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法中,口的各種寫法分別有怎樣的造型作用?

「口」無疑是漢字中最常見的構字元之一,而其變化無窮的書寫方法也體現出了漢字書法的博大精深。即便是同一個書家,在同一副作品中,「口」字的寫法都可能各有差別。那麼,「口」的各種寫法(如缺口或封口、出頭或不出頭、方轉或圓轉等)分別承擔了怎樣的造型作用呢?


「口」是蠻經典的一個部件,有大的,有小的,有高的,有扁的,用法也都不太一樣。

比如「口」在封口和不封口上就有點意思。小楷往往不封口,有利於透氣,同時顯得不拘束不含糊。但有的開左上角的口,有的開左下角的口,有的甚至上下都開口。

對於硬筆來說,偏於正方形或偏扁的口,往往是倒梯形。而瘦高的口,往往是長方形,兩豎要平行。

口中無物的,左下角往往是豎擋橫,右下角是橫拖豎。比如

但有個別書家,比如顏真卿和歐陽詢,口下面有筆畫的時候,可能為了避讓反而是橫托豎

口中含物的,往往是兩豎擋橫,比如

至於轉折處的方圓,一般用筆輕靈,帶有行書草書用筆的,書寫速度較快偏向於圓筆,比如

一般較為端正、風格硬朗的,偏向於方筆,比如

很多朋友覺得自己硬筆字不夠硬朗,如果轉折處能多一點方筆,可以有效地減少綿軟的問題。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題主發現了口這個部件的千差萬別,現在想要搞懂為什麼要這樣差別地處理。

這當然是學習書法不可迴避的問題。從囗部(其他部件亦如此)入手去思考結體規律,如果能舉一反三,基本上大部分結體問題都可以搞明白。

我舉幾個例子,盡量說直白淺顯點。,希望能有所幫助。

首先,我們要知道,寫字時口這個部件絕不會寫成一個真的正方形。

可以看到,這個口字的毎一邊都不在正方形的邊上,這因為要平衡字內與字外的空間。

這兩個字放一起比較,就容易明白,日字比口字高,因為日字多一橫,裡面有上下兩個框,而口只有一個框。日字變高了,相應的從口的橫勢變成縱勢,四邊就不再如口字那樣處理了。口字的兩豎不直下,而是倒梯形聚攏,用下橫托起整字,而日字兩豎平行直下,右豎被強調,往下伸出去,用右豎撐住整字。

田字兩豎如口字倒梯形,而右豎又如日字包住下橫,是因為裡面被分成四個框了,多一橫的同時多一豎,扯平,整體還像口字,但畢竟裡面多了筆畫,需要把橫收到豎里才聚力。

國字里筆畫太多,不能再像田字那樣往口字上靠了,得寫高一些,就像日字一樣兩豎平行了。

這是如字,這右邊的口要和女字右邊的開口對齊整個字才穩定,所以,這個個口左邊那一豎可以適當長一點,去適應女旁的開口,而框卻不能寫大了。

這是思字,田字在上邊,可以往左長出橫畫蓋住下心的左點,使上下兩部分的聚散關係不至於差別太大,讓整字更顯整體。

這是暮字,裡面有兩個日字,上面的矮而寬,下面的窄而高,皆因空間使然。暫時先這麼多,有不明白的再更新吧……


推薦閱讀:

毛筆為什麼會開叉?
外國人是怎麼看中國書法的?
如何評價潘粵明的書法?
逆鋒起筆怎麼逆?
如何保養毛筆?

TAG:書法 | 平面設計 | 硬筆書法 | 毛筆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