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要不遺餘力地推廣普通話?


可以推廣普通化,但不應該限制方言。


我的觀點比較消極:

推廣普通話就是為了消滅方言,達到文化的高度統一,消滅各地特色發展。和秦始皇書同文車同軌一個意思,使這片土地上的文化越來越統一和單一化。好處是利於中央集權統治。

要說是為了民生,讓老百姓交流沒障礙,有點扯,百姓之間相互交融是很自然的事,聽不懂說不來,自己生存都有問題,不用強制執行自己願意了都會去學的。我大學時候外面墮落街都是些外地來討生活的做小生意的人,有一對福建夫婦根本不會說普通話,連聽都聽不懂,生意一樣做的不錯,半年後大致就能和學生交流了。這樣的例子很多,沒看到強制推廣普通話在這裡面起到什麼正面作用。相反,推廣普通話讓很多年輕人越來越多不會或者不願意講方言,丟掉了地方特色,是一件憾事。


阿拉伯語是漢語的前車之鑒,眾所周知,從書本上學到的是「現代標準阿語」(相當於書面語的普通話),而阿拉伯世界的方言口語各有不同,黎巴嫩有黎式阿語、伊拉克有伊式阿語、阿聯酋和沙烏地等有海灣阿語,埃及則有埃式阿語,大多數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會用到「現標阿」。中國政府大力推廣普通話是為了避免這種尷尬和障礙。在西班牙推廣「卡斯蒂利亞語」(普通話),在義大利推廣「托斯卡納語」(普通話),連方言差異較小的日韓也以東京和首爾的方言為基礎音,普通話不但可以緩解各地區交流時「雞同鴨講」的現象,同時也是提高漢語在國際上地位的「砝碼」。此外,普通話和漢字還是維繫中華統一的「凝聚劑」。


方言是在某一個地域類產生的通用語,由於古代人口流動不快,交流也沒有現在這麼方便,當然久而久之會產生眾多小範圍類通行的方言。同時南方漢族方言離政治中心越遠,受到同時的標準語的影響越小,因此方言變化越大,標準語變化產生的波瀾影響不到。但現在我今天在海南明天就能夠去哈爾濱,人口流動不快被打破,我用QQ和微信能夠和天南海北的人聊天,交流方式極大的便利。那麼我要用什麼語言來交流呢?


感受一下國語不好的香港人:

喂?哦ziang心喪!梨偶梨偶梨偶!我zoi等里mun拉!森摸?哦,里mun甘tin打飛機來heong港?哦,八西八西八西,我西悶,里mun甘tin打飛給類heong港?啊,侯侯侯,辣我hoi給藏接里mun?侯侯侯,一森gin一森gin,侯侯侯!zoigin!

(翻譯)喂,張先生!你好你好你好!我在等你們啦!什麼?你們今天坐飛機來香港?哦不是不是不是,我是問,你們今天坐飛機來香港?啊,好好好,那我去機場接你們,好好好,一會見!再見!

我雖然會講白話,但是我在香港有時還是需要用英語跟不會說或者聽國語的人交流。讓我們的下一代之間可以用中國人自己的語言而不是外語交流,大概就是推廣普通話的意義。

所以我覺得普及國語還是非常重要的!


交流和同化

都是用方言的話,社會活動里就無法交流。這影響各個方面。

同化是為了增加凝聚力。

題外話:本人是用的本地化只有100多萬人使用,恩,難道不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嗎?

推廣普通話固然重要,但是保留自己的文化更重要。


原來條件不好,我指的是湖北原來上學沒有推廣普通話,我的英語老師,是武漢的,說官話普通話,他同事有襄陽,咸寧的,而且說那種帶有濃重土方言普通話,他們互相聽不懂。

然後為了交流方便,大家說英語。

普通話還是漢語湊出來的。

說英語,那就可怕了。


我覺得不全是為了維護統治,更多的是為了這個國家的未來!


1.在經濟上,普通話減少溝通成本。 2.政治上,國家統一性的一種表示(不推行統一語言更容易在國家裡造成分化)就類似一個高校中的上海幫 潮汕派(舉例子)就國家而言統一推廣一種語言是有助於內部團結。 3.方便人口流動,要是你去到廣東,所有廣東人都不會普通話,你不得哭死。


推廣普通話很重要啊,這樣溝通才沒有障礙。前幾天去買水果,問柚子多少錢,老闆說4元一斤,然後又問國產紅提,老闆也說4元一斤,於是買了2個柚子和一大串紅提,結賬時老闆說61元,我心想不對啊,再一問老闆,老闆說紅提是10元一斤,坑爹啊,萬惡的十、四不分!


自古中國之內各有方言,語言不通而有書同文。然文字不能替代語言,同文而異語無濟於語言障礙,故有通用語。以普通話為通用語,無可不可;以之取代方言則反。今以推普為國策,即普通話仍未普及於國內。


最直接的原因還是要普及義務教育啊(反正我是沒見過國家有大規模培訓成年人說普通話的項目額)。


說說自身體會吧,現在打計程車說普通話已經幾乎不會被繞遠路了,十年前我是不會用普通話打車的;在大多數城市旅遊時,能夠和當地人交流,就算去找香港的朋友玩,也不擔心語言問題;還小的時候和說方言的人交流,會被嘲笑,現在已經不會了。感謝「推廣普通話」政策。


方言之所以成立是因為在它們成立的時代用者不需經常要跟外地人交流。現代的情況恰恰相反。


因為單個人的活動空間越來越大,十里不同音的情況變得越來越不可能,對方言多樣性的容忍度越來越低,這不是很自然的事么。何必玻璃心


我覺得根本沒必要。普通話現在已經是生存技能了。想想現在你不會普通話的後果吧。你推廣什麼?


增加民族凝聚力吧,大家都說普通話,才不會有什麼北京人,上海人,廣東人,覺得大家都一樣。只是個人感覺啊。


推薦閱讀:

陝西話中稱呼人王si,劉si等中的si是否起源於「氏」這個字,不是的話是什麼?
為什麼「罪過」一詞在吳語中指「可憐」的意思?語源是什麼?語意如何理解?
東北話里的「完了」是什麼意思,該如何使用?
上海話「謝謝」到底讀/?i?a.?i?a/還是/?i?a.i?a/,誰來解答一下?
「水」這個字在各地方都有什麼意思?

TAG:方言 | 普通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