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陶淵明不寫菊花源記?有什麼典故嗎?
眾所周知陶淵明獨愛菊,他關於菊花膾炙人口的詩篇廣為流傳,那為什麼他不寫菊花源記而是桃花源記呢
桃花源是陶淵明心目中最美好的境界體現而菊花正為其所好。相比菊桃花艷俗而招蜂引蝶沒有與世無爭我花開後百花殺的清高,與後人認為陶所崇尚大相庭徑,那麼是史評有誤還是另有原因?
這個問題有趣:)我來解釋下吧。
一切真是莫大的誤會啊。
首先,題主親,我們對《桃花源記》的理解,或是陶淵明的「美好境界」的理解,是不是有點差異?
似乎很多人認為《桃花源記》的描述,是出於清高、隱逸這樣的初衷。但我卻覺得它反而是陶淵明心中的俗世嚮往——管你外面發生了什麼,我有我的滋味,我躲在花叢深處過我幸福美滿的小日子,農婦山泉有點田。
而在陶淵明生活的那個年代,如果要找一種花來與「良辰美景」「幸福美滿」相譬喻,是沒有誰能超越桃花的地位的。
是啦。如今大家都容易覺得桃花「風流」「艷俗」「輕佻」,但要知道,在那時候,桃花的形象完全不是這樣的。它象徵的是幸福、美滿、平安、吉祥、長壽。
前面有同學已經提到了《詩經》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除此之外,還有《召南》的「何彼穠矣,有若桃李」,《史記》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驅鬼辟邪,要用桃木符。壽星手裡拄著的也是桃木杖。春來繁花滿枝,花落了又有甜美果實。凡世里最好的一輩子,也不過是如此吧。
(順便說一句,桃花被和「紅顏禍水」「風流成性」聯繫在一起,是宋朝程朱理學之後才鬧出來的。)然後,關於菊花,這個因果順序好像也有點不對呢。
並不是因為先有「菊花=隱士」這樣的意象,才有「陶淵明歸隱種菊花」,以及「需要找一種花,搭配著寫一個隱居故事」的。
而是因為「陶淵明隱居,與菊花相伴」,後來陶淵明出名了,後世才確立了「菊花=隱士」這一概念。而且這個行為跟《桃花源記》從頭到尾就沒太多關係。先秦兩漢時期,菊花的形象主要還停留在「時令風物」的層面,幾乎從未與「清高」「隱逸」這樣的意象聯繫在一起。不信大可看看當時的文獻,大部分都是「季秋之月,鞠(菊)始黃華」或「朝飲木蘭之墜露,夕餐秋菊之落英」這樣的平鋪直敘。
是到了魏晉之後,才慢慢開始流行菊花。
因為菊花氣味清冽,所以不與群芳同列;生於郊野,所以無拘無束;開於晚秋,花後無果,所以無牽掛於世俗羈絆。
在當時追求「羽化登仙」的文化背景下,名士們相信服食菊花和其他許多丹藥一樣,可以輕身、延年,甚至成仙。何秋菊之可奇兮,獨華茂乎凝霜,挺葳蕤於蒼春兮,表壯觀乎金商,延蔓蓊鬱,緣坂被崗,縹干綠葉,青柯紅芒,芳實離離,暉藻煌煌,微風扇動,照曜垂光,於是季秋九月,九日數並,置酒華堂,高會娛情,百卉彫瘁,芳菊始榮,紛葩韡曄,或黃或青,乃有毛嬙西施,荊姬秦嬴,研姿妖艷,一顧傾城,擢纖纖之素手,雪皓腕而露形,仰撫雲髻,俯弄芳榮。
——魏·鍾會《菊花賦》
歲往月來,忽逢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是月律中無射,言群木百草,無有射地而生,惟芳菊紛然獨榮,非夫含乾坤之純和,體芬芳之淑氣,孰能如此,故屈平悲冉冉之將老,思餐秋菊之落英,輔體延年,莫斯之貴,謹奉一束,以助彭祖之術。
——魏文帝《與鍾繇九日送菊書》
(順便說一句,鍾會就是和姜維共事,據說還參與策划了嵇康之死的那個名將鍾會;至於魏文帝大家就更熟悉了——你知道曹操有個兒子叫曹丕嗎?)
So,對於當時人來說,菊花和桃花其實存在兩個本質區別——
1. 桃花=富有歷史積澱的傳統文化代表;菊花=新興文化流行風尚。
2. 桃花=幸福美滿的理想生活;菊花=了無牽掛的神仙作風。你說如果是你,要寫一個關於前朝人的、美滿生活的、烏托邦式的理想主義社會,你選菊花還是桃花?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讓我們來討論下「陶淵明喜歡菊花」這個命題。。。
不好意思,其實就目前看來,我真覺得陶淵明先生喜歡菊花並不是他的主動選擇。。。而是某種程度上的苦中作樂。。。三徑就荒,松菊猶存。——陶潛《歸去來兮辭》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陶潛《歸園田居》
一個因為看破仕途、心灰意冷而隱居的人,種啥啥不活,一家人肚子都填不飽。你相信他在這種情況下種各種菊花來玩(何況那年頭能種的菊花品種真沒多少)?反正我是不信的。
至於「陶淵明詠菊之詩」,更是個美好的誤會。
陶先生寫菊花的詩,和後來的詩人相比實在不算多。且大部分都只是「提及」菊花而已,並沒有特別用情至深的描述。之所以「廣為流傳」「膾炙人口」,是因為之前從未有過的田園山水之氣;而不是因為「菊」的存在。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飲酒》其五
和澤周三春,清涼素秋節。
露凝無游氛,天高肅景澈。 陵岑聳逸峰,遙瞻皆奇絕。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 銜觴念幽人,千載撫爾訣。 檢素不獲展,厭厭竟良月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一觴雖獨進,杯盡壺自傾。
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 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 世短意常多,斯人樂久生。 日月依辰至,舉俗愛其名。 露凄暄風息,氣澈天象明。 往燕無遺影,來雁有餘聲。 酒能祛百慮,菊解制頹齡。 如何蓬廬士,空視時運傾。——《和郭主簿》
說穿了,這只是因為在清貧得食不果腹的日子裡,惟有的美好也只剩下菊和酒了。菊成為天地自然精華的折射,酒成為眾人皆醉唯君獨醒的手段。
若是鮮衣怒馬時,陶淵明未必會選擇菊。當然,那樣的陶淵明,也就不是我們會記得的陶淵明了。與菊花患難與共的日子,雖然別無選擇,但也能讓它流芳千古。這倒真是陶淵明的境界造化。和《桃花源記》都只是他的精神折射,並沒有什麼非此即彼的執念,菊與桃,無非都是他的某種寄託罷了。
P.S. 那時候菊花的觀賞資源不要太少。別看曹丕和鍾會用了一堆形容詞,實際上大部分都還是甘菊或野菊,後者也就是南京人口中的「菊花腦」(此處應有摳鼻孔表情)。
我們現在看到五顏六色、華麗豐滿的菊花,大部分都是在唐朝之後才逐漸培育出來的。所以從視覺效果而言。。。
參見《葵花源記》: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聞葵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瓜子鮮美,落殼繽紛,吃飽而返。翌日,大夫對我說:「淵明,你這是有點上火啊。」
桃花源記寫桃花的原文是:『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它是個林子,林子才能在裡面迷路啊。菊花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能長個半人高,這個迷不進去。『忽逢菊花叢,夾岸數百步,迷不進去,乃返。』
其實陶淵明不光喜歡桃花、菊花,還喜歡柳樹,他自號五柳居士,那他為什麼不寫「柳樹源記」呢, 據大師陳寅恪考證,這事和兩個人有關係,第一個就是戴延之,他的南北朝時期社會治安混亂,強盜橫行,尤其是北朝的前秦苻堅時期,統治殘暴。為了自保好多人聚集在一起,自建城池,形成一個小天地,稱為塢。就在河南靈寶附近有片桃林,據說是夸父當年追趕太陽死後拐杖變出來的,夸父變出桃林附近不遠的地方有個地方叫皇天原,也叫桃原,皇天原附近就修建了一個檀山塢。南朝宋的時候劉裕夢想統一北方,派人出征過北方,出征的隊伍中有個叫戴延之的人就到了這檀山塢,而且在這裡還住過一陣。那時正值春天,桃花落英繽紛是很平常的事情。而戴延之是個文藝青年,他後來將經歷寫到《西征記》,陶淵明跟他們這個隊伍中許多人都有交往,看到這本書應該是很容易的。這為他寫桃花源奠定了基礎。 另一個人物就是《桃花源記》中出現過的劉子驥,他在這篇故事的末尾出來打了下醬油,他想去尋找桃花源,結果一無所獲。其實這個老劉同志早在陶淵明的《續搜神記》就有一個故事了,故事和這個桃花源倒有幾分接近,他出去採藥結果看見了兩個石頭倉庫,一閉一開,當時隔著一條河過不去,過了幾天,再去尋找卻什麼也沒有找到。陳寅恪由此推斷,所謂桃花源就是河南靈寶那一帶的桃林,之所以在文章里寫成為「武陵」,是因為劉子驥的緣故,將故事發生的地點改在了南方,那桃源里的人躲避的也不是嬴秦,而是苻秦。
大師這番推論讓我們看到原來那隱逸的桃花和結義的桃花一樣,都充滿了陽剛之氣。
關於桃樹可以參看這篇文:桃和那些神仙親戚們——萬枝丹彩灼春融(一)你們不是在搞笑?桃花源又不是陶淵明憑空發明的,這是一個在他之前就有流傳的故事,他不過是添油加醋寫成詩和文章罷了。你們可真是,題主問啥你們就答啥,還各種分析。。。。。
我個人認為啊,桃花是樹,有助於迷路,菊花是灌木,正常迷不了路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鍋。遂舍船,架灶生火。取黑魚一條,剝洗乾淨,剁去頭尾,魚身削成魚片。加胡椒粉,蛋清,料酒,精鹽,澱粉,反覆攪拌抓勻,腌制二十分鐘。入鍋加水,小火慢燉,香氣四溢。其中往來食客,悉如饕餮,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桃花是春季花,色鮮麗柔和,更符合百姓安居樂業的情景,想到桃花就想到春天,溫暖且柔和,一幕幕百姓安居樂業的景象就不自覺的出來了。
菊花生於秋,容易引起悲涼蕭索的情感,且菊花易敗,花落之後如同雨打風吹過後的國家。既然主題是要描繪烏托邦式的美好家園,要你選,你選什麼?
看看桃花盛開的景象,不覺得很寧靜和諧嗎?因為雖然大家都知道他喜歡菊花,但陶淵明也不能見的風是得雨,什麼地方都寫菊花。野外有一大片菊花林,跟種捲心菜似的,能見度極高,怎麼會有先秦之人隱居呢?
(以上為隨口一答)實際上雖然陶淵明很喜歡菊花,但是不是所有地方都能用菊花的。桃花是春光,菊花是秋霜。一大片桃花林象徵著前方高能,跟百姓們安居樂業是契合的;一大片菊花?.....晉太元中,武陵人採菊為業。緣膝行,忘菊之遠近。忽逢菊花林,夾臀數百步,中無雜物,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其人甚異之。
我實在不想寫下去了……大家可能都忘了一點,陶淵明是詩人,是散文家,是辭賦家,甚至可以說是哲學家,但不是小說家。
詩人散文家寫作的最大特點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而且陶淵明本人心思曠達,境界高遠,沒有戾氣,不會刻意的編造一寫東西去諷刺時局,他的文章都之是「時有感慨」,水到渠成。他寫桃花源記,最大的可能就是近幾天遇大了一大片桃花林或者聽到了桃花源記故事的原本,有所感慨,僅此而已。就像他寫「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真的那些天在過這樣的日子,寫《歸去來兮辭》是真辭官歸隱。如果問白居易為什麼寫《琵琶行》而不是《箏行》《箜篌行》,那是因為那天晚上他聽到看到的就是琵琶;蘇軾為什麼寫《赤壁賦》而不是《官渡賦》《淝水賦》,那是因為那天他游的就是赤壁,為什麼赤壁賦里有個和尚而不是道士,因為那天陪他去的就是個和尚。沒有那麼多的為什麼。寫菊花照樣也能寫出世外美好之景,因為《桃花源記》中的重點在對於世外生活的描述: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只是個引子,這個引子換成菊花梅花竹子都是一樣。菊花林都能迷路,這打魚的多矮?
看到這個問題,突然想起陸侃如在巴黎大學博士論文答辯會上被主持人問道:「為何《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中的孔雀是往東南飛而不是往西北飛呢?」
到更有可能是桃花盛開的地方有野桃能果腹,所以容易聚居一堆逃亡的難民。菊花能吃嗎?
不說人文歷史上的傳統,僅僅考慮桃花和菊花的花開時節,「桃花源記」使用桃花而不是菊花的合理性就在於:
桃花是初春開花的,令人聯想到生意盎然,具有勃勃活力,並且桃花之後的果實桃子也是人們十分喜愛的。桃花源記裡面描述的情景,是用於對比現實世界中的政治黑暗,毫無希望。
而菊花多開花於秋涼時節,容易與肅殺、哀傷等氛圍聯想起來,具有悲劇色彩。一個打漁的,這麼有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