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瑞典出了這麼多好音樂人?

流行樂的偏多。但是總體水平很高啊。


藝術發達的時候,一般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 經濟相當發達,一般人都不滿足於物質需求,需要更多的精神需求

一種是 社會動蕩時期 各種文化衝擊 物質嚴重缺乏的情況下 人們逃離現實 寄託於精神需求


瑞典的福利包括小孩可以在學校學習一門樂器,免費的,還沒有考級的壓力。

所以我認識的老師,IT人,會計師,清潔工,都有自己喜歡的樂器,工作多年後還能玩點音樂找點樂子。

普通民眾的音樂基礎都這樣了,更別提那些真的為音樂而生想要好好搞創作的。


福利制度如此好的國家,大家就吃飽了沒事做,玩藝術。

其實北歐國家的死金是很多的,流行樂相對偏少。死金這種極端的音樂在北歐盛行,可以看出他們對於社會啊生命啊什麼的思考還是蠻多的,也渴望更多的刺激吧。

因為不愁生活,所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藝術創作,也是很正常的。


因為好多人去Folkuniversitetet 一種類似社區學校性質的 也有成人夜校 課程五花八門 報名隨便 學費貌似是沒有的樣子

然後好多人就學了樂器

ps 死金完全不盛行啊 只能說相比國內還是多些吧 最盛興的還是eurovision那種的爛俗舞曲風流行歌 而且全歐洲貌似沒有比瑞典人更在乎eurovision得了 關於死金 瑞典人經常嘲笑挪威人說"他們來真的"


因為瑞典zf 無心插柳柳成蔭了。。。。orz

20世紀40年代,瑞典的宗教領袖和文化保守派們為了一個神聖的使命聚到了一起:保衛該國的年輕人不受美國灌輸的靡靡之音——「舞池之災」——的侵害。為了對抗這種威脅,該國開展了西方世界最雄心勃勃的藝術教育項目。

市立音樂學校遍布該國,提供精神積極向上的古典音樂教育。很多學校常常可以免費入學,並允許學生像從公共圖書館借書一樣地借用樂器,只象徵性地收取費用。

市立學校在美學觀點上比較保守,卻創立了一種高度民主的教育模式。它們的目的在於教化大眾免受流行娛樂的侵蝕——而非培養一批藝術精英——所以學校遍地開花,而且各種水平的孩子都能入學。(近年來收取學費變得日益普遍,現在大約是每學期100美元。)20世紀60年代學校的課程設置開始多樣化之後,瑞典學生逐漸開始學習那些學校設立之初本欲抵制的音樂類別。

以其設立的初衷評判,瑞典市立音樂學校完全是失敗的。原本是為了抵制像格倫·米勒、班尼·古德曼等等這類人的靡靡之音,結果卻引發了一股不可抗拒的音樂潮流,帶給世人如此之多的金曲,像凱蒂?佩里的《加州女孩》和小甜甜布蘭妮的《如果你想艾米》。誠如超級製作人馬克斯·馬丁所言:「我的一切都拜公共音樂教育所賜。」

市立音樂學校從草根層次提高了瑞典發現其人才的機率,這也使得該國擁有了不同尋常的能理解音樂的國內觀眾。另一個連鎖反應則不太為人所知。市立學校向音樂產業提供了間接的資助,比如說,穩定地向音樂人提供靈活的教育工作機會。「不論是一周工作10小時還是做全職,」克里斯汀·赫爾格森,這位曾研究過瑞典音樂產業集群的管理顧問和前音樂人說,「80年代和90年代時我所認識的很多音樂人都能夠參與其中。」

瑞典音樂教育的美學觀念最終轉向為極具現代敏感性。在美國,中小學音樂課的保留曲目還嚴重傾向於行進樂隊式的音樂。相反,在瑞典,自20世紀80年代起搖滾樂和流行樂就進入了音樂學校的課程表,到了20世紀90年代,講授錄製和混音的課程也出現了。

在課堂外,政府同樣對練習場地甚至是練習本身提供資助。前音樂人盧德維格·維爾納現擔任國際唱片業協會瑞典分部的執行經理,他說:「我們每次排練時,每小時都能得到幾美元。」音樂人不能將這些資助用於付酒吧賬單,這些錢是專用於音樂的。「你可以用它買琴弦,」維爾納說。

而最重要的也許在於,瑞典的市立學校催生了愛好音樂的年輕人圈子——這個網路最終為瑞典首都音樂產業集群奠定了基礎。

詳情見譯言該篇:

譯言精選-瑞典人的流行音樂圈

瑞典,這個人口稀疏的北歐國家,一年當中大多數時間都黑黢黢的不見天日,怎麼就成了世界流行音樂之都呢?很少有像這麼複雜的問題會引出這麼令人滿意的答案:四分之三個世紀以前,瑞典當局曾試圖阻止國際流行樂的毒害,結果卻正相反,無意中他們締造了讓流行樂繁榮興盛的溫床。


在瑞典,天是那樣的高,水是那樣的清,空氣是那樣的透徹,不寫點歌白瞎了那地方。。。。


Avicii同學說因為寫歌是度過瑞典漫長冬天的最好方式。


藝術是奢侈品。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您感受下。


福利太好,有很多人都在做自己喜歡的事兒。比如音樂


推薦閱讀:

有哪些好聽但不為人知的古典音樂?推薦一個即可,謝謝。
搞音樂的人大都是長頭髮嗎?
為什麼海賊王里的布魯克和槍花的slash造型很像?
怎樣評價許巍的唱功?

TAG:音樂 | 歐洲文化 | 瑞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