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學學生出國讀研和國內讀研怎麼選擇?
簡單介紹一下情況吧:
非985,211建築學畢業生,學校專業在本省競爭力還行(一本專業,建築學學士學位證)在校期間基本是半個學渣,學分績點2.1,畢業之後在建築設計院工作了一段時間,工作順利。面對工作有時感覺能力方面有所欠缺,虛心學習,恰逢公司boss層出去旅遊回來,boss們對國外建築設計事務所/學校教育模式(學生水平)十分推崇,誘發了我對於出國讀研的想法。母親(退休教師)很支持去英國,父親(大學教授)很反對,父親也是建築相關方面的多年的從業者,遂建議:努力學習爭取考上老八校算是「回爐」在學習權衡利弊(個人淺見):我覺得出國優勢
開闊視野,人生路漫漫,也許出國回來受益無窮出國劣勢:不如老八校接地氣(我的學分績點決定了我很難去到很好的英國的學校,只能去類似諾森比亞大學,英國專業排名40+)回來就業行業內不太認一年制國內讀研:優:家人可以幫忙找找導師(前提分夠)同學、老師都是人脈,未來可以互助未來考慮可留校劣:考驗難度大
2016-8-9
我是因為看到@樣衣前輩的答案有感而答,因為他推薦的那位導師輔導的ADA是我的同班同學,我們關係不錯,她剛在MAD實習結束現在在泰國浪,估計八月底去UCLA,推送的經歷和作品集以及一些相關信息都是真的,有趣的是能做出這樣集子的人最後是讓我幫她合成的PDF,所以我也因此看到過她完整版的集子,當時也是十分驚訝這個完成度和質量,要知道鏈接推送文里那個什麼鬼彩貝含珠是我們一起的大三課程設計,沒有最爛只有更爛。申請那會,是真的看她三個月從什麼都沒有最後完成了這些,我們班還有一個五年碾壓我們的學霸最後去了哥大,粗略的看過作品集並沒有她的有特色,當然,最牛逼的應該是我的,哈哈,她不玩知乎,我的地盤不能丟自己臉不是(當然我是不主張找輔導的,一是因為我覺得這事我自己能搞定,再來是沒錢,出國本來就是一個高投資高風險的事,能為爸媽省一點就省一點,這只是我個人想法,因人而異)。
說了這麼多廢話,其實主要想告訴題主,在家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出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且只要你用心難度應該是比考清華同濟低的,付出和回報成正比的機率也高,考研尤其是國內老八校那真的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留學的話選擇多機會也多成功率自然也高,你看我們雙非的都有出頭日,最主要的是認真完成一本作品集我覺得是一個建築學生對自己最好的一個交代。
下面我以自己的經歷寫一些想法,這些是建立在題主選擇出國:
1. 先明確自己的定位,這很重要,留學的幾個必要條件我按照基本情況排個先後(個人意見)------作品集:GPA:PS:語言:CV:推薦信大概3:2:2:1:1:1,排去你慘不忍睹的績點,其他你全部完成的很優秀你也有八成機率,而且簡歷里特殊的工作實習經歷或者是獲獎經歷都很加分,推薦信部分也有可能超出預期。所以不必太悲觀,想申請名校就去,不要留遺憾。
2. 選校,看題主說想去英國,我個人認為如果是AA或者UCL還值得一去,其他學校一年制的那種慎重。而且現在英國脫歐,地理位置上也少了一些優勢。所以我首推美帝,優點就是學校多,各個檔次的學校都有,教學質量也比較有保證,具體哪個學校就靠自己多了解,缺點是對我這樣的人來說,萬一沒有獎學金經濟壓力太大,所以我去了歐洲。歐洲除了英國之外還有很多好學校,而且相比英國美國那是白菜價,比如荷蘭TUD,QS建築學前十,瑞士ETH,蘇黎世聯邦理工,是不是聽名字就很屌,以及北歐的阿爾托,奧斯陸,義大利的POLIMI(我去的這所,沒撒原因,便宜,一年加學費可能十萬可以下來)這些學校基本都是建築學前五十。再下來就是澳洲八大,不太推薦,純個人覺得不好,以及亞洲日本的東京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這些學校在國內知名度很高,回來就業可能是一個好選擇。總之一句話,名校要申請,保底學校也要有。哦,選校還有一點需要提醒的最好注意一下學校的風格,是前衛保守現代還是古典,選自己喜歡的風格比較好。這裡補充一點,一些小語種國家也是有英文授課的,比如我現在去的米理,這個要多留心。
3. 選好學校和地區之後就是先學語言,去美帝就學托福好一些,一般的90分是夠了,不過建議多花一點時間到100以上,這樣常春藤基本也能申請,而且語言學好只有好處。如果選擇除美國的其他地區,建議雅思,比托福會簡單一些,大部分學校設計類6.5夠了,當然7分更好。具體要求還是要看學校官網,比如小分要求等。語言的準備建議提早4到6個月,一口氣,中間千萬不要停,不要問我怎麼知道。語言關過了,如果選擇去美帝還需要GRE,這個我覺得夠學校分數線就好,不要太糾結一定要刷到多少,ADA我記得只考了一次,那次發揮不錯,317還是多少我忘了。
2016-8-12
原本只是隨便寫兩句,看到對一些人有用也挺開心,申請之前經常看寄託上的留學經驗貼,當時想要是自己成功了也回來寫一個帖子嘚瑟一下,不過最後太懶不了了之,現在就當在這寫個總結貼,把我了解的關於留學的一些信息和想法寫一下。更新順序就按時間順序吧,因為申請的過程是一個推進的過程,把更新的答案放在前面我覺得不妥,如果在原答案上添加修改的會用斜體字。在這之前先安利一下寄託裡面的建築版塊,建議想要留學的可以把精華帖子和感興趣的帖子翻出來多看一看,看完會給你一種我也能當中介的感覺。下面是接著上次語言繼續說第四步,這裡我只針對題主的問題給一些建議,比如應屆申請的正常到這就應該直接開始做作品集,準備文書了。
4.根據題主的情況你說能力方面有所欠缺,我想應該是繪圖表達軟體熟練度等客觀條件,如果說是設計能力估計我們都欠缺沒法給你什麼建設性的意見。所以這一步應該是點技能樹,我大概分兩部分——軟體和資料
a.軟體技能
這裡我並不贊成集中花幾個月的時間專門學習這一系列的軟體,一來這事太枯燥,二來所有拋開實際情況來學習軟體這事有點耍流氓。就比如AI,你給我一個小時教你一些基本操作,我覺得就可以保證做作品集的時候夠用,如果後期再遇到具體問題再具體解決,實踐應該是比較快速的學習方法。並且,我想並不是學會了這些軟體便能做出一版很牛的作品集,沒有必要放大工具的作用性。下面是我推薦做作品集的標準配置:CAD+SU或者RHINO+AI+PS手工模型+ID+ACROBAT PDF,當然這也是因人而異,比如有的人喜歡PS排版,像是前面申請到UCLA的ADA同學,全程PS排版,也是OK;再例如你要申請UCL,你說你作品裡全是方盒子,沒有RHINO和Grasshopper,想想也是比較奇怪。這一個系列我是按照我的出圖流程來排的,私以為AI在作品集過程中是核心,其他軟體的功能你也應該熟悉,而手工模型是我代替效果圖的手段之一,一個好的模型能傳達的信息太多了。我當時是自己排好CAD拿到淘寶上找的激光切割切好後拿回來自己拼,因為我們學校只有雕刻機,最大的好處是省時間而我又很迷那種燒出來的黑邊,況且價格也能接受效果也不錯。最後的這個PDF軟體可以用來將各種文件合成PDF然後壓縮,一般學校都會要求作品集上傳不超過15MB這樣子,所以這個軟體你值得擁有。我當時強迫症到把文件壓縮到了14.99MB,生怕少一點就影響閱讀體驗,最後上傳的時候發現變成了15.02MB,失敗,所以差不多就好,科科。最後說一句,這裡我沒有提vary,Maxwell等主流渲染器,這些是加分項,能會當然好,要是不會或者沒有時間學,在沒有渲染器幫助的情況下你依然有辦法做一些東西出來,個人愚見。然後是學習軟體的平台沒的說就是專築網,我對比過12年以前的作品集和15年的,那時候專築的教程還沒有這麼廣泛,顏值不在一個次元。然後能支持正版我們就儘力支持,也是對他們的一種肯定,實在不能支持的淘寶一下你就知道。早期的一些小班教程也有流出,現在基本沒有了,不過也是夠用的(勿商用)。軟體的學習有精力的話在學習語言的時候兼顧一下即可,如果沒時間後面事務所實習應該也夠了。
b.資料收集
我一直覺得作品集最後的爆發和平時的積累密不可分,不論是設計方面還是作圖方面,你說你還有一兩個月就要deadline了,找棵配景樹都費勁,我看著都累。所以從今天開始真的決定要出國了就好好把平時看的好的案例,好的素材,都整理好以便最後能隨時調出來使用,或者為自己的設計找找靈感。我當時是這樣子,在做作品集的前面一年專門建了一個文件夾,裡面有一些不錯的案例和電子書籍(當然這是我預想我的作品集會做哪些類型建築做的一個,這方面還是隨緣,不定你哪天知道了一本不錯的書給你啟發是吧),一些知名競賽的獲獎作品,不錯的有幫助的網站,還有各種分析圖,不同風格的效果圖,以及常用的SU素材,PS素材什麼的,甚至還有專門的字體和配色研究。這些的積累至少能幫助你在做作品集階段不會手足無措,真正做起圖來你會發現參考圖的重要程度比你想像的多,一張不錯的污漬圖有可能拯救你那屎一般的審美。至於從哪裡獲得這些,方法很多,除了像谷德,Archdaily,Issuu,Pinterest這樣的常用網站,再來就是專門做素材的網站,E周E拓什麼的,各大競賽的獲獎作品這個是一定要有的,很有可能在靈感方面給你啟發,那是千千萬萬的學子幫你想好了酷酷的概念啊。然後就是一些建築類設計類的公眾微信號,多去關注幾個,看到好的推送趕緊存下來,也別忘了萬能的淘寶和不可缺少的VPN,當然還有很多渠道。這些具體推薦我就不說了,不然我覺得我寫的過了。這些只要平時注意就行,不用專門花時間收集,比如你學英語學累了,下班回家的公交上,睡前手機時間什麼的,友情提示:珍愛生命,不做伸手黨。
今天先更到這,周末有時間再來更新。
2016-8-24
5.這一部分主要想說一些關於出國的學生如何豐富自己的經歷,主要分為:工作經歷和學術經歷。
a.工作經歷
首先我覺得增長工作經歷值得去的幾個地方:國內外有名的明星事務所(如OMA,UN, 非常,大舍等);大型的設計院(國字省字打頭這種,或者名校開頭的之類);設計院里或者名校下的名人工作室(比如中國院李興鋼工作室或者美院王澍等)。先搞清出自己的需要和喜好,一般我們需要的無非就是:牛逼的工作經歷在CV加分;大牛的推薦信(如果是行業有名的人物真的很有分量,你想想你拿到了普利茲克得獎人的推薦那是要爆炸的,不過我也就是說說,一般情況下大多數申請的人都是自己學校的教授和實習單位的老闆);最後就是參與的項目看是否能放到作品集里。其他的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比如這個工資什麼的是吧。
不知道題主現在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我覺得樣衣前輩要是真能給你介紹到牛逼的事務所里工作那一定要好好感謝一下人家,不然你還需要準備一份申請工作的作品集,挺耗時間的,關鍵是你不一定申請得到好的地方實習或者工作。下面大致講一下這三個類型的情況。
事務所:
現在的事務所工作或者實習生申請都是投作品集和簡歷然後面試,當然也有像標準營造這樣高逼格的投完之後還要出題讓你做的。這類型的是我比較推薦去的,相比較設計院和名人工作室比較容易進,除了要花點心思準備作品集,因為這類小型機構的一般人員流動大,很多事務所除了正式員工會保證一定數額的實習生,所以實習生的需求基本上都是長期的,廉價勞動力嘛,呵呵。正式員工那就看缺不缺人了。我現在在北京的一家事務所實習,北京這邊實習生工資基本在2000左右,當然還有扎哈北京分所那樣得,什麼也沒有,但依然很多人擠破頭想進去,這出來就算是鍍了一層金。我當時是拿申請學校的作品集海投的,多數是這個鏈接里最高票推薦的:有哪些適合建築系在校學生實習的事務所? - 建築設計 如果是奔著推薦信去的建議選國外事務所。
當然還有谷德和專築網上會經常發布一些公司的招人信息,可以關注一下,然後也不要拘泥於這些,喜歡哪個公司去他們官網找到招聘郵箱,把東西發過去,碰碰運氣。至於事務所里幹什麼,運氣好可以參與到一些項目,運氣不好在那裡做兩個月實體模型也是有可能,所以面試的時候一定要問一下自己會參與到哪些工作,當然牛逼的事務所一般你沒得挑。即使這樣也要勤勤懇懇,最後拿個推薦信還是可以的,至於項目作品那要看老闆態度,還是要去爭取一下。
設計院:
我在申請之前去的是一家大型的設計院,當時也是因為學校這邊有合作才被推上去,一般情況下去設計院實習通過介紹的比較多尤其是大設計院,很多設計院與當地的學校都會有一些聯繫,所以地域性也很明顯,就像同濟院可能不會跑到北京來找實習生一樣。自己單槍匹馬的原諒我至今還不知道怎麼進,如果是找工作那就每年的招聘季。設計院里你也知道結構複雜,人員配備齊,院里有所,所下有組,你是組裡最低的配種,幫著打打雜,做事利索態度好,和組長所長搞好關係,最後拿一封推薦信沒什麼問題。不過基本上這個信含金量不會很大,所以我並不推薦。工作室:
這一類型其實很多,每個學校有點能力的老師也會自己開一個工作室,找找學生來幫忙是家常便飯。我比較嚮往的是中國設計院里李興鋼工作室或者崔愷工作室這樣子的,但也沒去過所以並不知道是怎麼樣一個情況,但這類型的出現也是為了應對設計院精品較少的短板,所以我覺得如果有機會一定要抓好。但是像依附於學校的工作室可能沒有必要去了,除非是前面說的王澍,已經是大師了,但據我所知他老那邊基本沒有招過人。以上按照先後順序推薦給想要出國的學生刷經歷,但多數時候很多人沒有時間去實習,也不必太擔心,沒有工作經歷還可以刷學術經歷嘛,兩者都沒有,作品集夠牛逼一樣的。
a.學術經歷
這裡我把我們學習階段所有接觸到專業類活動稱為學術經歷,往往這些經歷都比較好獲得,主要是不要懶,重在參與,參與了你就可以在簡歷上大筆一揮寫上,啊,某年某月我參與了一個巴拉巴拉很高端名字的活動,然後我是小組長啊,我帶領了我的組員幹了什麼這樣子,運氣好還能拿到一些作品,最後也有可能在作品集里錦上添花。比較常見的而且比較好參與的有以下幾種:
學校的建造活動或者聯合建造之類的:
對於題主這些可能已經沒有機會了,不過有想法申請的低年級同學以後見到這些活動要積極,搞不好意外收穫,像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門檻很高了,而且獲得一個實際建成的作品還是很有分量的。當然我們能接觸到的多數是學校的建造活動或者各校之間的建造節,也是有參加的必要。
每年的競賽活動:
參加競賽就一個目的獲獎,重在參與這話在這就說說安慰自己就好,因為你獲得一個競賽的獎不僅得到一個不錯的作品,而且間接證明你這個人的能力,如果沒有獲獎作品也可以改一改後面放到作品集,很多時候本科階段得課題和工作的項目不適合作品集,因為題目出的不好,競賽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我最後的作品集一個本科作品都沒放,全是自己找的課題重新做的,確實很累,所以題主可以多關注一些競賽活動,找感興趣的參加,也算是提前開始準備作品集了。交流學坊:
大體分四種,一種是學校和別的學校的公共舉辦的交流活動,出一個課題,大家在一起搗鼓幾天,最後辦個展覽,也比較有意思,但實質性幫助不大;另外一種時間比較長基本在寒暑假,範圍和影響力也OK,大多數交了錢就能去,比如AA每年會來中國舉辦這種交流活動,清華,港大也會在暑假舉辦類似學坊的課題研究,算是增長見識的一種。
還有一種和第二種類似,但是旅遊式的,就是你花錢去別的國家裡的著名建築學校交流,也是在寒暑假,自己報名或者學校組織,費用比第二種高,比如德國包豪斯會有這樣的邀請活動,目的可能還是賺你錢,但是多出去看看還是很好的。
再一種是教學式的,比如清華大學每年的參數化夏令營,就是去學技能再搗鼓一個作品出來。
最後一種是需要作品集才能去的,比如崔愷他們每年舉辦的中間思庫,我是很想去的,不要錢,自己解決食宿,二十天,每年應該不少人申請,但名額只有二十個,會有導師帶你做課題,每年課題不一樣,但可以確定的是,可以拿來放作品集,運氣好要到推薦信也是有可能的。
今天算是把增長經歷這塊大致按照自己的想法說了一下,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我也是根據自己的了解說,但總之就是找大牛拿推薦信加豐富簡歷。沒有的話,也不要看得太重,隨緣。下次有時間就更新一下作品集,PS和CV吧,把這三者放在一起,我比較贊同的是這三者是最能讓教授感受到你這個鮮活的人,作品集反映學術研究能力,PS表達思維能力,CV客觀事實證明專業能力,所以三者都挺重要,多應該認真對待。以上
2016.10.9
最後一次填坑,作品集,CV和PS,這三個要仔細說那可以再開一個專欄了,所以我總結了一些Tips或者Tricks,不能保證你有什麼收穫或者感悟,僅供參考。a.作品集
什麼是好作品集?大神作品集很多,花樣百出,防不勝防,模仿固然重要,自我特質才是本質,切勿本末倒置。怎麼開始著手做?
先看,看得多了才知道怎麼做。去哪裡找,首推issuu,再者,良好的審美是一切的基礎,你連什麼是好都不知道怎麼做出好?然後定好框架,每個作品多少頁,每一頁該放一些什麼圖,這個圖應該大概會是什麼樣子。實在不知道怎麼下手先拿別人的圖和作品拼湊一個,有了參照做起來就不會那麼迷茫。作品集是否需要一個主題?
如果有好的idea是推薦有一個主題的,但這個主題不是給教授看的,人家看東西兩三分鐘一本哪看得出你那高深莫測。這個主題我覺得是給自己看的,讓你在組織思路的時候有一個基本線,同時給自己一個心理安慰,你看我有個主題,多牛逼。當然沒有主題,好作品按照一定層次組織起來也不錯。放幾個作品比較合適?
一般成熟的作品(從概念到成圖)四到五個我覺得是比較合適的,另外搭配兩三個一帶而過的作品,再來一些什麼自己的小興趣小愛好啦(就是最後放一些素描水粉照片什麼的),中國的學生喜歡這樣做。這樣一本子下來大概在spread 30頁上下,當然成熟作品足夠好也不需要後面這些,看個人喜好。
作品類型?
各種尺度的都有最好,至於類型,選設計自由度高一些的建築,這樣你容易拿其中最出彩的設計說事,不要妄想在短短几頁之內把一個作品表現的淋漓盡致,挑重點說。重做還是修改?
多數人會比較糾結是修改以前的做過的項目還是重做,這裡我的是全部重做的,為什麼,因為以前的看不成,寧缺毋濫是基本法則。我在做第一個項目的時候模型已經全部建完,就差出圖了,但是我覺得設計得太爛了於是又推翻重做了,浪費了半個月。我認為每一個作品都應該代表了你當時的最高水平,放一堆垃圾上去也就是告訴自己我做完了。當然原來的項目本身就很不錯的話就不要重做了,改一改就可以放了。設計和圖面?
設計肯定是內核,但是好的圖面可以讓別人更有興趣來閱讀你的內核。這就和美女一樣,長得好看被搭訕的機會才多,被選中的概率就會增加。但值得注意的是,圖要先畫對,每一張圖都要表達一定的信息量,同時又有側重點,即使是效果圖也是在說空間,人啊,樹的尺度要對,不要一味地追求酷炫。風格
起初多數人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風格,光想沒撒用,還是要動手先做幾張圖,慢慢就熟門熟路了。除了一些特定的學校,多數學校對作品集的包容都很大,所以不要過去糾結自己的風格。實在拿不準,黑白灰加一個跳色是一種好方式,不會讓你的圖面看上去那麼凌亂。排版
重不重要,重要,一個好的排版包括顏色的選用,大小圖的擺放(這個直接反映了你的側重點),字體的選擇(一本集子超過三種字體就是不專業,即使看著差不多,保險做法是選一系列字體,如Helvetica),邊距,間距,留白等等。ps:豎版優於橫板優於方版
其他
保持心態,少熬夜多鍛煉,持久戰身體是革命本錢b.CV
簡歷怎麼寫?先參考這個答案寫英文簡歷,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 英語常見誤區一?
我一定做一個和別人不一樣的簡歷,那種花花綠綠或者什麼創意簡歷,請不要給教授增加眼球疲勞,看的是經歷和能力不是排版。常見誤區二?
芝麻大點的事都要往上寫,挑重點事件寫,且不要超過一頁,我們大多數人其實沒那麼多成就說實話。常見誤區三?
語言冗長,簡歷簡歷,就是拿最短的語言表達最有價值的信息,讓閱讀的人能在最短時間內捕捉到你的閃光點。常見誤區四?
層次不清晰,這裡有大層次和小層次。大層次就是Basic information,Profesional experience, education, Professional Skills, Awards,Publication這些,小層次主要是出現在專業經歷里的敘述,一般是三層,項目名稱,誰搞得,你在裡面幹了什麼(這個最主要)常見誤區五?
語法錯誤太多,描述的時候可以多用動詞,簡潔有利,寫好了多找人改一改。c.PS
個人陳述其實挺複雜的,我覺得我們建築學好的個人陳述是和作品集簡歷一起,來詮釋你的想法和經歷,相當於對你的作品和經歷做一個總結。我們平時連寫個250字的作文都費勁在一上來要寫七八百字的東西,容易蒙圈,所以最開始還是看看別人的PS,弄清楚行文邏輯後,開始組織自己的內容,經常有靈感了就趕緊記下來,等積累到了一定時候再嘗試自己下筆,然後有了初稿之後就是在這上面不停地改,改到吐為止。至於怎麼寫的好也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得清,還需要自己多花時間琢磨,但依然有一點重要的是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展現自己獨有的一面。以上,我這個回答就到這吧,如果以後還想起什麼應該也不會來修改了。其實答到最後我發現我有點偏題,所以不知道題主現在是考研還是出國,總之選擇了就不要磨磨唧唧了,該幹嘛幹嘛,一步步來,該來的總會來。共勉!個人覺得,當然只是個人建議:
重點不是考研難易和出國學校好壞。從是否喜歡建築設計或者未來建築方面工作目標入手解決。首先題主的績點確實把選校卡死了,而且就算回國回來從事建築設計,如果本身對建築喜好態度平平那麼做方案其實也是一種痛苦。其次考研現在老八校確實越來越困難,一方面好學校更喜歡把名額給自己的本科生,一方面行業不景氣工作的畢業生迴流,就西安的某八校之一來說往年考研人數是600,15年增至1300+,聽聽就很可怕。其實研究生階段就是給導師打工,如果導師比較水研究生階段也很無聊,畢業依舊要去建築行業上班,現在上班也可以累積經驗啊。具體哪方面好,不好說,但是去英國真的只是去逛吃玩耍t去,因為你發現就算你雅思再高,如果一個有口音的老師上課你依舊只能聽懂一部分 。題主去官網查查英國大學的課程就會發現人家大部分學科都重視景觀和城市設計,傳統的建築學科已經很少了,題主一定要想好一年學習的方向,哪怕只學好英語也算是有成就的。考研的話會遇到很多背書的學霸,考研快題其實很多也都是套路,基地給你了建築其實也就出來,如果這麼說其實考研也不難,重在堅持吧!最後祝題主好運。題主做好選擇了嗎,我現在跟你一樣的處境,去年剛畢業考研失利,現在在一家設計單位工作,但是總覺得自己還可以更努力變得更好,正在考慮是出國讀研還是在國內回爐
有點好奇題主哪個學校的。。不會是校友吧
說實話,就目前的形式來說,在國內混,老八校的學歷還是比國外的好點。但是開闊眼界什麼的,肯定是國外好,不過我想說這是一個看本科的社會。。。
老八校的畢業生也是30%以上出國率。不過你這個情況gpa的確是個要命的障礙。工作幾年積累一定的項目經驗再出國吧。現在出去的話也去不了什麼好學校,意義不大。
建議類要求高點哦
推薦閱讀:
※歐洲是否是國內「生化環材」和「傳統工科」專業新的出路?
※乘坐國內航班不能用護照了嗎?
※Full IB會很累嗎?美國大學更喜歡 IB 還是 AP PS?
※IB如何選課?
※到美國需要帶什麼?大致的都了解,有沒有小建議,或者在美國必需的東西,或者是國內買會便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