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芳華》的攝影?


二刷

首先希望給大家科普下電影攝影師在一部影片中的作用。

簡單的來說就是服務業:給導演創造出他要的畫面。

而其中需要學習的基本功專業類書籍數不勝數。

科班出身就是一個本科生4年時間需要理論積累和實踐。

甚至還要讀研去潛心研究,並在實際拍攝中完成導演的需求。

而中國電影市場的電影攝影師幾乎都是北京電影學院的畢業生為主。

這次的攝影指導依然是 羅sir 羅攀

羅攀 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本科、研究生畢業,中國電影攝影師協會會員

早起電影作品:

2014年《五彩神箭》

2015年《烈日灼心》

2015年《老炮》

2016年《我不是潘金蓮》

2016年《斷片》未上映

也是我最佩服的DOP之一。

之前了解到這部影片使用了穩定器MAXIMA 由ARRI製造的穩定器有些重 但是性能強大 效率高換鏡頭等工作不需要重新校準大大節省了時間。不過會很重,羅攀老師使用了機械臂作為輔助器材,堅持自己掌機。

穩定器其實就是拍攝了很多運動長鏡頭畫面,就像hardimage里羅老師說導演希望貼近演員的表演去感受演員。

拍攝這樣的戲份就是很玄學的東西,他不是技術指標來去衡量,而是感受力。

很多人拍攝喜歡全景上24mm 中景來個32mm 特寫就250mm 然後軌道亂動 為了所謂的畫面有節奏 有運動感

真正的電影攝影拍攝 一切都要符合劇本 演員的戲份狀態 來去進行鏡頭設計

這個時候是體現攝影指導對於表演的捕捉能力 對於節奏的掌控能力 對於劇本的讀解能力的一個判斷

羅老師從攝影的角度來看創造了長鏡頭的視聽語言 但是這些對於他甚至中國電影來說都是挑戰

說白了就是給自己找事。

當然也會帶來很多人的抨擊,這個在潘金蓮的時候最為明顯,有很多攝影指導甚至導演以及電影工作者的公開指責。

但是我覺得羅老師從烈日灼心的根據情緒推近焦段、潘金蓮的畫幅敘事、和芳華的長鏡頭帶入。

所以我一直堅信羅老師是真的會促進中國電影走向工業職業化,一個重要的推動力的攝影指導。

從芳華中各種舞蹈的感覺 我彷彿看到了 Emmanuel Lubezki 的《生命之樹》 、 長鏡頭戰爭感受到了 Seamus McGarvey 的《贖罪》。

無論是否在劇情上使用準確與否,無論致敬還是拷貝,羅Sir都會讓我們明白攝影的更高水準在哪裡。不要固步自封,要去挑戰,要去堅持,要去對標那些在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取實現電影試聽語言再突破的攝影師。

瑕疵吐槽環節 MAXIMA 在巨幕或者IMAX上還是不夠流暢 可以看見卡頓現象。

周邊搞導演創作的人吐槽是 攝影帶動了劇情發展 攝影太突出 導致劇情可能不到位。

周邊搞攝影的朋友說 故事節奏有問題 時常遊離出故事。

任何一個攝影師都不敢說自己拍的片子是完美的 但是作為我個人而言終於看到國內的影片終於使用上長鏡頭敘事 雖然馮導不是馬丁斯科塞斯那種長鏡頭調度的大師 但是勇氣可嘉哈哈。


在戰爭戲那一段,6分鐘的長鏡頭

鏡頭語言到位

特別是蝴蝶的部分,印象很深

到了戰鬥開始,還有斯坦尼康和搖臂的交接,這一點挺有難度

到處都是炸點,演員跑錯位就涼了

戰爭長鏡頭最牛逼的還是《人類之子》

有興趣的可以去看,記得好像是一二十分鐘的長鏡頭


非常崇拜羅攀老師和馮導,我昨天還在和團隊的人說,我們目前的階段還是玩設備,搞技術,他們是講故事,把魂注進片子里了。按照美國的安德魯薩里斯基於特呂弗的作者理論改進出的視覺化模型,一個真正能被稱為作者的導演需要突破三層圓圈,技術層面,風格層面,以及魂。

延伸閱讀:

推薦FilmmakerIQ的這個視頻論文,非常好的解釋了作者理論。

需要翻牆

https://youtu.be/nfHnuZqtV68

看了芳華覺得他們確確實實都做到了,運鏡布光調度都沒的說,影片一開始我還在注意看這些技術層面的東西,後來直接被吸進故事裡了,完全沒再留意這些了。只有看完以後躺在床上腦子裡冒出小萍打著手電筒給他爹寫信的時候,劉峰走到空無一人的大廳又彷彿看到以前大家訓練的時候,我這才想起來攝影有多強。特別喜歡偷聽鄧麗君那一段,多次的燈光和場景色彩變化,印象很深刻,沒經歷過,但是能感受到一直為人民唱歌的文工團聽到鄧麗君這種為愛,為自己唱歌的音樂時候的震撼和興奮。

每次看到這種大神的作品我就很激動,原來好的作品是長這樣的,這樣就有一個明確的努力的目標了。


燈光,構圖都沒得挑剔。

只是我真的欣賞不來長鏡頭,會晃動的那種。不是心理上,是生理上的。

本人平時會暈車,玩不了屁股和吃雞等3D遊戲。在IMAX影廳看的時候,一有斯坦尼康跟拍鏡頭,我就會有劇烈的頭暈目眩及嘔吐感。

本片大量的長鏡頭,人物對話也有大部分不選擇正反打而是在人物之間搖鏡頭,我想說當時我真的很痛苦,在影院里後半段基本無法入戲了,一直在壓抑要吐出來的感覺,跟我一起看的小夥伴平時不暈車,也有同樣的感受。

可能攝影創作的時候壓根不會考慮這些吧 (⊙…⊙)

之前看《推拿》的時候也有這種感覺,不過這都不是最強烈的,最強烈的一次不適感是某年北京電影節的時候,在IMAX廳的第一排看《鳥人》,分分鐘想死的節奏(?_?)


印象最深的鏡頭是領袖去世大幕落下,以及劉峰迴文工團背景巨大的可口可樂的廣告牌,同樣的紅色,不同的社會,抓的很准。

長鏡頭代入感很強,開始讓人一震,而後來因為戰爭場景很多集中在草叢裡,導致景別的變化不是太大,看到後面有點疲勞。

電影《贖罪》的長鏡頭讓人驚嘆,但一提到電影的戰爭場景,我大概最先想到的是《拯救大兵瑞恩》中湯姆漢克斯目睹戰爭之殘酷後那個表情。記得看過一片文章說當時贖罪的攝影師是強烈反對當時搞那麼一個長鏡頭的,羅攀老師也在播客節目中提到過這個鏡頭的利弊。大概作為導演都有個拍長鏡頭的情節吧,這種嘗試也無可厚非。

女性角色較多,確實有點搞不清誰是女一。男主這邊好些,黃軒的戲很棒,撐得起這個角色。攝影也非常好的捕捉了演員的表演,雖然看的時候忘了攝影機這回事。但我覺得這應該也是一種成功。

光線上印象比較深的何小萍瘋了以後,在禮堂看文工團表演時那個動態光效。

大概這麼個觀感,作為硬影像的聽眾,我更喜歡羅攀老師拍的烈日灼心和潘金蓮


精神可嘉,畫蛇添足,長鏡頭捉襟見肘。羅攀老師應回到故事本體,不做這種商業藝術拎不清楚都做不徹底的拍攝方法。


瀉藥 看過關於芳華攝影指導羅攀的專訪

用艾麗莎mini拍的 25mm鏡頭為主…這些很習以為常的 院線電影最基本的配置要求嘛 可能25mm是為了年代感藝術感啥的…都是玄學 這種沒什麼好講的

但是

有一場用6個18k par燈打出陽光照在地板感覺的戲,被他拉出來炫耀了一下。我好酸,恰檸檬

在想發電機是不是夠用的同時

作為一個連6k燈都在考慮租發電車費用問題而轉而準備放棄的准獨立影片製片,我真的只能默默感嘆

有錢真好


戰鬥部分蝴蝶讓人不得不聯想到阿甘里的羽毛


整部片我電波對不上,但是畫面真是棒....


電影沒看,這海報讓我蛋蛋一疼


看《芳華》時我第一個小激動是在出片頭字幕時,看到美術指導是石海鷹,因為以前經常合作一些廣告片,他的美指能力真的是厲害,他不像有些美指玩的是炫酷布景,他最擅長的是將特別日常化的現實生活場景經他稍一擺弄,就特別有魅力情懷,而且他鏡頭感極強,劇組經常就是讓海鷹來決定攝影鏡頭裡面的畫面怎麼安排的。

《唐山大地震》他也是美指,我覺得海鷹在《芳華》的美術力又比唐山高了一個段位。


看完了,這些是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鏡頭

1:穗子倚著門吃雪糕

2:泳池的俯拍鏡頭

3:戰爭前的最後幾分鐘寧靜——蝴蝶飛過落在肩上。

4:炸彈炸屋頂

5:小萍在月光下跳舞

6:劉峰單手摟著小萍


半個小時後開場,看完再來答

看完了,我覺得與其說攝影好,不如說整個畫面的代入感好。

有很強的………嗯……空氣感。可以感受到畫面里的風,溫度,濕度。這個其實是很不容易的。

嚴歌苓的文章有種平淡的力量,故事看似都不溫不火,實際上有著很成熟很深刻的情感。要用畫面表現出來這種感覺挺難的。


被羅老師圈粉。真心期待有機會去聽羅老師的課。


這部片我很喜歡,但是攝影說實話,並不覺得十分完美,

色彩,主配色,基本是綠色,紅色,橙黃色。

比如跳舞的地板是紅色,橫幅是紅色,國旗也是紅色,聽收音機那一段的遮布也是紅色,還有吹號的吊著個紅色,牆是綠色,軍裝是綠色,那一代人守衛下的國土也是綠色,其他就是黃色,但是意義呢,我覺得那個時代特徵特別明顯的幾十年中,應該有一種顏色是非常耀眼,充滿著我們的思維,攝影的畫面引領著我們感受到那種顏色的褪去,甚至漸漸消失。又或許那種顏色可以直接勾起我們的思緒可以在顏色中感受到那種激蕩與微小之中的卑微,沒有,整個電影看完,氣氛是可以的,就是覺得缺少什麼,視覺上的色彩意義並沒有把那種情緒和感覺帶到每個觀眾的心中。

並不是說不好,在還原時代懷舊的風貌下,我更覺得色彩上的設計並沒有十分的敘事意義,沒有突出某種色彩上的敘事風格

我不是冰箱,也是個人之見


二刷發現的,哈哈 @尋找風景的人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