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看來,「怕」的本質是什麼?


怕,恐懼,是情緒之一。是對傷害的擔憂與防備的情緒反應。這裡有一個繞不開一的概念,情緒。喜怒憂悲恐驚,愛恨情仇都是情諸,人有所感,但科學沒有確切的定義,或者說科學對心理活動的本質認識不透,無法科學定義。

我理解的情緒有別於理智,認為情緒是機體的應急預案,是生物生存競爭中進化而來,怕的預案是警示關注,優先應對當下情境,快速反應,脫離險境。這種預案被長期完善經固化為遺傳而成為本能。由於需要快速反應,這有別於理智的長時間深思熟慮。哪些缺乏恐懼情諸的物種容易滅絕。

情緒由於不是理智,所以有時表現為不理智,甚至喪失理智。這就有了用理智管控情緒的意義。

恐怖症,是對沒有危險的事物恐懼,是一種心理障礙病。

補充:

兩個著名的恐懼實驗

一、華生的恐懼學習實驗

華生是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他認為心理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它的研究對象是人的可觀察的行為而不是意識;他反對使用內省法而主張採用客觀的方法進行心理學研究;他否認人的先天遺傳素質作用,倡導教育決定論和環境決定論,他的恐懼學習實驗就證明了他的環境決定論。

1920年,華生應用了條件反射對一個8個月的名叫阿伯特的幼兒做了情緒實驗,證明兒童害怕有毛的動物是後天習得的 。實驗的程序如下圖所示:

恐懼學習 實驗

實驗開始時,使阿伯特習慣於白鼠及一些帶毛的東西,此時他顯得很高興,毫無懼色。然後開始用重擊鐵軌發出高聲作條件反射實驗。幾次之後,即使沒有高聲,孩子也開始表現出對白鼠懼怕。他不僅怕白鼠,還怕其它帶毛的東西和動物,如兔、貓、狗、刷子等。後來,由於阿伯特生病和其它原因實驗沒有繼續進行下去。

但到1924年華生又有機會進行了和上面一樣的實驗。實驗證明,懼怕的情緒也可用條件反射方法消除。

由這個實驗華生得出以下結論:

(1)人的各種複雜的情緒是通過條件作用逐漸形成的;

(2)由條件反射形成的情緒具有擴散和遷移作用;

(3)在適應的條件下可形成分化條件情緒反應。

流行評價:該實驗揭示了在一個嬰兒身上是如何形成對恐懼的條件反應的。

華生行為主義心理學思想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學說的影響,華生認為,狗可以通過訓練建立條件反射,人也有類似的情況。

巴甫洛夫條件反射演說

條件反射是進化上最高級、最年輕的有機體適應環境的形式。如果說無條件反射是某種有機體全體成員具有的比較穩定的、天生的反應,那麼條件反射則是有機體後天獲得的,是有機體個體生活經驗積累的結果。條件反射主要是由中樞神經系統高級部分,對高等動物和人來說主要是由大腦兩半球皮層實現的。無條件反射主要是由皮層下神經組織實現的。自然巴甫洛夫並沒有排除皮層下有形成條件反射的可能。條件反射和無條件反射是密切聯繫、協同工作著的。無條件反射不僅是條件反射形成的基礎,而且也是遺傳下來的先輩經驗的集中表現,即遺傳記憶的表現。

請注意:巴甫洛夫條件反射演說認為:「無條件反射不僅是條件反射形成的基礎」

在上述華生的恐懼學習實驗中,阿伯特恐懼重擊鐵軌發出高聲」是無條件反射。這說說明,人具有恐懼的本能。

二、沃克和吉布森(Walk Gibson,1961) 的視崖實驗

沃克和吉布森(Walk Gibson,1961)曾進行了一項旨在研究嬰兒深度視覺的實驗--"視覺懸崖"(如圖所示)實驗,後來被稱為發展心理學的經典實驗之一。研究者製作了平坦的棋盤式的圖案,用不同的圖案構造以造成"視覺懸崖"的錯覺,並在圖案的上方覆蓋玻璃板。將 2~3個月大的嬰兒腹部向下放在"視覺懸崖"的一邊,發現嬰兒的心跳速度會減慢,這說明他們體驗到了物體深度:當把6個月大的嬰兒放在玻璃板上,讓其母親在另一邊招呼嬰兒時,發現嬰兒會毫不猶豫地爬過沒有深度錯覺的一邊,但卻不願意爬過看起來具有懸崖特點的一邊,縱使母親在對面怎麼叫也一樣。

請注意:這個試驗比第一個試驗晚了四十年。沒有證據證明,半歲以內的小孩的學習證據,也就是不用建立條件反射,實驗中沒有華生試驗中的習得試驗步驟。

本人的觀點是:人具有恐懼的本能,後天的習得經驗可以強化或弱化恐懼反應強度,也可擴大或縮小恐懼事物的範圍。恐懼的本能也是神經症的心理基礎。


自我保護


對未知的恐懼


在我看來,「怕」是因為我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當我有了應對的能力時,就不怕了。


大家都說自我保護,我從腦結構和神經學加點料。 大腦擁有一個「腦補能力」,人的情緒往往都是從這裡出來的,舉個遊戲中例子,你就明白了。

在殭屍遊戲中,你打開城門看到了10米遠的地方有一隻殭屍,正在向你走來。

這時候,你的大腦會「自動腦補」這個殭屍走過來,撲倒你,撕咬你,把你的腦子吃掉的過程。

然後你被撲倒、被撕咬、被咬開顱骨的感受,就被大腦真真切切的感受了一次。

請注意,哪怕沒有發生,你的大腦已經通過腦補,感受過了一次。

就像有些人會喜歡聊騷,或者在大腦中想像YY和喜歡的人啪啪啪,身體會起反應一樣。

大腦提前經歷了「你想想的未來」,並且感知了它。

這些感受,會立刻影響人的決策系統。

而「害怕」的感覺就會產生,用於輔佐決策。

大腦的「腦補能力」是一個基石的知識,從這上面可以衍生出無數可能與應用。

今天就先說到這裡,喜歡可以關注我 :)


不可知、不可控、以及人生經歷中留下的陰影。


簡單來說就是,自我保護機制。所謂對未知的恐懼云云終究是源於對於目標情報獲悉不全面,無法正確的評價對手實力,故而機體產生「恐懼」這一情感,以抑制本體對目標發起攻擊的幾率,進而使本體詳盡的調查目標情報,來做出更為準確的實力評估,使本體的生存率相對得到提升。


膽小。


神經元之間電荷的傳遞。。。。。。。

是不是有點過了。。好吧

怕-生理-電信號

怕-心理-基本情緒(恐懼),幫助我們保持警覺,種族得以延續



我覺得是本能,是對自身潛在危險的避讓活動。我小時候看新華字典,翻到有一頁骨,好像是,有個配圖是人體骨骼,看到就潛意思很害怕。後來我想,看到同類的骨頭,說明有危機生命的危險可能。


由愛故生憂,

由愛故生怖,

若離於愛者,

無憂亦無怖。

你怕死是因為愛生。


怕是一種情緒,來源於對事物發展的預後不良。

贊夠100再續寫。


怕是思維懶惰和矛盾的外在體現,當人不願意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法,又不甘於現狀時,怕就應運而生


「一切恐懼與失誤都源於無知,去理解,去感受,然後再判斷。」

by桔子樹


覺得超出自身comfort zone了吧


「怕」,是一種物質,當然也是生命。神的境界沒有這種生命物質。它是在低層空間境界衍生出來的。小宇宙是陰生陽,陽主陰,陰抱陽。女生會在缺少陽的情況下感到根基動搖。但是,修鍊人是陰陽平衡的。膽子會越來越大,直到圓容無漏,金剛不破!


拿不起,放不下


交集少,不確定性大。舒適區域,自我保護。


我認為很多時候我們的怕是很無知的表現。我小時候窮衣服總是臟髒的。班上女生總是嘲笑我到處貶低我,長大了直到前幾年我都是怕跟女生講話的。因為我不知道他們的嘲笑什麼時候會停止,我會不會繼續被他們攻擊?直到前幾年我鼓起勇氣向他們發問,我發現他們沒有我想像的可怕,他們是那麼的親切,這一切的恐懼都被我想像力利用了。雖然我知道想像力也是為了保護我。

人啊其實很多時候就是想像力在作怪。她可以讓我們看到更多看到未來,可是誰有知道這沒有錯?


推薦閱讀:

讀書「過目不忘、當場背誦」是一種什麼感覺?古書中的神童,真有這種能力嗎?
迷走神經、交感神經的命名有何緣由?
人類大腦進化的趨勢會不會摒棄無用複雜的情感情緒,變成絕對理性的機器?
有沒有可能提高感官對外界刺激的反應速度和敏感度?
一個旋轉的東西,為什麼在視覺上可以看出不同的旋轉方向?

TAG:心理學 | 生理學 | 大腦 | 生物學 | 神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