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自學書法,該買什麼工具呢?
本人剛上大學,雖然一直想學書法,但高中的時候沒什麼時間。現在時間寬裕,但不知道從哪兒著手,希望大家給我些建議。
一、理論書籍。如果對書法的審美取向和筆法沒有明確的認識,面對諸多字體、風格,就容易茫然,或會被流俗所傳的錯誤認識所誤。理論書籍中,古人的經典多用比喻,不好落實,近人的文章又多好談玄論道。惟沈尹默老的論述最好。但沈老的文章較多且零散。並且對讀者的學養有一定要求。建議慢慢看,讀透。當代人中,孫曉雲的《書法有法》說理詳實,可操作性強。網上也可找到一些視頻示範。可做為啟蒙書。
二、字帖
之所以要求先看理論書籍,就是對歷史上的各種字體、風格有所了解,以便選擇最喜愛的下手臨摹。具體字帖自選。上海書畫出版社的字帖就很全,印刷質量也好。有些經典碑帖,如顏勤禮碑的不同拓本都有。三、毛筆挑毛筆的原則是「尖齊圓健」,簡單的說,同一批筆中抽出一支泡開,把毛壓扁後,末梢是齊的,說明不空心,再蘸水寫寫,感覺彈性合適即可。選擇軟硬兼毫,視你所寫的字體而定。其原則在《書法有法》有敘述。四、其他書畫氈一方,水杯一個,墨盒一個,也可用小碟子代替。用一得閣墨汁即可。墨的質量良莠不齊,實在不必因嫌墨汁稀而再買墨。(我都用鴕鳥的來著……)普通玉版宣紙一刀,或元書紙,乃至舊報紙、信箋皆可。實在不必買紅星的。筆架一個。套袖一副。防臟很實用。印之類,有閑錢可購置。不必需。謝謝邀請。
一般來說筆、墨、紙、毛氈、筆架/隔、墨碟、筆洗,字帖就可以了。
硯的話根據您自己個人的情況選擇吧,硯有好處,除了拿來書寫之外,磨硯的動作可以鍛煉手腕力量,它更重要的意義是讓你靜下心來,以及為接下來的書寫作醞釀形勢。但研磨並不是那麼簡單的在硯石上轉圈圈而已,研磨的手法、速度對出來的墨成色都有影響,而且墨要隨磨隨用,很長時間才能磨出一點磨,前期準備消耗的時間太長反而可能會影響寫作的積極性。(論古代書童的重要性)如果是初學者的話,不建議用硯。筆:大體有狼毫,羊毫、紫毫、兼毫。初學的話有一支兼毫基本上就可以解決用筆問題了。其實什麼筆都能寫,只要你拿起來。但畢竟我是個話癆…忍不住想再叨叨…篆書:篆書講究「婉而通」,臨習筆法以中鋒為主,筆劃要求圓實勁健,運筆的時候做到流暢通達。小篆比較一般的字要大和長,多弧線圓寫。按理說長鋒羊毫是最適合的,羊毫蓄墨能力好,寫出來的字比較潤,不容易枯,但羊毫偏軟,難控制,功力非厚不建議使用。當然如果就是沖著要訓練自己的運筆能力的話那也不會攔您的。初學的話用長鋒羊兼毫較好。狼毫偏硬,彈性好,二者可互補,但至於是三羊七狼還是七羊三狼或其他,還是得您自己去感受一下。隸書:隸書端莊雅麗,從小篆中去繁增體,最明顯的橫畫變化,蠶頭燕尾,一波三磔,以波勢特徵與小篆典型的圓勻弧筆相別。字形雖已各異,筆法仍存篆意,逆筆回鋒,寬扁波呈,用筆鋒健尖的狼毫來表達的話,需要更多的用心和注意,所以一般還是建議用兼毫。楷書:正楷是從隸書和章草的結構和點畫兩方面同時加以簡化的結果,結構的簡化表現在筆畫的減省,點畫的簡化,表現為屈曲的線條趨於平直。特別是點畫的變化,它對楷書的形成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而為了彌補筆畫減省,用筆平直所帶來的審美的損失,於是在筆畫的端部及折點加入了提按的方式,使點畫更具變化和美感。正楷是一種相對靜態的字體,為了在這緩慢的運筆過程中達到相應的筆壓,做到點劃轉折的收放自如,因此對筆的健尖和彈性需求比較高,狼毫和兼毫可用。我覺得我好啰嗦啊…行書:常有人說行書是快寫的楷書,給人感覺好像是先有了楷書才有行書,其實不然,它是與楷書並行從隸書和章草發展而來的,它的結體介於楷草之間,兼具楷草的筆法特徵,對筆力的要求如上,狼毫,兼毫皆可,但兼加健為上。草書:草書也是從漢隸演化而來的,結體較為簡約,為了表現其奔逸放縱,自由流暢的特點,一般用比較柔軟的毛料製成的筆會好一點,且草書講究筆法相帶、筆勢相接,即使出現筆斷,也要意連,做也要做到看起來是一氣呵成的,所以老是寫兩筆就停下來蘸墨的話就不好玩啦…說的就是你啊,羊毫!或者羊兼毫!不過通常練到草書的人基本上都玩筆玩的隨心所欲,不限制筆性了…比如那個喝高了用頭髮來寫字的張旭同志。墨:一得閣額。
紙:練習的話毛邊紙即可。千萬別去買那種黃黃的機制的,也別買那種水寫布。書法氈:用來防止紙張滲墨弄髒桌子的。每次洗筆洗碟子就已經夠麻煩了,還要再擦桌子真的好累的。筆架和筆擱你看著來咯,它倆的作用一個是平時放筆的,一個是寫字時放筆的,我家雖然有筆擱,但我通常寫字的時候還是比較順手架在墨碟上…平時洗完筆要順手就用乾的毛巾或者紙順著筆尖吸干水分,我一般吸完水分後就把筆平放在紙巾上,第二天就幹了,然後倒插回筆筒,最好是用筆架啦,但是我覺得筆架都比較丑…墨碟:嗯,你懂的。筆洗:有時候練著字可能突然會需要離開一小會兒,洗筆的話很麻煩,不洗筆的話過了一會兒筆就幹了,回來再寫的時候更麻煩,而且現在的墨都是有膠的,經常這樣的話對筆也會有所損害。這時就可以在筆洗里大概的唰一下。字帖:這個就比較重要了。初學的字帖對你往後寫字的影響是比較大的。但是這個又比較難說,因為每個人的喜好都不一樣。以下是我教我家孩子寫字時的帖子,一家之言,僅供參考:篆書:大篆《甲骨文》 孟鼎散氏盤
小篆《嶧山刻石》 李陽冰《三墳記》 吳讓之《瘐信詩》 這幾個帖除了本身的藝術價值之外,也是很好的中鋒練習範本,初學書法,中鋒是邁不過的坎~隸書:《張遷碑》(我小時候初練的是曹全碑,但我覺的男孩字還是雄正點好,把我小侄子弄的哇哇叫,哈哈。其實《曹全》比較容易上手。張遷碑的難度較大,他們兩個剛好是兩種不同的美,你可以看一下) 《曹全碑》 《禮器碑》 《石門頌》魏碑:《張猛龍碑》不喜歡這風格的話也可以去看一下《龍門四品》。我個人是對張猛龍有偏好的,魏碑里最喜歡它啦~
楷書:顏真卿《自身告書帖》 《竹山堂聯句》《顏勤禮碑》
褚遂良《雁塔聖教序》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趙孟頫《洛神賦》行書:《蘭亭序》初學不建議直接上,可作為訓練和培養審美感受力的對象,不能沒有。 王羲之 《頻有哀禍帖》 楊凝式《韭花帖》 顏真卿《祭侄季明稿》 蘇軾《黃州寒食帖》 米芾《賀鑄帖》草書:皇象《急就章》
楊凝式《神仙起居法》 孫過庭《書譜》 王羲之《初月帖》 智永《草書千字文》 懷素《苦筍帖》 張旭《古詩四帖》 黃庭堅《諸上座帖》字帖的選擇浩如煙海,上述的作品是我大概的按照主要的風格類別:典雅、樸拙、方勁、流美,以及一個大概的筆法發展的演變挑選出來的。由於個體氣質、性格,審美的差異,這些作品也許並不都讓您喜歡,但還是建議您去讀一下這些帖,這樣不僅能對書法有一較全面的認識,更重要的是提高您的書法審美感受力,去認識這些作品特殊的形式構成、表現力。
理性的去認識沉入這些作品,把對這些書法作品的感悟變成屬於我們自己的藝術敏感與技巧不斷生長的起點。
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已經很困了,腦子有點迷糊,可能有回答的不夠周全的地方,有疑問或者錯誤的話還請指出~謝謝謝邀。
筆:我覺得二三十元的就可以了,淘寶上很多。很多書法QQ群里也有。(四方雅集的筆就能用)
墨:我還是推薦買塊硯台自己磨,因我用過一得閣的墨汁,好點的需要自己兌水,經常兌多了,很麻煩,所謂不用兌水的書畫墨汁,老實說,也不大好,尤其北方天氣乾燥,很容易就濃得化不開,還是要兌水!
自己磨的墨,質量好得多的多,而且如果不是寫榜書,耗墨不多,自己磨幾分鐘也就夠了。注意要一點點的加水,加一點,磨一會兒,再加一點,不要上來就把水一次加足。
紙:我推薦一個華濟紙業,我在那買了足夠五六年的紙了,質量過得去,但價格實在喜人。
硯:這個是無底洞,貴起來沒邊,我建議兩三百的也就夠了,最好是帶蓋的,一個是蓋子掭筆方便,二個是墨多了暫時不寫,蓋上蓋,不會蒸發掉。硯的麻煩之處在於每次用完都要洗一下。
字帖:這個我是沒什麼可說的了,買了上百本,瞎練,結果什麼也沒練出來。還不如聽人家的,老老實實抱住一本練個一兩年。唉。俄羅斯掰韓國,就是不好使。
毛氈筆掛之類就沒有說了,因為你去買紙什麼的,老闆一般都會送的。
中國書法,從撅腚設計到從容揮灑
有一陣子,日本人的書法備受推崇,那種墨氣淋漓的字讓看慣了殺氣騰騰的新魏書的人眼前一亮,人家的字怎麼就這麼生動,似乎能感受到書寫者的內心一般!
這之後,大家不約而同,字都〝拙〞起來了,說什麼〝積學大儒,必具神秀,三歲孩童,天真爛漫〞。積學是不必積的,因為沒那個工夫,家裡等米下鍋呢。於是寫孩兒體了,這些人當中,郭子緒很出了一點名氣。孩兒體雖好,究竟是老萊子七十歲斑衣戲彩,娛樂了雙親,噁心了大家。終於式微了。這之後,有一批書家開始追求所謂晉唐筆法,魏晉筆法。陳忠康,翁志飛是其中比較突出的。論臨帖,似乎二王系的東西吸收的不錯。但看其創作,字就比較單薄軟弱。視頻很多,看了就會發現他們是運指力書寫,而非運腕。指頭很用力,而且是蠻力,全身緊張。腕是死的。寫字這麼快樂的事情,變成了上刑。歐陽修說,當使指運而腕不知。歐陽公書法平平,然而此論頗有道理。 指,腕各有作用,不可偏廢。單純運指,字必拘束,行氣不暢。單純運腕,缺少細節變化,寡淡無味。(比如懷素自敘帖)運筆上的缺陷,導致了中國學院派書法只能不斷重複自我,千人一面,千部一腔。除了標誌性的末筆那長長的細尾巴。沒什麼可玩味的東西。
書法,也是表達。一個人哭,不是為了和他的笑容作對比。哭只是哀傷的表示。怒,也不是為了和他從前的隨和作對比,只是不由自主!學院派書法,往往強調輕重,燥潤,粗細,疾澀等對比,結果,是做作。故意做出種種變化。似東施捧心,醜惡畢露。今天,如何自由書寫?首先,要學會運腕。可以先寫稍大一點的字。不求酷似原帖,細細體會筆的前端(一公分左右)的部分,在紙上彈來划去。起初,可能感覺筆像刷子刷動。止步於此,就是江湖體。更進一步,感覺書寫時筆像刀子鑿子挖動石頭。若自滿,會淪為字匠,除了魏碑,唐楷,其餘難有進步。多數愛好者會倒在這裡。繼續研習,感覺書寫時筆像刀子輕快地割肉劃肉,又像用鞭子抽打馬匹。這時候,就多了幾分開悟。再進一步。用筆加以遒勁,如同貓在牆上蹭癢,而不是輕輕划過。恭喜!此時已可追蹤魏晉人的筆法了。最後,書寫時感覺筆下像山上的雲霧,似連非連,似斷非斷,變化萬狀。此時,運腕已熟。不必山寨古人,筆筆與古人暗合。自由書寫,第一要靜,很容易,也很難。知乎有很多相關的問題,你需要先提高信息檢索能力才能自學
推薦閱讀:
※家裡從80年代就做墨汁了,該怎麼繼續下去?
※沒有書法基礎能直接練蠅頭小楷么?
※舅舅是一名書法從業者,我是門外漢,想知道舅舅書法大致達到什麼水準?
※成人零基礎在家學毛筆書法,選一個什麼樣的字帖比較好?
※寒假期間在街頭擺攤,銷售現寫現賣的對聯應該注意些什麼?
TAG:毛筆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