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解讀老舍的小說《離婚》?

對社會「中流砥柱」之所流的悲哀?分別諷刺了男性與女性對於婚姻等問題的思想局限性?中規中矩的張大哥與「詩意」的老李在現實中都經歷了理想幻滅,那麼如果是你,該如何生存?


謝邀。

《離婚》和老舍的其他作品一樣,字裡行間無不透露著老舍那獨特的幽默和對平凡生活的深刻感悟。

這是一部關於小市民的故事,它的主人翁,是一群國民政府中的小公務員。中規中矩的張大哥與「詩意」的老李,他們和所有小老百姓一樣,都有著各種各樣的煩惱,也無非是老婆、孩子、辦公、陞官、外遇……如此等等。「煩惱」不如「痛苦」浪漫――不至於死人;然而「煩惱」卻如影隨形,揮之不去,比之「痛苦」,更加難以擺脫,它不會轟然摧毀人的肉體,但卻會一點點侵蝕人的靈魂。

讀完這部小說,也許在老李這些人身上所體現出的矛盾,正是當下的我們所要面對的矛盾。

守舊刻板,不解一絲詩情畫意的老李妻子;圓滑世故,當今社會比比皆是的「老好人」張大哥、大嫂;他們的兒子紈絝子弟天真;口蜜腹劍、精通鑽營之道的小趙;愛說官話、擺官架子的、腹中空空的老孫;老實厚道,卻無才無能只得寄人籬下的丁二爺;鄰家美麗的活寡婦,老李心中的完美情人馬少奶奶;還有那些好搬弄是非的太太們。一幅幅滑稽、醜惡、無聊的人生百態圖躍然紙上。

最開始,小說中的老李在這樣的空氣中覺得窒息,但卻終於沒有窒息,甚至漸漸覺得這空氣自有它的馥郁芬芳――這正是小說所要表述的至大悲哀。而老李為社會所同化的過程,便成為了小說的中心主線。

「詩意」終究抵擋不了「涮羊肉」的熱力,在張大哥滿懷熱情、自說自話的情形下,老李半推半就地由著張大哥將自己鄉下的家眷接到了身邊,從此真正陷入了世俗化的小人物生活之中。在小說情節的進展中,老李不斷與世俗化進行著鬥爭,然而似乎又屢戰屢敗。

老李不斷批判著面前污濁的社會,然而在世俗的物化生活中他又不斷向「張大哥」式的生活認同,這種矛盾的心態,可以說是當時眾多知識分子的代表――世上不是沒有脫離凡俗追逐理想的精英,但卻是芨芨可數,眾多的「老李」並不在其中。

不堪折磨的老李終於決定「棄官歸隱」。但是老李回鄉下能做什麼呢?教書嗎?種田嗎?

讀到這裡,大家便覺出小說最後一句話的深意了――「老李不久就得跑回來,你們看著吧!他還能忘了北平跟衙門?」

這是張大哥斷言,是一句近乎宿命的預言。從全篇老李心理的發展軌跡來看,他的回鄉,不過是又一次浪漫主義的碰壁罷了,永遠正確的張大哥,還是會永遠地正確下去。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我喜歡老舍寫的東西,簡練、回味無窮。

================================================================================

最後附上小說中的一些經典語錄:

1、假如人人都有個滿意的妻子,世界上絕不會鬧共產黨。

2、肚子里有油水,生命才有意義。

3、人人樂意生活在黑暗裡,偶爾有點光明,人們還許都閉上眼,受不住呢!

4、社會黑暗所以大家苦悶,也許是大家苦悶社會才黑暗。

5、一個還未被實際給教壞了的女子,熱情像一首詩,愉快像一些樂音,真純像個天使。

6、生命也許就是這樣,多一分經驗便少一分幻想,以實際的愉快平衡實際的痛苦。

7、小孩把女性的尊嚴給提高了。

8、天下哪有完全不自私的愉快呢?

9、情感似乎不應當在理智的傘下走。

10、世界上沒有不可以作的事,除了得罪人。

11、自己所處的環境,所有的工作確是沒有多少意義;可是自己擔當著養活一家大小。

12、大城市裡的壞處。多了,無窮無盡;男女都是狐狸精!

13、愛是個最熱,同時又是最冷的東西。

14、說謊居然也能解決問題。

15、手頭看著富裕,正是不能剩錢的原因。

16、指著女兒發財是混賬話。

17、男人們一開口就是女的怎樣!

18、世界上原沒討厭的人,生活的過程使大家不快活,不快活自然顯得討厭。

19、平庸的出奇也能引人注意。

20、女人的天真是女人自作的陷阱,女人的姿色是自然給女人的鎖鐐,女人的醜陋是女人的活地獄,女人怎麼著也不好,都因為男子壞!

21、在臭地方不會有什麼美滿生活,臭地方不會出完好的女子,即使能戀愛自由又能美到哪去呢?

22、真正的幸福是出自健美的文化。

23、她以為跟誰也好,只要不再過手。

24、黑暗的社會是悲劇的母親。

25、誰要是不怕人,誰就能像耶穌似的行奇蹟。

26、在這個社會裡只能敷衍,而且要毫沒出息的敷衍。

27、女人太容易也太難。容易,容易得像個熟瓜,一摸就破;難,比上天還難。

28、女的要看上個男的,勸不來,勸不來。

29、學問,和生活似乎沒多大關係。

30、思想只足以使人迷茫。

31、求人是不能完全如意的。

32、沒有永遠開著的花,詩中的花是幻想。


樸實無華的語言、市井衚衕里的京味兒,這是對老舍作品最直觀的感受。

人生如戲,除了力氣也講命。初品老捨身世,從洗衣婦的兒子到「人民藝術家」,即使後來際遇不再照應,我也依然覺得他幸運,不明了為何他的作品卻歡少悲多,結局多是失落的人。

《離婚》後大概明白了些。

人生本就多悲苦。豆瓣里有一句點評:要麼生活贏,要麼你輸。

生活永遠是贏家,每個人都在不斷妥協的路上。

《離婚》中的每個人,或者清醒或者麻木,都在與自我的糾結和矛盾中,對生活做出妥協。講述「五四」年代的作品多有這個特點,現世當中又何嘗不是如此?生活所給予的,逆來的,便順受了,也像阿Q、像覺新一般的,在自我的精神麻痹中,渾渾噩噩的過下去。

「張大哥是一切人的大哥。」作為小說開篇描寫的主人公,舊時期的真正代表,他充滿著矛盾和妥協的特徵。張大哥一生要完成的使命,便是老實做著科員的活兒,並堅持做媒和反對離婚,他大抵才是最害怕改變的人。養兒防老,養家糊口,得過且過,何嘗不是張大哥對生活的一再妥協。然,即使這樣謹小慎微的活著,沒有原則的調劑著他人的天平,卻擺不平自己兒女的一桿秤。兒子被抓、女兒險落他手,他便如喪家犬一般失去了所有的動力。也正如錦上添花者眾,雪中送炭者少,可笑是,危難當頭之際,當初一眾「好友至親」竟沒幾人伸出援助之手。

一眾女子又何嘗不在妥協?小說題為《離婚》,最後卻無一人真正離婚。不滿於丈夫納妾的太太們,終因為害怕失去依附,向自己的丈夫,向僅剩下一軀骸骨的婚姻妥協。就連那似乎充滿了「詩意」,有著樸素、安靜、獨立氣質的馬少奶奶,也只有為愛私奔卻不敢離去最終依附於夫家的份兒。「詩意」終究如太虛幻境,是要散去的。

就連小趙這樣無惡不作的壞人,也逃不掉有朝一日,被愛情吸引,「發現自己好似被個蜘蛛拿住了,原來成天叫上幾聲『笛耳』是有趣的事兒。」對愛情妥協,也終毀滅於妥協。

主人公老李,更是一個被生活推著走,在矛盾與妥協中成長的人。他不得不與生不出絲毫愛意的太太一起貌合神離地生活;不得不屈就於衙門那個老怪物;對心之所向的女子,縮手縮腳,終無法踏出第一步。但他還是一邊妥協,一邊成長了。當他終於敢大聲地沖著上司說話;當他不想上班,便三兩天不上班;當他面對妻子的撒潑,不做半點解釋奪門而出。當他心中的「詩意」瓦解,他向生活妥協,但也做出了自己的抉擇:遞交辭職報告,於丁二一同回了鄉下去。

或許是過「採菊東籬」的生活了呢?誰知道呢!人在時光和生活的林林總總中打磨了稜角,但終有一些稜角,是無論如何不願意被磨平的吧。

這也是一種妥協,又何嘗不是一種勝利。

丁二或許才是真正的勝利者,他寄人籬下,毫無用處,生活無非是跑腿、喝酒和逗鳥。這樣一個廢物,但感激便是感激,恨便是恨。敢於為渺茫的理想和希望,向真正的「惡」舉起砍刀。他是一道光,但這光,終是太小。

讀罷,才從這字字句句斟酌的溫柔敦厚中讀出絕望來。想起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中問:-人生總是那麼痛苦嗎?還是只有小時候這樣?

-總是如此。

人生是苦的,失落常存。21世紀了,但張大哥、老李、一眾女子的形象,若隱若無,總有形似的,這樣的人還沒有消失吧?或者他們就是我們。


剛看完老舍的《駱駝祥子》與《離婚》,我個人的看法是,老舍所寫無一不是諷刺,對局限於社會的小人物溫柔些對待,對面目醜惡的傢伙加深程度,對籠統的一些概念,則毫不留情,比如《離婚》里的政府部門與偽革命者。在一個動蕩的年代裡,政府腐朽枯敗,官員利欲熏心,小人物奔波生計,有人以「革命」之名意圖標誌自己的「偉大光榮」,也有一部分人掙扎在覺醒與沉淪之間。老舍對北京是愛的,所以才會有如此細緻的觀察與思考,也讓我不禁反思,在時代的局限里,我們能做些什麼。


不結婚,更自由些。


推薦閱讀:

老舍的四世同堂怎麼樣?
如何看待老舍的《正紅旗下》?有什麼深意嘛?
如果老舍不自殺他的人生將會怎麼結局?
老舍的《四世同堂》好看嗎?
老捨不得上茶館,對下聯!?

TAG:老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