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獎爭議最大的一部電影是哪部?
要單說一部是根本沒法找出來的。國外很多網站評過「10部最受爭議的奧斯卡最佳影片」之類的名單。我在這裡根據國外的一些評選,結合自己的想法也寫一下「12部最受爭議的奧斯卡最佳影片」吧。(先簡單把單子列出來,然後再豐富內容!)
NO.12《芝加哥》——《鋼琴師》
NO.11《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低俗小說》NO.10《80天環遊地球》——《巨人傳》NO.9《貧民窟百萬富翁》——《米爾克》
NO.8《國王的演講》——《社交網路》NO.7《與狼共舞》——《好傢夥》NO.6《撞車》——《斷背山》NO.5《洛奇》——《計程車司機》NO.4《灼熱的夜晚》——《邦妮與克萊德》NO.3《普通人》——《憤怒的公牛》NO.2《戀愛中的莎士比亞》——《拯救大兵瑞恩》NO.1《青山翠谷》——《公民凱恩》有兩屆大家說得比較多的奧斯卡:1984年的《銀翼殺手》(得主《甘地傳》);2009年的《阿凡達》(得主《拆彈部隊》)。這兩屆我認為都算不得爭議很大的。這部用英國大名鼎鼎的文豪莎士比亞為背景,還順帶加上了永垂不朽《羅密歐與茱麗葉》劇本的影片「莎翁情史」。影片豆瓣評分7.3,在1999年的第71屆奧斯卡金像獎上拿下包括最佳影片獎在內的7項大獎和6項提名,卻不幸成了奧斯卡歷史上獲獎爭議最大的影片。在短評里看到不少人說著「這也能得奧斯卡」之類的話,其實初看電影的喵喵也有一種「就是個老套還不感人的愛情故事」的想法,但怎麼就能得奧斯卡獎呢?
「高逼格」的陣容
必須承認這部影片不是什麼嚴謹的歷史劇,其中的大部分情節都是導演的一種構想。關於影片的創作背景還有著這樣一則傳聞:據說編劇兼製片馬克·諾曼(Marc Norman)的兒子扎瑞克·諾曼在學校研究伊麗莎白一世時期的劇作,曾請教父親撰寫《羅密歐與朱麗葉》的靈感來自何方。諾曼認為莎翁的這部小說一開始是個愛情故事和喜劇情節,而最後遽變成下場凄慘的悲劇這一手法,很明顯在文藝復興時期算是非常極端的風格。於是在查閱了這一歷史上很少有記錄甚至很長一段時間都被認為是虛構的人物的資料後,便誕生出了這部「莎翁情史」。
而影片導演也在「戀愛中的莎士比亞半夜爬窗檯會心中女神」,「克里斯托弗馬洛原來死於莎翁的情敵之手」等小幽默中暗示了自然不是歷史的真相而只是虛構改編的事實。不過影片中關於「莎士比亞與原配妻子生了三個孩子以後分居兩地二十年」,以及莎士比亞多情浪漫搞婚外戀,甚至必須靠一段新鮮刺激的感情來激發靈感等展示才子多風流的橋段,其實也都是有事實依據且不完全是胡扯的。
格溫妮斯·帕特洛(Gwyneth Paltrow)飾演了與莎士比亞有過一段愛情故事的薇拉夫人,這位很小就表現出演藝方面才華且從影歷程可謂一帆風順的女星可以說是好萊塢的寵兒。因拍攝「七宗罪」並收穫了與布拉德·皮特戲下戀情的她開始聞名全球,此後依仗成名作「艾瑪」以及直接回絕了「泰坦尼克號」而成為票房神話的「雙面情人」而轟動國際影壇,而此部「莎翁情史」更是將她推向了事業頂峰。格溫妮斯·帕特洛在影片中將貴族小姐的優雅而不失活潑把握的淋漓盡致,並以此拿下奧斯卡影后。
約瑟夫·費因斯(Joseph Fiennes)因擁有古典與現代感十足的英挺外表外加一份狂傲的騎士般氣息而受邀出演莎士比亞一角。可惜因個別感情戲演的太過誇張,以及本·阿弗萊克在內的幾位戲份雖有限卻地位不亞於男主的配角圍剿下顯得有些「失利」,也因此連奧斯卡提名都為能入圍。
此外,英國BBC電視劇「傲慢與偏見」中令眾人傾倒的好男人科林·費爾斯(Colin Firth)在此片中飾演非愛情目的而一直想娶薇拉夫人最終只得到人的勛爵。雖與之前的角色差別巨大,但舉手投足間始終流露英國紳士的溫文爾雅氣質卻不足以齣戲。此後,科林·費爾斯更是憑藉在「BJ單身日記」飾演的馬克達西而被觀眾所熟悉,並憑藉「國王的演講」拿下奧斯卡影帝。
莎翁=羅密歐?
儘管現代白話文受西方文學影響頗深,且西方現代文學的源頭就起源自文藝復興後期的莎士比亞戲劇,但對大部分中國人來講莎士比亞依舊算是一個「最熟悉的陌生人」。對於他一度被傳為「同性戀」的感情生活更可謂是個謎,本片則巧妙的將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融入到了莎士比亞與薇拉的愛情之中。影片開場用各種風花雪月的娛樂活動展現了一把伊麗莎白一世時期的愛情至上,然而小有名氣的莎士比亞卻陷入了創作的枯竭期,名為《羅密歐與海盜之女愛索》的喜劇也在四處尋找靈感繆斯中一度被擱淺。
好在出身貴族卻對愛情和登台表演抱有執著幻想的薇拉及時出現,不顧「女子不能登上舞台」的禁令悄悄地女扮男裝去試演莎翁的戲劇,並在口吃、廚子以及把小老鼠喂到貓嘴裡的重口味小男孩等一眾前來應邀演員中脫穎而出。而試圖攔住這個化名湯瑪士·肯德「男子」的莎士比亞,也因此參加了薇拉的訂婚宴會並有幸與其跳一場圓舞,而愛情的火花也在你情我願的眼神交流中生起了萌芽。
此後,《羅密歐與茱麗葉》中最經典的場景也演變成莎士比亞的真實經歷,得知薇拉真實身份的莎士比亞在內心中湧現出潮水般巨大的思念,在窗檯下對心中女神說出了聽起來絲毫不覺矯揉造作的句子,又在月光下情不自禁的發生了關係。之後的一段時間可謂是整部影片最美好的時段,兩人在彼此的相戀與陪伴中排演著戲劇,而莎士比亞也在每晚的甜蜜的台詞中激發了創作靈感。
不過任何一部愛情片的男女主人公都註定要經歷種種波折後重回幸福,或是壓根就無法一帆風順。在那個女性連表演的權利都缺失的時代,劇作者莎士比亞與貴族女子薇拉的感情始終有著一條看似無法逾越的鴻溝。薇拉在父親的貪婪和女王的命令雙中壓力下,不得已將要被迫下嫁韋塞男爵。而面對薇奧拉小姐必須嫁給貴族事實的莎士比亞也再度陷入絕望,並因逐漸在劇本中融入悲傷的情緒而生生將一部喜劇演變為可歌可泣的愛情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
幸運的是,薇拉在莎士比亞戲劇的首演當天偷偷在婚禮之後出逃來到玫瑰劇院,並身披婚紗的代替了因聲音出問題而無法飾演朱麗葉的演員,和莎士比亞飾演的羅密歐一起為這齣戲劇畫上了圓滿的句號。戲劇中的愛情與現實中的戀情的交融,也無疑感動了台下包括愛看喜劇且不相信愛情的女王在內的所有觀眾。
雖說作為一部愛情劇情片,男女主純粹到義無返顧的愛情最終卻沒能在一起的結局絕對不算是喜劇,但沒有出軌到殉情或者私奔的結尾卻仍有希望在其中。薇拉在女王「不能阻止上帝命令好的婚姻」中與丈夫離開倫敦去到美國剛開發的殖民地弗吉利亞生活。而莎翁卻依靠《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大獲成功而奪得女王青睞,並開始了另一部因薇拉而創作的偉大戲劇《第十二夜》。
澄清一些「誤解」
很顯然,這部套了羅密歐與朱麗葉以及若干莎翁名言的致敬劇「莎翁情史」因成功擊敗大名鼎鼎的「美麗心靈」「拯救大兵瑞恩」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而長久以來頗受爭議,但對莎士比亞戲劇稍微有點了解的喵喵卻覺得影片的獲獎不是巧合而是註定。影片中加入了眾多女扮男裝、戲中戲、誤會、刺殺等莎劇中的常見橋段,連台詞也煞費苦心的迎合了莎翁的風格,甚至把《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劇本創作過程融合得天衣無縫並在最後引出了《第十二夜》。而影片節奏看似拖沓,實則符合莎士比亞人物性格的設計更可謂是獨具匠心。
而許多對此片獲獎有爭議的影迷朋友其實也大多出於對中西方的文化差異的不理解,莎士比亞在西方人心中的地位就像孔子在東方人心中的位置一樣。而在電影史上以他為主角的片子又少之又少,所以「莎翁情史」的出現自然會讓對莎士比亞相當熟悉的歐洲人偏愛三分,而這種親密感顯然會與跟完全不熟悉莎翁的人是有所不同的。
當然,影片的優秀之處還在於巧妙的將莎翁本就不怎麼豐富的野史也編在劇本中,其實莎士比亞雖是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卻因史料極少而讓有很多學者認為是個虛構的人物,或是某位英國貴族的筆名。而接踵而來的還有不少根據現存的史料做了一些推測:比如因莎士比亞多次將自己詩作獻給一位神秘的男性貴族,而懷疑其可能是一位同性戀;因年紀輕輕就成了一個劇院的股東,而懷疑其得到了某位極具權威的貴族的資助;甚至傳言莎翁最開始並不以創作悲劇見長等等。
不過這些本片卻在故事設置中並間接透露了關於這些傳聞的答案,片中的莎翁雖不是同性戀,卻也確實將那首著名的十四行詩和自己的吻獻給了女扮男裝的薇拉小姐,甚至因最終的戲劇深深打動了女王而獲得了支持。而《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劇本開始時也確實是一部喜劇,只是莎翁因被迫與愛人分離且受到了自己害死朋友的刺激而改寫成了悲劇。雖然看起來確實有些不靠譜,卻也因結合史實而顯得有理有據,且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這位大文豪的史料。
最後就本片來說個小八卦:曾有研究認為,歷史上的莎士比亞生來就是個多情種且具有前衛開放的性意識,因為他在作品中使用男女性器官做雙關語多達500多次。所以「莎翁情史」劇情中內含了30多次的接吻戲,基本可以認定這是世界上吻戲最多的電影沒有之一。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可刪除)
金融界不務正業的電影發燒友一枚
專註於各式影片毒辣點評
關注「金融界追劇喵」微信公眾號,來一起玩兒吧!
《午夜牛郎》不高興
幫大家召喚一個奧斯卡毒瘤,@哈維韋恩斯坦
反正我沒搞懂《莎翁情史》為毛會得獎。
對了,還有《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咋就贏了《社交網路》呢?《黑暗騎士》除了最佳男配其他主要獎項一無所獲,這個爭議直接導致最佳影片的提名上限被擴充到10個
《無間風雲》一個翻拍香港的電影,實在捧得有點太過了。
霸王別姬。錯失66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四千金的情人是什麼鬼。。
必須斷背山啊。撞車算什麼鬼
個人覺得大兵可惜了,可能是目前最好的戰爭題材的電影沒有之一
今年的月光男孩算么
熱天午後帕西諾沒拿影帝才真是可惜了
一定是莎翁情史!!!! 感覺那屆的女主應該是大魔王的伊麗莎白得獎才對 gwyneth paltrow是最水的奧斯卡影后!還有我一定要說的就是Amy Adams!!你們都在說小李得不著奧斯卡,可是AA也陪跑了好幾屆,還有Bradley Cooper,心疼
有爭議的多的是,奧斯卡偏愛假大空政治正確類的。
《阿甘正傳》贏《低俗小說》簡直莫名其妙。《阿甘正傳》講述了一個運氣爆炸的龍傲天通過主角光環不斷逆天,走向人生巔峰的故事的故事,順帶串聯了一下美國歷史,結果橫掃奧斯卡。這部電影的邏輯跟《斗破蒼穹》沒什麼不同。還有假大空的政治正確大爛片,《拆彈部隊》和《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等等等。
奧斯卡爛片多的是。圖樣圖森破,建議大家多了解一下奧斯卡這個獎,多了解一下美國的遊說制,一部電影能不能獲獎,影片質量並不是唯一。只是你們以為有爭議,實際在奧斯卡獎這個獎項來看,獲獎的都是實至名歸。
近幾年最被人詬病的最佳影片無疑是《逃離德黑蘭》,少年派和林肯哪個不能碾壓它?就是烏雲和蒂亞戈也足夠經典。
諾蘭很多片都很可惜。個人認為斷背山,肖申克的救贖應該獲得當年的最佳影片
美國奧斯卡評獎也有潛規則。比如說,猶太人的電影更容易得獎。比如說,越懂得遊說的電影公司運作團隊,其運作的電影越容易得獎。建議看看高曉松在優酷曉說中的評述。第一期:高曉松揭秘遊戲規則 奧斯卡走下「神壇」高曉松揭秘遊戲規則 奧斯卡走下「神壇」視頻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麥肯錫弗依(Mackenzie Foy)?
※梅麗爾·斯特里普(Meryl Streep)還需要什麼樣的條件才能取得奧斯卡或金球獎終身成就獎?
※如何讓小李拿奧斯卡?
※為什麼非裔在奧斯卡表演類獎項上收穫頗豐但從未獲得最佳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