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音樂已經遺失了嗎?

霓裳,六幺,玉樹後庭花,詞牌(臨江仙,菩薩蠻,虞美人)

這些都是古詩詞里記載的

中國的古典音樂,都遺失了嗎?

看了幾個答案,都是談理論、談曲。想了解下詞是否屬於音樂範疇?原題主提到臨江仙、菩薩蠻、虞美人,我想了解現今是否還有這些類似格調,韻律的東西在傳唱?

我確實記得老師說中國民樂團表演的曲子好多是現代作曲家根據西方音樂理論寫的


你老師說中國民樂團表演的曲子好多是現代作曲家根據西方音樂理論寫的,你的老師很有見地,是能夠看清現狀的少數人。推而廣之,其實現在的中國樂器都是根據西方音樂的情況而改造,現在所彈的阮其實是上個世紀才製造出來的新式樂器(這又是另外的一個問題了)

回正題,中國古代音樂已經遺失了嗎?你所說的《霓裳》,《六么》,《玉樹後庭花》,詞牌(《臨江仙》,《菩薩蠻》,《虞美人》)這些到底有沒有遺失呢?我可以說,除了霓裳的中序外,其他樂曲我也不清楚它們是否真正遺失。

《霓裳中序第一》,這是一首難得被人記載且譜子流傳於世的曲子。它出自宋代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其序曰:「樂工故書中得商調霓裳曲十八闋,皆虛譜無辭。按沈氏樂:」《霓裳》道調」此乃商調。樂天詩云:」散序六闋」,此特兩闋,未知孰是。然音書閑雅,不類今曲。予不暇盡作,作中序一闋傳於世。予方羈游,感此古音,不自知其辭之怨抑也」

現在已有不少人把這譜翻譯並錄成樂曲,這是出自著名的《中國古典音樂欣賞:唐·霓裳羽衣》中的《霓裳中序第一》(不過這演奏手法略現代)

視頻封面04 霓裳中序第一(合奏)唐.霓裳羽衣視頻

然後是其他樂曲,為什麽我會說不清楚他們是否真正的遺失呢?是因為他們實在有太多同名異曲的曲子。如果當《九宮大成》所收的曲子是原原本本的,我可以說他們並沒遺失。但是有研究說裡面的一些曲子有崑曲化的現像,這樣我就不太確定了。

先說說《六么》,又名《綠腰》......這個不說。我們先速讀一下《九宮大成》的目錄,仙呂宮有《六么令》,仙呂調有《臨江仙》丶《後庭花》丶《後庭花煞》丶《六么序》丶《六么遍》,高宮有《菩薩蠻》丶《虞美人》。你看,他們不是都在這裡嗎?但它們是不是由宋代流傳下來的原曲就不清楚了。仙呂調存在多首《六么》和《後庭花》也可說明同名異曲的問題。

然後我們說說其中一個回答說的《新翻羽調綠腰》,和上面說的一樣,這是同名異曲的《六么》,由楊潔明作曲(百度百科是這樣的,我沒細心考證)。之後是《小霓裳》,這個可以略略說明,它是由民間器樂曲牌改編而成,而民間器樂中的曲牌(也就包括戲劇佛道樂曲),就是古樂的寶庫。不過那裡同樣有許多同名異曲的樂曲存有,叫《六么》的樂曲在不同地方也不一樣,好像崑曲里的《六么》和評劇里的《六么》不同。這裡有一首陽江市道教音樂的《六么》(我就只找到這一首......)視頻封面15:08陽江市道教音樂牌子。劉金吹奏。六么令視頻

最後有人說吟誦嘛,勉強算是古代遺音,不過與以上所說的樂曲種類不同。


中國的古代音樂大部分是流失了,留下的只有古琴譜、燕樂半字譜、工尺譜記載的很少一部分的音樂。

那麼音樂學家在談音樂的時候都在談什麼?

談思想。因為中國古代典籍中對於音樂哲學的記載非常多。而樂譜很少,可見中國古代音樂的傳承都是考口傳心授,在記載方面確實比較落後,以至於我們現在無法聽到古代音樂的原貌。

古琴譜只是記載了音高、大氣息和演奏法,節奏和小樂句是沒有記錄的,所以需要後人打譜(即編訂成現代譜式),而不同演奏家打譜的結果都很可能大相徑庭。燕樂半字譜工尺譜應該算是一脈相承,他們節奏的記載會比較詳細,而且不同年代的樣貌都會有些許差別,前者從唐代大麴就開始使用,目前基本上已失傳,其中代表是敦煌樂譜,當然現在學界專家已經破譯了不少;後者主要用於明清時期的戲曲音樂記譜。

還有不得不說到姜夔,寫了很多歌曲和琴曲,不過這些樂譜是如何記載的我記得不是很清楚了。

對樂譜的記載稍作解釋之後,我們可以想到中國音樂它不同於西方的是什麼。

從記譜看出它對具體的節奏形態沒有太多追求,但是它追求發聲的過程、發聲的狀態和變化,而通過對這些遺留的樂譜來看,中國古代音樂的調式、演奏技法都是非常發達的。所以我們不必拿中國音樂和同時期西方音樂相比。

西方音樂從巴洛克時期開始全面進入繁華時期,通常認為是1600-1750年,而這時中國已經是明清時期了,西方走向開放、中國走向閉關,所以這沒有太多可比性。

總之中國音樂就是一個韻字,每一件樂器都有它獨特的發聲和裝飾特點,每一種戲曲的演唱也都有它無可取代的聲腔,還有體系繁多的鑼鼓經。

如有謬誤,請指正。

--------------------------------------------------------------------------------------------------

有兩個問題要向 @圭多達萊佐 請教一下:

1、「因為文化這個東西,越成熟越發達越高級,就必然會越流行」。

那麼按照這個道理,學院音樂和先鋒音樂是發達還是衰落?

2、「中國古代音樂本身就沒有同時期的西方音樂在理論上、演奏上、普及上、市場上(中國古代音樂本身就根本沒有市場化)成熟」。

既然是古代音樂,我認為在西方中世紀復調音樂繁盛以前(大約14、15世紀),應當還是中國音樂相比更加繁榮的。唐朝的宮廷音樂非常發達,宋元明代的市井音樂發達的程度絕不是中世紀音樂的影響力所能達到的。

個人的一點想法。


各種跑題。。。

另,個人背景是琵琶十級,古箏也過得去,在華樂團(中國民樂團)有過三年的訓練和演出的經驗,無理論培訓基礎,門外漢。

-----------首先回答關於中國民樂團曲目的問題-------------

首先,我不是作曲系的,對於作曲的樂理知識和理論了解的非常少。不過在三年的民樂團經歷中,我有幸接觸了幾位著名的華樂交響樂的作曲家,比如徐志遠老師和陳能濟先生。

(打個宣傳:陳能濟先生的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陳能濟 )

比如徐志遠老師去年五月份剛剛寫就的《夢之舞》柳琴協奏曲,據他說,這首曲子確實融合了很多西方音樂理論的知識,是在中國古典音樂基礎上的一次改革,尤其是一些難度很大的音節和琶音。但是這首曲子完全沒有古曲的韻律和格調么?顯然是不可能的,而徐志遠老師在指導曲子演奏的時候依然提到了很多古典音樂的理論和中國古代情懷的部分。我認為,這是在基於古曲的基礎上借用西方音樂理論的一次升級,至於這次升級成功與否,大眾是否喜歡,專家是否認可,這就不是我一個外行人能評判的了。

再比如,我個人最喜歡的民族交響樂的作品是陳能濟先生的《赤壁》,這個曲子巧妙運用了古琴,塤,笙,號角,口簧,三弦(和一些我也叫不上來名字的東西)等等現今不是很流行的古典樂器,以及男低音的吟唱,女低音吟誦古詞,和京劇戲曲臉譜化的描繪手法,變成了一個將近半個小時、內容豐富意境深遠的曲子。每次排練我都會深陷其中熱血澎湃。若不是親自被陳能濟老師指導了兩個多禮拜,我一定會堅定的認為這是一首古時候流傳下來的曲子,而並不是現代人,甚至是一位香港音樂人的作品。

還有一些充滿古風甚至異域風情的敘事/寫景/抒情的好作品,比如《韃靼舞曲》,《秦兵馬俑幻想曲》,《嘎達梅林交響詩》,和《莫愁女幻想曲》等等。這些雖然不是很大眾,但是我相信在華樂圈依然是耳熟能詳的、佔據中流砥柱地位的經典曲目。

但是這些,都不是真正的古曲。

雖然我覺得中國在民族交響樂上面扶持的力量遠遠不夠,甚至不如香港和新加坡,但是這些曲子的存在卻讓我覺得,中國古典音樂文化其實在一些樂壇大師那裡得到了傳承發揚和升華。我覺得我們應該做的,是更多的弘揚「中國的民族交響樂」這個品牌,把更多更經典的作品改編成華樂團的曲目(就像《草原小姐妹》這樣的。目前來講,我個人貪心的覺得民族交響樂曲譜的數量還遠遠不夠),並且創作更多的大型曲目,多舉辦音樂會,宣傳給更多愛好中國古典音樂的人。

啊啊啊,關於對華樂團宣傳和扶持這方面,允許我跑題吐槽一下!

現如今,中國有多少大學有交響樂社團的,民間又有多少專業的或業餘的愛樂樂團?很多是不是?!可是華樂團呢?華樂團呢?!!!據我所知,就只有三大民族樂團,一個軍區民樂團和幾個歌劇院保留的民樂團。

相比之下,香港,台灣都有很不錯的華樂團,維持著每年幾次的固定商演和文化交流。新加坡華樂團也是水平非常不錯的專業性華樂團,有很多國內上音和中音的人過來考取席位。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加坡,每一所大學甚至幾乎每一所高中(當地叫Junior College)都有自己的華樂團社團,並且擁有完整的樂器和人員配備,全職的指揮和教練老師,和每年固定兩次的大型表演以及每年一次的大型比賽。比賽成績甚至直接和高中的全國排名掛鉤,試問學校能不大力扶持學生,能不可勁兒的練么?新加坡國立大學的華樂團水平也非常不錯了,每年在新加坡藝術會展中心彙報演出,票價不菲,並且經常有出國表演和宣傳的機會,還跟很多中國一線的作曲家合作。國大華樂團在波蘭的世界音樂節獲獎的時候我就在想。尼瑪,我們國內自己的華樂團呢?怎麼能讓這些對中國古典文化一知半解的人搶先了呢?我那個痛心疾首啊……

這些香港台灣和新加坡成功的例子都證明了,華樂團其實是有市場的,有聽眾的,也有好作品的,可惜我們國內對他的了解和接受度太低了。

跑題完畢我回來了……(不好意思這些話我都憋了好幾年了)

—————————————再是關於題主提到的那些古曲—————————————————

我用自己的個人經歷肯定的說,《小霓裳曲》,《六幺(新番羽調六幺)》,《菩薩蠻》,《塞上曲》,《陳杏元和番》等等古曲並未遺失,大多依然流傳琵琶,古箏,古琴甚至笛子等樂器改良版本的曲譜。你隨便去到書店翻一下這些樂器的入門曲集,這些曲子大多都在目錄里要說是否完全按照古曲譜的方法彈奏,應該還是會有差別的。因為隨著歷史的發展和工藝的改進,很多樂器在外觀、製作工藝、以及演奏流派上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而我個人覺得這種變化是一種良性的進步。

可是很多人會發現,這些古曲在表演技法和感染力方面有自身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很少作為現在廣為流傳的表演曲目被人熟知。用琵琶作例子,《小霓裳曲》是二級的曲子,《陽春白雪》是四級,《塞上曲》和《菩薩蠻》如果我記得沒錯大多歸在五級,《平沙落雁》和《大浪淘沙》都是五級,《六幺》是六級……。而真正的十級或專業的「大麴子」,大多是一些近現代作曲家完成的曲子(比如《草原小姐妹》,《狼牙山五壯士》,《天鵝》,《老童》等等),或者武曲範疇(比如《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這些難度較大也經常被選為表演曲目的曲子在表演技法上有很多突破,樂器的特性被得到充分發揮和利用,難度大大增加,表現的空間也大大增加。現存的琵琶指法據不完全統計可以歸類出近百種,但是大部分的指法都是在近現代的演變中才被發明出來的。我經常會有一種感慨:「哦,原來琵琶還可以這樣」。所以一些古曲的「不被傳唱」,在我看來也是一種必然的隨著經濟發展的優勝劣汰。(我不是說它劣啊!奈何市場沒有這麼評估它,商業價值很低)

跟大多數學琴的人一樣,家裡有一本林石城先生整理的《林石城曲集》裡面大多是一些古曲,比如《 小十面》,《滴水擺蓮》《隨手八板》等等。留存下來的古曲的數量之多曾經讓我大開眼界,並且林石城先生也遵循這些格調和韻律譜寫了很多古曲風的作品,也整理了很多民間音樂,我現在還能記得的有一首叫《龍船》。其實這本書的曲子當年我彈過一遍就放下了,因為大多難度係數低,表現張力有限,練起來不過癮,再加上曲子的旋律平淡節奏變化小,彈的多了就會覺得大同小異。

(不過後來越悟越覺得曲子的境界和描繪出來的畫面比旋律和華麗的指法本身重要多了,其實是越品越有滋味的。可惜我的境界有限,所以並不能很好的享受,當然就覺得枯燥了,我相信大眾基本上都與我的想法差不多,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古曲的普及難度很大的原因)。

-------------隨手這麼一更新(已經完全跑題,原諒我一生不羈愛發散思維)------------------

評論 IvelliosZ:「就說一句, 難度跟音樂之美以及傳承性本身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

這個觀點我很同意,但是也不能否認為了提高樂曲本身,難度的提升是無可避免的。

單指演奏技巧方面。以琵琶為例,古曲並不完全是簡單的,事實上武曲如十面埋伏等現今依然屬於很難把握的演奏曲目里。但是由於古代人審美的局限性,曲子的變化也很有局限性,基本上就在那麼兩個區間。現代人發明出了更多的演奏手法,更加巧妙的發揮了樂器的特長,而這些基於古代的基礎上發明出來的指法往往更細膩更講究火候也更有難度。

舉個例子,推薦你對比聽一下《平沙落雁》(古曲,五級)和《天鵝》(現代作品,十級),同樣的有類似的描寫成群的大雁/天鵝撲扇翅膀落地的場景,但是表現手法非常不同。事實上,我覺得前者的表達非常抽象,而後者的表達就生動的多。看到《天鵝》表演的手法時(比如左手的運用,三指輪,用右手拍打琴弦等等),我曾真心的發出感嘆:我擦,琵琶還能這麼玩兒?

雖然音樂之美未必取決於難度,但是想要達到一些非常美妙的音色常常非常需要基本功和火候的把握作為基礎。古人必然沒有我們的條件去系統規範的學習訓練甚至研究,那麼在以前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指法往往也更苛求難度。

或者說,對於音樂美的更高追求造成了難度提高的副作用?

當然不是所有的高難度都是成功的。舉個反例吧(這裡要繼續跑題多吐槽兩句,沒辦法,憋的啊)恕我直言,現今確實有學者彷彿走進了一個死胡同,一味的追求難度和不和諧的音階,有些音階甚至是用數學矩陣計算出來的?雖然並不能說它完全失去了音樂性,但是古曲講求的和諧被破壞了。我有一個在上音學音樂學的好友,她曾經給我聽過某教授近幾年作的某個琵琶協奏曲,雖然在專業的角度這可能是個厲害的偉大的甚至實驗性的作品,我一個小兵必然不敢評論大家之作。但是作為一個普通的聽眾,我只能說,我只聽到了一股濃濃的汽車尾氣味(原曲子是讚揚近代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的),而且自忖那一串串銷魂的音階和彆扭的指法絕對會讓一般人望而卻步。我想這種創舉或許並不適合琵琶。

還有關於華樂團。在外人眼中,一首華樂團的作品是很多人集體合作完成的,而作為很多人中的其中一個,我無可避免的要重複一些簡單的音階和伴奏旋律,甚至有大段的留白。所以很多人以為,與曾經獨奏的訓練比,我在華樂團里的訓練必然是相當輕鬆的。其實不然。

這裡可能要涉及到作者和華樂團這個表現手法的局限性了。華樂團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參考了西方交響樂,體系上有很大程度上也是依託於西方體系的。而且,目前的作曲家一般也是學習的西方交響樂的作曲,很多人並不是很熟悉華樂團里的樂器。不熟悉樂器的特性就不能理解並且充分應用每個樂器的優點、規避其缺點,我覺得這是一個挺嚴重的盲點。而且,華樂的總譜是用五線譜寫就的,有的樂團會單獨拿出每個聲部由人翻譯成對應聲部的簡譜。所以我們經常無奈又頭疼的拿到在奇怪的地方變調,充滿了升號降號,並且經常出現降b調的曲譜。而且,常常會出現的情況是:作者想讓我們演奏某個和弦,但是但凡對琵琶演奏有點經驗的人都知道,這個和弦的音域跨度或組成方法,完全不能由一個人演奏出來。所以我們商量著,只能四個人合作,每個人演奏和弦中的一兩個音,結果作者想要的強弱效果就完全打亂了。

所以說,我們經常要練習一些高難度的琶音,和弦、大跨度的音域和奇怪的變調,而且這種難度跟獨奏的難度完全不是一回事,就算是再優秀的獨奏者也要適應一段時間訓練過才能掌握。我覺得這種難度的出現是不必要的,而且音色效果往往很不好,我相信樂隊中很多其他的樂器演奏者也面臨這個情況。所以有朋友在聽了華樂團的曲子之後感覺就是非常粗糙甚至嘈雜,完全沒有做到西方交響樂的和諧。若是作曲家對中國樂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或者不再用西方音樂的方法來發展華樂,其效果會不會好一些?(以上絕對是我沒什麼見識的一家之詞,嗯)

在這個時候,難度與音樂美和傳承性就不再是正相關的關係,它反而拖了其發展的後腿。


  • 中國古代音樂的整個時代或者說環境已經遺失了;
  • 中國古代音樂中的一些作品、體裁和琴譜書籍遺留到了現在;
  • 中國古代音樂中的一些具體的元素(樂器與其演奏法、調式、唱法等等)被現代的一些音樂風格所繼承。

CCTV音樂頻道我記得也有一些民樂的節目吧,那些題主喜歡聽嗎?還有鳳凰傳奇這樣的歌曲,雖然你覺得很low,但你不得不承認它的「民族性」比一些流行歌手真的要高哦!

所以其實不是遺失了,而是有一些古代音樂傳承到現代的影子,部分,題主沒有去察覺,或者說真的不喜歡聽;我這還沒談及專業領域對古代音樂的研究成果。

這不能叫崇洋媚外,崇洋媚外是當下對聽西方音樂更多的人的一種非常愚蠢且實為偏見之批判。這個應該牽扯到陌生化美學,牽扯到人類共有的一些審美傾向,很複雜。審美這個東西不應該被歷史政治束縛,聽眾愛聽什麼聽什麼,如何引導音樂的發展是音樂人的責任。

其實古代音樂有個很寬泛的範圍,它也不能和現代音樂割裂開來。一些傳統音樂元素其實沒有想像的那麼玄幻,把它和現代音樂結合形成新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音樂也不是什麼難事。

民國年間事實上有過這樣的嘗試之萌芽,即便我們經歷了西方文明的入侵,同樣可以以我們強大的文化包容力加以結合,這憑藉我們今天的作曲技術、數字音頻技術等等來看實在是太正常了。

我對中國近現代音樂研究還不多,不過我能肯定的是諸如流行音樂界的黎錦暉和他的後代,嚴肅音樂界的黃自、譚小麟、馬思聰、賀綠汀等等都在這方面有所探索。即便我們經歷了戰亂,延緩了這一進程,那麼在那之後依舊有喘息和恢復的能力與理由。

但是今天為什麼我們面臨的是這樣的現狀呢?問題出在哪兒呢?大家都懂的。


實際上,傳統樂器的曲譜有很多都流傳了下來,因此不能說古代音樂已經消失了。古琴可以說是最有代表性的一個。古琴琴譜的記譜方法是減字譜,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下圖為琴譜

減字譜主要是記錄每一個指法。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古代琴曲都有曲譜流傳下來:如《廣陵散》,《胡笳十八拍》,《高山》,《流水》等。問題中詩詞唱誦的曲子當然也有流傳下來的,古琴里的《陽關三疊》可以當作一個例子。雖然《陽關三疊》唐朝時的曲譜流失了,但是《陽關三疊》琴歌在明朝被記錄下來了。明朝相對於現代也是古代,因此,現代人演奏的《陽關三疊》仍然可以被歸為古曲。

當然,因為古琴琴譜是記錄指法,每個音節的節奏會隨著演奏者的不同而有所改變。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在古代,演奏也會隨著演奏者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強求現在的演奏和曲子最初創造出來的一樣是沒有意義的。

而現在,古琴曲也有許多人在欣賞和學習。現代比較有名的古琴演奏家有龔一,李祥霖等。這些人不是正傳承著古代的音樂嗎?


卸 @韓肇珩 腰

話說,我對中國古代音樂實在是幾乎沒有任何了解。一般情況下,我不了解的東西,會選擇忽略邀請不去回答的。但是我覺得正好可以借這個問題說一下我對一個觀點的看法。

我看到過很多人對本民族的音樂的音樂文化衰落抱有一種痛心疾首的態度,認為這是一種文化的滅絕,是一個傷心的事情。其實我倒覺得沒有必要這樣看。因為文化這個東西,越成熟越發達越高級,就必然會越流行。音樂上來說,中國古代音樂本身就沒有同時期的西方音樂在理論上、演奏上、普及上、市場上(中國古代音樂本身就根本沒有市場化)成熟,事實上,前者和後者的差距非常遠。所以,後者超越前者,取代前者,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從全人類的角度來看,總體趨勢必須是先進文化代替落後文化的。所以,文化的更迭,某種文化的強盛,某種文化的衰落,其實都是一個客觀中立的事件,對全人類也都是有好處的。

但是為了防止有愛國主義青年們過來盲目噴,我還是強調兩點吧,以免引起誤解:

第一,我上面說的意思是說:強勢文明、高級文明一定須要、也一定會代替弱勢文明、低級文明。不是說西方文明是高級文明,一定要代替低級的東方文明。我沒有這個意思,你們不要想,啊,弄個大新聞,然後把我批判一番。

第二,為什麼說西方音樂強盛,中國音樂衰落,或者說西方音樂文化代替中國音樂文化我又不傷心不惋惜呢?因為從音樂這個文化總體中的一個小分支來說,的確是西方的體系更加優於東方的體系的。不論是從音樂理論、音樂學、音樂演出的市場化來看,都是如此。所以,單從音樂這個角度來說,更加高級的西方體系代替不高級的東方體系,其實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當然,也有些學者認為東方音樂也有很完整很強大的理論體系什麼的,那他們也是有權去論證和進行文化的加強的。然後最終東西方的音樂體系誰能取代誰,我們還是可以拭目以待。

第三,其實音樂這個東西,純粹就是一個個人喜好的問題。沒有人有權告訴你說:你是某國人,你就一定要喜歡我們本國音樂,一定要為它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否則你就是漢奸。任何把類似的集體意志、國家意志、民族意志強加在個體身上、強姦個體的自由意志的行為,都是耍流氓。


弱弱說一句。。。日本雅樂可以看作是唐代古樂的遺存。

=========================================

像這樣

視頻封面舞楽 春庭花 2010視頻

好聽嗎?憑良心講,今天的中國人聽這些東西不要聯想到喪樂已經很好了=。=

為什麼審美上會有如此偏差呢?

我們今天所熟悉的傳統音樂,管樂除了笛子,有個嗩吶就不錯了,弦樂卻有胡琴、琵琶、揚琴等,考究一點的還要有阮琴(這個還分大中小)+各種胡琴。但如果要講「中國古代音樂」,還是和「傳統音樂」有所不同的。

因為「古代音樂」卻包含一個更廣的範圍,宋元胡琴流行以來的傳統音樂頂多算是近世音樂。再往前的古樂在方外有流傳的,就是朝鮮、日本的雅樂。這些樂曲以管樂為主,琵琶在裡面就是沒事劃拉兩下的貨,二胡什麼的還沒有出現。

由此可以想見,白居易的《琵琶行》描寫的曲子,實際上應該是個很無聊的曲子。。。但是如今人們無法知道當時的琵琶樂究竟如何,倒有點不知是福是禍的味道了。

同一期的古代音樂,包含了宋詞的配樂。根據宋詞和元曲的配樂為什麼沒有能流傳下來? 這個問題裡面的答案,貌似是有譜沒曲的尷尬狀態。我沒事瞎揣摩沒有人去研究的原因,可能是啊,研究出來太破壞詩詞意境了。(感受一下配著喪樂朗誦「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場景。)(這個說法純粹是瞎掰,因為宋代弦樂應該已經發展起來了。)

再往前,五代十國及以前的音樂,恕我見識淺陋,還真沒有見過有人講的。。。


貌似大家都忽略了一個方面,而我恰好知道,我也只知道這個。

《三字經》曰:「爲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古代的「小學」既是「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的總稱,可見,音韻學是古代文人必備的基本技能。

不知道大家聽說過「吟誦」沒有,所謂吟誦,就是古代的讀書方式,只不過1920年左右大家都學西方的朗誦,造成了千百年來中國傳統讀書法——吟誦的失落。

來一段今人的吟誦 陳涌海 吉它 《將進酒》

視頻封面將進酒 陳涌海 民謠 吟誦視頻古代文人都通音律,作詩作詞都是先吟誦出來,覺得好便用筆寫下,不好就任其隨風而去~

中國音樂到哪去了?古代文人的吟誦就是中國古代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種詞牌就是通用的曲調,而文人到了晚年,對詩詞理解更高之後,甚至可以自創詞牌,這難道不是作曲嗎?

什麼是吟誦?吟誦是中國音樂之根。這話不是我說的,是楊蔭瀏先生,他說中國音樂都是從吟誦里流出來的。

漢語所有的非口語形式,都是吟誦。從唱山歌,到念經,到叫賣聲,到唱賬,全是吟誦,都遵守依字行腔、依義行調的規則。各種戲曲、曲藝從哪裡來的?從吟誦里來的。中國人是見字就唱的。總有人說中國音樂落後,你看連譜子都沒有,哪像人家,五線譜,那記的一個完整啊。——真是哭笑不得。我們的祖先怎麼那麼傻啊?歌詞記錄得那麼清楚,那麼仔細,那麼寶貝,怎麼曲譜就扔了呢?這合邏輯嗎?我們對古代歷史文化的看法,經常犯這樣可笑的錯誤,連邏輯關都過不了。就像說我們的線裝書沒有標點符號,看多落後啊,連標點符號都沒有。合邏輯嗎?我們的祖先都是傻瓜啊,還是笨蛋啊,連個標點符號也發明不出來,儘管能四大發明?沒有的唯一原因是什麼?——不需要!難道還有別的解釋嗎?

我們的語言叫漢語!它是旋律型聲調語言,它有聲調沒重音,和英語是相反的!上古漢語還是音高—旋律型,就是聲調互相不交叉(這是我個人的看法,詳見《聲音的意義》)。這叫「四聲對五音」。所以見字就知道樂音。那麼長度呢?他們說我們後來的樂譜,比如琴譜,是減字譜,不記音長,哎呀落後啊。憑什麼我們的祖先記了音高不記音長?笨啊。——真是可笑。唯一的答案:不需要!因為所有的人都會吟誦,所有的人都知道平長仄短!現在一唱《陽關三疊》:渭城朝雨浥——輕——塵——,以前哪有這麼唱的!那是絕句,近體詩,要平長仄短。彈琴的都是文人,從小訓練的,讀詩都是平長仄短!現在打譜的不懂吟誦,打的譜怕是不靠譜。

徐建順 《什麼是吟誦》


!!!!!!啊..貌似沒法給你發這麼長的評論,所以我只能回答在題主下面了….其他朋友們看到了不要說我答非所問啊啊啊….我是回復給安寧小盆友的啊啊啊啊!!!!!!!

咳咳…文中某隻音樂學好友看到你在博客上的召喚就來了…沖著特意為了你註冊知乎是不是應該先給個贊再往下看啊…

如上面那位仁兄說的,您這回答里的點也忒多了,不過完全是你風格,早就習慣了呵呵呵。而且,您這回答讓雖然是學音樂學但是從小受西方音樂體系熏陶的中國傳統音樂白痴的我肅然起敬自愧不如啊!斗膽跟您討論討論..嗯

首先,「我確實記得老師說中國民樂團表演的曲子好多是現代作曲家根據西方音樂理論寫得」這句話,我覺得稍微換個詞就可以用絕對句來說了,就是「中國民樂團表演的所有曲子都是近現代作曲家借鑒西方音樂理論寫的。」而這些作品一部分出自對原有樂曲的改編,另一部分是新的創作。因為民樂團這個東東本身就算是中國近現代音樂的產物。在中國古代音樂中,宮廷音樂掛主要是雅樂合奏(鐃鈸鐘磬那類樂器);文人音樂掛一般是獨奏和重奏(琴簫合奏啥的);民間音樂掛在各地有各種不同的小型民樂合奏(江南絲竹廣東音樂這種,主要來自於各種地方戲的器樂伴奏)。到了近現代(音樂史通常也以1840劃分),西方音樂進來之後開始對中國傳統音樂有了各種衝擊,然後20世紀初五四時期就開始有各種社團致力於改進國樂,理念大概都是學習西樂來改造舊樂,創造不同於傳統音樂的新的音樂樣式之類的,比如大同音樂會改編了《春江花月夜》,借鑒西方管弦樂隊編製,創立了新型民族管弦樂隊,就是由現在說的吹拉彈打四類樂器組成的民樂隊(我不確定這是不是最早的,不過就做這種新型民樂隊的嘗試來說應該是很早了吧)。然後就新作品來說呢,可能還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手法比較傳統的,基本是把中國五聲調式和西方和聲體系結合起來,聽上去旋律優美結構清晰所有人都能接受的,比如《草原英雄小姐妹》之類的;另一種是手法更現代的,調性跟和聲都比較模糊的,更注重寫意留白的,聽上去沒有很完整的歌唱性旋律,也許有人會覺得「難聽」的,這種作品在近二三十年比較多吧,譚盾《火祭》秦文琛《喚鳳》等等等….(你那個汽車尾氣可能屬於兩者之間吧…額..反正我已經覺得那個挺傳統的了..而且那個特殊點,樂隊是西方管弦樂隊,只有獨奏樂器是琵琶,所以寫法肯定不一樣)

So…我balabala說這麼一堆的意思就是…你說的徐志遠那個《夢之舞》是「基於古曲的基礎上借用西方音樂理論的一次升級」,這種中西合璧的做法是貫穿近現代的。至於它升到啥級別了么..我只能說..我..沒..聽..過…哈哈~不過我稍微查了下他,之前主要是寫戲曲音樂的(或者只是重名?),那麼估計應該不會升級的特別遠吧,或者你有音頻么?給我聽聽?

然後嘞,關於古曲那部分…我汗顏地表示自個沒你知道的多….受教了!抱拳!就像你說的,的確那些個古曲現在正以改良了的版本存在著。不過稍微換個角度看,現在的這些改良版也的確不能算作是真正的「古曲」了。因為那些古曲的流傳主要是減字譜或者工尺譜或者另外一些非主流記譜法,這些傳統記譜法記載的不是音高,而是演奏方法,比如按哪個弦怎麼彈之類的。並且跟現在的五線譜、簡譜最大的不同是它們不記載節拍和節奏,只標註了大致的速度。所以現在的譜子都是學者根據自己的理解打出來的,不一定完全還原古樂。

再然後嘞,您隨手更出來的那個部分,演奏技巧之類的,太專業了,恕我也不懂,當年這方面問題我還請教你來著。不過么..你吐完嘈把它跟音樂美聯繫起來了,我覺得可能就可以轉化成「我們該如何評價這種追求『難度』的做法?」吧….再因為當中的這個『難度』是因為作曲家故意用一些怪怪的技法難為你們,所以再轉換一下,變成「我們改如何評價這種用新技法創作民樂的嘗試?」(我也不曉得你有木有這層意思,唉算了,就發揚你的跳躍式思維亂想了怎麼地吧)

咳咳..要說這個么…先限定下對象,大概就是前面說的新作品當中的第二類吧,調性跟和聲都比較模糊的手法更現代的那類。這種做法從大的音樂創新的角度來看其實是必然的。就像西方勛伯格拋棄調性寫無調性音樂或是各種先鋒派的音樂實驗一樣,是因為音樂的表現力在一種體系內已經發展到極致再沒什麼前進的空間了,所以需要突破傳統去尋找新的藝術表現力可能性。對於民樂來說,如果一直停留在前面那第一類作品的範圍內,作曲家和聽眾都會欲求不滿,於是不斷尋求新的技法。但是這種創新嘗試帶來了一些你所謂的「副作用」,其一就是你說的演奏難度,有些不存在與傳統民樂規則中的新的音符組合的出現使得沒法演奏(當然,也可能是作曲家不了解個別樂器演奏法的個人原因導致的,所以汽車尾氣作品的大師是一直跟一個琵琶演奏家交流著創作滴),另外一個你也說到了,就是聽覺上難以接受。(所以我是在整理你的思路嗎尼瑪????另外,原諒我糾結病又犯了,這裡的聽覺接受度也是相對的,人對於創新式作品總是不能馬上接受的,但是隨著審美的耳朵的不斷發展,原來覺得難聽的會慢慢能接受甚至覺得好聽,這就是為什麼巴赫的作品在同時代也不被接受但是我們現在覺得好好聽!by the way,我其實還不知道你的聽覺尺度在哪呢…你說的奇怪的變調和效果粗糙嘈雜到底是什麼程度的)

你在說這個問題的時候用的句子是「對於音樂美的更高追求造成了難度提高的副作用?」….好吧我總算髮現了,剛才我說的那麼一堆其實是在幫你解釋這句話,來證明的確是這樣的。不過稍微調整下吧,改成「對於音樂表現力可能性的追求一定程度上使得演奏難度提高,但是對追求音樂美也許會起到副作用。」你是這個意思不?

那麼,到底應該怎麼追求音樂美?這個問題太大了又太難講清楚,我想等我再念幾年研究生再回答吧哈哈哈(如果能順利過關的話)。不過我前面提到的那倆作品,《火祭》和《喚鳳》,是這種新嘗試中很成功的作品,差不多算是音樂界內的共識看法吧,你可以聽聽然後找找自個的尺度哈~~~~~

嗯..就這樣…相信你能理解我混亂的思維………..


百度百科:泉州南音_百度百科

說起古代音樂的遺存,真的不能不說南音,因為在泉州,這些調子每天晚上都還能再街頭巷尾耳聞,一直以來都習以為常,但是某次一日本朋友來泉州的時候,一起去一個南音茶館喝茶,日本朋友突然深表震驚,說和他們的「國寶」雅樂有異曲同工之妙,我才知道原來我們的泉州的老人家的票友團這麼牛逼。

。。。。。。。。。。答題。。。。。。。。。。。。。。

遺失了嘛?應該說遺失了大部分了,現在流傳下來的只是一些。只是完全消失不見了嘛?這個肯定不是,至少我知道的現在泉州已經有專門的南音學校了,只是招生比較困難。


有人在做這種復原工作的

蘇教版高中語文課本唐詩宋詞那本後面有個姜夔「好花不與殢香人」的曲譜

不過中國的記譜法真是...誒。姜夔好像是用的自創的記譜法?其實工尺譜也令人頭大,沒節奏。

古代(包括現在農村什麼蓮花落啊鳳陽花鼓啊)都是師傅教唱這種,根本沒有譜的,也可以按個人喜好跟學生的程度增減。

霓裳是有的,今人修訂版。


神馬最炫民族風都弱爆了。什麼是中國古代音樂?這才是:

視頻封面【Dewey.R】華夏古樂 - 唐曲《瑞鷓鴣》視頻

雖然這個例子可能不太典型,因為它是唐代受西域音樂影響的龜茲樂,非「正統」華夏音樂。但形制等各方面仍是依照華夏的規矩。這首曲子明顯不是華夏的以五聲為主的調式,且有復調,可以看出這個時期的中國音樂無論從樂理還是從形式上都是極其豐富的。

另外,據我所知,祭孔的釋奠禮上用的雅樂是從隋唐完整流傳至今的(隨其一起還有釋奠禮上用的八佾舞,為少數流傳下來的漢民族舞蹈)。

想了解「正統」華夏音樂的,還可以去了解一下「南音」等。

對音樂專業學生,可推薦書《唐樂古譜譯讀》。

另外還有幾個碟,《華夏弦歌集》,《中國古典音樂歷朝黃金年鑒》以及《華夏古樂》(DVD),可供參考。

無論古今還是中外的音樂,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從多元化的角度來說,任何一種藝術形式的遺失都是令人痛心疾首的。任何藝術形式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在一個成熟的市場環境下,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音樂。為什麼要去研究、復原中國古代音樂?因為它很美。這種研究也必然會滋養當代音樂的發展。

================================================

需要補充一下,我說的「正統」只是為了在風格上稍作區分。事實上並不存在所謂「正統」與「非正統」之分。唐代的音樂受到西域的很大影響,但它們依然是中國的音樂,毋庸置疑。

另外,有人提到了日本雅樂。它確實是來源於唐代的燕樂沒錯,但經過了千百年的發展,如今已發生了巨大變化,必然融入了日本本土的元素和審美。而且當初唐樂傳入日本也並不見得就是原樣複製的。當時並沒有現在的音頻視頻技術,也沒有如五線譜般準確規範的記譜法,減字譜受制於樂器,同一個譜,不同人製造的樂器演奏出來很可能完全不同。所以個人認為日本雅樂並不能認為是唐樂的遺存,只能說受到過影響。另外,要說到流傳在域外的中國古典音樂,你們為什麼不關心一下朝鮮半島和越南?

再另外,明清的戲曲音樂,當然也算中國古代音樂。並且它們流傳至今。


我一直在關注詞牌的唱法是否真的失傳了。從一直以來得到的信息,似乎文藝作品裡提到這個事的時候都很肯定的說沒有,學術類文章里都很肯定的說失傳了。我想大概是真的失傳了吧。

不過詞牌只能算古音樂的一支(雖然是很大的一支),中國古音樂還有很多,不可能都失傳,那叫斷層,中國五千年歷史裡斷層很少,所以應該很多古音樂是傳了下來的。


泉州的南音啊=-= 現在去泉州還有很多表演的 在泉州市鯉城區新門街的泉州南音藝苑


蔣勛說宋詞有提到,姜夔的《長亭怨慢》在廣東地區被整理出來,用粵語唱,還有古譜(雖然很可能已經過種種修改)。


絕大部分遺失了,比如秦襄公聽的音樂,秦庄公聽的音樂,贏政聽的音樂,齊恆公聽的音樂,劉邦聽的音樂,漢武聽的音樂,楊廣聽的音樂,唐玄宗不可能只聽一首霓裳吧?,還有宋仁宗聽的音樂等等。要知道,在古代,沒有現在在這麼多娛樂活動,除了品美食,泡妞,打獵,看舞以外。聽音樂也是生活娛樂的重要部分。 你覺得乾隆看戲會比現在檔次低嗎?乾隆時代的戲曲演員水平會比現在低嗎? 以前歐洲貴族為了追求極致高音,都產生了伶人,而作為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大中華,集全國之力的帝王,會享受不了好音樂? 你可以看看古代的工藝美術品就知道什麼叫帝王級享受。

不信?且看咸豐帝對於戲曲的痴迷程度,曾訓一個戲曲演員讀錯字,還說舊譜錯了,可見對於戲曲研究下了很大的功夫。 當然,作為一個國家領導人,這個是要批判的。


據我這個初級民樂愛好者所知,還是保留下來了一部分。

題主可搜索納西古樂(唐宋風)

試貼一曲《水龍吟》

視頻封面納西古樂《水龍吟》 視頻視頻

以及琉球王庭樂曲(明清風)

試貼一曲《紗窗外》

視頻封面琉球王庭樂曲《紗窗外》視頻

ps.想起小時候(近30年前)住在鄉下老宅滿耳都是附近茶館裡彈奏的江南絲竹紫竹調等等不勝唏噓,因為現在再也聽不到了,都拆了、造了樓房超市…………


的確遺失了一部分,但留下來的還很多。


神韻哲學什麼的說不來,從現今的音樂的產生方式來說大體寄托在西方的理論和樂器上。

首先,我聽說過吉他solo藝術家,不怎麼聽說過即興的民樂藝術家- -但是玩樂隊的朋友都說

中國風是5聲音階。這個也許是一個蠻容易理解的概念。也是說做民樂的一個元素吧。剩下也許是樂器的音色了。至於唱就不了解無法說些什麼。

說發展受眾的話,那自然是中西合璧這個詞了。做流行音樂的見不少,但是也許在學者們看來不嚴肅。但是交響樂團做並不比用現代配置的電聲樂隊做來得又清高到哪裡去。小編製電聲樂隊無疑是這些年頭最容易讓年輕人著手去做的東西。不然就發揮音樂人擅長的東西去做開影響面,不然就純粹的回到原來的樂器去做。要想民樂更純粹,就用原來的樂器去演奏他,並且這些東西需要自然的在這些樂器的演奏過程中實現出自己的進化,出產新的曲子。此類也許還可以稱之為嚴肅的民樂回潮,不然用西方樂器的話,不見得因為交響樂團氣勢磅礴高大上所以就叫做高度還原了民樂什麼的。

永遠就是這麼幾首經典曲目的翻彈改編根本談不上興盛甚至流行。依舊在高雅音樂的範疇被束之高閣。


也過嗎


推薦閱讀:

韓國人在中國明朝以前穿的是什麼樣的服飾?
中國的傳統思想也是圍繞著"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而闡釋的嗎?
故宮博物院一系列 App 是誰做的?
你為什麼喜歡京劇,覺得京劇好聽在哪裡?
如何看待最近瘋傳的環衛工呼籲少放鞭炮,可以早回家這件事情?可否深層次論述一下?

TAG:古典音樂 | 傳統文化 | 中國古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