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QQ空間和新浪微博的打壓下,人人網需要轉型嗎?
人人網主打大學生SNS,但是就我們這一代來說(90後),基本上都是用QQ空間或者新浪微博,人人網的重度用戶基本都是25,6歲的那幫人。人人需要轉型嗎?
題目里所謂的轉型具體指什麼我不太清楚。不過據我來看,人人網確實需要做一定的改進了。雖然人人網面臨用戶畢業後活性降低的問題,但是我認為他還是有優勢。因為每年都有大量新學生入學,這可以每年都給人人網提供大量而且穩定的新用戶來源。如果人人真的立足大學生這個群體,即使每個用戶只有四年的生命周期,還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我覺得人人面臨的不是轉型,而是應該確立自己的核心模式。且先放下開放的事,他們的核心群體是大學生,可是卻沒有太多針對大學社交的核心功能。在大學辦過活動的人應該都知道校園推廣的難度,作為大學社交平台,連針對校園活動的信息發布功能都沒有,怎麼算為大學生群體服務呢?核心用戶保護不好,核心功能不給力,再往上搭其他功能,做細分,學微博的轉發和@,弄小站,肯定比較難。如果說人人在這個方向上做深度挖掘,個人認為還是會受人歡迎的。硬要說轉型,這算是一個方式吧。
人人網確實需要轉變了,但是絕不是把別人成功的模式搬過來這麼簡單,因為用戶屬性決定他必須按照自己的世界觀去做事,而不可以人云亦云。微博和人人是兩條路,沿著自己正確的方向走都會成功,而且是不同的最終形態,出路一定不是互相模仿。轉型,也不可能是照著誰的模式去轉。微博上的信息是無序的、混亂的。人人上的信息流相對有序很多。組織好有序的信息流,將核心優勢打造好,勉強算是「轉型」吧。說的不太清楚,希望和各位共同探討。相對微博,人人核心競爭力之一是其真實的用戶關係,大多用戶都是強連接。對比facebook和twitter便知,兩者較長一段時間內都有並存的空間。
就我觀察到的現象,自SNS web game熱潮逐漸褪去,人人網也開始越來越注意維護強連接用戶互動:- 一年前推出特別關注和忽略名單,旨在減輕弱連接的信息噪音。
真人SNS,總有些是你不得不和其建立連接的用戶,可你們的興趣不同並不想收聽其新鮮事,所以你需要按好友分組收聽新鮮事,這在twitter和facebook詩標配。人人網當時推出的好友分組功能不完善,作用仍有限。當時還為人人網設計了個增強版的原型界面,博文中有具體的分析 http://size.yo2.cn/articles/design-new-homepage-for-renren.html
- 幾個月前推出好友原創新鮮事分類,逐漸強調原創UGC的互動。
相信很多網友都聽說過調侃人人分享泛濫的段子,請搜索 校內八大俗。的確,分享只是表面的繁榮,用戶並沒有貢獻原創內容,由此產生的熱點只能滿足一時的新鮮感。真正有價值的互動還是應該建立在原創UGC上。
但有時候方向是不可逆的,弱連接噪音和短線的UGC方向,導致部分期待真實社交需求的用戶流失。我的人人在線好友高峰時期可達60+,但近半年來最多時也就30+了。人人想模仿FaceBook先從高校市場出發,但是正打算轉型的時候,微博出現了,時運不濟啊!!!
人人是SNS市場,QQ空間是個人博客,新浪微博是即時分享平台----業內人能區分的開,但是對用戶來說三者未必有本質區別,尤其是現在人人和QQ空間越來越趨同了。人人不需要轉型,需要的是抓好自己對用戶的本質價值,而非一味擴張新內容。人人將自己最大的賣點定為找到許久未聯繫的校友、同事,但是QQ也未必沒有此功能,畢竟同學畢業分別之後,手機號碼會換,QQ號碼一般不換。我覺得人人可以挖掘一下另外一個賣點:同單位(比如同一個學校,同一個公司)陌生人的互動,這是QQ和微博短期內無法比擬的優勢。
問題錯了。人人是SNS市場,QQ空間是個人博客,新浪微博是即時分享平台,雖然都同屬社交網路,但用戶群體和用戶擴展面都是不同的。所以原則上不能放在一起比較。人人不需要轉型,他們想做的措施,都在運營面前丟掉了。現在來說,只需要利用好移動互聯網,把LBS(好友位置)、電子商務和SNS的現狀相結合就好。做精,而不是做大。
轉型,我倒不認為這是一個社交網站應該關注的重點。
社交網站必須注重的是如何讓社交變得更加人性化,高效化,讓人們更好的享受到社交的樂趣。QQ空間,我認為不會再是一個生命周期很長的東西了,在登錄方式上和表達方式上都越顯疲態,這個依賴QQ而生的作品,遠不及微博跟人人方便,其規模基於QQ使用者的數量。新浪微博是個微信息的分享平台,便捷,高效,易於傳播。人人的發展倒是可以考慮結合微博的特性。人人網的發展,本人認為,應該注重以下幾點。
第一點:發展到一定規模,可以逐步展開分化。比如,人人高校,人人親友,人人同事,人人世界,人人微平台。基於人人主體的板塊分化。將不同來源的信息,板塊展示,給用戶更好的體驗,從而走出人人僅限於高校生的窘境,將人人擴大成一個社交群的品牌。第二點:持續的創新,持續的更新。人們積极參与社交,參與分享,一方面是為了了解他人情緒,另一方面是為了展示自我情緒。著重這兩點,人人可以開發更新的交流互動方式。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設備的更新,網路的提速。像是,視頻留言,語音留言,即時視頻遊戲互動等發展會逐漸發展起來。因此,作為人人的管理層,應該加大對社會心理學,社交心理學等知識結果的關注與利用,不僅要注重技術,更要注重社交這個本質概念的東西。當然要記住一點,創意不重要,有用的創意才重要。第三點:未來的社會是移動設備的天下,人人網要想贏得先機,就更應該加大在移動手持設備上的人人網開發。無論是UI的設計,還是諮詢,信息的展示,都應該充分結合手持設備的特性。雖然現在手機操作系統種類繁多,但這事情不得不未雨綢繆。最重要的一點:尊重用戶,給用戶帶來更便捷,更高效,更人性化的社交體驗是切不可動搖的出發點。一旦出發點,有所偏差,必然會被他人取而代之。
我認為不需要,人人同qq及圍脖的定位不同。他最大的賣點是通過人人我們可以找到我們許久未聯繫的校友,同事。找回曾經的友情。而微博等還不具備這點。當然,我們依然希望人人做更多的改進!
畢業後 人人都不玩人人了
就我個人感覺,身邊朋友從人人轉戰新浪微博的不少,而且在微博上活躍度明顯比人人上要高 不過人人和微博的產品定位都很明確,既然國外facebook和twitter可以共存,國內人人和新浪微博共存應該也不是問題 人人需要做的是提升服務的穩定性,把微博不擅長做的東西做好,儘可能讓用戶停留多一點,活躍度高一些
不需要,定位不一樣,你不能幻想著通吃天下。反而應該學習豆瓣,做精做專,把大學生市場做透。
不需要轉型,繼續深化差異性競爭,功能不同。倒是可以考慮往視頻方面做做看。
就和Facebook and twitter的關係,雖然有一定的影響,但是整體而言並不影響受眾的使用方式,雖然都是社交平台。人人和微博都有互相借鑒的地方。。。所以轉型提不上,互相補足把,取長補短,加強自己優勢,特別是手機便攜客戶端的,客戶交互的體驗的提升。。。。。。
QQ空間在人人網出來之前就已經有了,新浪微博和人人網完全不是一碼子事兒。
陳一舟確實應該反省了,陳一舟更多像CFO 整天融資之類的,靈魂是還是王興吧
說作為一個學生用戶的個人感受,QQ空間的隱私設置和人人比好的太多了,人人經常不小心弄出條新鮮事出來,日誌、相冊的許可權設置也沒有QQ空間和微博做的好。還有人人互相訪問主頁強制保留足跡的設定,實在是一個敗筆。很多潛在的有意義的訪問流量就因為訪問足跡而消失了,除了多了句「刷互訪」垃圾信息,沒有任何意義。
推薦閱讀:
※為什麼那麼多人圍攻王志安?他錯了嗎?
※如何看待楊冪在今年已經上了128次熱搜?
※李晨和張馨予曝分手為什麼微博上粉絲都一邊倒地攻擊張呢?
※語音微博有可能成為一個殺手級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