學生希望進行經濟學教學改革,即在現在偏重數學的基礎上更加註重經濟學史等方面,因此在學習時數學固然重要但是要注意聯繫實踐,聯繫歷史來學習。當然我只是一個在讀學生,以上只是我自己的理解,歡迎指正,謝謝.


還是好好看看曼昆吧。起碼靠譜。真心勸你一句。亂七八糟的書少讀讀。


This name has been suggested by Eduund Phelps ,from Columbia University . Phelps was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in 2006.

Factors like the generosity of unemployment benefits or antitrust legislation can hardly be thought of as the result of nature .Rather,they reflect variou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economy.For that reason ,a better name for the equilibrium rate of unemployment would be the struc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外行小白覺得這三者並不矛盾,建議題主再仔細看看高的補充里的這句話「經濟變化導致特定市場和區域中的特點類型的勞動力需求小於其供給。 」請注意特定和特點。

另外,曼昆的定義看起來好像有點過於簡潔而顯得不全面,我表示非常懷疑是翻譯的問題。。。

當然外行的我覺得高亮對於結構性失業解釋得蠻清楚的了。。。學習了


經濟學上的自然失業率定義同樣有好幾種,結構性失業當然也如此,這也是經濟學一大特點,很多概念是有不同學派解釋的,角度不同,所以說沒有一個明確的正確錯誤。


我的理解,歡迎討論 (? ̄? ??  ̄??)


你先要弄清結構性失業這個名詞是解釋什麼的,在國民收入決定理論中,結構性失業是區別與需求不足引致的失業,是分析宏觀經濟穩定性的一個概念,奧肯定律。自然失業率是fredman自然率理論的一部分,一個經濟系統總是存在一個自然失業率,任何逆經濟周期的相機抉擇調控,對抗失業率,都只會給經濟帶來更大的波動,自然失業率總是存在,沒有必要用調控政策國家干預,單一規則政策。


這三個定義其實是一個意思,題主好好體會下,其實都是講的一個供求不均。


鄙人外行學渣,提供一點其他思路,希望能有點幫助。

只是感覺這三個定義說的完全是一回事兒啊……

我覺得下定義的人的思維方式是這麼著的:

先打個比方,我是學光學的。要描述一束光的行為有點費勁,鑒於我們的空間是三維的,所以分解最多有三個方向。光又是橫波,傳播方向上沒有分量,所以就倆分量。所以我們就分成:垂直紙面的s波和平行紙面的p波,當成兩個基本的原點,類似於「正交基」,然後再合成。

同樣的道理,聽說我們研究的對象是「失業」這回事兒?

那行,先分個類吧。

肯定得有有關幾方吧。

怪員工自己?那分個類,似乎就是「摩擦性失業」。

不怪自己怪社會?也分成一類,似乎就是「結構性失業」。

也許,後面那種也有「怪企業」「怪政府」等等分法。

至於有答主說它們本質上是一樣的,也沒問題,這就是給一個現象分個類,圖個研究方便。現實中沒有任何一種失業是只有單獨的一種原因。就像s光和p光都是電磁波,本質上是一樣的,自然界很少有單獨的s、p光。

鄙人覺得,考試又不考定義默寫,作具體分析的時候這種差別一眼便知,沒必要花太多精力。世界上有趣的知識太多,但觀其大略就行了。


曼昆書很好,翻譯有些渣,這些教材還是看原版~~~~簡單來說,職業技能需求與職業技能供給不平衡~~摩擦性失業就是,丟了工作暫時沒有找到,根據物理學裡面的摩擦減速一樣理解就行。個人理解,經濟學的很多東西,都是為了減少市場摩擦存在的。


曼昆的書為準,一般而言國內都是認為產業轉移導致勞動力供求問題。國外的是勞動力價格調節機制失靈。高洪業的書建議只看微觀,而微觀中經典的要數前七章,微觀總體而言還可以看,宏觀看曼昆就行,這是我的感覺。不用經典教材就是有差距。


推薦閱讀:

Ray Dalio 在文章《How the Economic Machine Works》中提到的長、短債務周期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裝牛奶用方盒而可樂用圓罐?
守望先鋒分198和328出售的經營行為是否屬於價格歧視?
宏觀經濟學中,如何用三駕馬車拉動經濟增長?
為什麼低檔商品收入效應與價格的關係是同向變化?

TAG:經濟學 | 失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