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為什麼在古代軍事中的地理位置如此重要?
第一,確定徐州的地理位置。
現在的徐州是江蘇蘇北地區的中心城市,而古代徐州嘛,這可是一個一級行政區。在元以後,行省制度建立,山川形變被破壞,各個行政區也就無險可守,在不容易造反割據的同時,也容易被外敵各個擊破,這一點滿清就是典型例子!按元以前的一級行政區,主要是按照山川形變的原則設立,對經濟和本地區團結極有好處。而漢代的十三州就是嚴格按照這個原則設立的,當然也間接導致了三國割據的嚴重程度。古徐州就是陶謙治下的徐州地區,大概就是蘇北皖北魯西南豫東地區吧,也就是傳說中的淮海省!第二,在軍事方面為什麼重要?徐州在軍事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南北政權對抗的時期,當然經濟交流也很重要!眾所周知,南北方的分水嶺在學術上被認為是秦嶺淮河一線,以長江為界確實真的不夠嚴謹!那麼南方和北方政權對抗,依靠地利之便,必然分界線在秦嶺淮河,其首先出現在三國鼎立時代!俗話說守江必守淮,守蜀必守漢(中),受楚必受襄(樊),這是南方政權的三大主力防區!於此對應的,北方政權也有關中(即大概陝西地區)、中原、徐州三大對立的防區!因為北方騎兵優勢,實際上北方在大部分時候是處於攻勢的,攻擊才是最好的防守,我也就不多說了。在古代長城以內的北方地區主要分為關中、中原、河北、山東地區,其中徐州就是在中原、河北、山東和淮揚的交界處!嚴格來說,其也應該屬於中原地區,畢竟在南宋淮河泛濫前,古徐州也是個好地方啊!一旦南方政權攻佔徐州,也就可以東攻中原,北擊河北,東佔山東了,這一點被朱太祖完美演繹了!因此,在防守方面來看,徐州對北方政權極度重要,重要性不弱於關中地區。而對南方政權來說,淮南也是極其重要的,畢竟後面就是南京不是?在攻擊方面來看,徐州是南方政權大反攻的第一奪取關鍵地區.!北攻南,第一關鍵卻反而是巴蜀地區!我也來說幾句個人的見解吧,說的不對的地方請見諒。打下徐州不僅僅是地理的優勢,還有千古以來心理的優勢,別的不說,漢王朝,乃至漢文化的發祥地是徐州,攻下徐州,最起碼對周邊其他城市來說,那就是個最大的威脅。
因為是東部平原連接南北的河流在這裡匯聚
去徐州火車站看看就知道了:江蘇,山東,安徽,河南的牌照可以給你來個全家福,而且數量多的恐怖,這樣,你就可以理解中原要衝的含義了,北上入中原,南下江淮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
還有,隴海鐵路和京滬鐵路在這裡交匯,兩條大動脈鐵路在這裡交匯
所以徐州軍事地位可見一般我也來試著說一點吧,非專業,個人見解。地圖上可以看到,徐州位於魯南丘陵與淮河之間,屬於平原地帶。對於南方政權來說,只說古代,我認為徐州並不是非守不可,守江必守淮,守住淮河一線長江防線就相當於多了一道防線,也足以遲滯北方部隊的進攻。如果實力不強,就想佔領徐州,徐州平原地帶,並不適宜南方防守。好像呂蒙與孫權就討論過這個問題。但如果南方想要北伐,徐州必須打下來,北方門戶,而且可以提供部分軍糧。而對於北方政權來說,徐州相對來說更重要。徐州作為魯南防線的橋頭堡,是時候北軍作戰的平原地區。而且,作為一般會統一整個中國的政權,以徐州為前行窺視南方動靜威懾南方也很重要(好像很少有直接從下游渡江滅掉南方政權的事)。而且,徐州作為南北方的交通樞紐的作用也不可忽視,水運(水網)陸運(覺得還是火車比較靠譜,古代糧草鹽鐵運輸還是靠水)發達,佔領徐州便於北方向南方運兵運糧。
至於近現代,日軍侵華戰爭徐州會戰是為了打通津浦線,連接華東與華北兩大戰場,徐州作為樞紐,而蘇北除徐州外並無其他大城可守,所以李宗仁將軍的防守中心就在徐州。
至於淮海戰役,個人不是太了解,國民黨部隊應該是認為守住徐州才可能在北方不至於完全潰滅,四川等地才可以保全。而粟裕的目的是殲滅黃百韜兵團,只有打下徐州,才能使已經北上的黃百韜被堵在華中而被圍殲。
個人見解,手機打字,見諒。睡了
徐州雲龍山有一個項目叫做天上坐~~真尼瑪low這名字。你會發現徐州是在一個山窩窩裡,四邊都是山,易守難攻。還有一個徐州自古尚武。僅沛縣一地小小縣城2000年時有7家各門派拳術武館。這個武館不是像跆拳道一類的,而是像學校一樣學習文化課有學歷認證可以繼續進修你那種。我這種病秧子還學了一年,後空翻道當時不要太溜~~而且比較團結經常跟周邊比武打群架
其實題主把答案自己給說出來了。
一方面是距離南京、北京、洛陽都很近,朝發夕至。
另一方面,題主說到了黃泛區,那意味著什麼?就地取糧啊。
一個隨時可以攻打你、並且不需要補給的地方屯了敵軍,就問你怕不怕。
每次我買不到回阜陽的票,我都選擇在蚌埠或者徐州轉車。
恕我直言,徐州並不是古代的兵家必爭之地,只是一個人口比較多的城市罷了。對於現代戰爭而言,簡直就是「死地」。
上面很多人都喜歡用各種地圖來闡述徐州的重要性,我也貼兩張圖。
這是一個網友繪製的蘭sir @蘭Sir 繪製的中國詳細地形圖,在此感謝。圖左邊的圈是洛陽,代表傳統的西安-洛陽統治中心,上面的圈圈是濟南,跨過華北平原就是北京統治中心。
這一張圖是徐州博物館戰史館的列表。在列表中,我們不難發現,徐州歷代的古代戰爭,一是除了劉邦項羽的彭城之戰外,鮮有能決定國家命運走向的戰役,大部分都是中原地區的戰鬥,二是沒有能有長時間的軍事對峙,基本上比較快的呈現一邊倒的局面。因此我覺得這就很能說明徐州在中國古代,並非軍事要塞,只是一個人口比較多的城市而已(而且大部分時間還是爛泥塘子)。
兵家必爭之地什麼樣呢?比如劍閣,劍閣上面人說,這地兒是我的,你過不來的。下面人說,我覺得你說的有道理,但是我不走這我走哪呢?
個人覺得,中國古代四個政治中心:北京,南京,洛陽和西安。中國古代戰爭也就是這幾個互相推。
北京-南京兩個政治中心的對決,沿線的軍事要塞是濟南,北靠黃河(濟河),南靠泰山,真正的易守難攻。比如燕王朱棣南下戰爭,雙方在濟南打了好久。國民黨北伐戰爭,也是打到濟南,看瞅著張大帥就不行了,日本人搞了個濟南慘案,阻止了北伐。張大帥也看著濟南被克,沒有指望了,就上了一列通往皇姑屯的列車。抗日戰爭時候韓福渠沒守濟南,常申凱直接把他給斃了。
而洛陽-南京兩個政治中心的對決,沿線的軍事要塞是壽春和襄陽,壽春是三國時期的戰略重鎮,晉朝時期也有著名的淝水之戰。襄陽更不必說了。
至於徐州,確實是個看起來易守難攻的城市,當時也是北靠黃河,南靠各個山,而且有運河之便,應該算是江淮水網與平原的分界線。
但是
自古以來把這個地方當戰略決戰的,都生不如死。
劉邦項羽在這打,劉邦輸的時候是真輸,輸的連老婆孩子都不要了,五十多萬大軍剩了10來個人,項羽輸的時候直接躺了;
燕王朱棣和朱允炆在這打了一仗,朱允炆一潰千里,直接被推家;
蔣公徐州地區打了兩次戰略性決戰,一次是抗日徐州會戰,被日本人沿著隴海鐵路一頓狂追,不得已挖開花園口;
另一次,小諸葛翻了翻古書說,守江必守淮,然後淮海戰役,幾十萬大軍根本被壓的頭都抬不起來,生生的被消滅掉了;
因為我們從一開始那個圖看,徐州的地位真就是不上不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往西是大平原,跑也沒地方跑,躲也沒地方躲,真正的一潰千里。
往南是江淮水網地區,大部隊跑不動,展不開,守不住。
往北還不如堅守魯中山區,山高林密水網縱橫,大部隊能藏得住,小部隊能周旋的開。
說白了,徐州這個地方,沒有戰略縱深。
特別是隴海鐵路和京滬鐵路交叉之後,這個雞肋地位就更突出了,你保吧,保不住,不保吧,徐州還是個交通樞紐。
常申凱不明白這個道理,日本人當然也不明白啊
這是1940年我黨的敵後根據地,徐州被冀魯豫、山東、蘇北、淮北四個根據地包圍,雖不能說生不如死,但也架不住周圍一圈都在彈心愛的土琵琶。眼皮下面全是我黨新四軍和八路軍的主力,更何況周圍還有國民黨一堆敵後抗日部隊,特別是韓德勤,那個部隊也是相當能打的,當時牽制了日本一個師團的兵力(《申報》:蘇省淪陷區抗戰成績,近據調查,以徐州各縣為最佳,計長期牽制日軍一師團之兵力,分據交通要點六十二處,近三月來,各縣游擊隊與日軍接觸達五十餘次,陣地 戰十數次,打擊日軍大舉掃蕩五六次,綜計日方死傷千餘人,游擊隊破壞津隴兩路及公路廿余次,襲毀日軍火車五次,拔去電線杆七十餘里……)。
你說徐州的日本人崩潰不崩潰,絕望不絕望。
所以說,徐州真就是二流軍事家必爭之地,看著是有山有河人口密集水運便利,但是大部隊一在此集結,對方大部隊一來,那小山小水的,根本稱不上天險,守城一方基本上跑不掉。後來有了鐵路,但是所謂的交通樞紐,對於幾十萬大軍而言,依舊是杯水車薪。
------------------------------------分割線------------------------------------
現在的徐州,就是一個火車堆出來的城市,跟石家莊差不多個意思。居然還修了地鐵,我也是挺不理解的。
徐州充當的其實是北方門戶,控制沂水泗水的中心。南方防守還是淮西的壽春-合肥-歷陽線更重要。
你沒看他在哪嗎?就是個十字路口,北邊政治南邊經濟,就徐州路好走,你在中間設卡子收費太賺了好嗎
我沒覺得徐州位置有多重要啊,周圍全是平原,易攻難守,四戰之地。北方鐵騎南下,拿什麼守?南方北伐也很少聽過被堵在徐州城下一頓胖揍的……南北雙方對峙雖然膠著在這,但並不是因為徐州,而是守江必守淮,相比較而言,我覺得淮河南面的廬州才是戰略重鎮,經常奪來奪去的,還時不時被圍個城啥的。題主覺得徐州重要可能是因為近代它屢屢出鏡,這完全是因為徐州處在津浦線和隴海線交匯處,不拿下徐州,交通線打不通啊,當然,漢朝徐州另當別論了。個人意見是這麼覺得的。
推薦閱讀:
※希特勒的軍事才能如何?
※請問一下美軍的戰場監視旅的職能?
※如何評價美國公布的2017中國軍力報告?
※如何評價土耳其軍隊借演習的名義入侵伊拉克?
※《芳華》預告片中的這種飛機是什麼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