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部分作家在發表對社會的看法的時候喜歡攻擊從事商業活動的人並藉此營造優越感?隱藏在這一現象後的心理和社會原因有哪些?

很多時候看一些作家發表的一些文章,抒發其對一些社會現象的不滿,但是卻總喜歡攻擊從事商業活動的人。往往在作家的筆下,這些從事商業活動的人是一幫唯利是圖,除了金錢就不存在任何價值取向的角色。這一類的文章在攻擊過後往往宣傳的是作者本人認可的生活方式,並在字裡行間透漏出優越感。然而從這些文章的表述中可以看到,這些作者對商業活動和從事這些行業的人的了解是極其淺薄的。為什麼作家在寫作的時候會出現這樣的不負責任的現象?隱藏在背後的心理和社會原因又有哪些呢?


首先,我承認有這種現象,用這種方式來張揚自己的優越感或求得心理平衡。畢竟,在目前這種商業社會狀態下,作家有些受冷落,不像過去那樣被人羨慕了。如果受到一些人的追捧,也反映一些人的失落和平衡需要。

但這件事不能一概而論,還要具體作品作具體分析,因為確實存在唯利是圖、拜金主義的現象,在許多方面,我們已經遭受懲罰,如最近的塑化劑問題。作家是可以代表社會的良知,就此發言的,以警醒社會,充當社會矯正器的作用。


手機ing 短答

如果世界可以分為追求「效率」和「公平」的人兩種的話。

藝術作家因為其人文關懷的特性,容易成為追求公平的人。

而商人則因為其天性趨利的特性,容易成為追求效率的人。

原本其世界觀就不一樣,互相相輕也就不足為奇。


基本上中國作家還是農耕社會的思維。他們說商業無誠信,不知道誠信乃商業之本,從中孵化而來。他們要商人講道德,不知道私慾才是市場發展的潤滑劑。不讀任何經濟管理類的書,僅憑可憐的想像力去推斷商業世界的然和所以然。

中國作家大部分腦子一團漿糊而且拒絕邏輯和理性。對社會問題的批語和見解根本不能跟一些企業家和經濟學家相比。他們多數寫了幾篇小說,發了幾篇社論就以為自己是公知和全知了。

活著的中國作家的書沒幾個可買的,後人看這個時代也會驚嘆於這些人怎麼好意思自稱為作家,也會驚嘆於民眾的審美水平會如此低下~

中國商人接觸商業實踐和西方經管理論,反倒進步很快。怎麼說呢,有些作家可能是嫉妒(商人的物質生活確實比文人一下子好了太多,之前兩者可簡直是不同階層的人呢)和思維真心跟不上而產生的誤解吧~看看他們宣傳的生活方式,什麼品茗、賞花、澹泊、靜修等,一幅未老先衰的樣兒~

而且中國文人有不負責任,信口跑馬的傳統。因為沒有經過腦力鍛煉,不亂講他們就不知道講什麼~

嗯,就這些,你問得比較亂,我也答得比較亂:)


所謂的作家所要捍衛的知識/文化是一種話語權力,他們對於商業活動以及從事其行業的人的攻擊是一種對於其話語/權力的展示和捍衛啊....

也是一種抵抗金錢這種社會資本對於社會侵蝕/影響力擴大的方式吧...

當然也可能是對於知識的追求之類的形而上學的價值觀以及對於社會前途的憂慮(這個常見穆勒對於人應該會追求的生活的論述,他覺得人會自然而然的追求那些有知識文化的生活....)

個人覺得,他們只是懷念過去,覺得那個時候「知識文化」被看重,而現在這種狀況被改變了...實際上,那個時候,「知識/文化」恰恰被政治/宗教所綁架了....


這種問題不點名沒有討論價值。


如果不是另有深意地兜售民意、良知和道德的話,我把該問題歸因於農耕文明的粗陋和淺薄。這類傢伙往往無知、愚蠢,對市場一無所知(當然,如果他的作品可以暢銷,他也不會太介意),以為攥著「無商不奸」的標尺便可把世界上的一切丈量。

他看不到交易是自願的,看不到交易會增進雙方福利,看不到在只有自認為賺到了的情況下交易才會發生。他只知道資本家貪婪、商人蠅苟,卻不知道市場中貢獻越大才會獲利越多。他認準了市場經濟是叢林法則,卻認識不到市場才是孕育道德的搖籃。

也可以說,他們否認人性是自私的,或者他們在承認人性自私的同時又認為自己是超凡脫俗的道德聖人。否則,只好惡毒地揣測:這世上沒有什麼比販賣良知、嘩眾取寵更划算的事兒啦。

...........................................................

針對@王鋒的補充:

所謂「無商不奸」倒未必就是認為商人不誠實。放到「讀書人」身上,更是一種對蠅苟趨利者的鄙夷,所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嘛。但對當代作家而言,這多是一種純粹的酸葡萄心理了。

另外,此處的「商人」是一個不正式的統稱吧,嚴格來說應該是企業家。至於是從事製造、貿易、服務行業亦或IT、文化產業,都無所謂。有需求他們才會存在,並無高低貴賤之分。

當代中國社會可以說人人都羨慕商人,但那是像羨慕貪官一樣羨慕,眼饞的不過的金錢和權力。真正的商業精神還不知道在哪個犄角旮旯里撂著呢。一個從未正視過商人的群體不存在一夜之間高估商人的可能性。


我倒不認為這事和農耕文明有多大關係。現在的作家們都基本脫離農耕文明了。雖然中國古代有重農輕商的傳統,不過現在這種觀點也基本沒有什麼市場了。

作家們的這種思想態度應該和新中國成立後一系列的國策有關。

建國後不久實行物資國家統一分配製度,完全瓦解了商業。稍有從事商業活動的人就被打上投機倒把的罪名。很多作家都是從根本沒有商業的環境里成長起來的,他們對商業陌生而抵觸。

改革開放後,一部分人因從事商業而富裕,也產生了一些不好的現象。作家們目睹了這些現象,自然會對商業產生厭惡和嘲諷的心理。這在不少作家的作品裡也有反映。

更重要的一點是,作家們本身所在的行業,其商業化進程慢,程度低。很多作家還是依附在體制內。出版、報刊等文化產業的體制改革遠遠落後於經濟體制改革。近些年由於部分擁抱商業迎合大眾的作家的成功,如韓寒、海岩等,也加劇了很多作家的不平衡心理。看有多少作家批韓寒就知道了。

那麼,現在一些作家抵觸商業活動的心理也就不難理解了。


此思想確實源自於農耕社會,但我不同意李智慧的觀點,即輕商思想是因為覺得商人不誠信。

歷史課本上說:在中國傳統的農業社會,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占統治地位。這話翻譯過來就是:糧食我家種,豬牛羊我家養,衣服我家養蠶寶寶自己織。(鹽鐵是例外,但那是政府壟斷經營)。交易在人們生活中沒有存在的必要,那麼以交易為主的商人就沒有存在的空間,更別說擁有社會地位了。

後來由於發現分工能夠大大提高生產率,那麼相應地,交換成了必要行為,因為由於分工造成了人只能製造一小部分東西,其他生活必需品必要通過交換來獲得。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商人的地位由此得到提升。但在中國,傳統的農業經濟的力量過於強大,商人在經濟生活中的地位一直不高,即使出現了,也會被貼上不誠信,見利忘義,無奸不商等標籤。

其實這種思想主要還是商人不從事實際的生產,雞蛋牛奶大米小麥,鋼鐵汽車電視冰箱,無一是商人所製造。但商人的交易行為確實能夠促進商品的生產,這一現象是容易被從事第一線生產活動的工人農民所忽略的。商人的地位不必刻意降低,更不能過分拔高,特別是到中國今天這種變態的程度,商人是眾人艷羨的職業,從事實業製造的人反不被重視。


不排除有虛榮心泛濫嘩眾取巧的存在,但是恐怕是因為他們的見識跟答主不一樣的原因。一句話,他們看得到你看不到的東西。


同意@李智慧 的觀點,該問題源於自給自足的農耕文化延續以及古代文人長期以來對商人的鄙視。


請舉出具體例子,你的這種提問總結好像要打死一大片人啊


我覺得不能從發現一些作家寫這樣的文章,就推導出作家往往都這樣乾的結論。對每一個單個的作家的這種行為都應該單獨加以分析。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多譯者在翻譯日文時把日文中的漢字直接保留譯成漢語?(而不用通行的漢語辭彙)?
如果一個人回到10年前,他能引領網路流行語的熱潮嗎?
為什麼全世界都歧視華人?
有哪些你曾經認為是假的,其實是真實存在的事?
英國王室究竟有什麼作用,為什麼保留?

TAG:文化 | 社會 | 社會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