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獲獎影片《時時刻刻》的原著內容和英國女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的《戴洛維夫人》的內容是一樣的嗎?

如果不一樣,又有什麼聯繫呢?

兩者很像啊!


兩者內容是不一樣的。

首先,不得不提下弗吉尼亞?伍爾芙(Virginia Woolf,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英國女作家,被譽為二十世紀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先鋒,開創了意識流的寫作手法。伍爾芙認為寫作要摒棄紛繁的物質表象,在對自然與生命本質的探求中定格人類「存在的」「有意味的」「瞬間」,通過人物的瞬間感悟揭開生活的面紗,觸探生命的哲理。

伍爾芙的文學創作注重人物的精神世界,她在《論現代小說》一文中指出「心靈接納了成千上萬個印象——瑣屑的、奇異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鋒利的鋼刀深深地銘刻在心頭的印象」,而作家的任務就是將這些印象記錄下來,從而描繪出「這種變化多端、不可名狀、難以界定、解說的內在精神」,來揭示內心活動的本質。伍爾芙的這種創作理念也決定了海洋這一意象在《到燈塔去》中正是人物在不同階段對現實生活的內心感受和情感反映。弗吉尼亞·伍爾芙和當時的詹姆斯·喬伊斯,還有法國的普魯斯特等創作意識流文學作品的作家一起,把意識流小說推向世界,極大地影響了世界範圍內傳統的寫作手法。

她在小說中嘗試意識流的寫作方法,試圖去描繪在人們心底里的潛意識。有人在一篇評論里講到她將英語「朝著光明的方向推進了一小步」。她在文學上的成就和創造性至今仍然產生很大的影響。伍爾芙在寫作中逐步確立並完善了意識流小說創作技巧,使之成為意識流小說理論的集大成者,也使其本人成為當之無愧的意識流小說的代表作家之一在散文方面,伍爾芙以其「誰也模仿不了的英國式的優美洒脫、學識淵博」而被譽為「英國散文大家中的最後一人」、「英國傳統散文的大師」以及「新散文的首創者。」

極具才華的她一直飽受精神疾患和同性愛戀的困擾,遊走在半夢半醒中進行著創作。她一生中多次精神失常,母親、父親相繼病逝,是她難以承受的打擊。她的小說《達洛維夫人》中即充滿了對病態幻覺的真實生動的描繪。

她和丈夫倫納德的結合,使她的婚姻生活與文學事業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沒有其夫的幫助與支持,她也許成不了偉大的作家之一。

她把藝術看得高於一切。不過,她每完成一部作品常會出現病兆。性格多變的她經常在臉上就能看出她內心的痛苦。好在,她患病期間,她的丈夫對她體貼入微,使她深受感動,「要不是為了他的緣故,我早開槍自殺了。」

可最終她還是沒能敵過死亡的召喚。1941年3月28日,預感另一次精神崩潰即將開始,伍爾芙擔心自己永遠不會再好轉,在留下兩封分別給丈夫和姐姐Venessa的簡訊後,1941年5月28日,她用石頭填滿口袋,自沉於自家附近的烏斯河,終年59歲。

她不幸的生活經歷,使她如含羞草一般敏感,又如玻璃般的易碎,她是優雅的,又是神經質的,一生都在優雅和瘋癲之間遊走。有人這樣描述她,準確地把握住她的精神氣質:「她的記憶有著隱秘的兩面——一面澄明,一面黑暗;一面寒冷,一面溫熱;一面是創造,一面是毀滅;一面鋪灑著天堂之光,一面燃燒著地獄之火。」

現在來談一下她的意識流名作《達洛維夫人》。是由弗吉尼亞·伍爾芙在1925年發表的一部長篇意識流小說。故事圍繞達洛維夫人籌備一個上流社會派對而展開。讀者視角穿梭時間跨度,並穿插於主人公的思維與現實之間,通過對達洛維夫人一天中生活細節的描述,來塑造她一生的經歷以及一戰前後整個英國社會。該小說作為伍爾芙的代表作之一,被時代雜誌評為1923-2005百部最佳英文小說之一。

主人公達洛維夫人是一位光彩耀人的上流社會中年貴婦。在她一如既往地為丈夫籌備晚宴的一天里,自印度歸來的她的昔日情人彼得·沃爾什,她少女時代仰慕的好友薩利·塞頓,得了炮彈震呆症的戰爭倖存者賽普蒂默斯·史密斯,以及倫敦社交圈裡形形色色的人物相繼穿梭在她的思緒里,引發了她對過往青春歲月的無限懷戀和老年將至的種種恐慌。她突然感到自己內心深處的某些東西正在「每天的腐敗、謊言、閑聊中逐漸失去「。她已成長為一位左右逢源、光彩耀人的政治宴會女主人,卻為此犧牲了體驗生活本質意義的真實權利。曾經達洛維夫人也是一位如花的少女,對未來有著許多美好的追求,而現在自己只不過是倫敦上流社會的一個裝飾品罷了。在這些矛盾的對峙中,達洛維夫人渴望自由的心與傳統的束縛、環境的要求時刻進行著鬥爭。是堅持抗爭還是妥協屈從? 在生存與情感的十字路口,達洛維夫人痛苦、彷徨,當然,最終還是選擇妥協。可以說從少女克拉麗莎到達洛維夫人幾十年的生活,就是掙扎抗爭與妥協交織進行的人生奏鳴曲。抗爭是對現實的反抗,妥協是對生活無奈的選擇。空虛無聊的生活使達洛維夫人變得世故,戰爭的殘酷引起了這位平庸的小婦人對生與死的思考,即使這樣,她每天的生活,甚至整個人,也是沒有精神支柱的,始終迷失在物質富有與精神空虛的迷宮裡。作為女權主義重要人物的伍爾芙,在小說中通過一系列的事例說明,婦女要想精神和物質上的獨立,必須要有經濟上的獨立。只有經濟上獨立後,才能主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才能掌控自己飄搖不定的人生。

最後,來聊一聊影片《時時刻刻》。改編自邁克爾·康寧漢1998年的普立策獲獎小說,也是一次對弗吉尼亞?伍爾芙的小說《達洛維夫人》的致敬。

該片描寫的是所處不同時代的三位女性的自我認知道路。

雖然處於不同的時空,卻都渴求更有意義的生活。除了各自的恐懼與渴望,把她們聯繫起來的還有這個名字:達洛維夫人。

弗吉妮婭·伍爾芙(妮可·基德曼),住在1923年代的倫敦郊區布魯姆斯伯利,開始寫她生前最後一部小說《達洛維夫人》(Mrs. Dalloway),被寫作的天才燃燒的同時,遊走在瘋狂的邊緣。

勞拉·布朗(朱麗安·摩爾),一個生活在二戰末期的洛杉磯的家庭主婦,正在閱讀《達洛維夫人》,這本書使她的生活發生了重大變化。那天她正在準備她丈夫的生日派對,肚子里有他們的第二個孩子,她卻和弗吉妮婭筆下的戴羅薇夫人一樣,萌生了自殺的願望。

克拉麗薩·沃甘(梅麗爾·斯特里普),現代版的達洛維夫人,一個女同性戀者.居住在2001年的紐約市,她深愛她的朋友理查德,一個才華橫溢,卻因艾滋病而瀕死的詩人。理查德給她起的外號也是達洛維夫人,因為她和達洛維夫人的名字一樣,都是克拉麗薩。

電影《時時刻刻》完全遵照小說的走向與構架,採用三段式,描繪了不同時空里三個女人的一天,聯繫她們的是:一個存活於文字間的達洛維夫人(這讓人聯想到希區柯克的《蝴蝶夢》里那個已經死去從不出場,卻左右活人命運的女人Rebecca);三次同性間曖昧的親吻——在三個女人的靈魂深處都存在一個摒棄了男人的神秘花園;一種瀕於崩潰的終極情感,三個人都如同烈火焚身一般奔突著尋覓著靈魂的出口。她們的故事交織到了一起,在每個時空,女人都被壓抑,但更多的是抗爭和自由的表達。

本人對弗吉尼亞很是痴迷,作為一個喜歡英美文學的英語系畢業生,大學時的畢業論文就是寫她以及她的另一部出色的意識流作品《到燈塔去》。

如今數年過去,逝者如斯。藉此答感懷一番。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時間太瘦,指縫太寬。滔滔逝水,急急流年。回首前塵,恍如一夢。


內容、結構都不太一樣,藝術上採取了互文的寫作手法。

電影《時時刻刻》是對坎寧漢同名小說的改編,小說《時時刻刻》則是對《戴洛維夫人》的後現代式改寫,如果還要細分,那電影的成功也很大程度上仰仗David Hare編寫的劇本。

先說坎寧漢與伍爾夫的關係。

坎寧漢是伍爾夫的迷弟這一點毋庸置疑。

就如同張愛玲在中國現代文學裡祖師奶奶的地位,西方人對伍(意)腔(識)伍(流)調也很是著迷。坎寧漢在為伍爾夫的《到燈塔去》的序言中就充分表達了對bloomsbury百合的敬仰。

再說兩部小說的關係

具體說說相同點以及不同點

相同點:

1. 坎寧安小說的英文名 The Hours 是伍爾夫《戴洛維夫人》的原名,坎寧安選擇這個書名,並在扉頁引用伍爾夫在創作《戴洛維夫人》時期的日記選段,當然是為了點名兩本書的互文關係。

2. 人物塑造

坎寧安基本保留了伍爾夫小說里的人物姓名以及故事情節。而且都講了一天里發生的事情,都要以這普通的一天來代表女人漫長的一生。

3. 風格近似

在創作《時時刻刻》的過程中,坎寧安搜集了大量一手資料,包括書信,日記,雜文,並將這些資料完美地融入到自己的文本中,從細節意象到大體的風格結構,讀者感受到的伍爾夫式的審美和措辭,並非空穴來風。

3. 意象的重複使用

比如小鳥!比如花!記得《戴洛維夫人》開篇「want to buy flowers myself」 「what a lark!」嘛 類似這樣的意象貫穿始末

不同點:

1. 人物塑造

坎寧安很巧妙地把人物分層,創造出作家Virginia Woolf,讀者Laura Brown,主人公Clarissa Vaughan,並將這三位女性置身於不同的時代背景 — 一戰後的英國倫敦近郊、二戰後的洛杉磯和當代紐約,通過描寫作家、讀者和親歷者對自我身份、女性意識、情感問題的思考和行為,表現了這一個世紀來女性想法和地位的轉變過程。

我以為坎寧安最有創意也是書中一大敗筆的就是讀者Laura Brown的角色。說她是個創意,因為改編改寫的文學作品中似乎很少能投射讀者的面向,而加入作者的元素似乎不是坎寧安的獨創。說其失敗是因為這個角色和整本書的風格略有差池。但這也在情理之中,Clarissa是《戴洛維夫人》的主人公化身,Virginia有太多伍爾夫的日記書信幫襯,而Laura則是作者坎寧安母親的倒影。

關於配角的塑造,也是有分層的。其中紐約故事裡的配角就是對《戴洛維夫人》里次要人物的大整合,比如將原著中Septimus,Sally和Richard三個人物意義賦予Richard一個人,這樣的過度符號化有點點不可承受的刻畫之重,但電影里表現的其實很美妙,只是原著黨有些吹毛求疵了。Richmond故事沒有太多要說的,都是根據史料編寫的,特別喜歡Leonard的暖男形象,萬一有個男人說怕我悶壞了給我開個出版社情緒不穩定時去那裡綉繡花,我一定捧著三克拉向他求婚TT。洛杉磯故事完全是虛構,有趣的是勞拉的兒子變成了紐約故事裡的Richard…這是對童年陰影的過分解讀嗎

2. 藝術手法

劃重點:坎寧安的小說不是意識流!!!

伍爾夫小說全篇是沒有一個分章的,一氣呵成,大約也是因為意識流小說意識流動的需要。

坎寧安的小說原文從用詞到句式都不是Free indirect speech。另外兩部小說的英文時態是不一樣的,坎寧安採用了一般現在時,以至於大多數的動作都是直接外露並具有結束性的,而伍爾夫的動詞則很多?ing形成先前動作的插入語或從句。如果有人有興趣,我們可以之後再討論喲!

3. 細節的處理

伍爾夫原著中一個著名片段就是汽車走火嚇了出門買花的戴洛維夫人一跳,而這個巨大的聲響又讓患戰後綜合症的Septimus陷入恐懼,人群又猜測坐在車裡的是首相還是皇室成員,這樣一個小插曲聯繫了不同人的意識想法。在坎寧安的改寫中,這個表現interconnectedness的橋段被賦予了新時代的特質。引起騷動的聲音來自電影拍攝場地,而讓人們八卦的對象從一戰後的政治人物變成了現在行走圈粉的電影明星。(有趣的是人們紛紛猜測出場的明星到底是Vanessa Redgrave還是Meryle Streep,Vanessa Redgrave曾飾演1997年版的戴洛維夫人一角,而時時刻刻里的Clarissa則是梅姨扮演的呢)

綜上所述,坎寧安的小說是一個很有想法的改寫,相比眾多名著改寫是有特點的。但電影如此出彩,其成功很大程度上也歸功於David Hare的劇本呢!


不一樣。

互文關係。


推薦閱讀:

有哪些不錯的火影同人小說?
同樣是著名作家,為什麼有的專攻沉重的小說,反思人類與社會,歷史與命運,有的卻整天寫心靈雞湯?
為什麼人會沉溺於小說中,如何幫助擺脫小說成癮?
你看過的小說里,最讓你難忘的角色是哪個?
如何評價辛夷塢的《晨昏》?

TAG:電影 | 小說 | 奧斯卡 | 時時刻刻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