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說,是我層次不高,還是小說里深層次的意義都是後人所賦予的?

常常讀完小說,並沒意會到多麼深層次的含義。比如芥川龍之介,郁達夫余秋雨等短篇小說集。這類小說里的深層意義是後人所賦予的?作者在創作過程更多表達的是自己內心感受或經歷之事,並無深遠意義?還是其實只是我淺薄,沒看出來?

高人解答


看是什麼作品。比如芥川龍之介作品背後的所要表達的是真真切切的。他的文體本來就近似於哲學小品文,而不同於傳統小說文體中體現作家功力的描繪和勾勒。這一點若是被否定掉了,那麼芥川龍之介可就真是一無是處了。

至於郁達夫是一個作家,他的小說還是比較傳統的,文體中所體現的也確實為了表達,但這種表達是描繪情感的細膩,而非說理有深層次可尋。正如題主所推斷的那樣。

至於余秋雨,這就十二月了,不知道題主那裡供暖如何,要是在北方的話,燒了取暖比較好。

我給題主舉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堂吉訶德。

作為漢語言文學的學生,看書有時候角度確實有時有別於其他領域的人。因此我斷斷續續花了幾個月讀完了堂吉訶德,最後發現半指多厚的一部書簡直是一片荒漠,我什麼也沒有得到。

那麼,那些對於堂吉訶德的研究該怎麼看待呢?是不是太過可笑了。其實也並不是。

文學理論中有一個比較專業的觀點,就是認為作品完成後也就脫離了作者了。他的價值也就是由讀者來創造了。(儘管我並不贊同,因為從作者角度來看,這樣的價值根本不能體現創作者的才華和天賦。因此我可以承認關於堂吉訶德研究所取得的人文價值,卻無法因此讓我去欽佩塞萬提斯,因為從創作者的角度,我看不到他的才華。)

從讀者的角度,你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是不可控制的。你可以從一個平庸的故事中得到了不起的靈感,這是屬於你自己的。

那些文學批評也是。不管它說的對不對,那只是作者的角度去看的。不過你讀過後,那些觀點,那些所謂的深層次的意義,你不是已經知道了么,那是你的。

最後題主還需要判斷力。原本這種問題並沒有那麼明確的答案。哪部作品是有意義的,哪些作品是被錯誤解讀的。

但起碼我個人可以大膽且大聲的說,堂吉訶德這部偉大著作其實除了一些諺語什麼也沒有,人物塑造,敘述技巧更是非常拙劣。然後我去繼續去讀其他的書。面對我所愛的書我也會高呼其有多麼了不起。

讀書也就是那麼回事。


關於寫作和閱讀。。。

被廣為流傳的一個不知道是事實還是段子的故事是這樣的:

某段文字,以:「天藍色的窗帘外,下著朦朧的雨」開頭,以「轉頭看看窗外,雨還在下」結束。

被高考試卷收入,問,這一手法表達了作者怎麼樣的情感。。。。

結果出了答案以後,作者聲明:我當時這麼寫,是因為的確我開始寫文章和寫完了以後窗外真的在下雨!我還沒死呢,你們出題之前問問我好不好?

(百度了,作者是林天宏)

對於寫作而言,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並引起作者的共鳴是最重要的目的和組成部分,通過情、景、人、物、動、語、態來塑造人物和故事是達成這一目的的手段,並且在普適化的價值觀中體現作者的思想感情。

基於這一基本理論,衍生出了一套相對標準的寫作手法和理解方式。而在初級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中,教會學生如何使用這一套相對標準的寫作手法和理解方式,是語文教育的重要目的。

舉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他面對敵人的皮鞭、辣椒水、老虎凳,咬緊牙關,凌然不懼。。。如果放在受孽狂眼裡,會感覺「太刺激了~~」,但是這不是我們相對標準寫作手法和閱讀理解方式下能得到的答案。

而同理,寫作水平高的人則會在寫作時自然地選擇自己的用詞和選景來表達自己的心情,比如說有一天,陽光明媚,風和日麗,但是主人公心情很差,也許作者就會寫路邊的小花被摘了,留下一個萎靡的傷口,其他同樣盛開的花和明媚的陽光壓根就不寫。。。而如果天降暴雨,水漫過了腳面,但是主人公心情超級好的,他會寫雨落在窗台上發出風鈴般的聲音,落在積水裡如精靈在跳舞,我忍不住要放聲歌唱(參考《雨中曲》)

而很多被認為優秀的作品,就是作者想要表達意思非常明確且具有文學韻味,比如魯迅的小說和散文,沒人會認為孔乙己是魯迅非常喜歡的一個人物,他深刻表達了封建主義下一方面是文人的酸腐和悲劇,另一方面是普通人的看客心態和社會的冷漠。

當然,每一部小說都有其社會環境和寫作風格的背景,在無法理解這一背景的前提下,有可能對作品進行誤讀或無法感受到作品的魅力,特別是社會風格主義作品,比如題主提到的《唐吉可德》,以及《百年孤獨》等等,主要是對社會的現象和事件進行影射和嘲諷,那麼對不了解背景的人來說很難讀懂,相對而言人文主義風格的作品,就比較容易讀懂,例如《羊脂球》、《簡愛》等主要描寫人性的作品,由於人性的變化不大,所以大家更容易理解和共鳴。題主列舉的龍之介、郁達夫的作品亦可歸為此類。

還有一部分作品,做到了社會價值和人文主義雙重深刻的,那一般都會成為傳世之作,例如《紅樓夢》,《悲慘世界》等等。

所以說,有時候後人解讀的東西,作者在寫作時根本沒有想到,但是同樣反映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想法,例如魯迅的作品《閏土》中,描寫一個女人用了一個很奇怪的比喻「像岔開腳的圓規」,雖然當時魯迅可能真的不這麼想,這只是他對這個女人的第一客觀印象,但是一個尖酸刻薄的中間女人的形象僅用幾個字便躍然紙上,而如果讓我來寫,可能寫幾百字都很難達到這個效果,這就是作家和寫手的區別。

至於一般人。。。還是先好好讀書學好語文吧,雖然那套標準不是100%對,但是最少96%是對的。

就好像東方不敗和令狐沖討論葵花寶典厲害還是獨孤九劍厲害一樣,境界差距太大,沒你們什麼事。


當我初高中背古詩詞的時候我並不覺得寫的多美好 只覺得古人滿腹牢騷 等我上了大學遠離了詩詞歌賦偶爾回憶起零星的斷句才倍感美好

正青春的人不明白青春的美好

評論家的句子只能求同存異 其中滋味只能如魚飲水 當你在某一時刻與書中句子達到共鳴 才會明白各中精彩

讀書沒有共鳴和意會不到他人理解的意義

本身就是一件簡單而又正常的事

日子深長 道理總會懂


明確地講,是你層次不高。

去年讀木心的《文學回憶錄》,看到他誇陀思妥耶夫斯基,我就去圖書館借了本《卡拉馬佐夫兄弟》來看。硬著頭皮讀了一章,沒有讀到吸引我的故事,更沒有讀出此書的深度。只覺得俄國人這種寫作的方式太啰嗦了,磨磨唧唧不停的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我還不知所云,人物的名字還特別長,甚至需要列出人物關係表才能明白是誰做了什麼事,讀了一章,遂放棄。

今年偶然在 kindle上看到《罪與罰》,想嘗試性的讀一下,看了半章便感受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功力,無論是對於

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還是對人物性格的刻畫都細膩而精確,入木三分。文學便是準確的描寫,怪不得海明威說在文學的拳擊場上,沒有人能和陀氏斗過三輪。

但是這種對陀氏書的看法的改變,並不是因為《罪與罰》比《卡拉馬佐夫兄弟》優秀,而是因為我的成長。

就像初中時我喜歡周杰倫的歌,高中開始聽五月天,大一時還喜歡李志,大二時又喜歡上了周雲蓬,後來開始聽電子音樂,現在卻偏愛後搖。

題主所說的芥川龍之介也是我很喜歡的作家之一,日本文學我最早看的是村上,後來喜歡上了太宰治,大二時看頹廢派作品太多,甚至一度抑鬱。芥川在日本的文學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一個奇妙的問題就是有些書確實很有深度,自己為什麼讀不下去?應該怎麼辦?

第一個問題我總結為是讀者選擇作者,還是作者選擇讀者的問題。

一本書寫出來後,之後的評價作品的權利便在讀者,甚至後世的讀者手中了。就像李安說的,電影拍出來後,這部電影就不屬於創作者了。因為評價與解讀作品的主體變成了觀眾,而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很可能這一千個哈姆雷特沒有一個是和作者想表達的相符。

然而卻有這麼一批人,他寫出來的東西本來就沒想讓眾人都理解,他寫的那一刻已經準備好了給能懂的人看。就像老子一樣,這些天才不僅有深刻的思想,並且有著強烈的自信,他們知道自己的作品只有少部分人能懂,卻又不願屈身改變自己讓所有人都能看懂,他們早就把自己千年以後的讀者挑選出來了,老子的浪漫主義便是如此。你只有達到可以理解他的那個層次,才能聽懂他和你說的話。而孔子卻不是如此,他雖然也是天才,但寫的東西是給所有人看的。

第二個問題,看不懂應該怎麼辦?

我並不贊成那種說雖然看不懂,但是只要你讀下去,這種東西會內化於心,潛移默化地對自己有幫助。

我認為看不懂的的書不僅讀起來無聊,而且收穫是很少的,還浪費時間。

不如一步步來讀書,我讀不下去《卡拉馬佐夫兄弟》,先看一下《罪與罰》,也讀不下去?那去看一下《地下室手記》。

芥川讀的沒意思?那去看一下太宰治,還看不下去?村上的總可以吧,村上的都不行?那看一下東野圭吾。


一篇好的文章或是一部好的作品,裡面沒有一句話是多餘且毫無意義的,只是後人的解讀可能會有所不同。


最爛的寫作者,心中也是有所堅信的,其信念自然會體現在作品中,大多數套路吸粉網文不在其中


上帝只是按照自己的法則創造了星空,至於是啟發你創作一首《星空夜曲》,還是「對影成三人」,還是和基友喝酒日天,煮不在乎

飛天麵條的教主一定不知道知乎有多少信徒


推薦閱讀:

有什麼比較好看的成人也喜歡的童話故事?除了安徒生、格林、王爾德之外?
反烏托邦三部曲為什麼敵不過國內的科幻小說?對此我們值得深思些什麼?_?
國內為什麼沒有流行「文庫本」那樣尺寸的書?
你處於哪個行業?在你的行業里,有哪些不容錯過的好書?
如何評價《錢商》這本書?

TAG:書籍 | 文學 | 書籍評價 | 芥川龍之介 | 郁達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