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內的軍迷喜歡黑美國的戰鬥機「板磚飛上天」?
難道美國就沒能力設計一款外觀和氣動性能比得上蘇 - 27 的戰鬥機嗎?只能靠發動機暴力猛推
沈涵SH1:為什麼米格25的影響那麼大?
上一組圖
著名的航母上做眼鏡蛇
還有一個:
A6降落,瓦擦攔阻索你出來,保證不打死你已經不知道是什麼姿態了,朝左舷水裡衝過去鏈接:航母飛行甲板上的那些事兒 著艦事故集錦
A6正片時間:33分10秒Su33正片時間:39分20秒。其餘的大家看看就好突然發現 @vczh 輪子哥點過贊。。。受精……額不,受驚了!講真這不是黑,這是羨慕;
如果非要說是一種貶義的情感的話,也是嫉妒。我們有一個老師是毛系發動機設計理念的傳承者,上課的時候對於毛子在AL-31F裡面的各種細微結構的精妙之處洞若觀火,但是每次談到美國發動機在推重比上對英法俄中的碾壓時也不得不承認美國人在航空發動機的設計上有巨大的優勢。設計一款好的核心機,會讓一大批衍生型號表現優異,普惠和GE兩個公司的發動機一直是國內發動機行業追逐的目標,但是早投入使用多年的GE90的技術,我們還是做不來。
這麼說吧,像我們說中國拿幾十年走完了西方几百年的路,或許建房子掙GDP說得過去,但是工業積澱這種東西,多一年就有多一年的效果,硬功夫擺在那,板磚上天我們也只能是羨慕,沒有什麼時間黑。畢竟大力出奇蹟!如果想要直觀地體驗所謂的板磚上天,可以試試坎巴拉太空計劃(KSP)的一個叫OPT Space Plane Parts的插件,裡面有個暴力航空發動機,能在大氣層內輕鬆將空天飛機的速度提升到2000m/s以上,可以直接把空天飛機以15度的仰角推到100km的高度,只需要再用火箭發動機加速300m/s左右就可以入軌。像這種發動機,在遊戲里也確實可以把一塊磚頭飛上天,正常起降,還能做各種機動動作。而原版的航空發動機就比較弱了,不過大氣層內勉強還能用。
我自己錄的遊戲視頻:【KSP】真·飛天板磚而在現實中也是一樣的道理,with enough power, you can make a brick fly! 如果氣動性能同樣優秀則錦上添花。。。「只要動力足,板磚飛上天。」這說的是F-15吧。
我看著不像是黑,明明是羨慕嫉妒恨……——補充——評論區大家紛紛表示這句話被用來形容過一票飛機,為免誤導,還請參照其它答案一併閱讀。誰說美帝的飛機氣動設計不好?就拿F-15來說,人家低速最大穩定迎角40.4度,而且這飛機連前緣縫翼都木有。
至於許多人眼中氣動逆天外形優美的蘇-27?人家可控迎角只有28度。(別動不動拿眼鏡蛇說事,大部分三代機都能做眼鏡蛇,而且包括蘇-27在內的它們做這個動作時都是不可控的)
這也叫磚?美帝氣動簡直黑科技好不好……
圖片偷自@CipherC空氣動力學,是弱者的科學 byNASAJPL(之前寫的USN,想像還是用這兩個隱藏Boss更合適)
之前手機碼的字,果然沒有圖說服力不足啊,補上幾張圖,以及更改一些措辭。回複評論里某位先森(對不起我記不得名字_(:з」∠)_):不是美國人喜歡保守的氣動布局,而是軍方頭頭和國會偏向於保守但可以確保不會出錯的方案,然而呢保守的方案往往耐操,對於恨不得扣下每一分維護費用的國會來說肯定是墜吼的。不是說國會欽定,完全沒有這個意思。只是說國會拿捏著軍方的財政命門,很多時候軍方也只能忍痛割愛(心疼大貓)--------------------------------------------------------------------------------------------------------------------------------------------這個稱謂起源於格魯曼那一票艦載機(鋼鐵廠大法好!)比如F4F,F6F和F8F,(下面兩圖上為F4F, 下為F6F)粗壯的機身和小展弦比梯形翼,顏值上比大西洋那頭的一票水冷是低了不少(格里芬噴火美如畫!配圖)
然而從雙黃蜂的2000馬力開始,美國航發的動力已經領先世界半個身位。美國陸航鍾情的水冷遲遲不能突破,直到P47入役,陸航充分認識到了大馬力的好(大馬力=高荷載+重裝甲+高爬升+高火力)。歐陸各國也感同身受,比如FW190A和FW190D,性能差距。。。你說他們是兩款不同的飛機完全沒有問題。二戰末期和40年代末美國搞出的幾個活塞巔峰的作品,例如F8F和AD-1,都是基於大馬力發動機才能實現的計劃。(配圖:F8F 與 AD1)
F8F,玩過WT的人都知道,熊貓爺爺,飛得快爬得高機動性好火力還猛,毆打早期噴氣機完全沒有問題。我個人是AD1吹,為什麼呢?AD1(單發攻擊機)載彈量跟B17G(四發大型戰略轟炸機)持平,略低於B24,是B17早期型的兩倍,均為8000磅。發一張AD1配載荷的圖你們感受一下)AD1 的發動機馬力已經很可怕,然而,道格拉斯後續的AD2/AD3,單發發動機馬力達到了5000馬力,5000!!!二戰幾款典型的飛機馬力 (單位均為馬力):P51D: 1490
P47D: 2000F6F: 2000噴火 Mk 21: 1820零戰: 1000 (幾乎所有型號上都是這個數值)戰後飛行板磚被鋼鐵廠繼續發揚光大,你看看A-6服役了多少年,再看看AD-1在越戰的表現。(聲明一下,AD-1是道格拉斯的產品,但是外觀接近於鋼廠貨)
曾經有個AD1雙機編隊攻擊北越機場,僚機被薩姆懟下來。長機繞了一圈發現僚機飛行員安然無恙,於是頂著DshK和ZSU23強行火線降落到僚機旁邊,僚機飛行員爬進長機機艙,兩人就這麼起飛了飛了了然後成功回航。這裡要考慮到一點,一般美國軍事介入最先上場的空中力量一般是海航,而海航里又很多鋼廠貨,so……鋼廠廣告打得好啊。
再看回空軍,五十和六十年代算是噴氣世代的摸索與試驗,伯伊德和他的教徒們也在慢慢總結能量機動理論。當黑手黨們開始真正影響美國軍機行業的時候,恰逢F15項目。F16這個真·伯伊德親兒子放下不提,F15項目里雖然設計方和軍方嘴上都說著討厭伯伊德,然而卻老老實實地遵循著能量機動理論。以至於F15那保守的氣動布局搭配上強勁的發動機給人飛行板磚的感覺。F15的確是現代飛機里最「板磚」的一款,很多人對板磚的初識應該是某以色列飛行員駕駛只有一側機翼的F15成功降落的事迹。然後F15又影響了F22,F22也是相對保守的氣動搭配可以說世界上最先進的發動機。總結起來就是:美國海軍早早認識到了只要馬力足,其他都不是事兒的道理。陸航深受影響。戰後以麥克拉馬洪為首的一幫逗比鼓吹導彈制勝,朝戰和越戰把沉迷奇奇怪怪理論的空軍一巴掌打醒。能量機動理論被重視並且發揚。而大馬力是保證戰機能量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於是空軍也走上了大馬力的路。最簡單的事實:只要馬力足,完全可以任性而為,想想攻高甲厚馬力大的F6F和A10……再想想恨不得主梁鑽洞的零戰...BTW,紫電投入過戰鬥,然而因為發動機沒有本質提升,以至於美國飛行員完全沒有注意到這是種全新的飛機。在軍迷眼中,鋼廠貨把IJN打出屎,先入為主。以色列那檔子事兒更是震驚全球;再加上一般軍迷並不能非常準確的區分氣動布局的區別與優劣,所以給人的印象就成了馬力足=板磚上天。手機碼字,可能排版不好,望見諒;文中知識點有錯漏的,請各位大佬不吝賜教,謝謝。1.這不是黑只是個梗…
說的是沒了一個機翼的F15靠著超強的發動機和較為平衡的設計成功降落其實這個事情反而說明F15的氣動設計非常優秀
單純的看錶現不突出是真的,但是這並不能說是設計不好一架飛機只要能飛出設計的指標外加結實耐操就是好飛機2.F15裸奔據說能衝出M2.2
三代機裸奔能做到這個的真的不多3.美帝氣動保守嗎?不一定,你去看看實驗機
XB70 YF23之類的都是未來戰機的感覺只是因為要技術可實現性、保障可維護性和出動率所以忍痛割愛4.毛子也就27系和29系外形看起來好…25那都啥玩意啊…不鏽鋼+無腦大推?攤手.jpg因為這些所謂的「軍迷」都是樂意聽段子和喜好說段子的普通人罷了。嚴格地說,他們不能算軍迷。
段子嘛,嘴上的談資而已。真正的軍事,他們不關心,也搞不懂。所以費力地向他們科普軍事知識沒有什麼用,「科普」段子倒是很容易。反正,他們開心就好,事實如何,他們就沒有心力顧及了。
至於美國的空氣動力學研究水平和國內軍迷是否喜歡黑美國戰鬥機「力大磚飛天」,這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兩碼事。
感覺是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吧。。。。其實更多的是嫉妒ps:美國戰機氣動設計可一點不差,就算是很多人黑的「二代氣動」的f15,氣動設計也很優秀。
這不是黑,是粉好么。F15和蘇27的機動性能只能說是各有優劣,總得來說F15還稍微佔優勢。前者爬升,加速等性能更優,後者更注重低速段的盤旋和以及滾轉性能(就算盤旋也是不同速度段各有優劣)。氣動布局沒有絕對的好壞,有時候就是需求不同導致的各方面性能不同。而且蘇27機體結構等方面留下來的毛病也不少,到蘇35還在補強。題主這句話其實用來形容米格25和米格31也挺合適。美國注重低速性能,推重比不高的飛機也不是沒有,F/A18不就是么,F14也是。此外,不要完全拿蘇27和f15去比,服役差了十年時間,這十年不能說是後發優勢吧,但是設計理念還是會發生一定改變的。相比之下還是米格23服役時間和F15比更接近,然而這兩款飛機完全沒有任何可比性。
喵黨路過。誰說美帝沒有外觀氣動俱佳的戰鬥機?我F-14大喵就是啊!升力體,可變翼,又帥又強!公認最美三代機(好吧,加個之一)。F-14和Su-27三視圖對比氣動上,用落後一代,推重比只有6的發動機吊打二等人家的板磚F-15。這氣動不好么?同樣檔次的發動機,可憐土鱉只能做出飛豹這種貨色來。大喵是最好的艦載機,塑料蟲子和肥電去死!再來幾張,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su27和f15用的發動機,都是8一級的,說老美靠蠻力推的話,老毛子也好不到哪去……然而,老毛子發動機的壽命,只有F15的1/2甚至1/3
su27那個氣動是因為電子設備太重,不得己做出的妥協……為了氣動,犧牲很大機體強度低,載彈限制多,機體壽命低。su30做了很多加強,機體空間小,被電子設備佔用了太多。那個下垂的機頭,就是因為雷達太大太重……是老美同性能型號的快2倍的重量和體積,N001雷達有550公斤,如果計入後端的散熱和電源部分等全套系統,全重接近一噸……為了裝下這麼大的一坨還要保證視角,只能做出一個耷拉那麼多的機頭求!之!不!得!
首先,「外觀和氣動性能比上Su-27」這個問題。外觀,本身就是各入各眼。很多人喜歡F-14凌厲流暢的曲線,看Su-27那個大尾椎怎麼都不順眼,這屬於審美問題。 再說氣動性能。題主可能有所不知,F-14服役初期,用的那個TF-30發動機,性能稀爛不說(推重比才5.0啊……),還經常故障,上個天回來可能就少個零件什麼的。然而在模擬空戰中還是搞定了號稱「每一寸重量都是為空戰準備的」的F-15。這是在F-14不開變態的雷達,不用變態的不死鳥,放到低空用機炮打出來的戰績啊。 直觀地說,F-14初期那個TF-30,和被我們各種黑的,放在飛豹上那個斯貝mk-202基本上是一個水平的。然而差不多的發動機我們只搞出了飛豹,人家弄出來了起飛重量33噸的重型制空戰鬥機…… 況且F-15的氣動就真的差嗎?設計上的保守並不代表性能本身的低下。事實上,F-15的垂直機動性是要大於Su-27的。而在2008年美印聯合對抗中,使用了推力矢量的Su-30MKI才在水平機動中擺脫了F-15C的糾纏。而Su-27的水平機動一向是為人稱道的。 當然,這與印度飛行員較為低下的訓練水平也有關係。但這並不能反駁這樣一個事實,就是F-15在機動性上與Su-27基本在同等水平。顯然,F-14、F-15兩款重型制空戰鬥機的氣動性能,都不在Su-27之下。 最後,其實「板磚飛上天」實在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啊……八十年代弄來的F404核心機,現在沈飛都沒吃透,還要指著AL-31F救場。也難怪大家對美國人的發動機羨慕嫉妒恨了。
來源是以色列的一架F15飛行中右翼整個掉了,然後平穩飛回機場落地。
評價說對F15來說氣動外形啥的就是個P,裝上美帝的兩台發動機「板磚都能飛」,後來F15就被譽為飛行板磚。
鏈接就不貼了,有興趣的自己查查。
還是貼在這裡吧:以色列F-15空中撞擊單翼降落謝邀,直奔主題。國內軍事媒體30年不停的印象植入導致大家一看到美軍戰機第一時間認為~氣動布局一般。這就玩笑開大發了。。。美國在氣動布局領域研究從來都是超過蘇聯。美蘇航空差距最小的年代是二戰後噴氣機初期,最接近的兩個代表是米格15和f86,二代機開始核心技術開始拉大,三代機開始基本蘇聯處於吸塵追趕狀態,包括氣動布局,只是氣動布局差距相對發動機,高新技術材料,數字化等來說沒那麼大而已。說到氣動布局,美國和NASA等一些單位合作的x試驗機絕對是一眾代表,前期就很牛逼比如第一次突破音速x1和那個1954年第一次突破三倍音速的x2驗證機,和1960-1968達到6馬赫高潮音速的x15驗證機。後來越戰泥潭發展暫時緩和了差不多十年進度。終於里根大總統牛人上台,美軍各種經費暴漲,x試驗機重回正軌,正式挑戰氣動布局研究巔峰,很多氣動布局和飛控研究的數據用到了今天。本人不才,隨便拿幾個讓我印象深刻的越戰後x驗證機分享一下。
第一個要說的就是1977年開始搞的前掠翼的x29,對,就是那個比蘇聯鼎鼎大名s47金雕還要早了快十年的x29。前掠翼當然也不是美畜首創,但是x29是噴氣式時代,加初步數字化時代後第一架前掠翼驗證機,當然它也絕對不光只驗證前掠翼,畢竟這貨花了8000多萬美金,只研究個機翼研究人員會挨揍。研究的還有飛控系統,靜不穩等等技術。此貨直到今天還是已知靜不穩最大的飛機,所以它的飛控要是不好估計要出事。所以這貨當年配了三套數字電傳系統之餘還再配三套備用模擬電傳飛控系統隨時補上(是牛逼還是說美帝對自己飛控沒信心?我母雞)。這幾套技術下來放到今天還是一流。。。還有一個叫VFC技術的黑科技玩意(當時)。機頭頭裝噴射裝置,大迎角飛行時噴出氮氣增強渦流效果增加大迎角操控性。總得來說當時美畜是滿意了,這貨用全動鴨翼,前掠機翼,後機身邊條布局,機翼內半翼後略,外半翼前掠(真他媽複雜),用先進飛控在百分之35的負靜穩定裕度下進行放寬靜穩定度飛行,前掠翼天生的強度不足則由美國超強的符合材料補上,一定程度下滿足。沒有矢量發動機情況下45度迎角飛行,最高67度的優益可控性和響應性(後來幾年試過帶矢量,數據我查不到)。這些都是小事,重要是各種翼面,飛控留下的數據那些可不止8千萬,那是國家空軍的瑰寶,即使失敗也好,全拿去為下一代優勢戰機做數據,一代神機f22的和他們這些x驗證機叔叔說聲謝謝,是不是有種美畜摸石頭過河,全世界偷偷摸美帝過河的感覺。沒辦法,我是紅褲衩都得服。還有幾款下班再聊
X36
在1997年麥道X-36驗證機又稱無尾戰鬥機敏捷性研究機。顧名思義,沒有垂直⊥尾翼,戰機看上去是二維的平面,這個做法目的很單純,隱身,超音速。X-36依靠鴨翼(沒辦法,取消尾翼付出代價太大,除了矢量發動機加個鴨翼增加機動)副翼,和矢量推進噴口控制方向。但是由於在歐拉角和偏航這兩個軸上都不穩定,所以和X-29一樣需要加裝先進的數字飛行控制系統才能保持穩定。雖然這個驗證機只是遙控小號試驗機,但是我可以肯定告訴你,這很可能就是將來六代機的設計,因為取消垂直尾翼而增強的隱身能力和很強大的超音速飛行能力。當年和f22競爭的原型機yf23採用的設計就有類似思路,只是尾部平直翼稍微翹起來一點這種折中的辦法,確實在隱身和超音速方面yf23確實好於當時的yf22。但是缺點很明顯,飛的快但是機動性一般。美國科技高是高,但是要用的時候還是會經常性挑相對風險沒那麼大的裝備,原因無他,出事的話不好和別人交代(主要是國會),第二就是沒必要。。。是真的沒必要,f22還不夠折騰世界了?於是有些x36氣動思路的yf23和y120雙轉子變循環發動機被棄用。但是不用不代表不研究啊,美帝沒那麼傻,各種網路流傳的六代機概念圖基本都是取消垂直尾翼的,當然你也可以說都是yy我也沒話說,不過我相信空穴不來風,多多少少能看出一點思路的,我是相信取消垂直尾翼加強隱身和超音速能力,靠著鴨翼(可能有,但你千萬別說是抄襲我們殲20,人家尾翼都取消了,不是一個概念)先進的飛控和很好的矢量發動機或許還有變循環發動機,這個會是六代機大體方向。這裡牽扯到一個矢量發動機問題,我也覺得現在強行(注意是強行)給一代四代機或者五代機加矢量發動機不是很必要,先解決發動機根本問題再談矢量好點。但是不代表不研究,因為到了x36這樣的無垂直尾翼時代如果你不用矢量你試試?尾翼沒有了又沒有矢量發動機,怎麼機動?和火箭有啥區別?!
好了到這裡我是打算介紹x31這部妖孽的驗證的,不過正在整理,畢竟這貨設計的東西太多,產生的影響比x29更大。在扯31前我會短短的瞎扯兩個題外的驗證機,一個是x37b,另外一個是純謠傳的x44,前者已經不屬於大氣層內的了太空飛機,但是介於它那可怕的25倍音速還是來說說過度一下我覺得挺有趣的才來說說,至於後者x44嘛,當我瞎扯也行。下面先看圖
這個比六代機圖更加不可信的圖大家純屬娛樂吧。是真的假的都有可能,美國嘛,啥都搞,公開給我們軍迷看是人情,不公開是道理。好了現在輪到x31了,一個讓我印象最深最深的驗證機。x31和x29是打破我讀書時候一直以來認為蘇式氣動布局和機動性研究在美國之上的定性思維的驗證機,x31要說完全真的很難很難,裡面驗證了比x29更多的技術。首先說一下,個人對超低速和失速機動持懷疑態度的,用過多能量換角度怎麼說也有點極端,而且空戰周期告訴我們,在敵我雙方高速移動時,瞬盤機頭指向能力作用有限,必須考慮瞬盤指向后角速度的衰減量,如果敵人還處於高速狀態下你角速度衰減過快,即使第一秒你機頭指向很快,後續也會跟不上。但是失速機動帶給我們視覺效果太大了,各種匪夷所思的機動太精彩了,x31就是裡面的佼佼者,它的機動只能用詭異和妖孽來形容。
x31在1995年公布完成的內容里重點驗證失速狀態下的敏捷性。與同樣是低速狗斗奇才f18的對壘也給我們留下珍貴的資料。x31對上f18大部分限制中低空高速,和亞音速比拼機頭指向狗斗演習中,允許使用失速機動輔助狗斗的x31取得了一比三十二的交換比。但是換過來當限制31失速機動和限制推力矢量導致大迎角不超過30度情況下(如果不限制可達到70度,妖孽不),f18在十六次空戰中取勝十二次。這就證明如果空戰條件是降到中低空死斗時,總有失速機動和優秀攻角的戰鬥機會有優勢,甚至能彌補常規機動不足的缺點。。。。在我們當年為蘇27那不可控的眼鏡蛇驚嘆的時候,美國的DAPRA和美國海軍和德國國防部就開始在折騰能飛70度迎角的x31了,各種可控的大迎角失速機動被驗證出來。可控的眼鏡蛇,倒飛,尾鉤,赫布斯特機動甚至將x31拉至74度迎角,繞速度矢量滾轉反向下滑加速飛行的機動,大大降低轉彎半徑(別問我是怎麼樣的,光靠文字我也想像不出),以上機動靠著出色的氣動,矢量噴嘴和數字飛控,全程有優秀的可控性和響應速度。。。除此之外x31還涉及超多的飛行數據驗證,X-31A採用鴨式布局,主翼為雙三角形下單翼,偏轉角度已經達到負55負到正20度,在機動里鴨翼主翼產生強大渦流提高升力,也實驗了改善跨音速過程中一個叫安定性急劇下降的老問題。三角翼的通常具有小展弦比和大後掠角,具有跨音速氣動特性良好,隨著飛行馬赫數變化氣動中心的移動小,此外有較好的強度、剛度和重量特性,已被超音速飛機廣泛採用。
機翼和各個速度區域的飛行品質研究和靜不穩研究在已知可查的報告顯示X-31由於推力矢量噴嘴和相應的數字飛控,使該問題得以解決X-31A機翼的平均上反角為0度(X29後來者運用矢量技術解決了),羅克韋爾國際公司跨音速翼型,相對厚度為5.5%。機翼上反角具有橫向靜穩定的作用,而飛機的穩定性與機動性是相互對立的,這便是X-31A取0度上反角的理由。翼型相對厚度的選擇主要考慮阻力的影響,亞音速狀態下對阻力影響不大,但在跨音速時波阻增加大約與相對厚度的平方成正比,因此應盡量選擇相對厚度較小的翼型,但不能太小,否則影響結構高度及機翼的可用容量,所以超音速戰鬥機機翼相對厚度一般在4%~6%之間。可見X-31A的翼型可保證它在低速大迎角機動和超音速飛行時都具有較低的阻力。
X31的機動性研究絕對是美國航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矢量技術,鴨翼的研究,數字化飛控,失速大攻角機動研究更是直接影響一代神機f22。至於為啥22最後不上鴨翼嘛,這裡不做說多評論,以免撕逼,但是個人是偏向常規布局的。
最後說說兩款服役的戰機,f18ef和由x35演變而來的f35a戰機,這兩款戰機機動性一直被黑個底朝天。首先說說f18ef超蟲這款戰機,它的高速性能確實不怎麼樣,但是近距離狗斗絕對牛逼,在沒有矢量發動機情況下可控攻角達到55度,亞音速狗斗非常牛逼,在美軍和馬來西亞的演習中狠狠的打擊了米格29和帶矢量發動機的蘇30mkm。介紹x31前我說過瞬間機頭指向高是好事,但是並不夠,因為如果能量不足或者補充不快,瞬間指向一秒后角速度衰減量太大導致接下來的機頭指向跳水嚴重,角速度衰減快慢也可以理解為持續機頭指向率,光是一開頭數值高是不夠的,而f18ef偏偏在大攻角激動後能量補充快,即使第一秒機頭指向慢過蘇30mkm也能在持續機頭指向中超過它。而且由於f414發動機和良好的氣動設計18做完大攻角的超機動速度掉得不多,高度也沒掉。靠著這些在2015年多國演習再次擊敗蘇30mkm,順帶擊敗幻影2000和擁有推重比優勢的陣風M,這還是近距離的,如果比超視距,航電,數據鏈,電子戰和攜帶武器性能,超蟲更加生猛。AESA雷達加僅次於f35的信息化數據鏈加AIM120D加AIM9X,優勢更加明顯
https://m.bilibili.com/video/av6805737.html
所以即使蘇30mkm有爬升和最高速的優勢,在近距離中佔位,角速度衰減量,機頭指向,能量管理和補充都佔劣勢。這裡功勞不能說沒有氣動布局的功勞,近幾年各類演習你會發現近距離狗斗美式戰機居然佔主動權。不服不行。至於f35這款被人黑的體無完膚的戰機,就更不用說了。一開始就被叫肥電,就是看不起他機動性。我其實剛開始也不看好他機動性,但是現在來看貌似也不是這樣的。
首先它的飛行品質和各個速度區域的機動特徵基本和f18ef類似,超音速不怎麼樣,但是亞音速機動非常可怕(這裡先拋開那些更變態的近距離態勢感知設備),現在能看到的動態圖顯示這傢伙亞音速機動性甚至超過f18ef,彈藥內置優勢能讓它實戰時無需外掛而影響氣動,能做到比18ef更多高攻角的超機動,雖然本人還是喜歡f16等能量機動的戰機,但是35 18卻真的是亞音速狗斗奇才,連帶矢量發動機的蘇霍伊都被打敗,足以證明35沒有宣傳的那麼差,說他機動差只能是和f22比了。亞音速除了角速度衰減量我們不知道外,一些已知比較有用的超機動如high angle of attack和J-turn等完成質量非常高,機頭指向甚至比某些裝了矢量發動機的三代機快,而且和f18e一樣速度恢復快,高度基本不掉,還有額外說個我認為沒啥用的眼鏡蛇,f35可以外掛六發蛋蛋做140度可控眼鏡蛇,高度不變速度能量補充快(所以我說它是亞音速奇才)不需要像蘇27那樣不可控而且做完必須俯衝調整。關於f35和f18e他們兩個的資料想要的可以找我要,電腦重裝保存不多,但是還是能看到的。還有關於我最喜歡的f15和我最欣賞的f16戰機資料也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來討論討論,畢竟啊以美國未來空戰藍圖,f16這種狗斗機真的是絕唱了。。。傷心最後說一下,美軍對氣動和機敏性研究真不是蓋的,這裡還沒有說關於空戰周期的領域。
身為紅褲衩的我又是羨慕又是妒忌,現在知道其實蘇聯氣動也一直落後於美國了,而且俄羅斯也追趕無望。接下來就看我們的了!服氣羨慕是一回事,但是千萬別放棄追趕,差距不是坐著就沒了的,是一步一個坑,一天一堆紅鈔票追上去的,指出缺點但是別太黑國產戰機了,羨慕而學習強者和單純去跪舔強者絕對是兩回事,前者是自強後者是自殘。稍微想了想T-10S的氣動布局也不是特別突出么。中央升力體格魯曼在F-14上就玩過了,雖然有增加升力這個優勢但是一來發動機寬間距布置增加滾轉慣量,二來影響結構強度。邊條翼倒是個亮點,不過戰機黑手黨們早在F-16和YF-17上就用上了。三代機中少見的後掠翼因為機翼剛度的關係難以在外翼段布置副翼又讓滾轉性能雪上加霜。而且相信不少研究過T-10S的人都聽說過跨音速陷阱這個詞吧。說到底為了滿足在毛子廣袤國土上空長時間巡航的要求和受落後電子設備的拖累還是付出了不少代價的。 再說說動力足板磚飛天這個段子。其實這句話最早是ATF計劃時拿來形容洛克希德的某個類似F-117的方案的
就是這玩意(圖片和文字內容引自空翼)。不過現在這句話被不少人拿來形容F-15,但是F-15的推力很大么?F-100PW220的加力推力不過10590daN而已,讓人覺得F-15的推力大只是因為人家有能耐把飛機設計的更輕而已。奧斯本解釋道:「顯然ATF會是超級隱身的,而不應該是YF-12或SR-71的表親。於是我們停止了YF-12衍生型的工作,開始設計一種F-117版ATF。」結果洛克希德方案看起來就像一架加大並拉長的變異F-117,機翼從下單翼改為上單翼,尾翼從兩片改為四片,進氣口移到機翼前緣後下方。這架多面體外形的飛機約重36噸,和F-117一樣與空氣動力學背道而馳。
奧斯本回憶說:「我們知道這個設計存在嚴重的超音速問題,我們的設計可以超音速飛行,但一定蠢笨如豬。只要推力大,板磚也能飛上天。那時我們並不知道如何分析曲面外形的隱身特性,軟體還不夠成熟,電腦的計算能力也不足,只能靠雙手去分析。洛克希德相信如果我們不能確定一種設計是隱身的,那麼它就不可能隱身。直到1984年我們才在曲面分析上獲得突破。」美國空軍對於洛克希德方案評價不高,它在7個項目中的得分都是倒數第一。
Design Evolution Of The F-22 Raptor這話是人家自己說的
su27不是靠發動機大力出奇蹟的?
恩佐法拉利說的好:只有造不出好發動機的車隊才死扣空氣動力學先用一個不是飛機的例子來說明一下。題主知道鷹醬的EFV嗎?那個研發其實已經基本完成了。一台兩棲裝甲車,裝一台最大功率2700匹馬力的發動機,硬生生把34.5噸的戰車推的在水面上以47公里的時速高速滑行。滑行原理原理類似於衝浪板。兔子的99A坦克,50噸才1500匹馬力。
題主明白什麼叫「馬力足夠大,搬磚也能飛上天」了嗎? 有如此強勁的動力,在既定的設計指標下,根本不需要死扣空氣動力。 那些看似優美的氣動設計是有代價的,機體空間利用率,結構強度設計,以及加工工藝的複雜性都是負面代價。su27系列的機體強度不足一直都是個大問題,直到su35才算進化的差不多了,不過跟f15還是差很大。另一位答友的那句話「只有發動機不合格的車隊才會死扣空氣動力」。推薦閱讀:
※F14雄貓戰機戰術指標這麼先進,尤其是其強大的雷達和掛載不死鳥導彈驚人的截擊能力,但是為什麼早早退役了?
※雷達產生的副瓣具體是如何傷人的?求詳細點的解說?
※厄利孔機炮的可靠性高嗎?
※相比較俄系戰鬥機,比如蘇27系列,歐美戰鬥機上怎麼看不見、或者說沒有顯目的紅外/光電探頭?
※求科普飛機中的(氣動中心,升力中心)(壓心,焦點)間的聯繫和區別以及一針見血的判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