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的做市商(market maker)有哪些差異?

偶然的機會,需要系統了解一下market maker,特別是國內的一些market maker; 由於對這個方向缺乏了解,希望各位知乎大神多多指教; 如果有問題過於naive,還望海涵!

對於market maker,我有幾個地方不是特別明白。

1. market maker和投行裡面的sales and trading 有什麼區別么? 除了market maker 專註於二級市場,而sales and trading 可能在一二級市場之間;還有什麼更加不一樣的地方么?

2. 感覺market maker方向的本質是為市場增加流動性,但是如果market maker針對於二級市場,而如果市場內股票的流動性很好的話,是不是market maker就沒啥用了? 抑或,是不是market maker做股票的比較少,做大宗商品(或期貨)市場的比較多?

3. 可否請教一下國內外的主流公司做market maker的業務,以及方法上的不一樣。 感覺國內做market maker的公司不多,好像也不大做得起來(個人感覺)。希望了解的同學發表一下看法

4. 有什麼market maker方面的資料(書籍或者report) 可否推薦或者分享一下?

由衷感謝~


不懂其他市場,我只說說債券市場。

債券因為流動性的關係,所以主流基本都是quote driven的市場,不同於股票的order driven。近些年歐美國債政府債電子盤發展迅速,有一半的交易量都在電子盤上了。

就像題主說的一樣,其實market marker就是提供流動性。交易的方式取決於平台,一般主流的都是RFQ(Request for Quote),買方選擇一定數量的market maker然後讓他們不斷競價最後選擇最好價格成交。其他交易的規則基本取決於平台,但是核心是圍繞著RFQ模式的。

因為債券的特性,產品數量眾多,就光歐洲國債,不算STRIPS,都有上千個了,企業債更是茫茫多。所以market maker都會有stream price在每個instrument上,作為一個近似的指標,這個streaming price是會不斷刷新的,流動性越高刷新越頻繁。

國債企業債市場的流動性也是不一樣的,像10YBUND流動性就極高,Bid Ask Spread就特別窄,但是像發行了1-2年的企業債,流動性就會變得很差,spread就很寬,總體來說二級市場利還是有的,只是會隨著很多外部因素,越來越薄。但是畢竟跑量不是么?肉絲也是肉嘛。。


你最好把問題再精細化一點~

A股有新三板做市商還有期權做市商

債券好像也有做市商

你把這種做市商跟投行裡面的sales and trading去對比~

這叫別人怎麼答?

我雖然沒在券商干過但是我想這也是幾個不同的部門~

哪怕是部門負責人也不知道對方的部門一天到晚忙些啥吧?

就算是券商的董事長總經理管理所有部分的~

具體到一個部門一天到晚做些啥事情他估計也不清楚~

還有~A股是連續報價交易~就兩個交易所~

美國那麼多股票交易所那麼多ECN~那麼多不同的交易規則~而且相同股票在不同交易所價格都不同~交易規則差別那麼大你跟A股的做市商怎麼對比呢?

雖然都叫做市商~但是差別很大~

好比債券交易員與期貨交易員一樣~


1. market maker和投行裡面的sales and trading 有什麼區別么? 除了market maker 專註於二級市場,而sales and trading 可能在一二級市場之間;還有什麼更加不一樣的地方么?

只說國外市場的Exchange-traded二級市場。MM分Designated Market Maker和自發的MM,前者和交易所簽約,直接接入市場,無交易費,固定為某些品種提供流動性,拿流動性回扣(rebate),做不好交易所會換人的(比如前段時間NYSE的JPM的DMM就換掉了原來的KCG)。

後者則是拿自己的資本做MM,本質上和其他市場參與者沒差別,只不過乾的是MM的事情罷了。這種MM策略因為頻繁買賣,交易費用比較高,那他們如何賺錢?量化套利,跨市場套利,或者趨勢跟蹤,很多種策略,大部分是高頻策略。

2. 感覺market maker方向的本質是為市場增加流動性,但是如果market maker針對於二級市場,而如果市場內股票的流動性很好的話,是不是market maker就沒啥用了? 抑或,是不是market maker做股票的比較少,做大宗商品(或期貨)市場的比較多?

流動性很好的市場也是需要MM的,MM股票,期貨,期權都做,基本上只要是exchange-traded都有MM存在。OTC市場要看品種了。

3. 可否請教一下國內外的主流公司做market maker的業務,以及方法上的不一樣。 感覺國內做market maker的公司不多,好像也不大做得起來(個人感覺)。希望了解的同學發表一下看法

國內政策限制,加上交易費用太高了吧。國內現在有期權和新三板做市商吧,具體的不了解。

4. 有什麼market maker方面的資料(書籍或者report) 可否推薦或者分享一下?

沒有專門介紹MM的,但是介紹HFT的書還蠻多的,題主可以搜索一下知乎。

投行SalesTrading和MM有本質上的不同:08年之後銀行沒有自營盤了,ST主要是是面向客戶的,主要任務是找到/設計出金融產品賣給客戶(客戶主要是企業),然後再對衝掉頭寸,賺手續費。當然ST里也還有一些MM的業務,主要是外匯等非exchange-traded市場。股票一類的市場原先是銀行來做MM的,不過現在基本上都是高頻MM公司來做了。


謝邀,終於寫對了!

你可以把做市商理解成河流中的湖泊,水大的時候蓄水,水少了補水。提供流動性這個理解是對的。

做市商制度對早期交易市場的興起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現在好像一說外匯做市商大家都有吃點差 黑平台的印象。其實不是這樣,有好有壞,有利有弊,對小型玩家恐怕做市商還是現實的選擇。

國內的做市商不清楚,沒法對比,我的印象中好像沒有,不確定。


對於你的第一個問題。投行Sales and trading 的一部分業務是market making,還有一部分很大的業務是structure新的產品出去賣。同時也有很多其他的公司比如多麼大型對沖基金承擔某些產品的market maker 角色。


推薦閱讀:

機器學習——到底在量化投資中用的好嗎?
2017 年你眼中最好的券商量化策略研報是哪篇?有哪些亮點?
大家聊聊使用JoinQuant是什麼體驗?
如何在交易上處理 low volatility 的趨勢性行情?
什麼是波動率傾斜(volatility skew)?有什麼作用。

TAG:量化 | 期貨 | 金融 | 做市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