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硬筆書法比軟筆差很多嗎?

感覺很多人都看不上硬筆,尤其是硬筆的草書。


謝邀。

工具不同了。

漢朝書法家蔡邕說: 惟筆軟而奇怪生焉 。毛筆比較軟,蘸墨寫在紙上,能產生千變萬化的形態,毛筆書法的美,就在於這些變化當中。

後世的書法,全都建立在毛筆的基礎上。

金農的漆書,據說是用刷子刷的,有點像現代的美術字,但刷子也是軟的,能產生很多奇妙的變化,同樣是一代大家。

在毛筆產生之前,人們用錐子之類的很多工具寫字。

(金文)

這些作品沒有使用較軟的毛筆,用的是比較堅硬的東西。同樣也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李斯小篆)

這些書作的審美,自成一套體系。不以點畫的變化來論。

以上。

我覺得,現在的硬筆書法比毛筆書法確實差了很多,首先是工具問題,硬筆的表現力不如軟筆豐富。

其次是硬筆書家,一味模仿毛筆的寫法,沒有在合理利用硬筆的性能方面找到好的突破口。

——END——

歡迎關注我的專欄:花落書香 - 知乎專欄

微信公眾號:hlsx16(花落書香)


不是看不上硬筆,是我們看到的硬筆書法比毛筆古帖缺失太多東西,比方說田英章,蒯宵鵬的字,和古帖一比,就太矯揉了


舉個例子吧,硬筆書法跟軟筆書法相比,就像國畫跟西方油畫像比。有想通之處,比如構圖跟色彩,但因所用工具不同,導致了兩種畫是兩個概念。

硬筆跟軟筆同樣,有相通之處,比如結構,但硬筆是西方傳進來的,而且發展時間較短,所以,跟毛筆沒有可比性。

搞毛筆的並不一定就能把軟筆寫好,搞硬筆的也不能說會寫毛筆,兩個圈子的人互相看不上這不是很正常嗎。所以不用糾結這個問題。


無論用什麼筆,結構都必須過關,這點大家都一樣。

剩下的就是線條表現力,這個硬筆就遠不如毛筆。

記住:書法玩的就是用筆技巧。同樣是毛筆,二王高於其他人的地方就在於無人能及的用筆技巧。


書法經過千年的發展,已經是個複雜無比的東西,有很多講究,它已經從一種「書寫的方法」,發展成了一種「書寫的法則,法度」。

比如說蔡邕的「筆論」,「九勢「,衛夫人的「筆陣圖」,王羲之的「書論」、「筆勢論「,歐陽詢的「三十六法」 、孫過庭的「書譜」、顏真卿的「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智永的「永字八法」,蘇軾的「論書」,黃庭堅的「論書」,米芾的「書史」,姜夔的「續書譜「......

所以書法已經不是單純的寫字,把字寫漂亮,這玩意實際上已經從「推倒胡」發展成了「川麻將」,別以為拿了四坎一對就能胡牌,規矩多得要死。

硬筆書法(這裡特指鋼字),受制於鋼筆的結構,書寫的姿勢,根本不可能遵循這麼多法則。比如要求中鋒行筆,鋼筆哪有中鋒可言?而且斜50度書寫,筆筆都是側鋒......至於「外方內圓」什麼的,更是強人所難。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鋼筆書法勉強做到了用「提按」的方法來改變筆跡的粗細,模仿毛筆的變化。但這僅限於楷書,因為這需要極高的控筆能力,寫快了沒人做得到。

所以在行書和草書方面,只能稱之為「鋼筆字快寫」,和書法是兩碼事。

書法是有標準的,就好比「格律詩」。有些字寫得很難看,但是它符合標準,就是書法;就好比有些詩寫得很差,但是它符合規矩,它就是格律詩。

比如:郁達夫《題悲鴻畫梅》:

花中巢許耐寒枝,香滿羅浮小雪時。 各記興亡家國恨,悲鴻作畫我題詩。

比起李清照的《題八詠樓》:

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後人愁。 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

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東西,但是人家是格律詩。

扎西拉姆.多多的《班扎古魯白瑪的沉默》(一傳作者是倉央嘉措,不過我認為這是女性的角度才寫得出來的)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裡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裡 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裡 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裡 不舍不棄

實際上意境上已經超過李清照了(氣勢上不如),可它就不是格律詩。

這樣說,題主明白了嗎?

如果書法不是那麼多規矩,今天很多朋友寫的「江湖體」,美感上超越了很多人寫的書法。然而書法就是書法,川麻將就是川麻將,它有它的規矩。


毛筆中行草書技法最為複雜 對線條的要求特別高,需要明師指導學習才能學到東西,不是單單對著字帖臨就能學好的。而硬筆嘛 就是用筆在拉線,特別簡單,誰都可以,無非是認不認識草字,能不能寫出來的事,這種誰都可以的東西,那就沒人會看的上。 當然不排除不接觸毛筆的人,想當然的認為毛筆行草書也是誰都可以。 另外提一句,個人認為硬筆楷書其實不大容易,毛筆里,如果經過專業訓練,楷書其實是很簡單的。


我的觀點是:

從書法角度來說,毛筆書法和硬筆書法就不應該放在一起比。因為工具不同,表現力也不一樣。

毛筆書寫是三維的,雖然最終表現在二維平面上,書寫時,前後左右,加上提,按動作,線條變化是要豐富很多。硬筆基本還是二維,雖然有些筆也能寫出粗細差異,那還不是最重要的。

就好像繪畫跟雕塑來比,即使都是表現大衛,那也是不能用同一個標準來比較的。


其他幾位說的挺多,大致如此。硬筆主要是結字章法。毛筆涉及更多。書法是線條的藝術,硬筆很難表達。


現在寫毛筆字,可以藉助所謂的技能遮瑕。因為水平都不高,會點就能唬人。學趙孟頫,一年二年載就能寫個形似。古人可是消化多少前人的筆法才寫出來的(顏真卿47歲寫多寶塔碑,經歷了兩次師張旭學筆法)。那時候如果有鋼筆中性筆,趙孟頫能寫出多美的硬筆字沒人能知道,也沒人知道是怎樣的路數。我們體會到的是,學了趙孟頫的字帖,寫的像了,但是用我們理解的趙氏筆法寫出來的硬筆字卻好像很瞎。因為我們理解的部分,不能像寫毛筆字那樣,為沒領悟到的地方遮瑕。


還是有點區別的。軟筆,書寫時要注意提按、大小、輕重、墨色、而硬筆可能只需要注意字形。


推薦閱讀:

書法初學者學趙體好嗎?趙體、顏體和歐體的區別,特點(求簡潔一點)?用狼毫好嗎?
如何在初期硬筆書法練習中快速正確的找到自我風格?
毛筆字可以寫的多好看?
這樣的字應該往哪方面去改進?適合練誰的字帖?
請問學寫毛筆字如何選擇筆墨紙硯?

TAG:書法 | 硬筆書法 | 毛筆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