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詩經《汝墳》最後一句「雖然如燬,父母孔邇」?

詩經《汝墳》中最後一句「雖然如燬,父母孔邇」。從字面上看「孔」即「甚」,「邇」即「近」,直譯是否為「父母甚近」?如何表達出「可恨暴政毒如火,家中父母誰養活」之意?


本來覺得這種完全可以百度到的問題不很必要回答。然而看了上面的回答,又看見提問里「可恨暴政毒如火,家中父母誰養活」的說法,實在有些忍不住回答的衝動。然後這位匿名的同學是想要故意誤導別人呢,還是看不懂「不見君子,惄如調飢」、「既見君子,不我遐棄」的意思呢。

父母很近,當然是可以的。

我也不懂如何表達出這個意思了。雖的意思是什麼來著,肯定不是轉折吧?

抄一下《詩集傳》:

魴魚赬尾,王室如燬。雖則如燬,父母孔邇。

比也。魴,魚名,身廣而薄,少力,細鱗。頳,赤也。魚勞則尾赤。魴尾本白,而今赤,則勞甚矣。王室,指紂所都也。燬,焚也。父母,指文王也。孔,甚。邇,近也。

是時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而率商之叛國以事紂。故汝墳之人猶以文王之命供紂之役。其家人見其勤苦,而勞之曰:汝之勞既如此,而王室之政方酷烈而未已,然文王之德如父母然,望之甚近,亦可以忘其勞矣。此所謂婦人能閔其君子,猶勉之以正者。蓋曰其別離之久,思念之深,而其所以相告語者,獨有尊君親上之意,而無情愛狎暱之私,則其德澤之深,風化之美,皆可見矣。

一說:父母甚近,不可以懈於王事而貽其憂也。亦通。

非要翻譯的話,雖然朝歌政事很捉急,但是我的父母和我還很近

PS:一本好的詩經也花不了幾個錢的,百度也不至於特別low…………


.

010.《周公夫人與夫君簡書》

(2013-01-25 08:23:37)▼標籤: 歷史文化

『引言』 ..東征.三年春,周公夫人回父母之邦汝國省親,一大早在汝河岸邊

砍柳條,想著砍伐了兩年的柳條,還不見夫君歸來;怨氣之下,回家就給夫

君寫了這封簡書。此簡書經成王室大司樂譜曲後題名為《汝墳》之樂歌。其

歌詞考考譯文如下:

汝河堤岸 砍伐行枚 未見夫君 心如朝飢

汝河堤岸 又伐柳枝 若見夫君 絕不離棄

魴魚紅尾 王室碧輝 雖然碧輝 父母近爾

【札記】 《毛亨·詩序》曰:「道化行」。實之,周公夫人在夫君東征其間

回父母之邦孝敬二老,遵婦道也。回到父身邊有父母著著,不回父母身邊誰

看著、婦道何以遵?說來周禮這一行為規範是謂封建意識,然自夏自今中國

都維繫著封建意識,而「禮儀之邦」僅指先周和西周,東周初期開始禮崩樂

壞了。

所謂「條枚」,柳枝矣,行枚也。古今《詩經》詮釋學家說了兩千多年也未

說清楚,鄙人只好代勞了。幾個月後(季秋時節)周公給夫人回信了,信中

特意回答了夫人的「伐枚、伐肄」之牢騷,其文有曰:「我身東歸,我心西

悲;縫補裳衣,不再銜枚。」銜枚,周代陸軍単兵裝備,柳條截成一尺於伏

擊戰、夜襲戰時銜在口中,防止發聲暴露目標。

至於古今詮釋學家質疑周公夫人是否「伐枚」,例如歐陽修曰:「伐枚非大

夫夫人之事。」宋代大夫夫人不做的事,周代大夫夫人就不做嗎?三百篇中

后妃勞作的事比比皆是,何故無端生疑呢!

所謂「既見君子」,「若見君子」之義,何來「巳見」之義?《易經·既濟》中

「既濟」是「巳渡」之義?「既」一辭在周語中為「若」與「即」之辭義。辭

不達義,何以研究《詩經》?朱老夫子「至是乃見其君子之歸」之解,實在是

不敢恭維。三百篇中的「既見」,皆為「即見」、「若見」之義。

所謂「魴魚赬尾」,鯉形目胭脂魚科,俗稱火燒鯿也。伐枊做枚之際正置三、四

月魚類交配產卵之際也。所謂「王室如燬」,光明、光輝之辭義、句義,又何來

「王室被焚」之曲解呢?衛文公姓姫名燬,他父親會取「焚」之義?周南時期周

王室未被焚記載,古人拉到商王室被焚、今人扯到幽王室被焚,這種亂拉胡扯之

解正如孔子斥曰:「面南牆而立!」

所謂「父母孔邇」,周公夫人的父母之邦汝國(河南汝州市)距鎬京(河南西安

市)是比其夫君所在的豳國(陜西寧縣)近得多。

此簡書作於東征三年春,因為第一年王六師自備銜枚出征,第二年春由後方的婦

女們「伐其條枚」支前;第三年春又「伐其條肆」支前。

(一己之見·僅供笑閱)


王室如燬說法很多,不過總的來說可以這麼理解:

王室的事很急(厲害)啊,但我父母還在(,不能去為王室做事啊)。


此詩的惄如調飢和魴魚赬尾,有強烈的性的暗示。惄如調飢一句是說,沒見君子,我很饑渴;不我遐棄一句是說,見了君子,說了些再也不要離開我的情話。魴魚赬尾,王室如燬,有三關之意,意為:父母還在,君子你也別老忙於政事,也該常回家看看,暗含之意:這樣君子和我也可常解思念之苦,更深層的暗含,魴魚赬尾喻啪啪啪啪。


推薦閱讀:

蘇軾《後赤壁賦》裡面的「歸而謀諸婦」裡面的「婦」指的是蘇軾的第幾任妻子?
古文中很多描述愛你的句子,有沒有哪些描述不愛你了但也很優美的?
「吾道一以貫之」中的「一」當作何解?
《滕王閣序》好在哪裡?
自古以來,中外優秀的檄文有哪些?

TAG:文學 | 詩詞 | 古文 | 詩經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