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什麼時候讓你覺得以前學到的古詩古詞古文還是很有意義的?

什麼時候讓你覺得以前學到的古詩古詞古文還是很有意義的?


清晨,你為起個大早而沾沾自喜,一抬頭,卻見有個滿頭大汗的小夥子晨練歸來,你心想: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傍晚,你忙碌一天終於提早下班,慢慢溜達回家,天邊片片紅霞映得周圍溫暖和平,你可能會感慨:莫道桑榆晚,晚霞尚滿天;

早春,你與愛人挽手漫步在江邊公園,陽光普照、微風和煦、鳥嚶成韻、花開正好,你對愛人輕吟: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仲夏,你起床推窗遠眺,昨天還稀稀落落的荷葉,突然一夜之間鋪滿池塘!幾朵紅蓮正在朝陽中含苞待放呢!你驚呼到: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晚秋,草木蕭瑟,整個大地彷彿都失去了生命。你覺得不舍,怎麼時間過得這麼快?一年又一年,鬢邊白髮暗生,可明明感覺昨天才剛走出校門呀!你心情突然很低落,腦海中也浮現出一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暮冬,眼看冬天就要過完,今年還沒看到丁點雪花。心中暗急,於是一天查好幾遍天氣,終於盼到冷空氣南下,全國大部分地區周末可能出現強降雪。你很開心,好久沒和老朋友相聚了,你發消息給老友: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看吧,以前學過的、看到過的詩詞,可能你印象深刻,也可能你全都忘記,但是古人那些詩樣的生活情致,其實早已經慢慢浸潤你的靈魂。。。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到很早之前見過的一個段子:

為什麼要讀書?舉個例子:當你看到夕陽餘暉…你的腦海浮現的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不是:「卧槽,這麼多鳥,真好看,真他媽太好看了!」

段子流傳之後,大多數人對後者這類「粗鄙」的人進行群嘲。我突然想到一個詞:優越感,我認為這是解讀古文意義的最大誤區。「古詩古詞古文意義」其實可以放大來看,論「閱讀的意義」也不為過。這種「意義」不是從兩種不同文化水平評判的優越感中顯露的,而是真實地滲透在你個人的大腦、身體、血液中的。

對於古詩詞的記憶起源,大概要追溯到童年了。

我童年最害怕就是「閱讀並背誦全詩」。下課鈴聲回蕩,語文老師在黑板洋洋洒洒寫下一行字:背誦今日所學古詩。「背誦」二字貌似觸動每個同學的神經,教室嘩然一陣。踩著夕陽下奔跑的影子,鼓囔囔的書包壓得我抱怨一番,回到家中,靜觀萬家燈明,我拿出課本: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瞅了瞅課堂批註:「表達了詩人在夜深人靜時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在母親的監督之下,我安分地背完《靜夜思》,便開心地等著少兒頻道的動漫世界。

後來,我升入了初中,學了一篇對我影響十分深遠的《湖心亭看雪》。語文老師分析了很長時間的白描手法,告訴我們「霧凇沆碭」的讀音,分析了張岱所處的明末清初背景及情感。

高中畢業之後有人懷念《項脊軒志》中「今已亭亭如蓋矣」滄桑沉痛,也有人緬懷《祭十二郎文》「言有窮而情不可終」的眼澀之悲。後來和朋友聊天,她談論到高二那年,真的在語文課上讀到「今已亭亭如蓋亦」而愴然涕下。

說了這麼多,第一點,我認為意義的點就在於:情感共通。

待我們呱呱墜地後,便以一個社會人的角度來認識這個世界的一切。清白之年的純粹情愫在置入社會時,偶然發揮——我開始認識情感。離家求學的時候,疏離孤獨感湧上心頭,傍晚看到窗外的夕陽,想起了「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當你考試失敗的時候,還能回想起「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也能豁達樂觀起來;當你失眠時,清閑之刻,望著地面空明的積水能想起「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這個時候的你,可能會想:「啊,他們也曾和我一樣」。於是,在這片廣袤的土地,在那麼一瞬間,先賢的影子成為你強大的精神動力。

第二點,在於審美慰藉

當你夢遊洞庭湖,眼前秋風已久,水中映星,面對如此自然之光,直呼「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是何等瀟洒;當你遊歷太湖水鄉,看到春江水漲、煙雨迷濛的美景,吟詠「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是何其愉悅;當你觀閱廬山瀑布,飛流湍急、高空直落,情不自禁脫口而出「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當你面對壯麗的祖國大好河山、無限風光時,古人那些文采斐然的名句正是代表了你的審美情趣。

至於其他的,「古文」是很大的概念,還有諸如《孫子兵法》、《二十四史》、《論語》等等意義分開闡述舉不勝舉。我也只是借著機會以文學的感觸、從個人的角度,發表看法。我認同其他答主「滋潤你的靈魂」的說法,因為有些精神力量真的「潤物細無聲」般地滋養著你。

大概你真正用心去感受世間一草一木,此情此景,你執著探索、追求的「意義」或許也沒有那麼重要了。


辯論隊吃飯,玩誰是卧底。

手機app選擇在出題範圍是「重口味」。

具體兩個詞已經記不得了,總之是開車的內容。

一桌人一起玩,基本上一輪下來簡單直觀的形容都被說盡了。

在大家內心冥思苦想,抓耳撓腮,力圖要隱晦又有深度,用力又要顯得雲淡風輕一副老司機車技很穩的樣子的時候,輪到一妹子。

妹子悠悠開口

《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

順帶給我們簡單普及了作者和文化意義

哪怕過去很久,我依然記得大家數秒懵逼後爆發出來的狂熱的興奮和氣吞山河的爆笑。

大概就是,下面這樣。

辯論隊的日常真的很好玩的。有文化的大佬們在一起鬥鬥嘴,從三體扯到秦漢,從表情包扯到亮劍及其人物歷史分析,沒事兒還能討論討論時事熱點,政策變革,社會體質。

開車只是很(ji)小(da)的一部分。

看見消息里給我推送這個問題,瞬間想到的就是辯論隊的日常。真好啊。


其實……應當是無時無刻吧,笑我書蠹頭也好,我也認了。

失意時首先會想到「明代暫遺賢,如何向」;

開心得意時就是「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吩咐與疏狂」;

窘迫時大概能想到《東門行》,想到李白的「拔劍四顧心茫然」;

悠閑時沿著石山一圈圈逛,「攜取舊書歸舊隱,野花啼鳥一般春」;

思念時詩行會掛在雲與月上,抱怨對方「嵇君懶書札」;

行車時看見遠方清淡連綿的山,會想起那句「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我思慕的人,他的氣質像我喜歡的姜夔。每次讀姜夔的《暗香》,

「……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折。……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

就會想到遠方那個遺世獨立的他。

即使是偶爾在我這座小城再次相見,即使不是古詩詞,看著他的臉孔也會想到鄭愁予那句「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這些腦海里的突然湧現,無法制止,像定勢思維。

現在的我,早已接受一個現實,即人從古到今難以與他人感同身受。但在詩詞的世界裡,彷彿所有的情緒都得到了共通與排遣,我的哭,我的笑,我的一切原來都不僅僅是我在經歷。這讓彷彿像座孤島的我,彷彿被千百年前,亦或是相去遙遠的人,輕輕按了按肩膀,在字裡行間,我們相互拍了拍對方肩上僕僕的風塵,相視一笑。

就因為這一點,即使身為文章所累許久,也從未後悔過兩三歲的那個中秋,我記住了家人抱著我指著月亮吟詠「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那個場景,深深記得他們口中所有的詩。而其他大多數場景,有記憶太早如我,竟然早已忘卻。

詩詞文章在側,人生便沒那麼孤冷了。


我這人比較俗,即使你們給我扣上無數頂帽子,我也要用腐朽的聲帶喊出:

撩妹的時候!!!


大二暑假,在一家餐廳打工,要求微笑對待每一位顧客,在下由於有微笑真誠,負責二樓包間。期間,有顧客訂桌,訂桌的是位老爺子,挺和藹的,在邀請的同桌的人還沒來的時候,同我閑聊,問我多大,兼職工資多少,在哪上學等等,後來就扯到玉器與古董上了,我爺爺早些年有些家底,而我爸爸也喜好這類東西,我也順帶知道了點,然後就又說到了龍山文化啊,大汶口文化啊,最後扯歷史啊,詩詞啊。最後老爺子的友人來了,老爺子又朝友人誇我(害羞臉)。老爺子走時還向老闆娘誇我,老闆娘從那後對我的態度好不少。

後來,老闆娘告訴我,老爺子來頭挺大的,那時我才知道,越是上層的人,越會尊重知識。


對文字能共鳴,能感動,具有品味欣賞的能力,會有某事某刻,我的情感與千年前的某位大家相近時,以不同的情感吐露出那某一句詩詞,心靈得到慰藉。

(講個小故事。我以前對詩詞無感。我們高中語文老師人特別隨和,導致他講課沒人聽,下面總是鬧哄哄的。有一次他念《離騷》課文,班裡依舊吵鬧,我正跟語文課代表不知道聊啥,回頭一看,他還在念離騷,可分明已是雙眼通紅,噙著淚水。我當時反應:我靠,不至於吧,念個離騷還能把自己念哭?這個疑惑深深種進了我心裡。我也沒有課下問過他。我就把離騷看了好多遍,譯文,時代背景等等。沒有得出答案。以後每次講詩詞,我總會一個人在那品,也不聽老師講,準確來說是猜,猜作者當時到底是個什麼心情,什麼樣的心情才會寫出這樣的文字呢?想著想著,語文在高三時已成為我最好科目了。)


有小朋友時,可以聊天,教育。

懂事一點時,發現那是美的啟蒙。

簡單也美。


當我遇到一個名為「海燕」的詩社時。

慶幸自己曾度過這些詩文,才能快一些地融入詩社,才有為之殞身不恤的機會

誰接納了我,誰就是我的信仰。

只可惜心力不濟,有負眾望。

——————————————————————————————

看到回答有說玩誰是卧底的,想起來每次在網上玩誰是卧底的時候,如果丟一個文學哽出來,分分鐘被投死……


玩「頭腦王者」時,不假思索,直接出答案!


謝邀~粗略翻看了下回復,發現匿名的回答很真實也很現實。「詩詞並不能賺到一分錢」確實,在現代社會,詩詞並不能為我們帶來多大的直接利益,充其量博個名,還會被網上的各路大神質疑到死。我們可以發現一個事實古典詩詞「屬實」是沒落了,至於沒落的原因,我想大概就是詩詞對當今社會對這個時代的人所能創造的利益太少了,以至於我們在緬懷李白杜甫大嘆先賢無繼的時候,全然忘了,在他們那個年代,詩寫的好是可以做官的,可以幫助他們致仕成侯的。自從宋後,詩詞被斥為小道,八股文奉為正統,詩詞失去了現實意義,自然就落寞了。詩詞不比書畫,窮困潦倒的時候賣不了錢也不能成為達官貴人附庸風雅的玩物。所以自宋後詩詞大家愈來愈少,這是被時局拋棄了,再加上我們的新文化運動,「十年文革」破爛不堪的傳統文化怎能孕育出一位傳統文學家?現代人更難通過學習詩詞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實現自己的夢想! 不是明人少雅,不是清人失骨,更不是現代人文化程度低! 說利或俗,可性本趨利!古人可以對錢不屑,但對「治國 平天下」卻無法割捨,現代人對名可以淡泊,對金錢的匱乏確實萬萬不能。任何一門藝術,缺乏龐大的基礎人數支撐和傳承都將走向沒落與低俗!一萬個美術生中或許出不了一位美術家,那十個詩詞愛好者中就能出一位詩詞大家嗎? 所以,詩詞「風光不再」的鍋不要在扔給明清了好嘛?(跑題了,最近網上老有所謂的唐詩勝於明,宋詞勝於清之流,亦不缺對明人清人的道德批判,故我也只能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回應他們了!)


在和別人聊天是 你的語句不經意間的對偶了

其實大部分感覺有用的的時候都是不經意間用了 別人說你好有學識的時候


瀉藥

我學的時候就覺得很有意義。

覺得古文美,過去的時代也美,像是宋朝。人們懂得如果生活,不管是平民百姓還是皇冠貴族,生活充滿儀式感。對待建築,食物,衣著,書寫,遊樂等等的態度都莊重。普普通通的男子也會做文章,寫書法。有些女子學會琴棋書畫。以前讀過《浮生六記》 《東京夢華錄》 《洛陽伽藍記》 等一些著重描寫古代風情的書,還有小的時候學古詩學古文,都讓人覺得有意義。語言克制,文言用字遣詞凝練,讀起來意味深長。可能了解的少有些片面,畢竟我現在沒有經歷過過去的時代。

但不知道你問的意義是什麼意思,可能你覺得古文「沒意義」吧,但是我一直都是覺得「有意義」的,所以不存在突然覺得有意義的瞬間。


由於興趣所在,對詩詞歌賦算是略知一二。

首先,讀詩詞算是讀書的一種,「腹有詩書氣自華」嘛,自然對自身的言談舉止有所幫助,從身邊接觸到的一些同齡人與長輩身上或多或少能看到類似的特點。

其次,在此基礎上當然可以獲得他人的讚美或敬意,不過這應該不是真正喜歡詩詞的人的終極追求。

那追求是什麼呢?我個人以為是通過閱讀學習從詩詞中獲得「美」的體驗。無論中文或是英文,每首詩歌的用詞/情感/敘述都有其獨到之處。當讀到某句話抑或是某個字時,內心會由衷產生「哇,這是怎麼寫出來的」這樣的情感。但是這種情感是不可言喻的,只能與同好探討一二,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愛好與品味。我想如果沒有從小的熱愛與了解,可能我會與這種發現美、感受美的體驗失之交臂。

所以對美的體驗是我從對古詩/詞/文的學習中獲得的最珍貴的禮物。


瀉藥。

2017年,游丹東鳳凰山。登山時看見一個人,還算不錯,有結交之意。但是沒有什麼理由。

靈機一動,背誦蜀道難。

成功結交。可惜沒留下什麼聯繫方式。

私以為詩詞的作用有這一點吧:當你遇到某個看上去就有共同語言的人時可以用它來做「敲門磚」而且不會引起尷尬。這大約可以用作什麼現代的秘密信息傳遞方式吧。畢竟幾千年前的那群貴族就是那麼做的。


瀉藥

我記得有個新聞,就是說去岳陽樓你只要可以完整的背下來岳陽樓記就不用門票。

還有就是,思想高度的吧。聽到好聽的歌,喝到好喝的茶,可以用「此曲只應天上有」「清冽芬芳」之類的句子發表自己的看法,比只會說「卧槽好聽666」「這個茶真他媽好喝」是兩種感覺吧。


謝謝邀請!這個問題我沒法回答。

因為我了解古詩詞不是為了什麼意義,也沒想過有什麼意義。就是很喜歡,看到就高興。

也許有人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學它,但跟我們沒關係,對我來講,它是我最初的感動,也是一生的。


無聊的時候看看詩詞打發時間,解悶。


高考那段時間作文總是比別人高六七分,基本每篇作文都是引經據典用詩句串起來雖然不高,總被拿來當範文


當你面對滿天落霞的時候 人家說太美了,而你卻可以說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


謝邀,仔細想想……emmmm

當自己遇到批評的時候吧!

楊王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心裡頓時舒服了很多。

哈哈,抖個機靈。古詩詞現在很少能有什麼現實意義了,但讀古詩詞的時候心裡是很安靜的。讀到一篇好的詩詞,甚至會潸然淚下。細細咀嚼詩詞的背景,詩詞的刻畫,心裡頓時一個歷史人物高大豐滿了起來。那種滿足是無與倫比的。

另外


推薦閱讀:

中華文化中的「龍」,有哪些鮮為人知的美好典故?
新時代的我們如何理解「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論語》先進篇第一句究竟如何理解?
古文中有哪些很美的詞語?
古代對自己文章謙虛的說法有哪些?

TAG:古文 | 古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