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我們如何理解「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文化經典研讀


這句話可以與「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相提並論。

所謂「民」就是勞力者。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是說勞力者干勞力者的事,別叫他們知道勞心者們是怎樣的真實想法。也就是不要「僭越」的意思。

很有愚民的味道,對吧?但這能成為名言也不止是愚民的問題,更有現實合理性。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因為你讓勞力者了解勞心者的想法,不代表勞力者會覺悟,或者感激你。反而更可能的是——他們還是理解不了,能理解的話就不是勞力者了。然後就是惱羞成怒。這個信息傳達者反而成為了被攻擊的對象。他們不僅不會相信,而且認為你才別有用心。由此,好心被當成驢肝肺。這反受其害。

比如論述宗教形成的工具性角色時,很多人就已經憤怒了。居然你也搞這套?看透你了,神棍一隻!雖然他們秉持的本來就是准宗教的信仰。但這是不自知的。這就別解釋了,越解釋扣的帽子越多。

所以,這算得上是自古以來的血淋淋的教訓。就是勞力者,不能告訴他們不配知道的東西。

金融共產主義學堂:eziv587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論語-泰伯》中的名句,也是近一百年批評儒家輕視人民的靶子。如果句讀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翻譯為「人民可以讓他們去幹活,但是不能讓他們知道為什麼去幹活。」這麼一解,儒家在官方宣傳口中統治愚民的一面便毫無疑問的凸顯了出來。但是,有潑髒水的就有洗地的。如果把句讀變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就變成了這樣「如果輿論許可,就讓百姓去做,如果輿論不許可,就讓百姓一起去知道。」這麼一解,不但前文中的愚民色彩消失殆盡,甚至透出了現代民主精神的光輝。

治學有兩種辦法,一種是微觀,比如像上文的句讀法,還有一種是宏觀,便是從整個孔子的思想體系入手。如果如果從這一角度解釋「使由使知」,就要先搞懂在孔子的話語體系中,主語「民」的含義。在孔子看來「民」是之那些心智愚昧,道德瑕疵的群體,他們需要統治者「風行草偃」式的教化。這種解釋雖然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對儒家愚民的指控,但是又陷入了輕視勞動人民的泥潭。(如無特殊提示,通篇的儒家是先秦的儒家,董仲舒以後的儒家已經不是作為一種思想,而是一種政治形態而存在)

要想真正搞懂這句話,首先要看看傳統注釋。首先我們要拋棄的是康有為這種別有用心的二把刀,直接看朱熹。朱熹的解釋大意是「百姓可以按照道理去做,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按照道理去做。」這就把孔子的態度變成了陳述句。淡化了這句話的愚民意味,但是顯得孔聖人認為人民能力低下。順便說一句,孔子認為統治者是君子,被統治者是小人。君子和小人沒有今天道德意義上的偏差,儒家的理念正是:如果小人有德,也會成為君子。

這樣一解,就有些通暢了。《孟子》中說:「終身由之,而不知其所道者,眾矣。」這就是說終身都在按規矩做事,卻不知道為什麼的,是大多數。普通人索要遵循的是普通的生活。所謂「慎獨」,所謂「內聖外王」,不是一般人能消費的起的。如果普通人也以這個為目標,就會發展成「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悲劇和社會上遍地偽君子的鬧劇。

儒家的人性觀,始終是本善的。要不孔子的推己及人是如何去推的呢?所以儒家在這一基礎上提倡教化在政治工作中的作用。這句話也是這個意思的體現。整個翻譯過來就是「人民可以通過聖人榜樣的力量進行教化,但讓他們知道深層次的『道』就太難了。」百姓心中本來的善通過引導,是可以實踐儒家道德觀的。但是讓他們去追溯並嚴格的執行,不是太難了嗎?

儒學不是「紅太陽」和「舵手」也不是愚民工具。而是不斷教導人民「中庸之道」,教導社會和諧運轉的日常之道。


【摘自百度: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 Rf8HY-8bYWDOpcuOREa】

長期以來,學術界一直對《論語·泰伯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句意存在爭論。這一爭論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句意不同,對孔子的為政思想評價不同。

1:「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4:「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5:「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這句話為什麼有這麼多角度的理解?是因為牽涉到孔子思想是不是愚民的問題,我們看兩個典型解釋:

1:在《心解》一文中,俞志慧通過對《論語》一書中有關「由」、「民」、「使」三字的全部義項和句例的研究,結合儒家仁民愛物、「政者正也」的思想進行分析,認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句讀可點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指出其中絕沒有什麼民愚或者愚民思想,相反,恰恰是儒家德化政治、順民應天、開啟民智思想的體現。

2:錢穆先生在《論語新解》一書中對此的解釋也極有參考價值。原文如下:

易傳》云:「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亦為民之不可使知,而謀求其可由,乃有此變通神化之用。近人疑《論語》此章謂孔子主愚民便專制,此亦孔子所以有不可使知之嘅歟!

因此錢穆先生的白話譯釋即是:「先生說:『在上者指導民眾,有時只可使民眾由我所指導而行,不可使民眾盡知我所指導之用意所在。』」

3:關於道家愚民政策的誤解:

《老子》: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這是認為《老子》屬於愚民政策的主要根據,這個問題要從兩個角度來理解,一是如何制定治國策略的問題,二是怎樣推行治國策略的問題。

(1):治國策略的制定,不靠賢人、偉大領袖,不靠聰明才智,靠什麼呢?靠法制,靠規則,不靠人治,這是《老子》的潛台詞。《老子》講「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什麼是「以正治國」呢?「正」就是「德、法」的結合。「德」,《老子》講「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也。 」

而「法」的問題,看水的七善《正 善 治 》

《道德經》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治大國,若烹小鮮。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其無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襖。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人之迷也,其日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徒。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道德經》講治理國家要有高低兩條線,就是「德、法」的結合。「德」是總原則,而「法」針對具體國情不同而又有所區別。簡單說的話,就是大國要首先重視規則的制定,並要保證一段的時期不變;而國小人少的話,要先重經濟實惠。這裡的「小國寡民」也是歷來被誤解的一個地方,學界多認為是老子開出的理想社會的藥方,甚至據此認為道學是主張復古的。實際上,《老子》是屬於哲學性質的方法*論,探討的是穿越社會意識形態的根本的管理方法,是不受社會的意識形態約束的。比如,《事 善 能》就是如今也是很好的指導。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以奇用兵」,對象是敵人,目的是戰勝敵人,可以兵不厭詐、無所不用其極; 但是這個原則不能用來治理國家,對付百姓。因為對象和目的都是完全不同的,通俗些說就是百姓之間以及百姓與管理者之間靠鬥心眼不能長久和諧相處,只有靠能放在桌面上的公認的標準來互相約束,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一視同仁,誰也不能取巧,這個法子看起來有些死板,有些笨,但是長久的做法。「以正治國」,既不要陰謀也不用陽謀,要的是民風的淳樸厚重。政策穩定,民眾本分樸實,就不會受到那些別有用心的人的挑唆而保持穩定。「以智治國」的危害,就在於失掉的是民風的淳樸厚重,失掉的是相互的坦誠和信任,最終會導致誰再怎麼說都沒有人會相信的地步,這時候的治理也就必然會走向失敗。

因此,老子講的「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取的就是和「以智治國」相對的另一個極端的效果。而M主*席建國以後的治理就是「以智治國」的例子,經過「反右」「WG」的洗禮,人心都更成熟了,不再單純了。毛主*席的功大於過的「過」,就在於此。

其實,儒道之爭的本質也是「人治」還是「法治」的問題。前面已經探討了《道德經》的「以正治國」的「正」就是「德、法」的結合,這個「正」主要是針對治理政策的制定方針來講的。如果從推行「以正治國」的角度來講的話,則要有組織原則上的保障,也就是政權的運作模式上的保證,人事制度上的保證。

老子《道德經》講「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在組織形式上,高層不搞個人崇拜,不依賴個人的英明決策,基層不唯賢人的馬首是瞻,而強調發揮管理階層集體的智慧和職能。因此,老子講「 治大國,若烹小鮮。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其無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襖。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人之迷也,其日固久!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聖人以身作則自覺維護規章制度的尊嚴,才會方而不割,堅持自己的操守,但不會與政令相抵觸;廉而不劌,銳意進取,自強不息,但不會採取有損德行的方法;客觀公正的同時又能顧及適用的範圍;讓人尊敬但又不會超越政令的尊嚴。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仁,愛人,「仁」的程度取決於個人的修養素質;「義」,公義,體現為公眾輿論的約束力量。兩者作為個人修養的內涵無可厚非,但是作為治理民眾的標準就會出現可行性方面的問題,比如墨家的俠義精神,私刑制度,操作過度就都是對法治的一種危害。因此,老子只講「德」的感化作用和「法」的教化功能。「絕仁棄義,民復孝慈」,孝心如果能分成三六九等,盡孝的時候算計著自己的行為屬於什麼層次,會不會落入不孝的範圍的話,那還是真孝心嗎?所以,取消了「仁義」的教化,如同取消孝心的分類一樣,有利於民心的淳樸厚重。也就是「德」要向高標準提倡,「法」要維護低標準的威信。「絕聖棄智,民利百倍」,在組織形式上,高層不搞個人崇拜,不依賴個人的英明決策,基層不為賢人的馬首是瞻,而強調發揮管理階層集體的智慧和職能;在管理方法上,用「德、法」作為治理的標準。歸根結底引申開來是人治還是法治的問題,這個也是「折騰不折騰」的本質。

老子《道德經》講「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儒家的重點在「仁義禮」,君權神化,不是「人治」和「法治」的問題么?而從法家學說的特色以及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和《老子》的淵源,也可以作為一個旁證。

《老子》的「正善治」,不僅提出了「德法」結合的正道治國的大政方針,而且指出了法規制定的原則,要寬鬆持久,注重潛移默化的培育效果。這個原則看起來不利於防止打擦邊球現象的發生,其實我們的法律制定應該更注重性質的界定而不是行為的界定,比如侵權的行為,不應該以虛擬網路沒有涵蓋在法規中,就認為是無法可依,而是由侵權的性質、造成的損害自動歸入相應法規的範疇。否則,法規的被動性不會得到根除。有人可能會提出為什麼不用「道法」結合豈不更好嗎? 因為,從認識論的角度來講,「道德」之間的關係是「表裡」的關係,也就是說「道」是內在的本質,而「德」是「道」的表現。我們說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就是按「道」的規律辦事,而我們對客觀規律的認識是否正確,要經過實踐檢驗來逐步完善。也就是說要看按「道」的規律辦事的效果來檢驗,這個「效果」實際上就是「德」。比如,自然界的天道表現在天時的轉換,人道在民心的向背。塑料大棚就是我們利用天道的規律為我們辦事的例子,這個方法就是「道」的方法,而這個方法的「效果」如何,其實指的就是「德」的如何。比如,我們說的把握民心就是以「道」的方法辦事,這個具體方法就是人民代表大會制,而效果如何要看實踐的檢驗來定。

可以看出,以德為本的意義,在於突出了實踐的重要性,是經過檢驗之後的「道」,因此用於治國的把握性更大一些。這一方面可以更好的獲得長治久安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對《道德經》的精確性有個認識。德,通俗說就是用榜樣的力量來影響人,是潛移默化的過程,是靠事實本身說話,接受不接受決定權在自己。而「仁」是主動的愛心行為,是靠宣揚事實的意義來說話,是變相勸說你接受的方式。所以,有認為你分不出好壞,才會來指教你的嫌疑,是對人性的不尊重。仁,是人治施加影響的起點,而「德」則是自我管理的基石,自我管理的「德」和「法」的強制管理共同構成,治國理念的高低兩條線,是一個並重、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策略。

不過,還有個程度問題要講清楚,老子講「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不是講「仁義」作為個人的修養也不對,而是由於「仁義」不夠徹底,作為治理國家的大政方針容易滋生弊端,容易被表象掩蓋實質,所以會被取巧作偽者利用。而「德」最注重的是樸實、能幹,重實際則不易被表象迷惑,也可以從根本上杜絕取巧作偽行為的滋生。也就是說老子反對的不是「仁義」本身而是反對用「仁義」治國,這個立場要分清楚,否則《道德經》就不會說「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這樣的話了。強調「德」的樸實能幹,在「仁義禮」的問題上模糊一些,也是「不以智治國」的具體體現。同樣老子對待聖人的態度,也不是如莊子那樣,要從肉體上剷除聖人,而是講要做隱蔽的聖人,這個也是和不敢為天下先的思路是一致的。

(2):關於政策的推廣問題,不僅《老子》認為「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而且《管子·形勢》有「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失天之道,雖立不安。其道既得,莫知起為之;其功既成,莫知其釋之。藏之無形,天之道也。」;《鬼谷子》「己不先定,牧人不正,是用不巧,是謂忘情失道。己審先定以牧人,策而無形容,莫見其門,是謂天神」;「古之善摩者,如操鉤而臨深淵,餌而投之,必得魚焉。故曰: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主兵日勝,而人不畏也。聖人謀之於陰,故曰神;成之於陽,故曰明,所謂主事日成者,積德也,而民安之,不知其所以利。積善也,而民道之,不知其所以然;而天下比之神明也。主兵日勝者,常戰於不爭不費,而民不知所以服,不知所以畏,而天下比之神明。」以及《論語·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我的理解側重於如果把決策過程的各種觀點都如實相告的話,會給人原來領導層意見也不一樣,而且也都有道理的印象,會增加執行的難度,而且有分散人心的隱患。有句話,叫警衛眼裡無偉人,可以做輔助理解。

這裡面的主要問題,《道德經》、《管子》、《鬼谷子》以及《論語》講的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關係,管理者保持一定的神秘感可以增加威信,客觀上有利於管理方案的施行,管理者是明白的,這一點和《莊子》是截然不同的,一定要注意。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的實質,是為了統一思想,凝聚民心,強大精神力量。陳勝吳廣魚腹藏書,劉邦斬白蛇起義,臨大事要占卜,其實都是在於培育精神力量,兵書有雲「上策伐心」。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在戰術上重視敵人,都是這一思想的運用。因此,愚不愚民要看怎樣理解,「愚民」是不是就是愚蠢、無知更要仔細甄別才對。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還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要不要給學者們自認的「愚民」換個說法,就要看哪個智慧更高了。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管理社會重點是講清怎麼干而不是全部講清為什麼這麼干。這是帝王師的體己話,是管理學的秘訣。

民眾聽起來刺耳,但實質如此。

我們沒必要對實質問題進行粉飾,那不是先賢的缺陷而正是深刻的玄德。而粉飾實質愚弄的可就遠遠不是民了。


很好解:為什麼要禁止無證四輪小型電動車上路?為什麼要作登記手續上牌?你去跟那些滿頭白髮,超載著孫子孫女輩學童的大爺大娘們講清這個理試試。「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從高層建築層面來講,你沒能力讓最底層那些低學歷低智慧的人理解整個決策的制定宏觀原因,你能做的只有向他們推行。這話沒毛病,自古至今就沒毛病,有毛病只是別有用心的人有毛病。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政府能讓人民得到自由,卻不能讓人民得到智慧。

因為有的人一看這句話,便不關心政府是否讓人民自由了。

他們只關注是不是政府讓他們變愚蠢了……

好吧,無論如何,我想對一些人來說,政府確實讓他們變蠢了……

讓政府給人們智慧……


道德經

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推薦閱讀:

《論語》先進篇第一句究竟如何理解?
古文中有哪些很美的詞語?
古代對自己文章謙虛的說法有哪些?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的七十是七十歲的意思嗎,還是十分之七?
如何理解詩經《汝墳》最後一句「雖然如燬,父母孔邇」?

TAG:文化 | 古文 | 時代 |