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引力》中的星際「噴氣背包」飛行是否真的可行?為什麼真實航天中沒有看到應用?

電影中,男女主人公在脫離了自己的飛船後,用噴氣背包,在氧氣耗盡之前,從哈勃望遠鏡飛到了國際空間站,女主人公後來甚至還從國際空間站飛到了中國的天宮,並最終乘坐中國的神舟回到了地球。這樣的星際「噴氣背包」飛行是不是真的有研究?為什麼歷次太空飛行都沒有看到應用?


@成心文 不要抖機靈好么?

沒看到的東西不等於沒有,何況不知道的東西寫成書能裝滿好幾個圖書館呢。

這中「噴氣背包」是有的,名字叫MMU,(=Manned Maneuvering Unit),載人機動裝置,裡面有壓縮氣罐,一般噴射氮氣。

This famous image shows McCandless using the MMU during STS-41-B in 1984.

參閱 Manned Maneuvering Unit

至於「火箭背包」,原理上並非不行,但是不如噴射壓縮氣罐中的氮氣穩定可靠,因為火箭背包一般都有燃燒過程,燃料一般是肼或者過氧化氫,噴氣過程會放出很大的能量,結構複雜,裝填麻煩,不適用於太空。


//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文科生學數理化!

Look,太空噴氣背包_互動百科

你以為太空行走真的是靠兩條腿在那兒薅呀?

這玩意兒是人家傑克遜早就玩兒剩下的了!

視頻封面Michael Jackson-危險之旅Man In The Mirror(中英文字幕)視頻


Google承認曾經研究過這款可穿戴設備,但由於各種油耗及安全性問題,放棄了該項目。但Google不會放棄該項目的研發。

Google X秘密研製噴氣背包,翱翔天空不是夢想


這東西美國用了很多年了好不好


真的有,只是形狀上不一樣,性能也沒電影里那麼強吧。


文科生吧你,這玩意是真的有。。。不然哈勃怎麼修?


好像是有類似的應用,參見火箭背包飛行器,但是達到你說的這種程度還是蠻困難的。

首先這個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以牛頓第三定律和動量守恆作為理論基礎,然而實際上運用卻存在很多問題,我是個業餘的,目前大致想到了幾點。

一個是攜帶的燃料,攜帶的燃料越多,加速的時間越長而且還可以有各種其它的機動動作,但是依據動量守恆,燃料多了,質量就大了,反而無法達到很快的速度,這樣在空間中的運動時間會很長。時間越長,越容易出現不可控的問題。

二是太空中並不是太空的,還存在微型流星,太空射線等等,有些是宇航服可以防護的,有些是不可以的,因此宇航員長時間暴露在太空中,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

三是沒有必要,目前的級數,航天器對接是可以實現,完全不必冒風險使用」噴氣背包「來使宇航員在航天器間進行轉移。

忘記在哪兒看到過,出艙行走的宇航員實際上是有小型的」噴氣背包「一樣的飛行器幫助他們在纜繩失效的情況下能夠回倉的,然而這樣的飛行器明顯無法適應遠距離的轉移。大概就是這樣。


推薦閱讀:

如果鵲橋真的存在的話,它會在哪個位置,普通洲際導彈的高度可以達到鵲橋的高度嗎?
宇航員穿著宇航服怎麼撓痒痒?
如何看待一些人以民生問題和國民無投票權來反對中國搞太空計劃?
為什麼美國的宇宙飛船or火箭總是會爆炸呢?
中國會限制像胡振宇(火箭少年)這樣的人開創中國航天方面的事業嗎?

TAG:個人飛行器 | 航天 | 地心引力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