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佳能的銷量那麼高?相同價格尼康的表現不是更佳么?特別是寬容度?


放到前面來吧,1200萬像素的解析度也有4000X5000左右了,放在1080P的顯示器上看縮圖,因為單個像素麵積開口率大,貌似是這麼說吧,所以拍出來的效果實際上要比1800W像素的相機好的。寬容度就是指畫面信息的細節和過渡,保留的細節多,大意是這樣說吧,不太記得了。比如iPhone當年800W像素攝像頭吊打1000W像素的攝像頭一樣的道理。

賣過幾年單反的來說說,佳能確實賣的比尼康多。樓上這些評論都是從使用者的角度說,或許我從一個銷售的角度說結果會不一樣。

我10年開始在一個本地的器材城上班,剛開始接觸的佳能單反是500D,尼康是D3000和D3100交替。貌似也是從佳能400D和佳能450D開始,數碼相機開始普及到家庭用戶。

別的參數先不談,佳能的500D顯示屏幕是3寸92萬像素,解析度非常高,回看的時候效果驚人,就好像當時iphone4s的視網膜屏幕吊打市面上所有手機一樣,佳能單反的屏幕是所有單反里顯示效果最好的。而尼康D3000還在用著CCD感光元件,光線差一點拍出來的效果不是很好,而D3100也只升級了感光元件,從1000萬像素的CCD換成1200萬像素的COMS,屏幕一直都是勉強可用的3寸26萬像素。所以即使尼康的照片放到電腦上秒殺佳能,(這裡要明確一個概念,像素不是越高越好,特別是對單反來說。單個像素的開口率才是重要的,蘋果手機的800萬像素已經普及過了)但是對於選購第一台單反的小白來說,佳能的第一感覺明顯會好一點,從回看照片開始就已經被佳能引導了。以後佳能出來的每一款單反基本上都是3寸92萬像素了,這時候佳能又把屏幕更新成3.2寸104萬像素了。老是說佳能牙膏廠,技術一點一點擠,實際上屏幕技術一直領先於各大相機廠。

再加上當時給人的概念是像素越高成像越好,給人的印象就是佳能的1800W像素肯定是比尼康好的,而當時尼康單反的感光元件基本都是1200W像素。D700 D300S D90 D3100四款都是1200W像素,也全部是索尼做的感光元件,也就是說尼康的單反和索尼的單電都是1200W像素,等於說佳能押對寶了。如果蘋果早點普及像素的概念估計會很不一樣。這個或許就是樓主說的寬容度,尼康因為像素低,單個像素開口大,所以照片能保留的細節多,照片看起來就清晰銳利。而佳能像素高,像素密度大,像素和像素之間干擾,所以相機必須降噪,細節保留的沒有尼康好,再加上COMS是自己產的,良品率必須控制好,估計會降低點標準。然後機身內部主動降噪,這樣做細節也丟的比較多。同樣會感覺照片保留的信息少。

然後佳能中端機從50D升級成60D,雖然從金屬機身變成塑料機身,但是還是秒殺尼康的中流砥柱D90。想像一下,尼康D90從2008年發布,一直賣到2012年泰國水災,(尼康有很大一部分相機在泰國生產,)D90的價格還漲了!一直到2013年末還陸續有全新的D90出來。真是好奇尼康怎麼屯了那麼多D90。D90的參數也是一般,一直被50D和60D壓制,所以D90的位置很尷尬。直到D7000把價格降下來了,然後尼康的D5XXX系列也正常出了,尼康的產品線才相對正常。

高端機里,5DII一直壓著D700,能玩到全畫幅,說明已經對自己的需要非常了解了,畢竟一個套機兩萬塊錢。5DII有視頻功能,像素高,打大照片有優勢,後期裁剪也很方便。唯一的缺點就是對焦。然後D700是主打連拍對焦和弱光。像素低連拍才能快,否則處理器忙不過來。D700才是1200W像素。所以基本上兩款機井水不犯河水。

然後5DII有個便宜的套機鏡頭EF24-105F4L,這個頭非常受歡迎,便宜大碗(相對於別的紅圈鏡頭),還有個恆定4光圈,白天拍風景用小光圈,這個頭完全勝任。有一個攝影大師李少白對這個頭是讚不絕口。

同時期的尼康就沒什麼便宜的全畫幅套機鏡頭。然後佳能又出了EF24-70F4L,這個頭還帶了微距功能!機身和鏡頭應該是相輔相成的。所以即使尼康放出來D800和D600這樣的撒手鐧,高端市場還是佳能的天下。

而這個時候佳能已經把產品線分類的很清楚,三位數入門機,兩位數中端機,個位數高端機。尼康的產品線又開始亂了,產品線拉的很長。沒有特點就自己擠出特點,產品定位很無厘頭。D5200和D5300就比D3200 D3300這類入門多了個旋轉屏,性能基本一致。其實完全可以學習佳能,把D5XXX系列和D3XXX系列整合一下,停產的時候堅決一點,控制好市場。別要新款只升級一點點功能價格畸高,老款繼續生產價格奇低,自己玩自己。(比如同時期的D5300和D5200市場上都有大量存貨,D3300和D3200也一樣。)所以真不知道尼康的產品經理和市場部在想什麼。

然後尼康微單也是,這麼小的感光元件怎麼玩?佳能就想的很清楚,APS-C的感光元件和單反一樣大,然後轉接單反鏡頭。

至於家用便攜卡片機,已經日薄西山了,兩家都撈不著好。

反正現在尼康佳能相愛相殺掙外國人的錢,所以指望日本人拼個你死我活,讓外國人受益的話,還是洗洗睡吧。

本來打了一大段,怕大家看著無聊,長話短說吧。

(補充一段吧,希望大家能看的懂。尼康的鏡頭有D頭和G頭兩種。D頭用在入門單反,比如D3XXX和D5XXX是不能自動對焦的。)

尼康有個 AF50F1.8D,但是尼康的入門單反相機用這支鏡頭是不能自動對焦的!

尼康有個 AF50F1.8D,但是尼康的入門單反相機用這支鏡頭是不能自動對焦的!

尼康有個 AF50F1.8D,但是尼康的入門單反相機用這支鏡頭是不能自動對焦的!

重要的話說三遍!

(當然,尼康有個50F1.8G,能自動對焦,這個當不存在吧,價格1500左右。

而尼康50F1.8D只要600左右而已。所以一般導購都會推薦把這種冤枉錢省下來升級到機身,如果不升級到機身,這裡就略過不說了,知道尼康的50F1.8D不能自動對焦就行了。)

是不是很操蛋?佳能也有一支 EF50F1.8,俗稱「小痰盂」,售價600左右,雖然做工差,馬來西亞產,塑料卡口,用一段時間卡口就慘不忍睹。但是自動對焦用起來沒問題啊!只能看的人妖和關了燈能讓你爽的,你會選哪個?佳能50F1.8最近還升級到了那個STM靜音馬達。尼康佳能這兩個小痰盂都是可以當成廉價人像頭的,基本上入門攝影愛好者都會買一個。拍老婆孩子花花草草都是沒問題的,所以還要說什麼?

類似的還有佳能EFs55-250和尼康的AF70-300之類的鏡頭。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佳能很久以前就抓住中國人的心理,在盒子外面加了封條!!從撕了就粘不回去的不幹膠封條,到現在最新的NFC晶元防偽封條,還有官網驗證的防偽標,佳能一直在努力。尼康看著不對勁,前兩年開始也用了,沒記錯機身是2012年左右才開始貼封條了,鏡頭還要晚一點才有封條,真是後知後覺。然後尼康很省,一個盒子只粘了一條封條,所以奸商直接從盒底打開驗貨了,別問我怎麼知道的,不是我乾的。然後尼康的防偽標也是去315網站驗證的,佳能是自己官網查詢,所以尼康的防偽完全沒有佳能的高大上。比如有客人來看相機,尼康的沒封條直接打開看一眼擦一下又放回盒子里了,想看佳能的時候我們會說,不好意思,佳能的有封條拆不了。客人第一感覺是什麼?鏡頭也一樣,尼康的鏡頭比相機還晚大概一年才貼封條,之前隨便試,可以選兩支打開挑其中一支的。

佳能基本上所有單反都是日本產的,後期有一些入門機放在台灣產,比如600D以後的單反,還有一些廉價的EFS鏡頭,貌似現在入門單反已經固定台灣產了。但是70D(含)以上的都是日本產,沒記錯的話佳能所有紅圈鏡頭都是日本產,品質保證。尼康這點就做的比較差。大部分單反相機都是泰國產,對老百姓來說,不是日本產的東西你懂的。

總的來說,尼康的入門機簡配太嚴重,定位有問題,而佳能抓住消費者的心理,雖然一直都是1800W的祖傳COMS。

打的有點亂,想到什麼說什麼,不好意思了。


我能想到的原因大體有三類:

1、佳能基本夠用了。 在滿足夠用的前提下 你比別人好再多也不是非得換機器的 英特爾每年都出一代新的CPU 但是有幾個人年年換最新一代呢?

儘管佳能可能只有12檔寬容度 不如尼康的13檔 但是12檔足夠滿足一般人的日常攝影需求了 除了極端需求寬容度的專業級風光攝影場合 一般家庭攝影題材佳能寬容度基本都夠用

事實上專業級的風光攝影還真的很少見到佳能 最基礎都是D800E D810 往上各種中畫幅什麼的也都有 話反過來說 你去圖蟲 去lofter 去flicker看看 用5D2 5D3拍風景 爬高樓 拍星軌 玩堆棧的高手 也比比皆是 5D2 5D3是出了名的寬容度落後機型 但是不做大幅面列印 拍出1080P屏幕上看起來足夠驚艷的片子 是絕對足夠用的 根據專業的測評 儘管佳能的寬容度在每調一檔曝光上可能都落後尼康 但是在4檔調整以內 兩者個區別很小 尤其是1080P解析度下幾乎肉眼不可見 只有5檔以上才會明顯有區別 那麼日常會攝影的人有多少時候拍照曝光能錯5檔以上呢?

2、CMOS對出片水平的影響有限 不可否認一塊高寬容度CMOS 能具有巨大的畫質潛力 但是這個潛力發揮受到的影響因素太多 一枚更大光圈的鏡頭 一個PM2.5更低的天氣 一個高水準的漸變鏡使用 一個出色的霞光拍攝角度 一個精確計算的日出時間點 一個恰到好處的抓拍 一個高水平的PS精修 一個出色的調色風格 一盞或者多盞精心布光的閃燈 都足以讓佳能出片超越尼康 反過來尼康攝影師有這些因素 也能出片超越佳能

因此對於老手來說 佳能尼康無所謂 可能有影響 但是不重要

對於菜鳥來說 佳能尼康都沒用 僅有一塊高寬容度CMOS 離大師還遠著呢

3、購買相機的時候 寬容度僅僅是很小的一個參考因素

價格 體積 畫幅 已有鏡頭群 哥們手頭的鏡頭群 品牌的喜好 操作習慣的強迫症

甚至媳婦的品味 商家的折扣 都可能成為最後決策的稻草

僅僅指望一個普通家庭用戶 一輩子都用不到幾次的5檔以上低噪點寬容度 尼康就想搶過佳能經營多年的市場?


成龍的受眾比王力宏多的多,儘管王力宏比成龍帥還年輕。


「尼康風光,佳能人像」和「用感動何患無妻,使泥坑一生搞基」。兩句話沖臉。

尼康用戶,有D810 D7000。佳能的5D3和70D玩過。自己的使用感受我覺得可以做個註腳。簡言之,佳能討巧。

我有一個朋友,12年入手的機子,前兩天出,快門數不到3000。我覺得這樣一個數字對於大多數消費級用戶來說,是比較常見的(當然,保持走一路連拍模式一路的還是少數)。對於這一個類別的用戶來說,多少人會花時間研究後期修片?鳳毛麟角。相機直出就是唯一選項了。試想攝影的主題更多的是什麼?人,一切藝術形式都是圍繞人展開的。無論你是入門愛好者,還是專業發燒友,大多數時間拍的都是人,即使風景照也多為到此一游照,那麼,如果一個相機對對人膚色的處理可以做到紅潤通透,自然是更好地選擇。題主如果常逛無忌的話,很多尼康用戶對尼康對人膚色的處理批評不留情面:「尼康在人臉上抹了shi。」

看到喬必信在一個訪談中提到過,近幾年佳能更加專註於對人像的優化,代價也有,後期的可能性就不如尼康大。

無論機身上看還是電腦上看,佳能把人像處理的都更好。所以消費級用戶的選擇自然不用說。

再說專業攝影。人像多事在棚拍,戶外多白天拍,夜景也有,可是無論是哪個,燈都是必要設備。那麼,有燈的情況下,寬容度這個英雄,基本無用武之地。寬容度,風光攝影多需求,也就為什麼大多數風光攝影師手持尼康了。


我覺得,絕大多數買單反的非專業玩家,入手第一部機器之前,都不曉得寬容度是個什麼玩意...


耐克還出照相機?


因為感動常在


大多數人還是不喜歡彎的。。。。。


謝邀。

當我一開始想買相機的時候。我就想到了佳能。

因為廣告=w=

天知道我是從哪裡看到那些廣告的。

然後第一個相機550d,也有視頻功能。覺得有多一個錄像機,多好。

然並卵。

我他媽壓根就沒拍過視頻。。。


兩門都有入過,現在無敵傘。第一我個人覺得是因為佳能的人機界面,還有物理按鍵的布制上佳能更勝一籌。(尼康快門四周密布著按鈕,用了一年多D610有時還是會誤操作,這在搶拍的過程中失望不少。佳能十位數系列機身就在肩屏前一排按鈕而且手感極佳)畢竟以前渣能就造機身,想必經驗豐富。第二再說感測器,因為不是D800用戶ˊ_&>ˋ 所以覺得尼康狗屎綠尤其嚴重,雖然在拍景色時渣能感測器銳度較差但就如上一個答主所言,只要不是巨幅列印海報,差距還是不好分辨。第三是鏡頭,泥坑給人的感覺是高價的鏡頭,對於預算的限制就很痛苦了。同比佳能鏡頭就實惠很多。以上


佳能和尼康的廣告投入相差相當的大,就像手機里的三星廣告投入甩索尼幾條街。

這應該是因素之一,不是唯一。


1、小白用戶可能還不知道寬容度是何物

2、看廣告說佳能業界第一

3、紅圈看著亮騷

自從看了5D3和A7R寬容度的差別之後,完全斷了念想,現在已經出佳為尼了


難道只有我一個人是覺得用尼康比較man才入的尼康嗎?


感覺尼康的紅褲衩實在是太丑。。

太丑。。

太丑。。

太丑。。

佳能操作上比泥坑更人性化。手柄手感好棒。

並且。。。

我比較喜歡成龍。。。

王力宏不夠man。。。

就這樣。。。

更新:修復了性別識別錯誤的bug。。。


寬容度不直接等於cmos全部性能 cmos性能不等同於機身性能

目前來說泥坑的機身強於感動 但f卡口的歷史包袱註定泥坑很難做出感動一些同規格的頂級鏡頭 所以鏡頭方面感動要比泥坑好

作為無敵三用戶雖然一直口水泥坑的寬容度無數次想滅門 但是渣能也真沒那麼差 而且很多人現在無腦吹泥坑機身強嘲笑感動渣渣的時候(雖然我也覺得感動現在渣) 沒多少人會記得數碼時代之後到d800之前這十幾年 渣能一直是吊打泥坑的狀態 哪怕現在d810和5d3都是兩雄爭霸沒有誰更加有絕對優勢

PS:當初我就是覺得紅圈比金圈騷才入的渣能


市場是慢慢經營出來的。當我走到大街上看到成龍大哥的微笑,還有在電視雜誌里都能看到佳能的親情片。這些家庭的溫情廣告早已深入人心。而尼康在廣告方面我反而感覺不到有亮點的地方。

用戶使用習慣是慢慢培養出來的。經常逛數碼論壇能見到很多器材黨,滅門是經常提起的話題。但是這些人只是少部分,大部分普通用戶和不喜歡折騰用戶,選擇一個品牌之後就不會經常改變。每個品牌的產品操作體驗都不一樣,在新老產品更新的情況,大部分用戶還是喜歡一脈相承。

寬容度只是相機的一個方面。有時候產品並不是靠某一方面的突出而能夠佔領市場。既然大家口碑相傳尼康的寬容度好,那麼其實還有這麼一個說法:佳能適合拍人像呢。那麼這些不同的因素都會影響到用戶的選擇。風光人像屬於不同的攝影題材,如果有用戶根據寬容度選擇尼康,那麼也會有用戶根據「佳能人像好」而選擇佳能。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