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老一輩相比,80、90 的消費群體在決策風格上出現了哪些差異?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新消費時代,更多「消費」相關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我的父母經歷過災荒,我的爺爺奶奶經歷過新舊時代的交替。

即便父親現在月薪七千元,糧食每畝均產1100斤,但他依舊省吃儉用,買最便宜的酒,抽最便宜的煙,後來乾脆戒煙,見不得我們浪費食物。

這是時代的烙印,是無法改變的心理慣性。

在此前提下,回答題主的提問。

消費觀念上,兒時穿舊衣服、補丁衣服、不買零食,雞蛋是奢侈品,每個月吃一次算是大餐。父親當時日薪15元,每個月全部寄回。母親只留下50元算是日常花銷和我們治病的錢(我和家兄兒時多病),其他全部存起來。

直到我初中畢業時,母親還會去娘家淘衣服讓我穿(姥姥的村子裡,當時有一個舊衣服市場)。我沒賺錢,雖然討厭,但沒辦法。

上學期間有了兼職收入後,才開始捯飭自己。衣服、鞋子、電子產品等等,我是21歲才擁有了第一台台式電腦,緊接著給自己買了一台筆記本。台式電腦安裝時,父親擺明態度不允許,覺得花銷太多不值得。可因為不花他的錢,拗不過我,只得同意。現在他倒是玩得不亦樂乎。

看到我手裡的智能手機,也是擺出一副嫌棄的態度,覺得花這麼多錢,不如存起來。

衣服太貴也不行,太貴是什麼概念呢?就是一百塊錢。他覺得穿地攤貨挺好的,年輕人不該追求奢靡。我偏偏買阿迪、耐克,還偏偏在他眼前晃蕩。現在想想,那時候幼稚也無趣。

他很支持我讀書,每次從學校回家,他都要問我有沒有買什麼好看的書,然後誇我幾句,自己拿著其中一本美滋滋的去看了。這筆錢,他倒是一點也不看重。

孔子說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在他老人家那裡,是行不通的。他認為,這些都該是待客用,自己犯不上折騰。有了好酒呢,例如這幾年,年三十上都會送他一瓶茅台,他都是喝上一杯,剩下的藏起來。或問:你幹啥藏起來呢?他只會嘿嘿笑一下:有了客人再拿出來,有面兒。

通常,有了客人也不會拿出來,他就那樣藏著。也不怕散味兒。

我輩就不同了,雖然算不上花錢大手大腳,但有了一定的審美能力,知道哪筆錢要省,哪筆錢必須花。

概括起來,無非是一句話——能用錢換時間、換體力的,絕對花錢去換。當然,跟年齡和身份也有正相關關係。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怎麼花都行。父母認為不可取,錢是緊要時花的,不是平常日子的必需品。

他們要攢錢給兒子翻蓋房屋、娶媳婦兒、遇急、治病。現在姑娘們要求高了,還得攢下來買車、買房等等。他們一輩子都在這幾件事上打磨,但似乎永遠跟不上時代的發展。

所以,老埋怨我不早點結婚,又讓他們多遭了幾番罪。

大體如上。十年後,恐怕零零後們也會提問類似問題。


關於年輕人的生意,我們有在認真觀察,下面這些結論有很大一部分貢獻來自於我們的用戶——從數據來看,27 歲以下佔據了相當大的比例。在大約一年半的時間裡,好奇心研究所做了超過 700 個主題的消費行為、消費心理的調查,有近 310 萬人次參與調查。我們整理成了46條:

1. 並不是所有年輕人都知道以及了解二次元。

2. 可能靠品牌消費區分彼此或者尋找同類,其中包括訪問的網站和使用的設備。

3. 「萌」和「賤」都是熱門消費品,後者的熱度正日漸超過前者。

4. 習慣用符號敘事,包括 emoji 和自定義表情。

5. 不介意看廣告,如果它有趣的話。

6. 出門千萬不能忘記的東西是手機,而不是錢包。

7. 安全軟體的最大理由是厭惡彈窗。

8. 惡劣消費體驗前三位因素是:商場導購、不認路的司機和不靠譜的租房中介。

9. 48% 的消費者願意為好看的零食包裝而去購買零食。

10. 「對自己好一點」是一個重要的消費理由,另一個是顏值。

16. 在裝修房子這件事最厭惡的 3 個元素是:吊頂、水晶吊燈和沙發茶几電視這個客廳老三樣。

17. 對品牌有追求,但消費很分散,每一個品牌背後有一群它的粉絲團。

18. 把淘寶當搜索引擎使用,在商品描述中學習新概念,把客服看成活的商品使用手冊。

19. 關於天氣 App 最強烈的要求是:好好預報,別搞社交。

20. 朋友圈「好友」範疇變得越來越廣,自發創作內容時會變得猶豫。

21. 反對快餐的原因主要是它們越來越難吃,而不是不健康。

22. 最厭煩的互聯網名詞是「互聯網思維」,其次討厭的是「微商」。

23. 對外賣口味的投訴遠遠少於憧憬,最主要的抱怨是想吃的東西都不在配送範圍內。

24. 愛便利店主要因為它體貼又撫慰人心——「想要的時候它總在」。

25. 被 mark 最多而又無情遺忘的東西前三名:書單,APP 榜單,健身教程。

26. 超過五成的年輕人討厭客服熱線語音提示的設置。

27. 換手機不需要理由。

28. 下載最多的「一次性應用」是可以領優惠領完就 Say Bye 的消費應用。

29. 多功能性化妝品備受親睞,比如一次搞定全臉的 BB 霜。

30. 相比之下護膚品就不愛全套,年輕人一般只買其中一兩件明星產品。

31. 男性消費者並不忌諱美容和護膚產品,但大多數時候無法找到合適的包裝。

32. 並不討厭喝茶,但覺得現有的喝茶文化表達過於老氣。

33. 在網上買生鮮最擔心的是「貨不對版」和食材種類不全。

34. 最討厭綜藝節目里的苦情把戲。

35. 對本土文化產品更為寬容,但更加在意是否原創。

36. 排解孤獨的主要做法: 刷劇、睡覺、看綜藝。

37. 最常搭配啤酒的食物是燒烤。

38. 在各種廣告形式中,最討厭的是視頻前的長廣告。

39. 看明星真人秀最大的原因是為了合群。

40. 認為最能快速提升生活品質的東西是 iPhone。

41. 運動消費里最願意花錢的部分是鞋。

42. 海淘最大的失敗是東西買回來發現 Made in China。

43. 不愛去 KTV 的原因是 KTV 給人的社交壓力太大。

44. 不愛喝酒,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們並不好喝。

45. 喜歡價位在五六百元的中檔酒店,但可能不太願意分享卧室作為 Airbnb。

46. 不一定想買房,但一定想過上便捷而有趣的生活。

我們搜集數據的方式主要通過「投票」和「我說」兩種形式,就像這樣:

我說:你最受不了Airbnb的哪種使用體驗?

你無法忍受哪種裝修風格?

你每天會關於吃做哪些決定?

投票:你買過哪些穿不出去的時尚單品?

哪些你覺得理所應當的事情,卻成了商家用以宣傳產品的賣點?

你為自己的童心未泯花過哪些錢?

微信公眾號[好奇心研究所]:QLab42 或者 好奇心研究所


可以回答的問題。

80後我不了解,認真談一下我和我周圍的90後吧;當然,數據沒有任何的代表性。觀點非常的主觀而狹隘,您看過別往心裡去。以及,全部都是我見過的客觀現象,沒有任何的優劣好壞在其中。

再以及,我超愛我的爸爸媽媽~~~我媽上知乎。

1)止損:

比之父母輩,90零後更難以被套牢,他們具有更強的止損意識。

上次回家,和媽媽去看河北梆子,出門等公交車,等了四十分鐘,車還沒有來;我媽媽說,再等等,都等了四十分鐘了。我說不,我已經等四十分鐘了,說明這輛車是不值得信賴的,它透支了信用,我選擇放棄他,我們打車走。然後我們打車走了。

同樣,不論是生活中還是購物上,90後表現出了更強的止損能力,不會因為惋惜已經付出的損失而承受更大的損失。很少出現「來都來了」這種情況。

再比如我決定變換研究方向,我媽說,你都認認真真幹了三年了,多可惜啊。我說不,這三年讓我了解了一個行業和我自己,已經很值了。

當然,這種所謂的止損,換一個角度講,是不負責任和不成熟的。明顯繼續等車會比打車便宜,不換工作生活會更安穩。

2)客觀:

這裡客觀什麼意思呢,簡單講,就是不護犢子。

比如買了一件商品,不好我媽也要講出他的好來;比如我媽買過各種不便宜不過,也基本不怎麼能用的炊具,然後她就是要為自己的炊具代言。自己的東西就是好,包括兒子。尤其是兒子。

我則不一樣,什麼東西,該是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無所謂照顧和自我安慰;包括我自己。尤其是我自己。

3)會在遊戲上花錢:

這裡有兩個方面,其一,是覺得買遊戲玩物喪志、遊戲不亞於毒品的危害;其二,是覺得買遊戲沒有撈到事物,花了錢,卻什麼都沒有買。

比若說我要在steam上買遊戲,我爸就完全不能理解版權的事情;他們覺得在這些虛無縹緲的事情上花錢是不可接受的~~~~買盜版盤倒是能接受,他自己就買過盜版遊戲盤(三國群英傳2、大富翁4、鬼武者、天龍八部~~~)

另外,相似的還有正版電影光碟~!

4)對於服務業的花費:

最明顯的健身!

我爸非常不理解我辦健身房年卡的事情,他覺得受累了還有花錢?不能理解。自個跑跑步不就好了~~~

高中,全家一起去健身房,私教指導,說要收錢,我爸就不明白了~~~~~

5)對於網購的喜愛:

比之實體店,90後一代們對於網購喜愛有加,是啊,若果便宜+方便+有保證,誰不選呢?

這個長輩們也在學習,我媽現在就是網購小達人~~~當然,大多數是給我買噠

6)對於自身投資的重視:

長輩們的熱愛奉獻,更傾向於為了家庭或者家族花費。

而90零後更願意在自己身上花錢;比如花錢去學習一門技能,去掌握一種語言或者去了解一種文化。

7)旅遊:

旅遊上偏向於自駕游

不喜歡旅遊團和人多

不喜歡知名景點

不喜歡幾星級大酒店和賓館

有些朋友還極度討厭固定路線

8)花誰的錢:

和小時候看的童話寓言完全相反。

我和周圍的小夥伴們在花費自己工資時比較豪爽;而在別人請客、或者花費公款時扭扭捏捏,精打細算。

比如我若果用自己的錢吃飯或者買禮物,一般都選最喜歡的;而用國家經費做實驗時,就要精打細算,生怕浪費納稅人一分錢。。。大概?

9)應酬:

不喜歡在不必要的應酬上花費時間和金錢;比如不認識各種奇怪的親戚。

整體上也比較排斥應酬,特別討厭勸酒和聚會。

我爸媽則覺得人多點兒熱鬧。

10)個性:

買東西的時候有自己堅定的立場和態度,很少人云亦云。

基本上不相信廣告

遇到不明白的更喜歡查閱文獻

11)實用主義:

其實九零後是不夠浪漫的,也比較缺乏理想。

但是在購物時特別浪漫,也特別浪~~~~~經查會買一些就是喜歡而並沒有什麼卵用的東西。

比如我現在在用投影鍵盤打著以上的文字~~~以及,真難用。

隨時補充

------------------------------------------------------------------------------------------------------------------------------------------

其實按照X0後這種分類方式是可笑的,不具有代表意義。然而每十年的一代人,經歷的社會、教育不盡相同,接受信息的途徑和信息量是完全不同的,處理事情和看待問題自然不同。比如我的前任大老闆,曾經問過我,說,」你們這一代人是不是不光看結果啊?你們還管過程?「他就覺得結果好一切都好,我就覺得過程的意義並不比結果差。

甚至,我認為00後和跟之後的孩子,會接受比我們多得多的信息量,恐怕能掌握更好的信息處理能力,會很有趣。


91年妹紙一枚

我更傾向於過好當下 在有限的範圍內買最好的

省吃儉用?

我怎麼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


老一輩自己負責自己,小時候家裡沒錢讓他享受在現在看來很普通的生活,大了之後家裡也沒錢接濟他們。

80、90覺得背後還有父輩、祖父輩,自己的錢享受生活之餘能存再存,結婚之後還可以回父母家蹭飯、養孩子讓父母分擔,出了事還有靠山。而需要靠自己在異鄉打拚立足,甚至要接濟家裡的,消費觀念大多和艱苦的上一輩區別不大。

此外,以前物質貧乏,普通人沒那麼多東西來區別彼此,而現在一個圈子裡總有一個標準,公司里互相比較、消費趨同的現象很普遍,有些錢不花、有些事不做就顯得「另類」。8、90後不管自己掙多少,想跟中堅的風,消費是缺不了的。


老一輩更注重實惠與經濟 80後更注重實用和品質 90後更注重品牌與個性化


1.更注重品質而不是價格。

2.在實體店看質量,在網上找官網或自營店搜索然後買下來。

3.看重特色和創意(日本的某些用品設計簡直了)。

4.傾向於更相信品牌的力量,不是因為虛榮和攀比而且覺得品牌貨更有保障。

5.會考慮消費水平,但更看重東西的實質作用,若一件東西的重要性大於價格壓力,會想辦法買下來。


個人認為這個題目問錯了角度。

不是80、90後和60、70後的消費習慣有什麼不同,而是

人在不同的年齡和生活經歷下,消費習慣會有什麼不同。

身為80年生人,可以說是承上啟下,個人的消費習慣是這麼變化的:

  • 十幾歲二十多歲的時候:

    喜歡衝動消費,自己喜歡,只要有錢就去買,反正收入會越來越高,何必考慮那麼多。

    那段時間經常出現攢幾個月的錢然後一下清空的情況。買了很多包括單反啊,HIFI啊,滑雪裝備啊……總之就是當時正超級流行、看起來高大上,然後從此落灰的東西。而且這些玩意都是買的時候覺得自己特新潮特高端特超前,然後瞬間爛大街了……

    恩,我表哥大我12歲,記得他20多歲的時候,有了一筆意外收入,回頭就拿這筆錢買了個大彩電和一輛小轎車(那可是90年左右的時候!)。那時候我10來歲,很清楚地記得所有親戚都勸他把錢存起來,他一仰脖:「我就喜歡,你們別管。反正錢沒了我再去賺。」

    所以你瞧,不是年代的問題,而是年齡的問題。

  • 二十多三十齣頭的時候:

    不那麼衝動了,主要也是「買來了落灰」這種事情越來越多,自己也會不由自主的考慮「這東西買來了究竟有沒有用」。

    對裝B的追求不再是看社交網路上什麼火熱,而是轉向了「小眾而逼格高」,或者「低調而奢華」,那段時間買了不少傑尼亞,相當看不上LV、GUCCI那種滿身LOGO的low逼。買車必然是輝騰,就喜歡假裝帕薩特。

    所以這時候的消費習慣是,首先這東西要真的有用,其次會選擇品質最好的,不是太關心價格,也不怎麼關心品牌,更不在意別人的看法。有那麼點「我只炫耀給我的同類們看」的意思。你要是不認識我的好東西,或者不理解這東西好在哪,我也不會在意你否覺得我敗家或者是否羨慕。

    當然大家都知道的東西我也不會故意不買,還是那句話,得真有用。

    對了,我那表哥這個年紀的時候生活有些波折,消費習慣變得節儉,開始攢錢了。

  • 現在眼看著四十了:

    基本上完全不衝動了。雖然偶爾還會買傑尼亞,但是更多的是看材質和剪裁,現在更多的去一些定製的地方做適合自己的衣服和鞋子。手機用小米或者華為,屏幕大速度快就行。電子產品如果之前沒用過,那麼會買最便宜的,用一段時間之後,如果覺得某個高級功能必須有,就扔掉換新的,如果覺得已經足夠了,那麼就安心用最便宜的,不壞掉就不打算換。

    實際上這幾年消費已經不再是生活中的重點了,或者說,消費不再是一件單列出來的事情。以前我媳婦還喜歡刷淘寶買買買作為打發時間的辦法,現在逛淘寶的事情已經交給她的小姐妹了……

    所以買東西時候變得很懶,更多時候考慮的角度是「我有什麼問題,我怎麼解決問題」。用現有的東西可以解決問題的,就懶得去買新的。如果必須要買,那麼最好是不會堆在家裡落灰的。

    比如說,以前會買一套便攜吸塵器來打掃家裡和車裡,現在會買一張家政儲值卡,讓家政公司來給我解決這個問題。

    另外就是發現花錢的樂趣遠遠趕不上攢錢的樂趣,所以寧願把錢放到各種投資渠道里,算計著還差多久能徹底財務自由。

    我的表哥在這個年紀……似乎也沒什麼特別的消費習慣,大概就跟你們眼中標準的60、70年代人差不多?因為收入不如以前高,又上有老下有小,自己也吃了幾次虧,開始過得精打細算一些。

所以其實這不是80、90後和前一代相比有什麼不同,而是各自處於不同的年齡階段,對消費的看法和習慣都有各自的規律。至於為什麼60、70後不來澄清這件事……

「老人看著年輕人,如同看著當年的自己,微笑著,沒有說話。」


看了很多回答,並不是很滿意,理由有三:

1.個人和家庭觀念強,沒有代表性

2.例子零散,語言邏輯組織不夠好

3.角度選取和切入都不夠細緻或者獨特

我個人傾向於分成長階段,分個性需求,和所處地區、風氣、消費習慣來理解這個問題。

1.80.90後不是一代人。70後更是差距大。90後是學生,學生以學為主,而且處於人生職業和學習的黃金時期,消費關注點可能更多的是學業,個人形象的轉型,這個時期顯性隱性的學費是很多的。80後大多開始成為社會中堅力量,有的是家庭、事業、社會責任等等方面的顧慮,不同的人,價值觀差異和消費模式差異巨大。70後是階級、職業、家庭固化的一個群體,任何一個人都差異巨大,沒有調查的細分不科學。

2.人和人差異巨大,不可盲目比。就職業屬性來說,愛學習的人,不分80.90後,都會投資書或者學習課程一類的。當然體育競技,藝術創作的支出更大。就圈子屬性來說,某些農村的禮節還很多,人情消費可不低。這個問題真的太大了。

3.你拿甘肅跟上海比比試試?同樣是80.90後,差距可能是兩個世界。我家是北方的,靠近北京,生活習慣跟我大學所在的廣東差的不是一點半點,生活用品和品牌傾向都不一樣,簡直就像是南北半球分野,資源、政策、……各種差異把我虐的,真是服了那些只會片面羨慕我而沒有深刻理解的人。我經歷了颱風,見識了濕氣帶來的各種皮膚病和內分泌失調,自己身心都痛苦掙扎了很久,甚至家人朋友等等的錯位的生離死別。這些小的節點絕對影響消費習慣啊!

總體趨勢就是在自身能力範圍內,理性為主,感性交錯。


上一輩人看著菜便宜,沒有計劃,喜歡買一大堆,菜做多了,喜歡勸人吃或者分配任務,每人解決一點,有時候沒來得及做的菜也快枯萎了,扔了,這樣其實也沒佔多大便宜。來客人了,喜歡擺一桌,關鍵是每個菜都很多,剩的菜喜歡熱出來第二頓吃,第二頓吃不完再接下去一直吃剩菜。

現在我就告訴她,每天只買第二天剛好夠的,反正菜市場就在樓下,買著也方便,現在逐步在改善。最近有很大進步,上次家裡面來客人,飯菜做的剛剛好,不像原來一樣要吃隔夜菜了。yeah!!!


舉個例子吧,我奶奶,平常資金充裕,但是老人家一直很節儉。能不買的東西絕對不買,能買價格低的就絕對不買貴的。

我父母,我記得小時候看上一個鑽筆筒,當時算是新東西吧,我求了我爸我媽兩星期他兩才最後被我煩的給我買了。父母輩的更願意選擇物美價廉的,但也不是說一定只買便宜貨。

我表哥,80年代人,現在和他老婆一起半啃老。他花起錢來毫不手軟。他老人家的名句是體驗人生,享受生活。

我自己,和自己有關的而且十分重要的一定要買牌子的!因為至少品質有保障!但是牌子不代表貴!

其實不管我們自己經濟狀況怎麼樣,只要是給家人買的我們應該都不會手軟。愛自己更應該愛家人


在我看來這更像是一個趨勢,由一開始父輩們著手看好的品質轉變為品牌。及其根本,是因在學生時代的價值觀念的衝擊。比如說攀比心理根深蒂固,它在新時代的年輕人理念存在決定意識。之所以與父輩的改變有存在所處的社會時代。一個以溫飽問題為主題的時代,一個以享受生活為中心的時代,選擇不同自然而然地成為一個差距(對比)。


謝邀!

首先明確的是,消費行為背後的行為學和心理學機制是穩定的,不要說幾十年,上千年也難有改變,比如羊群效應、喜好效應、損失厭惡感、對比原理等,人類還會一直這樣下去。也就是說消費行為的模式是穩定的。

但決策風格和表現是外部環境作用在人消費行為模式之後的體現,所以我們要了解相對老一輩,80、90成長中發生了那些巨大的環境變化,作用在了消費行為模式上,從而產生差異。

首先是物質層面,這些年是從物質短缺到物質過剩演進的過程。一、物質短缺年代成長的人,相對會比較明確自己想要什麼,而物質過剩成長的人,對消費的隨意性就會強很多。二、物質短缺年代成長過來的人注重性價比,有「原料化」思維,比如「披薩不就是一塊餅上面放幾塊肉放點菜嗎,怎麼賣那麼貴?」,「這麼一小瓶香水要兩千多,金子也不值這麼多錢?」等等。而物質過剩年代過來的人,對好吃不好吃好看不好看甚至是心情爽不爽就比較看重。

其次是精神層面,70之前,人們接受的集體主義和精英主義教育較多。消費上有更強的趨同性,好面子,一方面節儉,另一方面追求「高大上」。而8090後,個人主義逐漸盛行,在小朋友的時候也見過很多世面,對於精英主義也沒那麼嚮往。所以消費上呈現出更多多樣性和個性,但同時也少了很多的剋制。

還有個重大變化是電商帶來的,傳統的線下購買是「計劃性購買+隨機購買」,而電商改變了人們的購物方式,變成了「隨需而搜+搜中即拍+便利補充」,因為消費行為的基本流程改了,這個對消費決策影響是很大的。電商消費是8090居多,對他們的影響也比老一輩的影響更大些。

另外補充一點,80後的成長是比較分化的,這也導致80人群跟90人群差異較大,算是一個過渡吧。


經濟的發展,社會結構的快速變更和信息獲取的扁平化讓中國的80/90後變得十分不一樣,因此80後和90後消費觀念不僅與父輩頗有差別,相互間也極具特點。這裡我嘗試以從人群的社會屬性和心理狀態來試圖理解80後和90後消費觀念的成因與差異。

80後:

社會屬性:成長於改革開放的年代,拼搏於變化的千禧年,現在都是上有老下有小。

  • 80後明白自力更生的過程:青春期經歷教育產業化的教育收費上漲和畢業分配取消,父輩穩定的生活軌跡消解,更多依靠自力更生嶄露頭角
  • 80後對物質的意識剛剛萌芽:他們成長於改革開放初期,加之是第一代獨生子女,不同家庭的差異選擇導致物質條件開始分化,一部分人先富了起來
  • 80後很有家庭觀念:他們現在逐步開始組建家庭、成為家庭頂樑柱,有較強的社會和家庭責任感,希望給家人朋友提供更加健康快樂的生活
  • 80後追求效率:他們現在是社會的「夾心層」,上有老、下有小、中有事業,生活壓力大,對價格敏感變為對時間敏感

所以80後的消費觀念主要就是為:理性消費注重性價比,重家庭觀念,重視品質,重視效率

90後:

社會屬性:生於60後的功勞簿上,長於經濟騰飛,全球化與網路化快速滲透的時代

  • 90後的心理狀態整體更加自信樂觀:90後父輩多為60後一代,經歷高考和改革開放積累了眼界和家底,為90後創造了優渥的物質條件,使其不需過分努力即可衣食無憂地生活,快速進入中產消費階段。而且90後成長於上世紀90年代,見證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社會觀念逐步開放、國際影響力快速提升的全過程,樂觀自信,敢花明天的錢,也敢不花錢
  • 90後更加自我,更加多元:90後是獨生子女的一代,是全家幾代人培養的重心,容易放大自我意識,堅持自己獨到的審美標準和生活品味
  • 90後更加尋求圈子感,尋求價值認同:90後成長於互聯網快速普及的時代,扁平的傳播渠道為信息爆發和社群集結創造了條件。他們依靠有相似價值觀的圈子提供認同來獲得自我認可和自我實現,因此社交圈子觀念強

所以90後們的消費觀念總結為:敢於消費,追求個人喜好,會為價值認同而買單

至於這些消費觀念,按字面意思都可以理解,這裡就不贅述了。

以上。


個人表示出生年代完全無法代表消費決策風格:

我,80初,碩士學歷,已婚,但因工作原因兩地分居,孩子4歲,稅前月入1W,從不買衣服鞋子,手機千元國產安卓機兩年換一個,吃飯基本公司食堂或回來自己下面,能坐公交絕不打的,基本無自費長途旅遊,不玩遊戲,不抽煙,沒有需要花錢的業餘愛好,電腦用了6年才換,無信用卡,除非別人盛情邀請或公司活動,基本不下館子不唱K,每月工資2/3給老婆後還略有結餘。總結,物質上基本沒啥高要求。

我爸,50後,初中學歷,退休金約6K,各種保健品每月至少2-3K,各種旅遊(大多和我媽一起)1-2月一次,雲桂川藏、港澳台泰全去過,各種買衣服鞋子,淘寶各種玩兩下就落灰的小玩意,信用卡2張,手機一年換2個,蘋果4一出來就用上了,基本月光。

我媽,50後,初中學歷,退休金約2-3K,買菜生活用品什麼的不用說了,各種買衣服鞋子(包括給我買給孫輩買),各種做頭髮,各種網購好吃的,各種下館子(和我爸一起),也基本月光。

總結,會享受生活。

——

老婆,80初,本科學歷,稅前月入5K,從不逛街,從不做頭髮做美容,衣服鞋子包包都是淘寶爆款,平時在食堂或父母家吃,周末經常下館子,不過必帶父母,每月給孩子京東噹噹買書和玩具500+,經常網購好吃的,偶爾海淘,有車,但僅周末用來帶孩子去郊外玩,一年行駛里程不超過4000公里,每月工資略有結餘,我給的基本不動。

總結,物質上自己沒啥追求,但孩子和父母一定不能虧待。

岳父,50後,大專學歷,退休但返聘工作,月入估計4-5K,不抽煙喝酒,據我觀察幾乎沒有個人消費,手機3年才換一個。

岳母,50後,本科學歷(工農兵大學),退休,月入2-3K,除了買菜買水果和去超市買日用品,幾乎無個人消費,愛好看電視劇和網上聯眾打牌,老兩口從不旅遊,從不網購(估計也不會),沒有信用卡,買東西喜歡用現金,衣服鞋子基本我老婆網上買。

總結,如無必要,勿增實體的完美體現。


父母輩生活在物資匱乏年代和特熟的十年,及之後影響了他們的一生,不提了,就等歷史過去吧。後人們會議全新的觀念來承接,過程也很痛苦,消費習慣一言難盡。


93年,談一下自己和周圍年紀大的人的消費觀的不同吧,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對於大部分九零後來說或者八零後,我們會花錢買一杯星巴克,而父母或者大一點的親人會覺得花這錢買那麼點喝的多不值,其實往大的說,父母都是過苦日子過來的,對於該買的他們都會去買,而對於相對來說不是那麼必要的東西,他們則覺得隨便買個替代品就好了


更感性。

你為什麼買這種沒用的東西?

我喜歡。


網上,以及過度消費


70後:能省就省

這個月話太多了,下個月少花點,攢錢給孩子花

80後:該花就花

錢不是省出來的,要有生活品質,日子不能太苦

90後:一定要花

錢就是用來花的,想花就花,不月光不是90後


推薦閱讀:

超市促銷同樣的商品,「打折」和「多送」,哪一種促銷方式更激發人們的購買慾?為什麼?
成人用品店裡的商品,利潤率和盈利狀況如何?
理发技术含量很低,为什么收费这么贵?
如何讓父輩改變過於節省的習慣,讓他們學會花錢?
花2000元買了件羊毛大衣,本來很喜歡,但身邊人都說不好看,傷心,怎麼破?!?

TAG:心理學 | 消費心理學 | 消費決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