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老舍的四世同堂怎麼樣?


太細膩了,老舍在寫這部巨作的時候是畫了一個小羊圈衚衕的地圖的,對著地圖寫的小說,其細緻可見一斑。

整部書沒有主線劇情,僅通過描寫那個時代下的人物的普通生活來體現時代下社會的特點、社會中人的心態,對於一些人物的刻畫簡直了....我都不好意思用自己的語言去描述老舍先生的作品,建議題主仔細閱讀文中對於北平一年四季的描寫,還有小順子吃桃,錢先生養花,青年男女約會等片段,那味兒正的....

ps:原著全篇完整已看過三遍,每一次都意猶未盡~


這本書我已經讀了3個月了,因為是繁體豎版,讀得特別的慢。每個細節都能感受到語文課本范,對於景色的描寫,人物心理活動,包括說話時候的遞進關係,都讓我莫名腦補,作者這樣安排的真正用意是什麼。不得不說,老舍的語言功底好太多。很多次被其中的某些段落打動。

正經的是,對於那個時代的描寫,沒有太多的紅色的思想,還屬於對青天白日旗有期待的時候。所以,讀著也不是很反感。

整本書,思想和手法都非常的到位,終於讀到50%了··

附某段景色描寫:

天上有一塊桃花色的明霞,把牆根上的幾朵紅雞冠照的像發光的血塊。一會兒,霞光上漸漸有了灰暗的地方:雞冠花的紅色變成深紫的。又隔了一會兒,霞散開,一塊紅色的,一塊灰的,散成許多小塊,給天上擺起幾穗葡萄和一些蘋果。葡萄突然明起來,變成非藍非灰,極薄極明,那麼一種妖艷使人感到一點恐怖的顏色:紅的蘋果變成略帶紫色的小火團。緊跟著,像花突然謝了似的,霞光變成一片會黑的濃霧;天突然地暗了起來,好像掉下好幾丈來似的。瑞宣看看天,看看雞冠花;天突然一黑,他覺得好像有塊鉛塊落在他的心上。


四世同堂是我看得較早的一部小說,剛開始看得時候就覺得日本人和那些漢奸真是可惡。後來我來到北京後,我有看了幾遍四世同堂,開始慢慢的有了一種不一樣的感覺。

首先介紹一下四世同堂這本書: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寫的最長的一部小說,描寫了隨著盧溝橋事變日本侵佔北平後,小羊圈衚衕里不同背景的人物之間的悲涼命運,是的只有悲涼,在那樣一個國破的時代,又有誰能逃避那家亡的悲慘。國家就像那顆大樹,隨著她的凋零,樹上的樹葉也要開始慢慢落下。
小說以錢老先生一家悲劇的開始展開,小羊圈衚衕里的世界就像炸了鍋,每個人都在拚命掙扎,我們看到了冠曉華阿諛奉承與、大赤巴陰險狡詐、胖菊子的粗俗勢力、祁瑞豐的膽小懦弱、招弟的愛慕虛榮。人間種種的醜惡都在這個年代無限擴大,民族的血性已經丟失,我們看得到明天卻看不到陽光,所有留在衚衕里的人最後都不能免除那悲慘的命運,不管你甘心做那賣國賊還是做那無聲的反抗。
當你的國家都已經危在旦夕的時候,你所竭力維持的小家庭難道又能長存,北平城在那個年代是廣闊中國的一個縮影,無數無辜的國人生活在那水生火熱中,我想我能像祁瑞全那樣拋下一切投身革命嗎?還是像祁瑞宣那樣被家庭捆版。老舍先生含著眼淚寫下了這篇振聾發聵的巨著,我想他想告訴我們的並不是我們能做出什麼選擇,而是想告訴我們在那樣的年代,不管你做出什麼選擇,你都會失去的一些東西,那東西叫做美好。

所以我覺得四世同堂真的是一部巨著,不但描寫了那個時代各種人物之間錯綜複雜關係與選擇,跟重要的是告訴了我們和平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東西。


2017年10月30日於毛概課上寫成

讀《四世同堂》有感

好久不曾因讀一本書,而寫讀後感。讀後感像是好久好久之前歷史的文物了,掀開記憶的匣子,好似吹一吹,能嗆的人一臉的灰。

此番讀完《四世同堂》,感觸太多太多。在此記上一筆,亦算是直抒胸臆罷。

關於抗戰,歷史書上稱是八年,實際上大概是十四年。作為一個並未經歷過那段歷史的人,光是看著歷史教科書上不足千字的介紹,配著星點圖,都足以叫我氣的想要拍著桌子,跺著腳,恨生在這和平年代不能去殺兩個鬼子。少年的偏激與熱血叫我深深記住那段歷史。

時至今日,我仍記得書上一句話:將士們,血積刀柄,滑不可握,猶大呼殺賊,最後全部壯烈殉國。高一初上這課時,感覺這些人太傻,拿著大刀能跟侵略者的大炮對抗嗎?以卵擊石耳。高三那年,晨讀,每每讀到這一句,那種猩紅色的畫面感和視死如歸的忠誠猶如排山倒海般向我襲來。真的好想哭呀,恨不能以身代之。也是在那一刻才真正明白,何謂: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國難當頭,這些人難道不懂兩方武力懸殊?不,他們不是傻子,是英雄!

一將功成萬骨枯,最後記住的也許只有那一兩個名字。然,真正的歷史,是千千萬萬個老百姓所構成的。

《四世同堂》便是如此,該書以北平小羊圈衚衕為背景,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衚衕內的祁家為主,錢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為輔。反抗與順從的選擇,國家與個人的選擇種種艱難的選擇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所有的人其實是被歷史裹挾著前進的,無論日子能不能過下去,他們都堅強地走了下去,從未放棄過希望。

裡面的瑞宣是典型的,軟弱卻不無能的知識分子。他妥協是因為他是家中長子,他得擔起家中老小的生計,包括他的父親,亦然。即便是今天,我們也未必能做出更好的決定。直至後來才幡然醒悟:沒有國何來家。日本人後來搶了全城人的糧食,金屬,連門環都不放過,給北平人發放豬都不吃的「共和土」。他們才明白,亡國滅種,旦夕之間罷了。

祁老二和冠曉荷是地地道道的漢奸,日本的研究者給他們測試,80分即為一等順民,而這兩位竟得了90分。真是一記諷刺又響亮的巴掌。還有藍東陽,重病至神智不清,仍高呼:天皇萬歲!我想我這輩子都不能懂,一個漢奸怎麼可以這樣徹徹底底,背叛自己的國家,幫著外國的強盜,魚肉我們自己的同胞。最終的下場又如何?不過都是強盜眼中的一條條狗罷了。下場也都是極其凄慘。

有一句話:人不為己 天誅地滅。近些年來頗為盛行。人可以自私,為了想要的不擇手段,沒有良知沒有最起碼的惻隱。只要最後有權有勢,那就是成功者。但是於國家大事面前,我們怎能如此麻木。生我養我的祖國,滿目瘡痍,那也是自己的祖國,怎能因她一時跌落,便想著最好能扒了身上這層黃色的皮。

還有喜好風雅避世的錢先生,家敗之後便總是衣衫襤褸,盡自己的力量去遊說同胞去抗日。人們把他當成乞丐,連日本人都當他是瘋子。可也是他,為地下情報機構重要人物。

還有小羊圈裡的李大爺和大媽,他們古道心腸,熱心地幫助友鄰。小衚衕里,有窮的沒法收屍與發喪的,也是他們在周旋。當然,還有白巡長。他們就是我們現在最熱心的大爺大媽。他們是那麼地熱心,最終李大爺被日本人用刺刀戳死了,白巡長遭漢奸舉報,革了職。好人好像也沒有好報。可是李大爺發喪時,小羊圈的人都去了,白巡長最後加入革命工作。也許,這是老舍的安排,作者不忍,寫的結局還算好。但是你相信,因果報應嗎?我信。天道有輪迴,你看蒼天饒過誰!

……還有好多好多的人,好多的事。那個熱愛和平的日本老奶奶,那個小順子,那個在日本投降前夕餓死的小妮子。這麼多的人和事,細緻地編織成一張巨大的網,向我們展示了那個年代,特殊時期下,中國人民的生活。讓我們這些後人能有深深的代入感,明白那些人的無奈與退縮。因為,換作我們,未必會作更好的選擇。

老舍先生的文筆,只能讓我感嘆,大家無愧為大家。以小見大,娓娓道來的一個故事,卻讓人會有很多很多的思考。也許你不會急迫的想要閱讀完這本書,但是每一次撿起,每一句話,每個章節,每一個比擬,都因其太過動人而不刻意,而讓你感慨良多。能讀到這樣的作者寫的文章,真的是我的福氣,榮幸之至。

吾甚喜人間煙火,熱氣騰騰,那是一個個人情味所組成的溫情世界。故,我最愛《紅樓夢》,喜歡曹公用編織的手法,將往昔輝煌織成最為繁麗的盛景。而今,我想我的最愛里一定要加一本《四世同堂》。

草草幾筆,記錄。

知乎首次長評,寫的不好,還請不要介意。^?_?^


最近剛看完這本書哦,可以說是比較完整版本的一百段吧,後十三段是英譯版的,感悟頗深,做一些淺淺的分析,由於本書內容較大,閑暇之日更新一下感悟吧:

花了很久的時間讀完了老舍先生百萬言的《四世同堂》。心中有些想法,說出來痛快些。

長久以來,我們國人慣於談論中國人的劣根性,甚至柏楊先生有《醜陋的中國人》一說,其中的醬缸理論深受人而贊同,我不能完全排斥柏楊先生的理論,但也並不苟同於此,因此此書只看了一半便喪失了興味,同王小波一樣,他們跨越國籍,以人的角度來探討人性,但依據他們所受的苦難,其觀點也不盡然不偏不倚。比之這些,《四世同堂》這本書--雖未因著探討人性的名義,但卻讓我得到了更多的對於老北京人,甚至中國人的人性的認識。生於斯,長於斯,不按照地域而普世的眼光去探討和比較,這種看法太超前,我恐怕還是無法接受。相反同莫言先生一樣,以一個小羊圈衚衕這樣的小地方受大環境變化所發生的事情作為基調來探討,四世同堂得出的結論應該會更加準確。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四世同堂所講的故事,那麼這句話應該是:卑劣的軟骨頭在角落裡腐爛,受盡屈辱的人向死而生。書中的人物一個個都栩栩如生,女光棍大赤包(倒和駱駝祥子里的劉四爺很像)為了享受虛榮,權利,費勁心力的去討好日本人,甚至在心裡給兩個女兒標好了價碼,倒地該賣給科長還是處。冠曉荷,一個從頭到腳的奴才,為了當官費盡心力,結果到最後死在里長任上(不得不說是個絕佳的諷刺),高第與招弟親姐妹兩有不同的性格。一個從小崇拜的英雄,長相不甚好看,有一顆好心,一個愛慕虛榮,但假使沒有戰爭,我想還不至有害人的歹心。人物感情變化的中心我想還是錢家和祁家,祁家的四世同堂自不必說,錢詩人確是使我大大佩服,並且頗願意花些筆墨去評價的人,一個老實的書生氣的溫和的,願意隱逸於江湖與花鳥為伴的老人,到最後四處奔走抗日


以小見大,通過對一個小衚衕的描寫來反應當時的社會狀況。 一個衚衕里聚集了各色人物。


老舍這大男人,情感太細膩了,普普通通的事,普普通通的人,人家敘述出來,真是讓人慾罷不能啊。猶如一部長卷,有宏觀,有細節,禁得住推敲,耐得住咀嚼,每個人就像活生生站在你身邊一般。年紀大了,看書時間長了,眼睛和頸椎都受不了,偶然聽到有音頻的四世同堂,艾寶良演播的,那一口京片子,太過癮了。強烈推薦。


是老舍最具雄心的作品了,雖然我還是認為茶館是他寫的最好的書。人們大多談其中的幾個主要人物,老太爺,大少爺,大赤包什麼的,我讀了之後留下深刻印象是祁天佑,那個老實巴交的小生意人,撐著家業,在被誣陷為奸商遊街之後投河自殺了。我覺得這個人物才是老舍的靈魂,那種有著強烈自尊心的傳統的正派市民。那種可殺不可辱的氣節,又是貴族知識分子的。雖說寫的是日本佔領北京時候的事,其實不那麼糾纏,也可以對照現實一下吧,在一個黑暗的時代究竟怎麼生存,每個人的選擇都不一樣。


人物內心描寫的十分好,讀起來我感覺有些壓抑,感覺這樣的事情就發生在我們身邊。有時候不自覺的講自己代入了其中,不禁的問自己,要是我的話我會怎麼辦。


我只看過饑荒這部,認為寫的非常好


初一的時候老師要求要看的......因為是被逼迫的不是很喜歡,後來放假了看了07年的電視劇,又一邊補書,發現真好看......大概我是個北京人所以挺感動的吧.....後面十三章有點亂,太快了跟趕進度一樣。聽說原稿找到了,我很期待!


成功地預言了老舍的死亡

~~~~~~~

剛剛看完,覺得有點虎頭蛇尾。結局是很好很好的,但總感覺饑荒寫的沒有前兩本夠味。不光是後十三章的問題,是整本饑荒都有些乏味的感覺,沒有前兩本精彩和連貫。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老舍的《正紅旗下》?有什麼深意嘛?
如果老舍不自殺他的人生將會怎麼結局?
老舍的《四世同堂》好看嗎?
老捨不得上茶館,對下聯!?
如何看待《茶館》中「莫談國事」的標語?

TAG:老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