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既然修行是有次第的,為什麼禪宗還講頓悟?


早就說了。打麻將、種地、吃蘋果。總是解釋佛法問題最好用的例子。

洗牌,砌牌、丟骰子,抓牌,摸牌,打牌,自摸,胡牌,算番子,收錢。

這是一整套打麻將的過程。

用到佛法上,可以叫做次第。

禪宗的悟,是一個關鍵的節點。和密宗的無上瑜伽第四灌頂本尊灌頂,以及凈土宗里大勢至菩薩在念佛圓通章所說的香光莊嚴,是一碼事。對於不同的修法,不同的宗派,給這個節點以不同的名稱。

到了麻將牌里,我們管這個叫胡牌。

禪宗悟了之後幹啥?悟後起修。

密宗本尊相應了之後幹啥?法身圓滿開始轉報身。

凈土宗香光莊嚴了之後幹啥?繼續念茲在茲。

到了麻將里,胡牌了之後幹啥。算番子收錢。

通俗說,修行就是三件事兒,

先知道到底咋回事兒,所謂的開悟,明心見性。

再按照這個標準去鼓搗,所謂的八五果上圓,正報莊嚴依報莊嚴,轉報身,圓滿報化身……

最後無上正等正覺,圓滿成佛。

如同打麻將,先把牌弄胡了,算出該收多少錢,把錢圓滿收到。任務勝利完成。

回到您說的問題,次第和頓悟的關係。

首先,從狹義的來說,有個傢伙累生累世修的就差那麼臨門一腳了,咔嚓一下子,頓悟了。比如六祖這樣的。當然,對於六祖的解釋有兩種。一種是說聽聞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時候就悟了。還有一種是說五祖給他嘚啵金剛經的時候悟了。我個人支持前者,因為在人分南北佛性分南北耶的時候,已然能看出成色了……不管他在哪兒悟的。反正比99.999999999%的眾生是EZ多了。

所以,每個人累生累世修行的狀況,決定了這輩子啥時候悟……

就像打麻將一樣。有人抓完牌一把稀爛,有人一上一聽,有人天聽,坐等莊家放炮,還有人,比如六祖這樣的,不妨解讀為天胡。

沒辦法,光看賊吃肉不看賊挨打。人家傷悲努力的那樣兒你沒看見對不對?人家拜佛誦經禮懺打七的時候您幹嘛來著?!對不對?

其次,從廣義的來說,無論哪一宗里程碑式的成就的叫法,不管他叫幾灌頂,咋莊嚴,誰相應,他都在胡牌這個節骨眼兒上,也都在打麻將整個這個大過程里。所以,修行是有次第的,不管頓悟漸悟,那一悟,也在次第中……

最後說點兒傷人話,

其實作為當今的修行者,不用考慮這牌是天胡地胡,或者啥時候胡

更該看看自己牌抓對了沒,有多少人是在拚死打把相公牌……

有多少喊胡的,細細一查,都是詐胡……


不是像「齊天大聖」說的那樣的,那個看法不對。

藏傳當然很強調次第修學,但次第修學並不妨礙頓悟。同時,在漢傳華嚴、天台兩宗里有長篇的論證「次第不礙頓證」,華嚴經說:「初發心即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不是禪宗才提出的,如果要申訴,那要投訴到佛陀哪裡了,這個鍋禪宗不背。

其次,開悟並不是次第之外的參悟,也並不會擾亂佛法,不恰當、不符合教理的對頓悟的說法是會在一定程度上擾亂佛法,但請看清前提「不恰當、不符合教理」,本質上,禪宗真正講的頓悟符合佛法的次第。

無論漢藏傳佛教中,大多數教派承認認出「原始基」是最上乘修行的真正起點,這個就是所謂的「開悟」,在承認如來藏的教派里,這個都是繞不開的基礎,沒有很多人想像的「高不可攀」,但同時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在認出原始基以前無論做什麼意義都不大,在認出原始基以後修行才是真正步上了快車道,認出原始基是不斷累積修行的結果,同時也是新一個階段的起點。這個與禪宗所說的別無二致,也與次第沒有抵觸。

那麼這個與《俱舍論》「看起來」發生抵觸的地方在哪呢?主要在兩個方面。

第一,首先《俱舍論》還是世親菩薩闡釋小乘各部派的著作,而大小乘是證悟佛法的兩條不同的路。大乘佛教並不是像小乘一樣以「斷煩惱」為目的的修行方式,也並不採取四禪八定的修證道路(但也不排斥)。為什麼不強調呢,因為未必用得上,比如唯識總所有的教法只需要用到未到地定(初禪之前的定境)就可以全部完成了,而禪宗所說的開悟,標準更低,連未到地定都不是一定需要用到。所以不能認為禪宗不強調禪定是在擾亂教法。

第二,禪宗開悟以後也並不是像小乘證阿羅漢果一樣不生起煩惱了,而是在佛性中,煩惱並沒有斷除,而是呈現成為了功德,這就是六祖大師說的「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這也是維摩詰經說的「佛為增上慢人說離淫怒痴是解脫,佛為無增上慢人說淫怒痴性即是解脫」的意思。大乘調伏煩惱用的方法不是「斷絕」而是「認出它的本質」,而開悟則是要做到這個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一步。否則這一切都根本無從談起。所以這是兩條不同的路,非要用《俱舍》的標準來看待大乘的開悟的話,就好比去吃西餐的時候把廚師拉出來問「你怎麼沒給我加蔥花?」(這個部分我有一個答案講三乘佛教的關係和差別的答案,裡面講的比較清楚一點。有興趣的可以去翻翻)

我們需要分清不恰當的不是「頓悟」,是「對頓悟的不正確說法」。


蟹邀

小和尚問老和尚:「僧人皈依佛門,四大皆空,講究一種虛靜。那麼,我們來世上一遭,究竟為了什麼?究竟還有什麼屬於我們呢?」

「為了自己的心啊。」老和尚開導小和尚說,「屬於我們的太多太多了,自由的身心、超脫的意念,以及藍天白雲、這山那水。」老和尚看小和尚一臉困惑的樣子,又補充說:「當一個人四大皆空時,這世間的一切就都是他的了。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夢遊四海、思度五嶽,我們還有什麼不可以企及呢?」

小和尚說:「那塵世間的人們不也擁有這些東西嗎?」

老和尚說:「不!他們擁有關注某項事物的同時,也就失去了這項事物之外的所有事物。」

玉兔東升、金烏西墜,山嵐炊煙拂拂裊裊。世人欣喜幾樣。盤腿閉目,思緒縈繞名聞利養,幾人能頓悟。

量變達到質變。那一個頓變的質,由無量的量變 所積累才行。最終幾人能在禪定中看見大地坍塌、虛空粉碎、宇宙合一的景象。

我們從次第的角度來觀照,藏教偏有(僅僅停留在妙有這個位置),執有昧空,執事昧理了;而通教又偏空(僅僅停留在真如這個位置,它還沒達到真真如性),執空昧有,執理昧事了;前者是執相迷性不能悟性;後者是執性破相不能悟相。各偏一邊,都是不圓滿的。圓教是真空現妙有,妙有悟真空,離性不能現相,離相不能悟性,即性即相,即相即性,性相一如,空有不二。唯有圓教,知妄即真,妄真同二真最圓滿。所以佛在《楞嚴經》講:「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佛講了一個「真」,世間人就執著了這個真,佛講了一個「妄」,世間人就執著了這個妄,其實從佛法的角度來講,「真」是對「非真」講的,非真的當下即是真;「非真」是對「真」講的,真的當下即是非真,真非真就是我,我就是真非真,我們不能以世間人的心態和邏輯來衡量佛法,更不能以偏蓋全,這樣就失去了佛法真實的法理法義。

無心去達到空性,或者用錯方法走彎路,頓一萬年也頓不了。禪心只能靠自己參悟,別人只能點撥。沒有自己的苦心修鍊,又怎能明了深奧的人生哲理?

佛陀慈悲,容許我們做見道者,而不做恆河沙數一劫習成的證道者。

《楞嚴經》云:「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證悟生死,然後帶果行因,圓滿果位。宇宙萬法就是當人當下一念,悟並銷,次第盡,究竟講,連悟都沒有。

佛說種種法

為治種種心

若無種種心

何用種種法


朋友,其實不是大乘的禪宗講頓悟,而是整個大乘都是講「頓悟」,「悟」只能「頓悟」,沒有所謂的「漸悟」,「修」則需「漸修」,沒有所謂的「頓修」,這就如同吹破氣球,其是先慢慢吹漲氣球,當達到臨界的狀態時,氣球是突然就破了的。

實際整個大乘佛教的修行,是講「理需頓悟,事需漸修」,也就是道理可以一下子就明白,但是要把所知的道理落實到生活中,則需要一步步來。這就如同構思一座高樓,修行者可以在心中一下子將高樓的樣子想像出來,但是要將高樓實際的蓋起來,還必須從地基開始。而佛教講的修行次第,就是如此。

從大乘唯識的角度來說,佛教的整個修行次第具體分為,資糧位、加行位、通達位、修習位、究竟位,禪宗提到的「頓悟」,是從「通達位」開始說的,也就是「明心見性」開始,入菩薩地,這個過程是通過「頓悟」來完成的,而禪宗主要講的是「理」的方面,實際禪宗的「理」講到極致,就進入密教的「事」的領域,這就會講到入地菩薩具體如何修行,所以要想達到最後的「究竟位」,還是需要確確實實的「修行」來一步步完成的。

希望以上對於朋友理解大乘佛教的修行有所幫助。


西方路書中,權實頓漸辨疑之文。須先明權實頓漸四字,然後再論念佛參禪之為權為實為頓為漸,則可了無疑義矣。

   權者,如來俯順眾生之機,曲垂方便之謂也。

實者,按佛自心所證之義而說之謂也。

頓者,不假漸次,直捷疾速,一超直入之謂也。

漸者,漸次進修,漸次證入,必假多劫多生,方可親證實相之謂也。

  彼參禪者,謂參禪一法,乃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法,固為實為頓。

不知參禪,縱能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但見即心本具之理性佛。若是大菩薩根性,則即悟即證,自可永出輪迴,高超三界。從茲上求下化,用作福慧二嚴之基。此種根性,就大徹大悟人中論之,亦百千中之一二人耳。

其或根器稍劣,則縱能妙悟,而見思煩惱未能斷除。仍須在三界中,受生受死。既受生死,從悟入迷者多,從悟入悟者少。是則其法雖為實為頓,苟非其人,亦不得實與頓之真益,仍成權漸之法而已。

何以故,以其仗自力故。自力若十分具足,則何幸如之。稍一欠缺,則只能悟理性,而不能親證理性。今時則大徹大悟者,尚難其人,況證其所悟者哉。

  念佛一法,徹上徹下。即權即實,即漸即頓。不可以尋常教理批判。上至等覺菩薩,下至阿鼻種性,皆須修習(此徹上徹下之謂也)。

如來為眾生說法,唯欲令眾生了生脫死耳。其餘法門,上根則即生可了,下根則累劫尚難得了。唯此一法,不論何種根性,皆於現生往生西方,則生死即了。如此直捷,何可名之為漸。雖有其機,不如尋常圓頓之機,有似乎漸。而其法門威力,如來誓願,令此等劣機,頓獲大益。其利益全在仗佛慈力處。

凡禪講之人,若未深研凈宗,未有不以為淺近而藐視者。若深研凈宗,則當竭盡心力,而為宏揚。豈復執此權實頓漸之謬論,而自誤誤人哉。

  節選自《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二》:復馬契西居士書二


節錄自這篇第七十九帖中的一段:

http://www.zenheart.hk/viewthread.php?tid=46017page=4#pid666617

"每個當下都在累積下一個當下的資糧,每個當下的身口意,意味著這累積的趨勢,別小看自己的或世上的任何一個身口意,它可能如古德的話語或事迹,留芳百世,造福世人。"

練習覺觀或說內觀自己的身口意,這不只在改善自己當下的善根累積,也在累積自己覺觀的能力,覺觀時練習自己的注意力、覺知敏感度及觀察微細度。

練習覺觀,念住於所緣,初期時若能常時期持續念住所緣,能達到的是心一境性,而達到初禪、二禪等。

熟練覺觀後,就可開始練習覺觀苦集滅道,更熟練後就可能開佛智慧,而親身體驗體會滅苦之道,而可真正開始究竟滅苦的修行。

覺觀的能力,就如我們身口意的能力,都是漸累積的,練習四念處,受念處熟練後,就可練習覺觀苦,當覺觀苦非常熟練後,自己某一機緣成熟時刻,就會發覺自己漸能夠覺觀到與苦相關的念頭,而可開始練習心念處。

身念處及受念處練習的累積,就是次第,就是漸,五蘊是相關聯的,自己觸到的、看到的或聽到的,都可能會輾轉而衍生受、想、思,當自己由受念處熟練而有覺觀念頭的能力時,這就類似"位能"累積到因緣俱足後的"頓"。

覺觀苦,熟練後可練習熟練心念處,更熟練後,就能練習覺觀苦集(緣起):相關的(渴)愛、(執)取、有(習性),這也是漸累積後的頓。

熟練覺觀苦、集、滅,而親身體驗體會滅苦之道(識本心,見緣起)時,這就是通常說的悟,也就是通常說的頓悟,有人幾輩子的累積,有人幾年,有人幾個月,或幾天,而大修行人或許聽了佛陀的一句話就頓悟了。

平心靜氣的想想古德的開悟,有人還沒進寺院,挑柴時聽到金剛經就開悟,有人在寺院中經由師父左規右導,而機緣成熟時,一句話就開悟。

所有的開悟,都是親身體驗體會出世間法,也就是親身體驗體會究竟滅苦的滅苦之道,都是經由有形無形的四念處,熟練覺觀五蘊及熟練覺觀苦集滅道而成的。

看看祖師爺門的參禪,就在熟練覺觀自己的念頭:「打得念頭死,方得法身生。」、「即心是佛」、「若了無心,無心即道。」、「但求息妄,莫更覓真」、「誰縛汝?」、「誰縛汝?」、「誰將生死與汝?」、「平常心是道。」、「擬向即乖。」,在在處處,都在修心練心,另一種熟練覺觀五蘊及熟練覺觀苦集滅道的形式。 自己常練習覺觀五蘊,

自己常練習覺觀自己的身口意,就可親身體驗體會末學以上說的,都在累積,都在漸,機緣成熟時,其展現,被我們稱作頓。

祖師爺教的,與佛陀教導的四念處及四聖諦禪修,形式及方式上好像不同,其實實質上是相同的。

學習祖師禪需有師父指導;

練習四念處,由於次第分明,在雜阿含(803及810)經寫得清清楚楚,自己有清楚的覺觀能力,所以是自知自覺的(雖也是師父指導出來的,但由於自覺自知及次第分明,相對起來自己大半都能在練習禪修後的思維修,自己比對雜阿含經文就能了解,若有疑問時又有師父可請教),也就如雜阿含215經:

正法的特色:現見、滅熾然、不待時、正向、即此見、緣自覺。

節錄自末學其他回答:

"

檢視自己所練習的禪修,是否是現見法:能在當下如實的覺觀,不是當下的或不是趣向如實的,大概都沒讓自己走在正法的路上,所以,別輕視了練習覺觀身觸的單純練習方法,這就在讓我們開始練習趣向如實及開始練習現見法。

學習四念處,由於是以自己的五蘊的展現為所緣,就可能在練習活在當下,而"現見"。

能在當下覺觀的人,當自己被因緣、境界或自己的五蘊牽著走的時候,自己會覺觀到自己的"熾然"(如情緒、怒火中燒等),世事無常,只要有能力一直覺觀下去,一定能覺觀到其滅,自己就在累積知識及經驗,苦是如何輾轉的,也可能親身當下體驗"滅熾然"。

有覺觀能力的人,在當下就覺觀到這些事實,所以是"不待時"的。

覺觀熟練,若自己越來越不會被這些現象、因緣或境界牽著走,就可能在將來親見緣起(也就代表正走在"正向"的路上)。

這一切都是由於每一個當下自己的覺觀("即此見")。

若將來能成就,都是因為自己漸漸覺觀能力越來越強而親身體驗體會的原因("緣自覺")。

"

這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請看這篇題主在評論區的意見,也請看末學在此意見之後的意見。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675506#comment-280123100

學佛若能幸運的直接學習出世間法,是讓您由漸步向頓,最佳的保證,其他的,若練習到世間法,很可能都在練習頭上安頭或以妄止妄,這篇回答內容中的經文很值得多讀幾次,節錄一段如下: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096153/answer/151672056

雜阿含407經:

"

  「汝等比丘慎莫思惟世間思惟!所以者何?世間思惟非義饒益,非法饒益,非梵行饒益,非智、非覺,不順涅槃。

  汝等當正思惟:此苦聖諦,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此苦滅道跡聖諦,所以者何?如此思惟,則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正智、正覺,正向涅槃。

...

  是故,比丘!汝等慎莫思惟世間!所以者何?世間思惟,非義饒益,非法饒益,非梵行饒益,非智、非覺,非正向涅槃,當思惟四聖諦,何等為四?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

"

末學在知乎的回答,都在討論如何由一開始就真放鬆輕鬆,運用無貪無嗔無癡的方式練習覺觀,進度很慢,但漸不會讓人落入世間法的以妄止妄或頭上安頭,在被牽著走都不知。

若有興趣,請參考。

感恩!

祝福!


這裡引用一篇禪宗經典的內容——《頓悟入道要門論》,從禪宗的角度來看待修行,題主才能真正了解禪宗的魅力。(引用部分均用加粗文字)

在這裡要感恩此論作者大珠慧海禪師。

問:欲修何法?即得解脫。答:唯有頓悟一門,即得解脫。

在這裡頓悟一定不能理解成社會上一般人理解的那樣,不經過任何努力,就一下子回歸到如來藏了,這是不可能的,但是一般的人就是喜歡這麼認為,如果像他們一樣把「頓」按照字面來理解,就會陷入文字上的障礙。

「頓」字是與「漸」字相對立,為了更高的理解「頓」,先來解釋一下「漸」字。

「漸」修是指先入於高級禪定中,在這種情況下是仍舊住於「我所執」的,沒有辦法只好繞過來。用佛陀的話來講就是先達到一種「空見」,再來「破空」。

《大寶積經》上談到所有小乘最後都會回歸大乘,就是一個破空回歸大乘,但是這個就要繞很大彎路,很多年都不行,那就不止一世,可能需要很多世,即使是禪定功夫再高也無法開悟,這個就要繞很大的彎路,就是屬於一個「漸修」的過程。

「頓悟」要比這個來得快得多了,但是千萬不要像字面意思理解的那樣,不經過任何努力和實證就可以開悟,這是痴人說夢的。

可以去看看過去的祖師們,禪宗初祖達摩面壁9年,二祖慧可跪於大雪中求法,甚至以斷臂來明決心,四祖道信十幾年不沾床,從不躺著。 長慶二十年中,坐破七個蒲團,方得一悟。

現代很多人對這個頓悟的理解是非常偏頗的,天天在打口頭禪。

「頓」相對於進入高級禪定中的「漸」的修法來的很快,快在哪裡?快在欲界定這個地方。

在這個地方住於「我執」中,也就是能思維的本體,把這個開悟的問題解決掉。

原理在於:在妄心的狀態下,人的心是一定有所住的,沒有人可以例外,只有在欲界定的情況下,是住於「我執」的,而其他的定中是住於「我所執」的,將來在外因打破境界的時候,如果沒有在這個境界,是不可能破這個境界,所以在我執這個地方將來被外因打破的時候,是直接破我執回歸如來藏,而住於我所執的其他定中是沒有辦法破除的。

所以在很多大師的眼中,比如 包括妙境法師等等,都有個普遍的經驗:開悟其實比入定要容易。欲界定這個地方也很容易達到,達到這個地方就具備開悟的條件,而釋迦摩尼佛,當年也是在這個地方開悟的;過去的大師們,丹霞大師啊等等,也是在這個地方開悟的。

在這個情況下再來看這句話:唯有頓悟一門,即得解脫。只有頓悟才能解脫,就是因為只有在這個我執的地方,才能破我執回歸如來藏,其他的所有的地方都是我所執,無論修行者如何用功,像外道一樣,再怎麼精進都是毫無意義的,如果無法住於我執(思維的本體)而一直住於我所執(思維內容),那就永遠無法開悟。

(我覺得引用這一句話就足夠回答了,補充全文是不太可能的)

悟分理悟和事悟,如果不實修就想開悟,這是口頭禪,禪宗衰落最主要的原因。

麻煩老老實實打坐實修老老實實的證吧。

密集禪修非常重要,而讓心閉關,是密集禪修的靈魂。只要能讓心閉關,你就很容易得定。一個能經常得定的人,那麼即使在運動中,他也能把在座上得到的心一境性潛移默化到運動中,從而獲得動中定,他將因此而獲得更多的開悟機會,他甚至會在動中開悟,古往今來這樣的例子非常多。但一個人如果座上尚且不能心安,而妄想在繁雜的生活中心不散亂,甚至開悟,那隻能是痴人說夢。


正如海底有漸次的傾度、漸次的坡度、漸次的斜度,長久一段之後才有一個陡降,同樣,此法此律 (dhamma-vinaya) 有著次第的訓練、次第的作業、次第的修道,長久一段之後才有直覺智 (gnosis)的洞悉。 ——Ud V.5(自說經)

比丘們,我不說直覺智的成就一時可得。反之,直覺智的成就是在次第的訓練、次第的作業、次第的修道之後。那麼,直覺智怎樣成就於次第的訓練、次第的作業、次第的修道? 有此情形,當信心升起時,他拜訪(導師)。拜訪後,他親近。親近後,他注意聽。注意聽後,他聽見了法。聽見法後,他記住了法。記住法後,他洞穿教義。洞穿教義後,他藉著思索教義而認同。認同後,他升起願望。升起願望後,他立志。立志後,他辨析。辨析後,他力行。 力行後,他以身實現終極真相,又以明辨洞穿它後見到它。 ——MN 70(中部)

「原注[1]:「覺醒是頓悟還是漸悟?」 多少世紀以來無數學子投入了時間精力爭執這個問題。此處的段落及巴利經典中的其它段落相當清楚地表明了佛陀自己對該問題的觀點: 心逐漸地發展成熟,完成覺醒的頓然一躍。」


簡而言之,量變引起質變。質變,就是頓悟瞬間。量變,就是修行。誰也離不開誰~

頓悟不止一次,每一次次第的提升,不就是一次領悟嗎?

公眾號:U_Undefinable


其實我覺得一張圖片就夠了,題主只要去看這本書,問題迎刃而解了啊!

不過,可能太簡單了,摸不著頭腦。看了恩公法嘉宗智的回答,我覺得還是應該認認真真答一下。

(此文只為接引上上根者。若非銳根,全當欣賞,莫要揣摩。)

此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

修頓悟者,不假修行。但於本心,當念清凈,能顯一切摩訶妙義。

行走坐卧,本性起用。直心起色,無住顯相。朗然平照,寂靜無求。

此心即是佛心,是心作佛,本來如是。

修頓悟者,不坐禪、不誦經、不持咒、不念佛、不看經、不敲打、不依佛法僧之名相,也不被戒相所牽,也不覓人求法,也不依人觀修。

修頓悟者,就在平常吃飯睡覺,做事思維間。但用平常心,無做分別。何故?

答:性之起用,包羅萬象。萬象包羅,一切妙義,盡顯究竟。非在動靜內外,非求內外動靜;非住與無住,非修與無修;非成與不成,非坐與不坐。本性使然,本來成就,一切功德,皆從此生。故修頓悟者,無所不頓,無所不悟。不頓則頓,不悟則悟。猶如對鏡光性,不雜不亂。

修頓悟者,心為傳承,也不作傳承想,也不作心想。故修頓悟者,無所傳承,因離一切相故。

修頓悟者,更不依所謂人之傳承,法之傳承。何故?經云:法尚應舍,何況非法。經又云:若言我人,眾生壽者,即非佛法。

蒼穹一滴雨,含遍十法界。大海一滴水,盡顯萬千河。

修頓悟者,當念清凈,不假造作,則遍照一切法界,無不受用。

修頓悟者,雖在塵世,縱有攻擊,也是慈悲;縱生煩惱,也是菩提;縱顯妄想,本來真如。

修頓悟者,見色清凈,不見清凈;見體無住,不見無住;見善惡分別,皆是當念。

修頓悟者,事來應事,事去無住。無住之心,也非無住。空然當中,變化萬境。一切禪相,如水透影,本來究竟。


悟可以頓,修必須漸。道理可以忽然明白,思想可以豁然開朗,然而事卻不能以一蹴而就,做事只能一步步來,急不得。


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禪宗的次第與頓悟沒有任何矛盾啊。

在初禪之前,一切的修行都只是「築基」。如果沒有足夠的持戒,普通人根本無法活著跨過「初禪」(真入定)的門檻。

只有足夠慧根的人,才有可能找到初禪的門檻;只有心性被打磨得足夠堅強的人,才能戰勝自己的心魔。

普通人的「修行」,可能一輩子也只能完成築基階段的一小部分。

真正有緣找到初禪門檻的人很稀少。即便是找到了門檻很多人也會直入地獄,因為他們沒有足夠強大的內心。

找到門檻了,正式進入初禪需要大約10天的通關(佛祖是7天),有些人可能需要30天或者更久。

跨越了那道門檻後,才發現原來世界是「豁然開朗」的(小涅槃)——這種感覺叫頓悟。

初禪只是修行的正式「入門」。從初禪到二禪需要付出從築基到門檻兩倍的努力,這是第二階段的修行;從二禪到三禪需要比第二階段修行加倍的努力,這是第三階段;四禪需要比第三階段加倍的努力……

每進入一個更加高級的修行階段,內心與肉體都會發生明顯的變化,每一次晉級都是「突發性」的。

這就叫「頓悟」。


複次阿難。如來所說。若修多羅。若毗尼。若摩得勒伽。所有深義。非學無學聲聞大眾共議能知。
於其眾中設有比丘生疑欲問。敬重佛故恐畏惱亂不敢輒問。於是如來應供正遍知佛智知已。化作一比丘至如來所問言。世尊。此所作事云何而作。佛即告彼化比丘言。比丘。此所作事應如是作。
阿難。此是三事諸佛世尊必定須作。其事不滿不入涅槃。彼等一切我於今者已作已滿。更無所作更無所說。
阿難。我今已為諸聲聞說。修學毗尼波羅提木叉。為盡苦故示於正道。說行決定正作其事。

是故阿難。汝等。從今我不說者。慎莫說之。我所說者勿令斷絕

阿難。如我所說 應如是學 應如是作。慎莫放逸樂。不放逸故則得道果。以是義故。教敕汝等莫憂莫悲。


人們多從六祖慧能的故事中了解了禪宗,而據傳一字不識的慧能以頓悟之法盡得真諦,省去了之前禪法的苦修。如果再翻幾則《傳燈錄》里的公案,再知道後來禪宗的棒喝,似乎便可尋出一條得道的捷徑來。然而,事實雖然看似簡單,也並非這樣一勞永逸。

從印度禪恪守「戒定慧」的諸般法門、循行四禪通的方法,到《無量壽經》的簡化,再到道生的「立地成佛」,頓悟說已經初具。而中國禪宗的始祖菩提達摩,實是教人按照《楞伽經》來「壁觀、行人」,一如苦修之法罷了。慧能的思想,是在他的弟子神會那裡發揚光大的,神會以下,禪僧名流多歸附於他,慧能才成了今天理所當然的六祖。

從之後的禪宗七派可以窺出不同的修禪法門,而即使是慧能一派,也並非僅靠頓悟二字。想必只有各家參看才更知分由。宗密乃神會嫡傳一派,他始把「頓悟」分為四種:頓悟頓修、頓悟漸修、漸修頓悟、漸修漸悟。大多數人只想著慧能是「頓悟頓修」一種,而從神會的無遮大會所講,慧能所言具有「單刀直入」、「直了見性」、「學道者須頓見佛性,漸修因緣,如母頓然生子,然後與乳,漸漸養育……」的特點,這分明便是「頓悟漸修」之法,讓人先見佛性,遂不偏廢而已。慧能之「哥白尼式革命」在於顛倒了對佛的認識是起點還是終點的問題,修佛也好,修道也好,修儒也好,都是要尋得最後自己想找的答案,儒釋道都不過是中間的拐杖,以指指月的指而已,只是形狀不同,顏色各異。念佛悟道,都是尋找這個道理的開始,通過別人的體驗與感受,獲得自己的體驗與感受,而最終的道理只能是因人而異。

慧能之後的人進一步革命了禪宗。宣鑒與義玄呵佛罵祖,似乎為天下之大不敬。龐蘊則「但願空諸所有,慎勿實諸所無」。此二者皆是讓人及時拋棄拐杖。道理終歸還是那樣亘古不變,只是附著的文字越來越繁雜,掩蓋了原來的真相。馬祖道一則以為「觸類是道,任心為修」,「一切所作所為,皆是佛性」,「了此天真自然,任運自在」。則將一切行為,嬉笑怒罵,皆看成悟道的拐杖,多似武俠中一切草木皆可為劍,化氣也可為劍的道理。但看來看去,其實諸家還是講求修,「頓悟頓修」的迅速,如同以刀斷麻,以染染絲,倏忽可成,也只不過是在我們的尺度來看覺得快罷了。

禪宗自然也教許多悟和修的方法,並非我們以旁觀者的身份就能覺得瞭然。禪宗雖講求「不說破」,但大概後世的狡猾之徒或者其他派別的哲學家幫著說破了。許多事情遂成了「口頭禪」一般,毫無用處。僧人經過禪機的暗示仍未能了悟,則往行腳,一杖一缽,苦行而已。

朱熹對佛家的「不說破」與「行腳」頗為讚許。佛家不說破,遂教學人自己去求,雖冒求不得之險,卻也可能讓人以無法為法。而行腳則可「接天下之賢士,察四方之事情,覽山川之形勢,觀古今之興亡、治亂、得失之跡」,自古無關門獨坐的聖賢,博覽才可約取。

遂所謂一花一世界,亦可謂每朵花皆有其不同的世界。如同指月而視,每個人見到的月都是自己眼中的月,若是聽人講月,或者拘泥於指,終歸見不到月。


神會禪師六問慧能大師,其四:「先頓而後漸,先漸而後頓?不悟頓漸人,心裡常迷悶。」

六祖慧能大師答道:聽法頓中漸,悟法漸中頓。修行頓中漸,證果漸中頓。頓漸是常因,悟中不迷悶。」

既然知道要修行了,不就是頓悟。

「啊!我苦呀!我有障礙呀!我畏懼生死呀!…… …… ……」

「對了,我該修行。」

囫圇吞棗大半輩子,活的糊裡糊塗,終於頓悟了,自知要開始修行。

這不就是轉凡成聖之初心。

開始修行,聽人講佛法,這不就是漸修嘛!

佛法聽著聽著,恍然大悟,「妙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故說,聽法頓中漸,悟法漸中頓。修行頓中漸,證果漸中頓。

頓漸本就是相互依存的,就好像有閉月羞花的西施,也就有了效顰的東施。

這都是很平常的事,不要在這裡迷悶了。


理則頓悟,乘悟並銷。

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佛教的確有頓悟和漸修的差別,只是不是禪宗所理解的那樣。依據俱舍論,頓悟的人必須是未聞佛法之前,三界一切煩惱已經斷了99%了,但是還有一個地方不得其解,就是自己的本心是否可以斷滅,所以對自己本心依然有一絲執著,這就是所謂的最後一品無明,是禪定中非想非非想處的最後一絲我執或者我愛,因領悟佛法的緣起性空,而明白本心亦可斷滅,這就是所謂的頓悟,也就是說在明緣起思想之前,三界煩惱已經基本沒有了,一聽佛法,立刻捨棄了對本心的執取。而漸修,就是普遍修行人所經歷的,先證悟佛法的緣起性空,再一點點斷三界的煩惱,所以頓悟者是先斷煩惱再證悟佛法,漸修是先證悟佛法再斷煩惱,只是理和事誰先誰後的問題。

禪宗的頓悟基本屬於擾亂佛法的,佛法在印度時候,大乘或者小乘,沒有一個有禪宗所說的頓悟,都必須有修道次第,漢傳佛法如此不重不明修道次第,完全是受南禪和凈土宗的影響,錯解了佛法,如果對佛法少加留意,就會發現,全世界的佛教,只有漢傳佛教提倡禪宗的頓悟,而南傳和藏傳兩大佛教領域無不提倡並遵守佛教的修道次第。


你把頓悟的意思搞錯了。

頓悟不是隨便拉來一個人,大師給他一點撥。他就瞬間頓悟了。

頓悟是指你辛辛苦苦走了一千步,差一步到終點但是總邁不出最後一步。然後因為某個人,或是某件事,你邁出了這一步,證悟了。這叫頓悟,

沒有前面一千步的積累,談何頓悟?


以上回答皆是以教解宗,以凡心度聖心,不識頓旨。禪宗淪落至此,悲夫!

--------------------------------------------------------------------------------------------------------

及至如今,禪門式微,無人信解頓旨。白紙黑字所寫的祖師語錄,也被教內隨意曲解。禪理祖意任由瞎眼者揉捏。其中塗抹最重的便是「頓悟」之旨。漸修頓悟、理悟事修、質變數變、大悟小悟之類的戲論層出不窮。

只因為教外別傳,所傳之法,難信難解,自古以來根劣之人聞之,驚懼膽裂,曲解誹謗。

觀我東土禪宗一花五葉,初祖達摩遠來傳法,卻被菩提流支六次下毒。菩提流支何許人也?精通三藏, 翻譯了《究竟一乘寶性論》、《法華經論》、《 十地經論 》等重要經典,被北魏皇帝尊敬厚待。這樣一位地位尊崇的教內法師,也對教外別傳之法心生惡意,乃至對達摩祖師下毒六次。六次啊!多大的仇恨能讓一位國師下毒六次!

再看二祖慧可,則是被誹謗、處刑而死。

時辯和法師再三恠(怪)於師,遂於縣令翟仲侃言之,云:『彼邪見道人,打破講席,亂壞佛法,誑惑百姓。』於時,翟令不委事由,非理損害而終。

三祖四祖則是隱居山林。

「往來岳西縣店前鎮司空山,居無常處,積十餘載,時人無能知者」。

五祖則對六祖說道:「自古傳法,氣如懸絲」。傳什麼法,會危險到氣如懸絲?

六祖被追殺的故事更是耳熟能詳。

投毒、誹謗、追殺,犯下這等惡事的皆是教內精通經論的法師大德。什麼仇什麼怨?只因宗門頓旨與教下所倡相異,令教內法師「 聞說如來頓教門,恨不滅除令瓦碎 」(《永嘉證道歌》)。

那宗門頓旨的「邪見魔說」到底宣揚了什麼呢?與教內所倡又有何異?、

樓上有答主舉《頓悟入道要門論》為例,便藉此論,一窺宗門頓悟之旨。

【問:欲修何法?即得解脫
答:唯有頓悟一門,即得解脫。
問:云何為頓悟?
答:頓者,頓除妄念;悟者,悟無所得。


【問:此頓悟門以何為宗?以何為旨?
答:無念為宗,妄心不起為旨。
……
問:既稱無念,入佛知見,復從何立?
答:從無念立。何以故?……以清凈故,能生無量知見。頓悟者,不離此生,即得解脫。何以知之?譬如師子兒,初生之時,即真師子;修頓悟者,亦復如是,即修之時,即入佛位;如竹春生筍,不離於春,即與母齊,等無有異。何以故?為心空故。修頓悟者,亦復如是,為頓除妄念,永絕我人,畢竟空寂,即與佛齊,等無有異,故云即凡即聖也。修頓悟者,不離此身,即超三界。經云:不壞世間,而超世間;不舍煩惱,而入涅槃。不修頓悟者,猶如野干,隨逐師子,經百千劫,終不得成師子。


【師曰:見性者即非凡夫,頓悟上乘,超凡越聖。迷人論凡論聖,悟人超越生死涅槃。迷人說事說理,悟人大用無方。迷人求得求證,悟人無得無求。迷人期遠劫證,悟人頓見。


【又問:禪師每雲若悟道,現前身便解脫,無有是處!
師曰:有人一生作善,忽然偷物入手,即身是賊否?
曰:故,知是也。
師曰:如今了了見性,云何不得解脫?
曰:如今必不可,須經三大阿僧祗劫始得。(註:教內知見)
師曰:阿僧祗劫還有數否?
源抗聲曰:將賊比解脫,道理得通否?
師曰:闍梨自不解道,不可障一切人解;自眼不開,嗔一切人見物。


【僧問:何故不許誦經,喚作客語?
師曰:如鸚鵡只學人言,不得人意;經傳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誦,是學語人,所以不許。


【又問:般若經云:度九類眾生,皆入無餘涅槃。又云: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此兩段經文,如何通會?前後人說皆云:實度眾生,而不取眾生相;常疑未決,請師為說。(註:教內知見)
師曰:九類眾生,一身具足,隨造隨成;是故無明為卵生,煩惱包裹為胎生,愛水浸潤為濕生,倏起煩惱為化生。悟即是佛,迷號眾生。菩薩只以念念心為眾生,若了念念心體空,名為度眾生也。智者於自本際上度於未形,未形既空,即知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教內說法,總歸不離「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不著相不取相」、「去煩惱求菩提」、「三祇成佛道」,與禪宗所倡之「不離此生,即得解脫」、「悟即是佛」,其中差別,可見一斑。所以以教闡宗之徒的說法,是以盲引盲,不足為信。

眾生累劫求佛道,卻是將心覓心,忘卻自己本為大富長者子,不知珠在額內。

著力今生須了卻,誰能累劫受餘殃。

珍重!


推薦閱讀:

如何才能六根不放逸呢?
人應該怎樣做到無我,無眾生,無壽者中的無我?
如何勸說執意要出家的朋友打消這個念頭?
如何評價《紅樓夢》中的《好了歌》?
為什麼說「好人成佛總要歷經千辛萬苦,而壞人成佛只需放下屠刀」?

TAG:禪宗 | 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